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转基因的成果

转基因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14 14:01:31

⑴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成果嘛~ 很多:在医学方面,把猪的心脏注入人的一些脾气,然后移植给人类,这样,得心脏病的就可以好啦!还有就是在农业方面,可以生产出跟多的一些农作物,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我再论一篇论文:
曾几何时,转基因食品以汹汹之势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饼干、糖果、方便面、奶粉……各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已经在超市处处留香。当转基因还在“高科技福音”与“健康与环境隐患”的激辩中徘徊,转基因食品便走出实验室,被抛向市场,抛向生态;当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已成为国际共识,一些转基因食品却在未予标识的前提下售出——这是对消费者健康与选择权的漠视。

打印 发送给朋友 绿色 承诺不使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原料。
红色 没有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或没有回应我们的查询。

输品牌,查询是红是绿 | 按食品种类查询 | 食品公司的“颜色”
雀巢 卡夫 联合利华 格力高 吉百利 亨氏 蒙牛 伊利 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 通用磨坊 圣元 奇客 美味鲜
冲调饮品
雀巢咖啡
雀巢冰爽茶
雀巢果味C系列
儿童食品与和奶粉
雀巢奶粉
雀巢婴儿营养米/麦粉
巧克力
雀巢奇巧巧克力
雀巢威化
调味品
美极系列
饼干 冲调饮品 膨化食品及方便面 酒精饮料 调味品 糖果和巧克力 雪糕 婴儿食品和奶粉 饮料(含奶制饮料) 食用油
奥利奥
百力滋
百奇
必胜佳
菜园小饼
达能
富丽
哥本哈根
鬼脸嘟嘟
好丽友
积士佳
嘉顿
金和
康师傅
可珑
蓝堡
蓝罐
乐天
乐之
趣多多
太平梳打
统一
御林军
鹅仙牌
奇客牌
好吃点
徐福记

为了让大家远离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风险,从2004年开始,绿色和平每年向国内各大食品厂商查询其在使用转基因原料方面的政策,根据他们的转基因政策,将各品牌分类,制成《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

脱“红”披“绿”,喜见众品牌接招

绿色和平不断推动食品企业回应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促其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同时,为了监督食品企业的承诺,绿色和平每年都做不定期抽查,并请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2003年,绿色和平检测出“雀巢”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消费者反应激烈,并促使消费者首次就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向该跨国食品公司提出诉讼;2005年,绿色和平发现卡夫食品公司的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当时,“卡夫”在中国与欧洲市场实行转基因政策双重标准,在于卡夫沟通无效后,绿色和平公布了检测结果。随后通过长达8个月的沟通,2005年底,“卡夫”致信绿色和平,在中国市场明确做出与欧盟市场完全一致的承诺;2007年,绿色和平公布日本“格力高”公司的数款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1天后,格力高公司向绿色和平发来其在全球市场均“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书面承诺。

今天谨慎选择,明日更多选择!

转基因食品在靠近,还是要远离?我们的选择能左右这一答案!

卡夫、格力高……越来越多的食品商顺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改变了它们在华的转基因政策。除了之前的“可口可乐”、“康师傅”、“百威”等知名品牌,今年,“卡夫”、“百事可乐”、“光明”和“统一”等也跻身新版《指南》的绿色名单,绿色品牌的增多,无疑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

转基因食品还可怕吗?有了《指南》,就有了防御风险的好伙伴,让我们可以用得方便,吃得放心!

⑵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在哪些方面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3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 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

⑶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有哪越简短越好些

1、药物的临床安全实验,比目前国内外转基因的安全试验,要严格很多很多!

但是,依然经常爆出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发现这种药物对人体有害副作用,严重程度甚至让这种药物被禁止使用。

——那么我好奇,对于一种能杀灭虫子的成分,而且试验已经认为,超过一定剂量就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什么经过这么简陋的所谓“安全试验”,就被一口咬定是“安全”?

