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证券市场成果

证券市场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10 10:56:50

⑴ 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理论研究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相关研究向哪个方向发展

参考:郭树清新政,新政内容即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

⑵ 董安生的代表性成果

论文类(*号者为全国重点报刊):
*1.<;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的影响、挑战与前景>;,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1期;
2.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交易制度: 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0日;
3.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法制环境:高度透明度与国际化的法律与规则体系>;,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9日;
*B4. <;中国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现状、反思与进路>;,载<<;法学家>>2005年1期;
*B5. <2004年国际私法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5年1期;
*C6. <;异议股东的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法制日报>>2005年4月28日;
*7. <How Law Reform Enhances Trading on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载<>2005年1期;
*C8. <;关于<;证券法>;修改的若干看法>;,载<<;中国金融>>2005年1期;
*C9. <;资本市场的培育与规则完善>;,载<<;中国金融>>2004年7期;
*C10. <;中国B股市场开放的证券交易法制基础>;,载<<;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3期;
11. <;上市公司合并中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措施的法律分析>;,载<<;上海证券报>>2004年4月29日;
*B12. <2003年国际私法学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4年1期;
*1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载<<;经济导刊>>2003年8期;
*14. <;中国B股市场开放中的证券交易法制问题>;,载<<;法律适用>>2003年12期;
*15. <;资本市场”入世”之后怎么走?>;,载<<;经济月刊>>2002年1期;
16. <;关于证券投资人与证券经营机构契约关系的研究>;,载<<;上海证券报>>2001年1月
17.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交易制度: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0日;
18.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交易制度:高透明度与国际化的法律与规则体系>;,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9日;
19. <;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载香港<<;社科研究>>2007年6月刊,并获“优秀论文”奖;
*B20. <;缺失的合同效力规则—论关联交易对传统民法的挑战>;,载<<;法学家>>2007年3期(总第102期)。
21.<;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与相关制度的完善>;,载《资本市场》2007年11月p27.
22.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p51.
著作类:
1. 《票据法》主编与主要撰写,(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国际经济法(第二版)》(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民事法律行为》(独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英国商法》(合著,第一作者), 法律出版社出版;
9. 《中国商法总论》(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0.《国际私法》(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证券上市与交易》(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2.《证券发行与承销》(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3.《证券交易》(合著,第二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国际货币金融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⑶ 处在不同阶段的产业在证券市场上有何表现

一、明确风险投资主体

从事风险投资的主体主要是风险投资公司,其经营风险投资的资金通常依靠发行风险投资基金来筹集。美国最典型的风险投资公司是合伙制公司。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同时管理着若干个合伙关系,一个典型的合伙关系有6—12个一般合伙人,他们是有经验的财务、销售、工程、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家或曾经在某行业的企业中当过经理的人,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投资银行或商业银行。一般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在合伙关系中出资比例很小,只占1%,主要的投资资本由有限合伙人提供。有限合伙人一般有10-30个,机构或个人都可以。一个合伙关系的年限一般10年,前3—5年投资于10-50个项目,后几年主要是监督管理,把成功的项目卖掉,在合伙人间分利,不成功的了结。风险投资公司一般在投资周期过后即组织新的合伙关系,各个合伙关系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因此,风险投资基本上就是项目找合伙人,有时效性,不是一个永久性的科技基金。
二、建立风险资本释放机制

建立风险资本市场的关键是建立风险资本的释放机制,即风险投资公司回收投资和获取利益的机制。风险投资不是办企业,它是通过投资企业,进行管理,通过上市或出售,获取成功项目创业时期即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以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然后再投入下一个项目来运作。资本的有效循环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基础。

从风险资本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来看,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风险资本市场的风险规避除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外,企业并购,上市是风险资本释放的两条较佳途径。其中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渠道。美国NASDAQ(全国证券自营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中的小型资本市场就是专门为无资格在证券交易所(第一板块证券市场)上市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上市而建立的。我国应借鉴其运作经验,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尽早开放二板市场,以利于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同时创造风险投资的转让市场。

三、完善风险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

风险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立法保障,制定我国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制度刻不容缓。

1、风险投资保险的法律制度

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风险。风险投资保险即投资者向保险公司提出保险申请,并缴纳保险金,项目如失败,保险公司赔偿项目投资的部分损失。如法国风险投资保险公司,其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另一部分资金为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可进入股票市场,而财政拨款只能作为保险赔偿金。投资方经保险公司同意,缴纳项目投资总额的0.3%作为保险金,项目一旦失败,保险公司赔偿项目投资总额的50%。

