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子一得征文1000字
望子成龙,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心愿和希望,我们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或者长大有所作为,但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和教育孩子,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缺少成功的经验,但却有自己的育儿经历,在此将我们的一点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多与孩子沟通、共处。
现代的父母由于工作忙碌与孩子相处及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许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很容易陷入一种模式,当孩子在与父母分享生活的点滴时,父母的心却不断地盘算着生活中的琐事,事实上,孩子在外面遇到烦心事和开心事,目的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父母此时的任务是放下手中的琐事,专心倾听孩子的点滴,理解孩子的感受,用适应的语言给孩子以感情上的回应。
其实,我们的工作也很忙,有时晚上也要加班工作,但为了儿子的成长,也不得不抽出时间来陪儿子做作业,倾听他一天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学习情况,问一问老师讲课能不能听明白,作业有没有不懂的地方,鼓励他遇到不懂的要多问;虽然简单的几句说话,但却让也知道你是关心他的学习,从而使他不敢放松,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期望,从而让他有上进的动力。
二、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调皮的儿子常常会给我招惹一些小麻烦,但有时也会主动做些好事;儿子放学后回到幼儿园玩,看见有小朋友跌倒了会过去帮忙扶起来,有时还主动去帮阿姨洗碗,看到儿子帮助人的时候,我总会充满喜悦地表扬他,“志浩真懂事这么小就知道帮助别人,将来一定了不起”,有一次儿子费了很大的劲在家做了一个很夸张的手工游戏,很高兴地跑到我们跟前,拉着我们的手“你们看,看看我多聪明,做得多好看”,“是啊!真的很聪明,将来一定是个模型专家。”儿子听了很开心,继续去研究他的成果了;老师在学校表扬了他,他放学后也会很开心回来告诉我,以后,儿子每次放学回来我都会问:今天有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尽管他受到了批评),儿子听多了,觉得再不受到表扬就会使妈妈失望,自然而然地也会使他改变了一些坏习惯。
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那时儿子放学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写作时很磨蹭,我不是善意的提醒、关心地询问,而是很生气地批评教育,这样,儿子写作业时情绪更糟糕,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后来,我从育儿杂志上了解到,孩子在学习时候的情绪状态直接决定了他的学习效果,自此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就耐心和细心地关心询问,随之学习的状态好了,写作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如:只要看到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他认真做作业,我就表扬,今天你很认真,所以字写得很好)。
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只要我们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这样,孩子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内心充满美好愉悦的感觉,逐渐增强自信心,当然,讲鼓励,讲欣赏并不是不能批评,正确的地方得到真正的肯定,得到欣赏,他的不足之处再指出来,他自然而然能够接受。
三、许诺的事一定要落实,做到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长就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有一次,孩子爸爸答应了儿子,星期六晚他会陪他玩网上游戏,尽管工作很忙,但丈夫还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履行给儿子的承诺,我很赞同丈夫的做法,家长许诺的事,一定要落实,这是对孩子诚信教育的最好教材,儿子看到家长都能诚信,自然而然,我们对他提出的要求,也能兑现,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四、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
儿子喜欢看动画片的电视节目,为了严格控制儿子看电视的时间,就和他制订一个协议,周一到周五可以看半个小时的节目,有半个小时可以自由玩游戏,因我家附近很多与他同龄的小朋友,每到晚上他们都会到我们家串门一起玩,我想儿子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会提升他的社会交际能力,还会懂得怎样谦让和分享,但前提是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进行。我们每星期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儿子到公园玩,逛街,到朋友家串门或上网玩玩游戏,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儿子的眼里,一切新鲜事物对他来说,都充满好奇和乐趣,正是因为这种探索心和求知欲,他才会积极参与到生活的种种活动体验中,哪怕是我们成人看来有时不可思议和平谈无趣,故此,作为父母不能对孩子过多的限制,孩子不但会因为不满而与父母疏于沟通还会因为种种约束无法舒展。
五、创造环境,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家里,有没有书柜、书架有多大,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位,同样道理,你家里的床头,书本是否随手可取,也可以看出你的孩子能够受到多少书香的浸染,试想,整个家里连一本适合孩子读的书都找不到,孩子怎会喜欢上读书呢?我就有意识地带他多接触书,比如周末假期,尽量多带他去书店,然后让他自己选择买一些他喜欢的书,儿子选择的书多是卡通画册和童话,这样我就帮他把把关,选择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由图画书籍逐步向文字占多的书籍过渡。
每天晚上,我看书时顺便拿一本递给儿子,儿子看到我看书,他也煞有介事看起来,遇到看不懂的问题,才会凑合过来问我,每隔几天,我就会抽出时间做一个聆听者,倾听儿子阅读的感受,分享儿子的阅读乐趣,有一次儿子问我为什么蝙蝠能在夜间捕捉到食物?我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让他到《十万个为什么》中查找,儿子见我不肯说,只好跑去查书,最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每一次提出的问题除了简单的回答外,更多的是让他到书里找答案,这样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他一定的看书习惯。
孩子良好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除了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引导外,也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甚至需要采取些非常手段“逼”他爱上阅读,要他明白,凡事应该依靠自己,在自己动手中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增长本领,得到乐趣。
六、多与老师交流,配合学校教育。
教育孩子不应该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更应责无旁贷,所以我们会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通过每天检查他的作业,并附上评语:写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和点点进步,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相互沟通,互相补充,使孩子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与进步是快乐的,但同时也感觉到自己教育方法单一和不足,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要积极的作出调整,才能正确地教育好孩子;但我觉得作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好的,但千万不可变成了拔苗助长,孩子能幸福,平安,健康的成长,作为父母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② 教育孩子怎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要点:
