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终成果验收
1.最终成果验收时间安排
最终成果验收一般在野外验收后6个月内进行,由项目回承答担单位向项目管理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项目管理办公室提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在最终成果验收前项目组主管单位应进行初审,并评定分数。地质图及地质报告、地质图说明书至少在验收前20天送达评审员。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部分)编写提纲参见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2.最终成果验收的要点
1)野外验收后补充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
2)各项综合资料与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
3)测区的地质新成果、地质报告与地质图说明书的水平。
4)地质编稿原图内容、精度及编绘质量。
5)各项原始资料归档的质量。
3.最终成果验收提交的有关资料
1)作者原图(1∶5万)。
2)编稿原图(1∶5万)。
3)地质图(1∶5万)。
4)地质报告和地质图说明书。
5)按规定整理好的各类原本档案资料。
6)实际材料图、各类样品测试及鉴定。
B. 阶段性成果简述是什么意思
阶段性,是证明你做这是是有分阶段分步骤的, 阶段性成果,你这阶段的成果或发内现, 然后简述出容来。简述:简单的叙述。你可以这样说:XXX事情,的第几阶段(或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后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发现什么,得到什么)
例如; 写论文,计划第一阶段是,市场调查。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么数据 2。什么问题完成3.~~~ 简述最好分点说明~
C. 软件实施项目主要有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交付成果是什么
一、复软件分析:是一个对用户制的需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理解,然后把它用软件工程开发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replica soccer jerseys。基本任务是和用户一起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软件的逻辑模型,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并最终得到用户的认可。
二、软件设计:主要任务就是将软件分解成模块使之能实现某个功能的数据和程序说明、可执行程序的程序单元。
三、软件编码:指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写成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
四、软件测试:目的是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出色的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了测试用例)。
五、软件维护:指在已完成对软件的研制(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并交付使用以后,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一些软件工程的活动。根据软件运行的情况,对软件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新的要求,以及纠正运行中发现的错误。
希望会对你的计算机考试有帮助
D. 成果验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土资源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在听取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观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相关成果展示,审查了农用地分等的文字报告、图件、表格、数据库以及原始记录表等资料后,一致认为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扎实、成果齐全、标准统一、数据格式规范、电子化程度高、评价体系和方法符合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的要求,并且考虑重庆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成果有较高应用价值,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予以验收。
验收会上,与会专家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给予了五个“第一”的较高评价:重庆市是全国 4 个直辖市中第一个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并且顺利通过验收的市,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省级标准样地体系的省(市),是全国第一个把农用地分等成果广泛应用的省(市),是全国第一家真正为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而组建专业技术队伍的省(市),是全国第一个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的省(市),并且指出重庆市是全国第 15 个农用地分等工作通过验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个高水平的成果,是一个“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广泛领域应用的成果。
图2-10 2006年12月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验收会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验收意见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依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4〕40 号文件、《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和《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方案》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汇报和技术汇报,观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相关成果展示,审查了农用地分等的文字报告、图件、表格、数据库及原始记录表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1.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组织科学有效、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采取了“分区试点先行、外业分县实施、内业全市集中处理、全市一体、上下互动、步步监控”的组织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成果质量。基础扎实,成果齐全,符合有关要求,整体质量高。
2.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分等指标区划分、分等因素选择、分等参数确定、分等单元划分合理;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调查与计算正确;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划分符合实际;文字报告编写、数据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等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分等数据格式规范,标准统一,保证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县不同尺度下分等单元的空间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数据间的关联与互访,形成的成果逐级控制,等别序列完整,面积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国家级(12 个)、市级(183 个)和县级(202 个)标准样地的三级标准样地体系,形成了标准样地图片集与属性数据库。
