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去除人体上的湿热
湿热是中医内蕴,指湿热蕴酿於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於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这里所谈的湿热病,乃属杂病范畴,不包括热病中之湿温病。杂病中常见的湿热病有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肺脏湿热证,其治各有其方,兹结合临床实践分述如下。 1.脾胃湿热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及酒酪,致脾胃恣生湿热引起。湿热壅滞脾胃,必然影响脾胃之运纳和升降,故临床多表现为脘腹胀闷、食少无味、厌油欲呕、渴而不饮、小便黄少、大便溏而不爽,有的患者还出现皮肤发黄,苔腻,脉滑数或缓濡等。笔者治此病,常将茵陈蒿汤(茵陈24克,栀子15克,大黄6克)合五苓散(桂枝、茯苓、泽泻、猪苓各9克,白术15克)化裁。苔黄腻者,去桂枝,加黄连6克;苔白腻者,加藿香9克、白蔻6克;苔白腻而脘腹胀甚者,加厚朴15克,苍术、陈皮各9克;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各12克。 2.肝胆湿热证多由肝胆感受湿热之邪,或肝胆气郁,致胆汁疏泄不畅,化生湿热引起。其证或表现为胁肋隐痛、心烦口苦、易于发怒、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上证不解,又见阴囊湿疹,或妇女阴部瘙痒,或黄带多等湿热下注之候。或表现为右胁下剧痛,痛而拒按,恶心呕吐,甚则寒颤高热,身目发黄,苔黄厚,脉滑数等(此病西医多诊断为毛细胆管炎或胆结石合并感染)。前者宜用龙胆泻肝丸治之,后者笔者常用四逆散(柴胡12克,枳实18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合香连丸(木香12克,黄连9克)加茵陈、金钱草各30克,半夏、竹茹各12克;大便秘结者,更加大黄9克、厚朴15克,均可获满意之效。 3.肠腑湿热多由夏秋之际,外受湿热之邪,内伤饮食生冷,化生湿热,下注肠腑,致大肠传导失司引起。其病或以泄泻为主,或以痢疾为主。泄泻之特点为腹痛即泻,泻而不爽,大便为黄褐色气秽;痢疾之特点为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且上述两者都可伴有发热、口中微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其治虽然均当清热祛湿,但选方用药则不同。前者宜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8克,黄芩12克,黄连9克,甘草3克)加减;后者宜用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秦皮15克,黄连、黄柏各9克),或更加木香、白芍、槟榔、枳壳治之。 4.膀胱湿热或由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由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引起。其证尿频尿急,尿痛尿灼,小便黄赤浑浊,短少不利,或尿中有砂石,并伴有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等。宜清热利尿通淋。无砂石者,当用八正散(扁蓄、瞿麦、栀子各15克,木通9克,滑石18克,车前子12克,大黄6克,甘草3克)治之;有砂石者,笔者常用自拟的通淋排石汤(金钱草30克,石苇18克,冬葵子、车前子、茯苓、生地各15克,泽泻、竹叶、木通、鸡内金各9克)随证加减。结石过大,不易排出者,应先用激光碎石,然后再服此方。 5.肺腑湿热一般不称湿热壅肺,而叫痰热阻肺。所以然者,以湿在肺中,多化为痰也。痰热阻肺,或由肺中宿饮湿浊,郁久而成热成痰;或由邪热入肺,煎熬肺液成痰,致痰热滞肺引起。其证常见咳嗽气紧,胸痛,咯黄色稠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应清热除痰。笔者常用千金苇茎汤(芦根18克,冬瓜子15克,薏苡仁30克,桃仁12克)加桔梗、大力治之。有发热而喘者,更合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痰如脓样,量多腥臭者,再加鱼腥草、金银花各30克治之,屡用屡效。 总之,湿热所在部位不同,不仅表现各异,而且用方也不同。故医者若只知湿热,不知湿热在何脏腑,就无法下手开方。B09.3 湿热病与湿热方
⑵ 如何去除体内的湿热毒
对于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来说,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了,这是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变快,再加上繁忙的工作,让我们很多人都有了湿热的问题,那么湿热体质的朋友们应该如何调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应该怎么办吧。
如何去除体内湿热 这样做调理湿热体质
按摩排水胜桑拿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推荐的方法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方法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了,不仅是可以帮助我们调理湿热体质的问题的了,而且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也是同样很有好处的了,我们大家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健哦。
⑶ 如何去除湿热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湿重的治疗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疮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⑷ 如何去除身体里的湿热
身体湿热如何去除,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⑸ 怎样去除体内湿热
湿热之症是中医的疑难病因之一,要通过望闻问切,看看舌象才能知道湿与热的比例,还要通过调整用药比例的变化才好起作用。
比常用的去湿方法有:红豆薏米粥和淡竹叶玉竹薏米10红豆煮粥。
至于清热解毒祛湿: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滑石 茵陈蒿各20克 黄芩12克 石菖蒲6克 木通 浙贝母各8克 射干 连翘各12克 白扣仁4克 藿香8克 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
若先麻烦,鲜芦根一米,煮,当茶饮。一天量。