1.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2.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3.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4.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5.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6.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③ 要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成果的诗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④ 教子有方 优秀家长推荐表怎么写
关心学校发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及时反映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
⑤ 家教成功案例怎么写
可以从教学方式新颖,独特的方面来写。
⑥ 家庭教育效果怎么写麻烦告诉下
孩子优秀只是因为教育方法更优秀。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一、扮弱计——让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
二、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三、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 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厌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自流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学习的热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然而强制孩子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四、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将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专家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
五、授挫计——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意,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六、放手计——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七、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八、处罚计——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免得在错误里越陷越深。 九、制冷计——给自负的孩子“泼冷水”。 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自负的苗头,父母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孩子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十、包容计——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父母,你绝对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十一、样板计——父母要给孩子当好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已,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十二、鼓励计——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了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孩子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十三、倾听计——认真了解孩子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对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变化做出及时而细致的处理。有了这样的基础,亲子之间才能良好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十四、赏善计——让孩子在赞美声中进步。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孩子,奖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们建议,用奖励正确来代替惩罚错误,用肯定优点来代替否定缺点,这样既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进步。 十五、点拨计——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觉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说教,凡事替孩子包办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聪明的家长只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行为错误时,从旁稍加提示引导,帮孩子解决疑难。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长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十六、虚拟计——让孩子产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觉。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用虚拟的手段,给孩子制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感觉,他就会逐渐“棒”起来。 十七、容过计——让孩子在错误中学到更多。 生活中,孩子总难免有些过失、错误。有的是无意,有的是有意的。如果孩子所犯过错的性质不是很严重,那么家长就不妨给予宽容、谅解,这样孩子不仅会在内疚自责中更认真地改正错误,还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宽容心态。 十八、训诫计——让孩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孩子就是孩子,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宽容,而有些错误是不能姑息的。必须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批评,以保证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即使是再宽大的父母,也不能让这种合理的管教缺位。 十九、熏陶计——在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二十、疏导计——让孩子由对立变成合作。 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处在于“疏”而不在“堵”,父母也可以从这种方法中得到启示。在教育孩子时太过专制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让孩子跟你“对着干”,但如果采取明智、开放的疏导策略,孩子就会愿意跟你愉快合作。
二十一、尊子计——让孩子与父母贴得更近。 亲子间之所以出现冲突矛盾,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使孩子心怀恐惧、不满,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其实孩子也需要尊重,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最受孩子欢迎的父母。 二十二、对等计——与孩子实现良好的沟通。 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你说出心里话,家长才可以及时帮孩子摆脱各种问题。如果家长总是摆着家长架子,专制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亲子间沟通的大门就会慢慢关上。 二十三、攻防计——先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兵法上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在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与其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去管教、愤怒,还不如提前就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十四、训俭计——帮孩子克服骄奢之气。 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些孩子就养成了骄奢的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不知爱惜物品,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家长应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帮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二十五、伴教计——在参与中教出好孩子。 