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14 08:56:49

A. 尼克松此次访华中美双方签屠了什么文件它有什麽意义

1971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就美方提出双方举行高层对话的建议给美国政府一个答复:“要从根本上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尼克松访华一切武装力量。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只有通过两国高级负责人直接商谈才能找到办法。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交谈。”尼克松总统于同年5月中答复说,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问题,并由于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人进行直接交谈,并建议由基辛格赴华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议。中国同意这一建议。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B.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

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意义重大,这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当时,使中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2)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扩展阅读

访华过程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尼克松访华

C. 根据材料四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中美建交

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有: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联合国舞台,积极宣扬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和国际规范观,成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及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支重要国际力量。

2、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田中角荣访华。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于1972年9月25日至1972年9月30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由巴基斯坦转道,在北京和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了意见的一次秘密访问。

5、乒乓外交。

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E.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


(1)主要原因: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长期实行敌视政策。(1分)文件:《中美联合公报》。(1分)(2)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2分,两例即可)(3)A(1分);(4)认识: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1分,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F. 1972年尼克松登长城的故事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访华。他在离开北京的最后一天登八达岭长城游览。由于前一天突降大雪,八达岭一片银装素裹。“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尼克松当时如是赞叹。

在长城上,尼克松与陪同前来的叶剑英还有一段有趣的对话。尼克松说:“我们今天到了长城,成为主席说的‘好汉’了。但是,今天是爬不到顶峰了。”叶剑英笑着说:“我们不是已经在北京进行着顶峰会谈嘛?!”

(6)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扩展阅读

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住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总统的“长城宣言”:中国就像长城伟大而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尼克松访华

G. 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刚下飞机,就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手相握。这个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震撼了世界,标志着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将自己访华的一周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之来之不易。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尼克松1972年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希望给以帮到你哦,还望采纳。

H. 尼克松访华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成果: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专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属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我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与苏东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开,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东波对我国的影响。

I. 1972尼克松访华的直接成果是什么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J.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取得那些重大的成就

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与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