2、据我知道的,这些转基因巨头生化公司,还有一些财阀,常年为一些这方面的所谓“研究机构”投钱,这些从来都以利益为重,甚至经常爆出贿赂丑闻的商业利益群体,对科学如此公益。我想知道,这些大量接收“研究资金援助”的“科学机构”和“科学家个人”——如何确保这些人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纯洁,以至他们收了钱,不会媚转基因的好话?确保他们收了钱,发现了问题,会及时向公众公布?

3、就算饱受争议(实际上更严重,最新的情况是,欧洲权威的,《欧洲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经过严谨重新审议,2014年6月24日,再次发表了塞拉利尼的研究报告——转基因作物对小白鼠的致癌发现。对小白鼠有危害,连这个都通过不了)的人体危害不谈,对环境的危害,更是明显,那就是外来物种入侵式、导致自然界作物基因库的急剧萎缩。这会对农业将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釜底抽薪式的危险。——那些“具有科学精神和素养的公知,为什么不说!?)

4、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就算再安全的事物,如果影响巨大,那么投放出去之前,也要考虑有问题的后路。。也就是如何收回。

那么,如此问题重重,危险重重的转基因作物,被直接投放到自然界中,我问,你如何收回??如果你压根就收回不了,某些口口声声“大众不懂科学,都是愚蠢的恐慌”的公知们,如果老百姓只是不懂科学,只是常识性的谨慎,那你们是何等的脑残,何等的厚颜?

5、最后,补充资料:因为中国有个收了国外研究“经费”的院士,叫张启发的,研究转基因的,违反法律偷偷向市面上投放了转基因稻种给农民,现在已经在南方造成了大面积的水稻转基因污染。中国出口欧洲的十几个批次米粉,被欧洲检出转基因污染而遭到销毁和退回。问题是,前面已经说到,对于转基因的扩散污染,没有解决办法目前!这,就是这些收了钱的“科学工作者”干出来的。

6、中国目前最新的政策,是加强对转基因的安全管控,同时加强转基因的进一步研究。

加强安全管控是对的,这是基础,也是最起码负责的常识。加强研究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要,只要前提是——不管怎么研究,都不要把中国的土地当成实验室,试验田!

⑷ 基因工程有那些应用成果

1)植物基因工程成抄果:抗虫转基因植物(抗虫棉是转入Bt毒蛋白基因培育的) 抗病转基因植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病毒复制酶基因) 抗逆转基因植物(生物的抗性基因)转基因改良植物(营养价值、实用价值、观赏价值) (2)动物基因工程成果: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外源生长激素基因) 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牛、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表达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α-抗胰蛋白酶) 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导入调节因子,抑制抗原决定基因表达或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培育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 基因工程药物(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等)

⑸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转基因技术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14年间增长了79倍.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3.21亿亩;阿根廷,3.195亿亩;印度,1.26亿亩;加拿大,1.23亿亩;中国,5550万亩;巴拉圭,3300万亩;南非,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食用.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至于说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二是对环境的影响.

⑹ 转基因生物有哪些成果

转基因生物有哪些成果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14年间增长了79倍.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3.21亿亩;阿根廷,3.195亿亩;印度,1.26亿亩;加拿大,1.23亿亩;中国,5550万亩;巴拉圭,3300万亩;南非,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食用.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至于说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二是对环境的影响.

