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学家们的简介
1、钱伟长
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早年提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对欧美的固体力学和理性力学有过重大的影响。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长期从事高等教育领导工作,为培养我国科学技术人才作出重要贡献。社会活动十分活跃,积极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2、钱学森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3、李四光
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4、竺可桢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毕生为国“求是”的气象事业开拓者.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5、 陈景润
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6、杨乐
杨乐,著名基础数学家。江苏南通人,1939年11月10日生。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由于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获得华罗庚数学奖。
杨乐主要研究函数论中的整函数、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他与张广厚合作,在解析函数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他们在1965至1977年间,共同发表了8篇这方面的重要论文。1982年他单独发表了《值分布理论及其新研究》(科学出版社)一书。他与张广厚所发现的函数值分布论方面的“亏值”与“奇异方向”之间的联系,彻底解决了这个古老的数学分支中长期未决的奇异方向分布问题;他们对函数亏值的估计也被认为是普遍面准确的结果。国一际数学界把他们的这些成果称之为“杨一张定理”和“杨一张不等式。
7、钱三强
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8、居里夫人
出生于波兰,是法国波兰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了好几年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9、爱因斯坦
美国物理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10、奥本海默
美国原子弹之父。1947年,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Advanced Study研究院院长。身为国家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他警告美国不要陷入针对苏联的武器发展竞争,并且反对进行威力更强大的氢弹试验。他的敌人乘机发难,控告他对美国不忠。1954年原子能委员会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以后,奥本海默被宣布为政治不安全人物,成为当时反赤色恐怖运动最著名的牺牲者。与此同时,他的“原子弹之父”的声明也更加响亮。
11、爱迪生
美国人,尽管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通过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发明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等一千多种成果,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器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12、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奖颁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不但突出,可以说他是贡献最大的一位伟人!
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13、贝尔
美国发明家,电话的发明人。
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14岁在爱丁堡皇家中学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听课,主要靠自学和家庭教育。1864年开始声学研究。
1872年在波士顿开办培养聋人教师的学校,并编著《可见的语言先导》。1873年担任波士顿大学发声生理学教授。1875年,他的多路电报获得专利。1876年,美国专利局批准他的电话专利。电话专利是历史上引起争议最多的一项,经过长期诉讼,贝尔终于取和胜利。1880年法国授予他伏特奖金。
14、巴斯德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
15、弗莱明
青霉素(也叫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皮氏培养皿中发现青霉素霉菌;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同众多持怀疑态度的人展开长期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青霉素的发明成为二十世纪医学界最伟大的创举。 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并没有受舆论的蒙蔽而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弗莱明一人。作为弗莱明的合作者,弗洛里和钱恩与他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㈡ 有哪些名人或者科学家是年龄大了才努力学习的
多的去了
㈢ 五位科学家的事迹与成果
【牛顿】
事迹: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成果: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
【爱因斯坦】
事迹: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成果: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
【居里夫人】
事迹:出生于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成果: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
【爱迪生】
事迹: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一生只在学校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并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一千多种成果,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
成果:一生约有两千种发明成果
在网上一个一个查的,然后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炼部分。。希望可以对您有帮助~
㈣ 中国现代著名科学家及成果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专学、航空属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4、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㈤ 【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与国籍】
爱因斯坦,达尔文,帕斯卡,亚里士多德,霍金,牛顿,安培,欧姆,高斯,法拉第,罗伯特虎克,列文虎克,波尔,瓦特,爱迪生,莱特兄弟,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柏拉图,丁肇中,史蒂芬孙,西门子,伽利略,哥白尼竺可桢 汪德昭、汪德辉、汪德宫汪 郭沫若 李四光 冯友兰 斯蒂芬森 波尔,亚里士多德,安培,欧姆,韦伯,帕斯卡 卢瑟福,查德威克,汤姆生
卡文笛许