5.以《农用地分等规程》和相关要求为基础,采用 GIS 技术开发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农用地分等中数据处理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成果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6.依据样点调查资料,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不同区域不同等别系列的检验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开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级估价、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核算、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8.项目经费使用符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验收组一致认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的重庆市农用地分等项目成果符合相关要求,完成了国家下达任务,予以验收。
建议在修改完善、整理归档后按规定于一个月内上报成果。
验收组组长:马克伟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E. 取得的主要阶段成果
(1)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开发利用工作方案;
(2)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球物专理勘探报告;属
(3)宁波东钱湖地区物探测深报告;
(4)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资源勘查及可行性论证报告(一期);
(5)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井测井报告;
(6)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井水质分析报告;
(7)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井抽水试验报告;
(8)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1号井成井报告;
(9)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西岙地区地热勘查报告;
(10)宁波市东钱湖地区二期地热资源勘查可行性研究报告;
(11)宁波东钱湖地区地热2号井成井报告。
F. 成果验收程序
(1)建库承担单位提交预检申请,并连同自检报告、建库技术报告和建库工作报告以及所有内的数据库建设成容果一并报省级建库主管部门。
(2)省级建库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组织人员成立成果预检组,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预检。
(3)省级建库主管部门组织验收评委对提交的钻孔数据库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有必要可请项目实施负责人向评委做说明,评委提出预检结果。
(4)钻孔数据库建设成果,经过预检和验收程序后,由预检组和验收组提交预检报告和验收意见。验收专家组根据《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成果数据检查记录表》行评价打分。
(5)检查验收以有关规范为标准,凡按规定进行数据库建设并达到质量要求的项目即为合格。
(6)如果成果验收不合格,将验收意见返回承担单位,承担单位对数据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验收,直至验收合格。
G. 检查验收需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实地核查工作抄方案;
(2)矿业权核查表;
(3)核查数据对照登记表;
(4)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5)实测原始记录;
(6)单个矿业权图;
(7)入库数据;
(8)实地核查工作报告。
H. 阶段验收
一、标准条款
1 验收条件
1.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计划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
1.2 实施主持单位自查初验,在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数量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阶段验收申请报告。
1.3 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应附当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及监理单位的阶段监理报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1.3.1 文字部分:应说明本年度完成治理措施的质量、数量、工程量(土、石方量),完成的治理面积、投入的劳工、物资、经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应同时分别说明其开展(实施)数量与保存数量。
1.3.2 附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阶段验收表》,其格式见附录D中表D.2。同时应以《单项措施验收汇总表》作为该表的附件和依据。
1.3.3 附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阶段验收图》,应根据单项措施验收时现场勾绘的草图,加工绘制而成,每年新增的措施与前几年原有的措施应有明显的区别与标志。
2 验收组织
由项目主管单位主持,该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同时请有关财务、金融部门人员配合验收,并请上级主管部门派员参加检查指导。
3 验收内容
3.1 措施项目:根据年度计划和《阶段验收申请报告》中要求验收的措施项目,在前述4.3.1 所列治理措施项目范围内,逐项进行验收。
3.2 验收重点。
3.2.1 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和数量。质量要求见附录A,质量测定方法见附录B,数量统计要求见附录C。
3.2.2 对于汛前施工的工程措施,还应检查其经受暴雨考验情况;对于春季种植的林草,尚应检查其成活情况。
3.2.3 对当年完成的各项措施的位置和数量,应与当年的验收图对照,防止和历年完成的措施混淆。
3.3 全部阶段验收内容应以年度计划为依据,申请验收的内容与年度计划一致,验收成果应与验收申请报告一致。对年度计划有修改变动的,应说明理由。
4 验收程序
4.1 项目主管单位应对实施主持单位提出的《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的文字、图、表进行全面审查。
4.2 对本年度实施的各项治理措施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处施工现场,按附录D中表D.1规定的抽样比例,对照年度治理成果验收图,逐项进行抽样复查其数量与质量,验证实施主持单位自查初验情况的可靠程度。
4.3 阶段验收除对工程质量、数量进行现场检查外,还应对年度施工的原始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资料进行查验,确认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4 对治沟重点工程(库容50万m3以上的坝库)的成果或其阶段性成果(分部工程),应逐座进行专项验收。
4.5 结合抽样复查,应到现场重点检查5.3.2.2所列内容。
4.6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本年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作出评价,并由项目主管单位向实施主持单位发给《阶段验收合格证书》。
5 验收成果
5.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阶段验收报告》包括必要的附表、附图,由项目主管单位根据阶段验收情况编写。
5.2 实施主持单位提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其有关附表、附图。
二、理解与实施
