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上海优秀成果

上海优秀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13 21:12:10

①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所从事的科研成果所获得的奖项: 获奖名称 产品名称 中国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YSZ301高速邮资机 上海市级重点新产品 TBGZ-S I 推块式分拣系统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 邮政编码图像处理和并行识别技术 中国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理分合一信函处理系统 上海市级新产品 YNX01-01理分合一信函处理系统 中国国家新产品 YNL-1红框理信机 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OVCS信函分拣系统 国家邮政局科学技术二等奖 邮政航空快速网的全夜航实施方案 汉字识别码址校验技术研究 中国邮政企业定位和业务发展战略 国家邮政局科学技术三等奖 邮政编码图象处理和并行识别技术 YSZ高速邮资机 海关邮政物流检查系统 全国邮运发运计划系统开发 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YNX01-01理分合一信函处理系统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速理信(盖销机) OVCS信函分拣系统 红框理信机 在我国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研究 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邮政编码资源利用研究 邮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OVCS系统远程维护、监控系统 OVCS系统间信息共享技术的研究 无线数据传输挂号登单系统 透明窗口信函光电扫描与图象处理技术 YD600-92邮政营业电子秤准确度 邮政通信网管理体制的研究 邮政枢纽局信息监视调度系统 储汇营业终端国产化开发试制

② 周应祺的成果和荣誉

1. 2006年“中国海洋捕捞能力的计量及其方法比较”获上海市水产学会2005-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2. 2004年上海市优秀回国人员称号(上海市政府)3. 2003年渔具力学获上海市优秀教材.4. 2002年上海市比翼双飞称号(市妇联) 5. 论文“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获2002年农业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高等农业教育编委会颁布的高等农业教育2000-2001年度优秀论文2等奖。6. 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7. 教育研究项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改革”获2001年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8. 199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9. 科研项目“我国远洋渔业拓展前景的研究”获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0. 研究项目“教学管理系列软件的研制及应用”获1998年上海市教育成果叁等奖。11. 教育研究项目“海洋渔业专业教育改革和实践”获1997年国家教育成果壹等奖。12. 科研项目“日本海柔鱼钓渔业渔场调查和钓捕技术研究”获1993年农业部科技进步壹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13. 科研项目“中国进一步发展远洋渔业对策研究”获1993农业部科技进步叁等奖。14.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15. 科研项目“电脉冲惊虾仪和捕捞技术”获1978年福建省科技奖。

③ 李本乾的成就荣誉

1.上海市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4.8
2.上海市第六次社会科学成果奖 20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2006.10
4.第十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成果奖” 2006.01
5.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003.8
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5.12
7.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首届王嘉廉新闻奖学金” 1999.5
8.甘肃省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奖 2001.1
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育才奖” 2007.10
10.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博士学位论文) 2004.8
11.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 2007.12
12.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二等奖 2008.12

④ 论文被评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有什么用

好像 也没有用处的,最多有个证书吧。
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话,打分时会有加分吧。

⑤ 上海市优秀新产品成果奖,英文怎么翻译

上海市优秀新产品成果奖
the Excellent New Procts Achievement Award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数据记录仪digital recorder
惠州市十佳青年Top Ten Youths of Huizhou City

⑥ 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国先进科技成果有哪些

智能信号灯,载人航天技术,高铁技术,太阳能厕所,助残机器人,lte无线传输技术,半导体照明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⑦ 怎样参加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评选,具体申请流程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是反映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版志。
以优秀成果权(学位论文)评选为契机,研究生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结合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及论文后续工作进行评选;
通过个人申请、学位点初审、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校级优秀论文名单,并从中推荐最优秀的论文参加上海市评选。这是学校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勉励在校研究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举措。