杨振宁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1942年获西南联大物理学学士、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1945负笈美国,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杨振宁与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弱衰变过程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指真实世界和镜子里的影像世界不对称),并得到实验证实,1957杨振宁、李政道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教授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的关系密切。1964年杨振宁应中文大学的邀请到香港大会堂演讲,70年代起,杨振宁经常到中文大学访问,1994年他与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设立数学科学研究所。1999年起,杨振宁教授宣布将他全部奖章(包括诺贝尔奖章)、论文、手稿及书札,捐赠给中文大学。(刘光金)
李政道(192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抗战时期在国立浙江大学(当时在贵州省)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196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6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MRMY.NET收集]
李政道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解决了当时的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MRMY.NET收集]
李政道的研究领域很宽,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与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销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MRMY.NET收集]
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1980年以来,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他受聘为暨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MRMY.NET收集]
德裔美国科学家。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1879 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1955年4 月18日卒于美国普林斯顿。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自幼喜爱音乐,是一名熟练的小提琴手。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并取得瑞士籍。后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都是在这里作出的。1909年首次在学术界任职,出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爱因斯坦因为是犹太人,又坚决捍卫民主,首遭迫害,被迫移居美国的普林斯顿。1940年入美国籍。1945年退休。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重新诠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修正了牛顿力学,取代了传统的万有引力理论,使物理理论的预测更为精确。爱因斯坦和牛顿是物理史上并列的巨人。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1905年是爱因斯坦一生中,也是物理史上的神奇年。爱因斯坦的超人智慧迸出了耀眼的光芒。以26岁的年龄,在没有其它学术联系的情况下,一年内发表了三篇震撼物理学界的论文:光的量子说(解释光电效应)、布朗运动(证明分子的存在)和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力学)。其后的几年内,爱因斯坦从一名没没无名的青年学子,一跃而为国际上知名的学者。欧洲各著名大学争相礼聘。1912年,爱因斯坦很高兴回到苏黎世的母校任教,但不久后,他在德国科学界的力邀下,前往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在德国的工作期间,他离了婚,后来另娶他的表妹为妻。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1915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一篇惊世的名作--广义相对论,取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对于物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对宇宙现象的认识,有极为深远的影响。1921年,爱因斯坦以解释光电效应的光子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成为世界性家喻户晓的名人。这时德国的纳粹党兴起,反犹太活动四处蔓延,爱因斯坦极感不安,憎恶当时盛行的军国主义气氛。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权,迫害犹太人,这时爱因斯坦正在美国访问,为逃避希特勒的悬赏暗杀,他定居在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高等学术研究所的教授。因为担心德国纳粹政府抢先造出原子弹,为祸世界,1939年,爱因斯坦应美国一些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的请求,写信给美国罗斯福总统,建议集合科学界的力量,发展原子弹。这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的起源。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虽然爱因斯坦曾主张制造原子弹,但他是一名热诚的和平主义者,大力鼓吹以和平手段来解决国际间的纷争。1955年,爱因斯坦在平静中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霍金 (1942-)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www.mrmy.net上有更多资料]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越多越好?www.mrmy.net上基本上都有的.建议你去看看
㈥ 哪个科学家做的年龄和创造性成就之间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作为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并创建了多个第一:建立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中国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中国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2008年11月1日早晨,百岁老人谈家桢逝世。本版选编一篇发表于谈老百岁生日前夕的文章,以作纪念。
他,少年志学,远赴重洋,成为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门下得意弟子;
他,心系祖国,而立之年毅然回国执教,并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壮年之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
他,坚持真理,勇攀科学高峰,以毕生心血换来我国现代遗传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9年前,一颗国际编号为3542号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谈家桢,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9月15日就是他的百岁生辰。
㈦ 各科学家发明创造以及对应年龄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版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权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哇哇坠地,成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自己看着办吧)
我随便弄了点,如果你还要,说....
㈧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例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
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是青年时代
㈨ 从获得成就的科学家年龄里得到的启示
年轻是学习发明创造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