本节对阶段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和成果分别给出要求。阶段验收是在每年年终,治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实施计划完成了治理任务时,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验收,并对年度治理成果做出评价。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计划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实施主持单位自查初验,在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数量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阶段验收申请报告。项目主管单位对实施主持单位提出的《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的文字、图、表进行全面审查,并对实施主持单位本年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作出评价,向实施主持单位发给《阶段验收合格证书》。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阶段验收的验收成果包括:由项目主管单位根据阶段验收情况编写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阶段验收报告》及其有关附表、附图;和由项目实施主持单位提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及其有关附表、附图。
此节主要修改内容:
(1)标准5.1验收条件中,为规范和统一术语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改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阶段验收表》改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阶段验收表》,《小流域综合治理阶段验收图》改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阶段验收图》”。为更好的监督和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补充增加“监理单位的阶段监理报告”。
(2)标准5.4验收程序中,为规范和统一术语将《年度工作总结》改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为细化验收工作,补充增加“5.4.3阶段验收除对工程质量、数量进行现场检查外,还应对年度施工的原始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资料进行查验,确认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示例
以河北省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水土保持项目年度验收暂行办法为例。
1 总则
主要介绍本办法制定的依据,适用条件。(略)
2 程序与方法
2.1 初验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逐项、逐地块验收,填写初验表,并准确勾绘和标注在以万分之一为底图的项目初步设计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自查初验认为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数量均符合要求后,编制《初步验收报告》。
2.2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初步验收报告》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向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验申请。
2.3 复验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省、市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邀请海委、省发展改革部门和省项目办有关人员派员指导,对照《初步验收报告》及其附图、附表,进行抽查验收。复验按各项措施20%的工程量进行抽查,对大型沟道工程、集中连片机械施工工程要逐个进行验收。
2.4 省级复验后,将年度验收报告报水利部,同时抄送国家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海河水利委员会。
3 内容与资料要求
3.1 年度验收的主要内容:
3.1.1 项目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包括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施工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情况。
3.1.2 工程建设的内容、规模是否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实施,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工程变更有无批复的设计变更文件。
3.1.3 国家投资是否及时足额到位,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1.4 工程监理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3.1.5 预防监督和工程管护情况。
3.1.6 科研及推广课题进展情况。
3.1.7 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3.1.8 工程效益情况。
3.1.9 档案管理。各类文件、技术资料、有关图表、工作总结、验收报告、财务年度决算、音像资料等是否齐全并达到了档案管理的要求。
3.2 初步验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3.2.1 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概况、各项措施的布局、批复的投资及建设规模等。
3.2.2 各项治理措施完成情况。包括各项措施的年度计划任务、布局,工程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评价等。
3.2.3 资金使用管理。包括投资到位、管理、使用及投资完成情况。
3.2.4 效益分析。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3.2.5 主要做法及体会。
3.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7 提出工程的后续建议及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
3.3 省级复验时,项目法人应提供以下资料:初步验收报告及相关图表,财务年度结算报告,项目监测报告,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评定报告、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报告。准备以下备查资料: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复文件,设计变更及批复文件,其他设计文件;资金管理和运行文件及相关账目;单项工程验收资料;工程质量评定报告;工程招标投标文件、工程承发包合同及协议书等。
4 标准与综合评价
4.1 主要治理措施验收标准。包括的单项措施有,梯田、造林、人工种草、封禁治理、沟壑治理工程、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略)
4.2 各项治理措施的验收质量要求、质量测定方法和成果统计要求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执行。工程规格和质量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统计工程的数量。
4.3 精度要求。(略)
4.4 省级复验对工程的组织领导、预防监督、资金管理、档案管理、机制落实等情况和各项治理措施的建设情况进行定量评价(详见附表),在复验结束后对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成果作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的评价。验收合格以上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年度验收等级证书。综合得分90分以上为优良,70~89分为合格,小于70分不合格。
5 奖励与处罚
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和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做出奖励和处罚。(略)
6 附则
6.1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6.2 本办法由河北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附表 河北省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水土保持项目年度验收评分标准
I. 验收结论
验收结论分为两类:合格、不合格。
重要成果有缺陷的为不合格成果,须补齐后再进行检查。
技术方法检查中发现技术路线有严重缺陷的为不合格成果。
内业检查中图件质量应满足要求,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符合建库规范的要求。当内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小于检查总量5%时,为合格成果。
外业抽查中测量点应准确无误,勘查工程或采掘工程的测量精度满足要求,抽查的测量点正确率达95%以上的视为合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