⑺ 转基因的发展与成就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 合成生物学时代。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转基因水稻从实验室走向田野
据新华社杭州电广受世人关注的转基因水稻研究正从实验室走向田野,记者最近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转基因水稻已进入大田释放阶段,现正申请商品化生产。
199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以黄大年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杂交稻,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杂交稻制种纯度问题提供了新方法。这项成果名列由我国500位两院院士评选出的“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榜首。之后,课题组又成功配制出抗除草剂转基因直播水稻,可省工省时除尽稻田杂草。
去年3月,中国水稻所与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浙江金穗农业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拉开了将转基因水稻推向产业化的序幕。
目前,黄大年等人已选育出一批优良的转基因水稻组合和新品系,经农业部基因产品安全委员会的安全审定和批准,这些新品种已开始在浙江的富阳、临安、丽水等地进行继实验室研究和中间试验后的大田释放和试种示范,并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食品你敢吃吗?
2000年3月,克隆小猪“横空出世”。随之而来,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在我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种,其中有3种涉及食品,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那么,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的答疑或许能为转基因食品的食用者壮壮胆。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英国人没敢将其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
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有转基因植物,如:西红柿、土豆、玉米等,还有转基因动物,如:鱼、牛、羊等。虽然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没有多大差别,但转基因的植物、动物有明显的优势: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改良品质、抗逆境生存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以美国为首的主吃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不久前调查表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欧洲,大多数人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英国尤为明显。缘由是1998年英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发表声明:此项研究“充满漏洞”,得出转基因土豆有害生物健康的结论完全不足为凭。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了消费者的怀疑。79%的英国人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抵制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
那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是否能吃?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常规育成的品种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而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罗云波教授说,他自己就吃转基因食品,他的同行包括做这方面研究和推广的人员,也不拒绝转基因食品。当问及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慢性副作用时,罗教授认为不会产生副作用,一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二是由于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至于人们怀疑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主要是他们对基因工程不了解,而且这些“危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罗云波教授认为,在转基因食品大范围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之前,仅有《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此办法未涉及到进口的农产品,国外的转基因食品进入我国未做严格的限制,因此应尽早立法,这样才能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基因工程如果能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下,有序健康地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进行发展,它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
转基因食品前景乐观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它的优势还是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中色氨酸含量提高了20%。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一般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只有靠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转基因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增,对心血管有利。转基因工程牛奶,增加了乳铁蛋白、抗病因子的含量,降低了脂肪含量……
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并注入大量资金。尽管大多数英国人反对转基因食品,但该国超过7000种的婴儿食品、巧克力、面包、香肠等日用品,可能含有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副产品,而且英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非常支持,布莱尔首相就是转基因食品的推崇者。
在我国,人多地少状况突出,基因工程是解决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的研究开发居世界中等水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罗教授认为,随着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转基因食品必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风险
简介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早在1992年公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条款中就已明确提出来,要求制定或采取办法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LMO或GMO)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既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也要考虑到对人类健康的危险。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包括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影响是多方面的。
转基因作物因为是人工制造的品种,我们可以把这些品种看作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外来种。一般说来,外来种对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或危险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需10年的时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至今最长也就是5~6年的时间,一些潜在风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一定能表现出来。可是有些风险在实验室水平上已经证实。
如Mikkelsen等证实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流在一次杂交、一次回交的过程已转到其野生近缘种中(Mikkelsen et al., 1996)。根据2001年8月的报道,在加拿大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是耐除草剂的GM油菜,但它们正在变成杂草。农民们正在与他们农田里的一种新的有害植物作斗争。因为在他们农田里已出现了未种植过的GM油菜,而这种植物能抗常规使用的除草剂,要杀死它们还较困难。曼尼托巴大学的植物科学家Martin Entz说,“GM油菜传播的速度要比我们想到的要快很多,而要控制它是绝对不可能的”。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已劝告农民们用另外的药剂来杀死他们。可是其它的药剂能把农民种的作物杀死,在某些情况下,GM油菜对这些药剂却具有抗性。这些GM油菜真正成为所谓的“超级杂草”。
对环境有害的影响
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增加杀虫剂的使用 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
产生新的农田杂草 基因流和杂交
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 插入性状的竞争
产生新的病毒 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的重组
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病原体-植物相互作用
食草动物-植物相互作用
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食草动物的误食
转基因商业化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必须慎重对待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生产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华恢1号”、“Bt汕优63”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BVLA430101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两个产品分别限在湖北省和山东省生产应用。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也是全球首次为转基因主粮发放安全证书。但是,有关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消息引来了各种担忧,也引起了绝大多数网民的强烈反对。
世界上对转基因食物分为两大阵营:欧盟日本韩国强烈反对,美国提倡。比如,法国、德国、奥地利等欧盟国家至今都禁止在本土种植转基因玉米,但是2010年3月2日欧盟批准生产一种转基因马铃薯(主要用于动物饲料)。欧盟规定,转基因物质含量0.9%以上就需清晰标明“本产品为转基因产品”。日本与韩国禁止在本土种植转基因粮食,日本政府规定食品中可含5%转基因玉米 。
中国于2000年8月8日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国务院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该议定书,中国正式成为缔约方。议定书的目标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其潜在的对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在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可对他国试图入境的转基因生物及产品采取严格的限制与禁入措施。该公约的第23条规定,对转基因生物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应在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向公众通报结果。但是,关于我们13亿人民主粮的水稻进行转基因商业化生产,农业部根本就没有向公众征求意见。
转基因商业化的重点在商业化,资本控制而不仅仅在于转基因技术。在现阶段,。为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出现转基因品种危害事件瞒报,避免严重侵害公众利益的事件不断发生,必须控制所有的商业化品种都一步步地控制规模,从全盘管理转基因商业化这件事,对低水平的重复必须整合深化、对国内的研究必须给予保护引导以便它们可以与大资本支持的国外项目抗衡、必须从生态,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从中国农业、农产品加工行业、人业人口等等方面考虑积极主动地管理转基因项目立项和品种安全性。
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
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14年间增长了79倍。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3.21亿亩;阿根廷,3.195亿亩;印度,1.26亿亩;加拿大,1.23亿亩;中国,5550万亩;巴拉圭,3300万亩;南非,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食用。
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