如果父母能够参与孩子的生活,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做一些事,那么不但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还可以鼓舞孩子,同时父母还可以对孩子多一些了解,这于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六、防微计——别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生活中,孩子有时会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霸道、无礼、懒惰等等,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问题虽小,但也要严管,防微杜渐,否则这些小毛病会变成大问题,那时候家长再想让孩子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要姑息孩子的小毛病,严管同样是爱的表现。 二十七、劝和计——让孩子与老师相互包容。 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发生一些摩擦和误会,这时家长就要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帮助双方消除矛盾、误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让孩子照样尊敬老师,老师继续爱护孩子。 二十八、立规计——用合理的规则让孩子学会自控。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而家长“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说教又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因此家长可以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孩子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十九、减负计——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生活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给孩子减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请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三十、激发计——用刺激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爱学习。 教育孩子要找对方式,当劝导、说教都不奏效时,家长们不妨试试这招儿激发计。利用孩子的好胜心、逆反心甚至嫉妒心理来故意刺激孩子,让他们由不爱学习变成积极学习。
三十一、悦纳计——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别人等等。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三十二、用忍计——温和地纠正孩子的“出格”行为。 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令父母无法容忍的“出格”行为,而“急风骤雨”式的教育只会使孩子走向极端,因此,家长们只能“戒急用忍”,压下火气,多理解孩子多包容孩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这样才能把孩子引向正途。 三十三、励勇计——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勇敢个性。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勇于探索、大胆无畏的人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获得幸福。因此,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不要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要过分强调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勇敢的孩子。 三十四、感化计——以真情感动孩子的心灵。 教育孩子,不能光是说教、责骂、劝导,有时候还必须要以情感之,这样才能撼动孩子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但是,要感化孩子必须要情真意切,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十五、平等计——培养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太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这样的性格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生活中,父母们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养出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三十六、苦磨计——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很多孩子由于生活过于安逸,往往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多让孩子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⑦ 教子一得家长征文 500字
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不关心,也不能太关心。过分地关心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时,不能一味地责备,而应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千万不能放弃,正像一位校长说的:“不放弃,就有希望。” 《托起明天的太阳》306班家长:胡玉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方面,家长肯定要比老师来的更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极大的教育,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但愿所有的孩子在健康成长中都学会如何做人,就是所谓的品学兼优。《教子心得》406班徐思忆家长
许多家长什么事都代替孩子做,不愿让孩子做这样做那样,怕孩子累着。其实,我认为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只要放开手,相信孩子,他们会走得更好。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是陈旧落后的思想对家长的影响。其次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不开手,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家长“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孩子胆小怕事,生怕越雷池一步。《放开手,孩子会走的更好》401班家长:吴美芳
独生子女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风景。孩子的成长,牵动着万千父母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其娇惯纵容,自吞酸涩苦果,不如及早让孩子学会认错,学会宽容,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尊重别人。记得儿子小的时候,由于大家的宠爱,养成了自私、唯我独尊的心理,好吃的东西都要一个人独享。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爸爸夹了他最爱吃的菜正要送自己嘴里,他突然大叫起来,不让爸爸吃。我看了非常痛心,意识到平时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孩子那么小却这样霸道,将来怎么办?于是马上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向爸爸认错道歉,使他知道,不是每样东西都能独享。现已事过境迁,儿子非常懂事,也很孝顺长辈。我想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切莫对恶小视而不见,哪怕错误再小,也要严厉地道一声:“孩子,你必须认错!”《教子心得》304班汪之航家长
德是重中之重,是教育的首位。有一首打油诗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因此,我要求儿子:1、待人有礼貌,牢记“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懂得了这个道理,他才能尊重长辈,才能够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2、具备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那种精神,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勇于吃亏、与人方便,乐于助人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