建议你以后多参加劳动,少吃寒凉的东西啦。
⑹ 如何去除身体里的湿热毒
去湿热误区:多运动,多出汗是不会排除湿热的,湿热是人体内的一种治病邪气,多运动,多出汗只会减少体内的水分,不会减少热,如果你在运动完之后饮用大量的水还会增加湿气。
去湿热方法:
1、注意饮食,最好能坚持清淡、清热的饮食,多吃些利湿的食物,比如莲藕、黄瓜、白菜、苦瓜、冬瓜、绿豆、红小豆、莲子、薏苡仁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湿热,要少吃油炸辛辣、大补大热的食物,像羊肉、牛肉、狗肉、葱蒜、生姜等食物,烟酒也要戒掉,甜食要少吃。
2、保持大便通畅,体内有湿热的患者也往往容易便秘,想要祛湿热,不管有没有便意,每天都要定时的去卫生间,最好是早餐后,时间久了就可以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
3、避免居住在潮湿的地方。想要防治湿热体质居住的环境要通风、干燥,冬天的时候也不要门窗紧闭,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下。
4、中医刮痧拔罐,很多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去刮痧拔罐,刮痧拔罐都有祛湿的功效,如果你是初次刮痧拔罐,要让医师来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麻烦。
⑺ 哪些水果是去除湿热的
夏天酷热潮湿,各种疾病易乘虚而入,多吃蔬菜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尤其是以下四类蔬菜,更是有利度夏的上上之品。
1.含水量多的瓜类蔬菜: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要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补充水分以蔬菜中的水分最好,因为这种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无法比拟的。夏季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这就是说,吃了500克的瓜菜,就等于喝了450毫升高质量的水。另外,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清热去湿的凉性蔬菜:夏季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造成食物消化不良。加之近年来,肉类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人体质呈酸性,多内热。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夏季上市的凉性蔬菜有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脑、落葵(紫角叶)、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这些蔬菜正值旺产期,不妨经常食用。
3.解火败毒苦味蔬菜:科学研究发现,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甙类、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现代营养学家认为,苦味食品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从而增加食欲。常见的苦味蔬菜有苦瓜、苦菜、蒲公英、荷叶等。
4.抗炎杀菌的蔬菜:夏季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近年研究查明,大蒜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大蒜素。由于大蒜中的蒜酶遇热会失去活性,为了充分发挥大蒜的杀菌防病功能,最好生食。
⑻ 请问如何去除身体的湿热
你好! 1.首先我觉得你是进了一个误区。不能说有热就只用清热药。就湿热来说,湿热的话必须祛湿和清热药并用。这是因为湿邪其性粘滞,热邪附之则难清,因此不用祛湿药的话热是始终清不了的。 2.其次,就金银花来说,金银花属于清热解毒药,其性偏于甘润,不利于湿邪的祛除。应该用黄连、黄芩、黄柏、白头翁之类的清热燥湿药。 3.分析你的症状:鼻孔发热,嘴角生疮,还有额头也有小疮,小便有点发黄,这应该属于心火亢盛证。心经有热,心火循经上炎故见嘴角生疮,还有额头也有小疮;心和小肠相表里,故小便黄。而热天特别口渴可能是阳明腑实证,不知道你还有没有烦渴喜冷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等症状,如果有那应该就是阳明腑实证了。 4.,胃肠湿热重是可以引起腹泻或者便秘的,如果热重可能便秘会严重些,如果湿重腹泻可能就严重些,同时大便不爽,而且气味臭。 5.药的话可以试一下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此外还应该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因为清热药有很多都会伤脾胃,脾胃受伤则湿更难除。最好去大医院看一下,开些中药。
⑼ 如何去除身体里的湿热
1、注意饮食
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最好能坚持清淡、清热的饮食,多吃些利湿的食物,比如莲藕、黄瓜、白菜、苦瓜、冬瓜、绿豆、红小豆、莲子、薏苡仁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湿热,保持大小便通畅。要少吃油炸辛辣、大补大热的食物,像羊肉、牛肉、狗肉、葱蒜、生姜等食物,烟酒也要戒掉,甜食要少吃。
2、保持大便通畅
体内有湿热的患者也往往容易便秘,排便的时候也会感觉排不干净,想要祛湿热,不管有没有便意,每天都要定时的去卫生间,最好是早餐后,时间久了就可以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
3、避免居住在潮湿的地方
如果你居住的地方低洼潮湿,夏天的时候温度高、湿度高、又不通风,长期如此,身体没有湿热才奇怪。想要防治湿热体质居住的环境要通风、干燥,冬天的时候也不要门窗紧闭,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下。
4、中医刮痧拔罐
体内有湿热的患者就医的时候,很多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去刮痧拔罐,刮痧拔罐都有祛湿的功效,如果你是初次刮痧拔罐,要让医师来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麻烦。
5、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帮助人们防病治病最通用的方法,体内湿热的人,可以选择慢跑、爬山等运动,这些运动可以让你出汗,又不会太剧烈,出出汗对祛湿是有好处,夏天出门运动的时候,要选择比较阴凉的地方。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