⑧ 周枬的主要学术成果

包括:《民法概论》(苏皖政治学院1936年出版);《法学绪论》(江苏学院1941年出版);《罗马法上几个问题的研究》(苏皖政治学院季刊1941年7月);主编《外国法律知识译丛。民法》(上海知识出版社1981年出版);主编《外国法律知识译丛。经济法》(上海知识出版社1982年出版,以上两译丛均获上海市1986年社会科学优秀译著成果奖);合撰《罗马法》(群众出版社1983年出版);《罗马<十二表法>译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3期);任《中国大网络全书。法学辞典》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初版,1984年修订二版,1989年再修正三版);《罗马法提要》(法律出版社1988年出版);《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1996年第二次印刷,该书系中国国家教委1988-199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被商务印书馆列为100周年献礼项目;获1995年安徽省优秀社科成果荣誉奖,安徽省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及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任《法学大辞典》顾问、副主编,罗马法分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任“中国政法大学”《英汉法律词典》审定人。

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学科概况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1989年,研究所设立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设立核科学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所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4个(其中专业学位4个)并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核科学技术 学位点设置培养层次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博士 理学 物理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光学 无机化学 工学 核科学与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 核能科学与工程 硕士 理学 物理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光学 化学 无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生物物理学 工学 核科学与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 核能科学与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光学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工程硕士 光学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生物工程 资料来源: 学科方向 200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创新三期学科方向调整为四个: 先进光源和束线的科学与技术研究; 基于N&NBIU(核技术与纳米、生物、信息和成像、超快技术)汇聚技术的交叉科学研究; 核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 核技术科学的应用研究。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于1964年招收物理专业研究生2人,“文革”停止招收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复招收研究生,首批招收人数为4人,均为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历年来共培养硕士毕业生265人,博士毕业生230人;2008年,有在读研究生345人,其中硕士生189人、博士生156人。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招收物理专业留学生3人。 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402人,其中硕士生195人、博士生207人)。
截至2008年7月底,研究所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7名,其中2名为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共申请到国家、中科院和上海市各类博士后科研工作资助21项,4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和“上海市优秀博士后”称号。 获奖人论文获奖名称赵杰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RHIC)实验中双轻子的产生》 2014至2015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 冯超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新运行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014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薛亮博 《反物质氦4原子核的实验观测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2013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裴昊 《基于DNA的功能化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其在生物诊断中的应用》 2013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邓海啸 《基于谐波运行的中等能量束团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2012年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 “希望杯”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资料来源:

⑩ 丁纯的代表性成果

统一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回眸和前瞻,《欧洲》1996。3
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与改革,《国际经济评论》, 2000。3-4
健康险:牛排还是鸡肋,《瞭望东方周刊》, 2004。19-20
学位:经济学博士
单位与职务: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参与学术团体: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德国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欧盟经济与社会保障、欧盟就业战略与各国就业政策、德国经济社会问题
主持课程:世界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
丁纯,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授予的优秀让莫内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兼荷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欧盟经济和社会、社会保障(重点医疗保障国际比较)。1986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和2002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包括国内《求是》、《世界经济研究》、《欧洲研究》、《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德国《Kultur Austausch》、Zeit on line, EU-China Observer (College of Europe),韩国等中外核心专业杂志和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近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5篇;专著《世界四类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主持编撰的《欧盟经济发展报告》自2005年起逐年出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项目、曙光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以及中国-欧盟高教合作项目、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欧盟教文总司欧洲课程建设项目、上海汽车教育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参与10项。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首批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学者)、德国埃森-杜伊斯堡大学、波恩大学、德国社保部等作中长期学术逗留,定期组织了复旦大学大使论坛、欧洲论坛、艾伯特-复旦论坛等,积极拓展了和瑞士苏黎世大学、波兰华沙经济学院、捷克查理大学、巴黎一大、杜伦大学、鲁汶大学、埃森-杜伊斯堡等的双边交流与合作。现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欧盟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德国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上海市保险局高级研究员。德国华人教授协会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咨询专家,教育部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委评审专家,上海人事局浦江人才基金评审专家。专著《世界四类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获2008年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二等奖。研究成果为新华社《内参选编》刊用。2007年主持的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框架下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项目(2005-2007)获优秀评级。《求是》杂志刊登文章从希腊危机看后危机时代的欧洲经济社会状况,奠定了我中心在国内的地位。

阅读全文

与上海优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