⑻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取得的成就

转基因食品前景乐观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它的优势还是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中色氨酸含量提高了20%。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一般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只有靠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转基因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增,对心血管有利。转基因工程牛奶,增加了乳铁蛋白、抗病因子的含量,降低了脂肪含量…… 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并注入大量资金。尽管大多数英国人反对转基因食品,但该国超过7000种的婴儿食品、巧克力、面包、香肠等日用品,可能含有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副产品,而且英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非常支持,布莱尔首相就是转基因食品的推崇者。 在我国,人多地少状况突出,基因工程是解决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的研究开发居世界中等水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罗教授认为,随着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转基因食品必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 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14年间增长了79倍。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3.21亿亩;阿根廷,3.195亿亩;印度,1.26亿亩;加拿大,1.23亿亩;中国,5550万亩;巴拉圭,3300万亩;南非,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食用。 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

⑼ 转基因成果

曾几何时,转基因食品以汹汹之势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饼干、糖果、方便面、奶粉……各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已经在超市处处留香。当转基因还在“高科技福音”与“健康与环境隐患”的激辩中徘徊,转基因食品便走出实验室,被抛向市场,抛向生态;当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已成为国际共识,一些转基因食品却在未予标识的前提下售出——这是对消费者健康与选择权的漠视。

打印 发送给朋友 绿色 承诺不使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原料。
红色 没有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或没有回应我们的查询。

输品牌,查询是红是绿 | 按食品种类查询 | 食品公司的“颜色”
雀巢 卡夫 联合利华 格力高 吉百利 亨氏 蒙牛 伊利 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 通用磨坊 圣元 奇客 美味鲜
冲调饮品
雀巢咖啡
雀巢冰爽茶
雀巢果味C系列
儿童食品与和奶粉
雀巢奶粉
雀巢婴儿营养米/麦粉
巧克力
雀巢奇巧巧克力
雀巢威化
调味品
美极系列
饼干 冲调饮品 膨化食品及方便面 酒精饮料 调味品 糖果和巧克力 雪糕 婴儿食品和奶粉 饮料(含奶制饮料) 食用油
奥利奥
百力滋
百奇
必胜佳
菜园小饼
达能
富丽
哥本哈根
鬼脸嘟嘟
好丽友
积士佳
嘉顿
金和
康师傅
可珑
蓝堡
蓝罐
乐天
乐之
趣多多
太平梳打
统一
御林军
鹅仙牌
奇客牌
好吃点
徐福记

为了让大家远离转基因食品带来的风险,从2004年开始,绿色和平每年向国内各大食品厂商查询其在使用转基因原料方面的政策,根据他们的转基因政策,将各品牌分类,制成《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

