❶ 信息技术给小学英语课堂带来了什么 国培研修活动
好处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只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在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御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播放动画歌曲进行热身活动,制作flash动画游戏复习旧知等,都可以使学生身心得以放松,消除紧张和疲劳,为上好课储备轻松旺盛的精力;在新授的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游戏活动、chant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从而使他们得以及时操练和巩固,寓教于乐;在新授知识完成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对话,拓展新知识。整节课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获取知识。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持了这种学习兴趣的持续性。 好处二:使教学直观化
学好英语的基础是对词汇量多少的掌握,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显示新单词所对应的图片或动画,其色彩鲜艳、画面生动、声音真实的特点牢牢抓住了每一个孩子的心,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所学单词的意义。如:在三年级教授《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单元时,利用多媒体下载生动直观的图片来描述cloudy、windy、sunny、snowy、rainy,学生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单词的意义。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上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达到了最理想的认知效果。
好处三:使教学生动化
现代信息技术中,电脑多媒体画面中强烈的动态效果,将丰富的动画形象与生动的情节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摆脱母语束缚,视听结合的语言环境,其内容丰富,语言地道,融生动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一体,使学生兴趣盎然,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自觉性大增。例如:在三年级教授《What’s the time?》这一单元时,利用flash制作一个可爱的卡通造型时钟。当鼠标点到不同的整时都会有声音提问:“What’s the time?”学生不由自主地争抢回答:“It’s … o’clock!”如果答案正确,孩子们就会听到屏幕发出“You’re right!”的表扬声以及掌声;反之,屏幕则会发出“Sorry! you’re wrong!”的提示以及十分沮丧的音乐背景。如此生动的语言环境,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好处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种语言要想学习好,听说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提高听说能力,首要的就是听到这种语言的纯正发音。在课堂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借助于收音机、录音机、VCD等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影像,要求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诱发“说”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教材《Is this a mango?》时,让学生先看一段Lingling和Mingming逛水果市场的VCD,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我趁势指导学生模仿学生有关用语,使学生很快学会了“Is this a …?”、“Yes, it is.”、“No, it isn’t.”等用语,然后我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学生们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得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训练,注意力持续稳定,训练效果好。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是一场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教学评价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我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探索、不懈努力,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❷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介绍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是201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谢翌。
❸ 如何将信息技术实践研修成果运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许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❹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内容简介
本书复收集了怀化市电教部门和制中小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省、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部分成果,主要涵盖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远程教育、协同教育等领域。贯穿课题申报、立项、开题、研究、活动、评估、总结、结题等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全书共分六部分,分别是活动剪影、研究论文、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教案荟萃和组
❺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图书信息
书 名: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
ISBN: 9787504149343
开本: 16开
定价: 245.00元
❻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锦的作者简介
谢翌,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62年6月生,湖南省洞口县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学历。历任湖南省怀化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站副站长、站长,怀化市电化教育馆馆长等职。中学高级教师。参与怀化市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十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结题,成果丰硕。承担湖南省“十一一五”教育技术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及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任务,任负责人、组长。承担中央电教馆“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主体任务,任总课题组成员、怀化市协同教育研究专家组首席专家。并在怀化市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协同教育实验区”。主持开发的《E考通》信息技术考试题库经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评审,授予省级优秀资源成果奖。《协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多篇论文、学术报告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工作者,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参与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编。出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题解(小学、初中、高中)”全套,任主编。任全国性《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编委会成员。2005年起,任湖南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评审专家组成员、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评审专家组成员。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电教工作者”、中央电教馆授予“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2009年怀化市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