脱“红”披“绿”,喜见众品牌接招

绿色和平不断推动食品企业回应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促其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同时,为了监督食品企业的承诺,绿色和平每年都做不定期抽查,并请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2003年,绿色和平检测出“雀巢”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消费者反应激烈,并促使消费者首次就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向该跨国食品公司提出诉讼;2005年,绿色和平发现卡夫食品公司的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当时,“卡夫”在中国与欧洲市场实行转基因政策双重标准,在于卡夫沟通无效后,绿色和平公布了检测结果。随后通过长达8个月的沟通,2005年底,“卡夫”致信绿色和平,在中国市场明确做出与欧盟市场完全一致的承诺;2007年,绿色和平公布日本“格力高”公司的数款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1天后,格力高公司向绿色和平发来其在全球市场均“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书面承诺。

今天谨慎选择,明日更多选择!

转基因食品在靠近,还是要远离?我们的选择能左右这一答案!

卡夫、格力高……越来越多的食品商顺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改变了它们在华的转基因政策。除了之前的“可口可乐”、“康师傅”、“百威”等知名品牌,今年,“卡夫”、“百事可乐”、“光明”和“统一”等也跻身新版《指南》的绿色名单,绿色品牌的增多,无疑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

转基因食品还可怕吗?有了《指南》,就有了防御风险的好伙伴,让我们可以用得方便,吃得放心!

⑽ 关于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与成果。

到农户的重视而加大了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加大了研究力度,转基因植物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产生。
1、抗虫转基因植物
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在已经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抗虫棉基因专利“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中国专利金奖。同时,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也顺利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标志着我国在双基因抗虫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SGK321已经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并获准在晋、冀、鲁、豫、皖进行商品化生产,在湖北进行环境释放。综合2000年和2001年两年区试结果,SGK321早熟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霜前皮棉亩产75.4公斤,相当于对照抗虫杂交种的93.4%。该品种纤维品质好,长度为29.2毫米,比强度29.4厘米/特克斯,马克隆值4.8,抗虫性突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审定抗虫棉品种14个,其中单价棉11个,分别为:GK1(国抗1号)、GK12(国抗12号)、GK19(国抗19号)、GK22(国抗22号)、GK30(鲁棉研16号)、GK95-1(晋棉26号)和GK46(晋棉31号)、GKz10(鲁棉研15号)、GKz13(鲁RH-1)、GKz6(中棉所38)和GKz8(南抗3号);双价棉3个,分别为:sGK321、sGK9708(中棉所41)、sGK5(新研96-48)。这些抗虫棉品种均高抗棉铃虫,具有较好的品质性状及丰产性。同时,还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抗虫棉品种,其中杂交棉品种2个(鲁H9513和中抗杂5号),常规品种2个(ZGK9708和鲁S6145)。此外还有正在参加国家区试的有潜力的品种6个,杂交棉4个。2001年国产抗虫棉已经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新疆、辽宁等17个省市推广60万公顷,占据了国内抗虫棉43.3%的市场份额。加上孟山都公司的抗虫棉,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达到了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31%,种植农户超过350万户。
在抗虫转基因水稻方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制的转SCK基因(修饰豇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虫水稻在福建已连续进行了5年大田试验。经鉴定,其对二化螟田间防治效果达90-100%,稻纵卷叶螟抗性达81-100%,对大螟62.6-63.9%,稻苞虫83.9%。鉴于目前政策原因暂时还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已采取多地区多点进行大田试验。该转基因水稻的食品安全性检测已基本完成,结果表明与常规稻无明显差异。目前正进一步发展无选择标记、高效表达、多价抗虫基因等转基因水稻新品种。
中国农业大学从Bt菌株克隆得到一种沉默的新杀虫基因cry1Ie1,该基因表达的毒蛋白对亚洲玉米螟显示了高杀虫活性,目前国际上已经确定了其在分类上的模式基因地位。该基因及该基因与cry1A基因的组合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cry1Ie1和cry1Ac基因的密码子改造和原核、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改造基因的杀虫活性鉴定正在进行之中。

阅读全文

与转基因的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