当前,政府应借鉴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风险资本市场的战略规划,如成立国家风险投资保险公司或成立混合股份保险公司,从事专门的风险投资保险,以鼓励风险投资。

2、税收优惠的法律制度

在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投资者只有预期当风险投资的收益大于风险的代价时才会投资,而税收政策被证实是影响风险代价的重要政府措施。实践业已证明:只有在相对税赋发生变化时,税收政策才能产生调整效应。因此要培育和扶持中国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给风险投资机构及其业务活动以税收优惠。这里,美国政府对待风险投资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值得我们借鉴。1969年,美国国会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20%提高到49%,当时美国风险投资的规模为1.71亿美元,六年后锐减为0.01亿美元,仅为原规模的0.6%。风险投资的锐减立刻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1978年美国国会终于撤销这项高税率政策,长期资本收益最高税率下降到28%,同年美国的风险投资又奇迹般激增至5.7亿美元。1982年其最高税率下降到20%,风险投资规模相应增大至14.25亿美元,是12年前的8倍。

结合美国政府的政策实践,我国可考虑实行降低软件行业的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在一定期限内减免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等优惠政策,以扶持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

3、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

高科技企业创业需要风险投资家同技术专家的密切结合,其中关键要处理知识产权即技术入股的问题。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在高科技企业中,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可占有相当股份,一般可享有20—25%的股权,有的国家为照顾某些特殊发明的权益,允许技术专家在持股51%的条件下(包括技术股20—25%),在企业发展后,可按事先的契约,购回其余49%的股份。

政府应以立法的形式规定高科技企业中知识产权人股的最高比例,承认创业者持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占的股份,并由创业者控股,这样既可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又可激发和保护创业者的积极性。

⑷ 证券市场的作用

我国发展证券市场的作用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02年8月底,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200多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超过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50%以上,证券基金近60只,基金资产总规模超1000亿元,累计股票融资总额达8300多亿元,已开户投资者数接近七千万人。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除日本外亚太区最大最有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可以说,我们用十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上百年的历史,为下一步完善市场建设,开创未来证券市场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过去十多年里,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宝贵的资金,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它促进和初步实现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原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上市的改制过程,转变为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运营高效的上市公司。同时,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桥梁。一方面,企业上市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十多年来,一大批国家重点和鼓励发展的、对产业升级换代有重要作用的国有企业成为优先扶持上市的对象,并成功地发行上市,充分发挥了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大量资金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证券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活动也日趋活跃和规范,使社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通过证券市场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000多家上市公司不仅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更在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断加速前进。同时,在中国这一高储蓄的国家,证券市场在引导资金从消费成为企业的投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的资本积累速度。
第三,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减轻了我国国有银行的借贷压力和经营风险。国有企业在拨改贷改革过程中,不少呆帐坏帐沉淀在国有银行,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化解了银行系统的风险。据统计,境内股票融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经从1992年的0.62%增加到2001年的4.25%。境内股票筹资占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从1993年的5.70%提高到18.43%。
与此同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证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一大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它们创造的价值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新兴力量。
回眸过去,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眼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大胆开拓,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牟永宁 杨大力)
经济晴雨表
证券市场如果想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不但要在服务对象上实现全面覆盖,为更广泛的企业提供服务,还需要引入真正的长期资金,实现长期资金支持企业长期发展。
来自监管机构的调研显示,股票市场投资者目前主要以短线投资为主,缺乏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平均换手率偏高。从投资行为分析,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更偏向于持有和交易小盘股、低价股、绩差股和高市盈率股,持股时间较短、交易较为频繁。与境外成熟市场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相比较,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各类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偏小,持股期限普遍较短、交易比较频繁,短期投资行为比较明显
在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仍待优化,市场结构仍待完善的同时,我们已经要直面国际金融竞争。从夯实市场基础的角度看,为各种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面资本市场服务,为上市的各类企业提供长期资金,两者相辅相成,是构建强大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措施,而且也只有这种格局才能使得证券市场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实现建设资本强国的目标。

⑸ 机构投资者的引入对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波动性的研究的哪些成果

将机构投资者限定为与个人相对应的一类投资者即法人,具体体现是开设股票账户...这发生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证监会提出“超常规、创造性地发展机构...

⑹ 网上证券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网上证券业务的不断推广,证券市场将逐渐地从“有形”的市场过渡到“无形”的市场,现在的证券交易营业大厅将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远程终端交易、网上交易将会成为未来证券交易方式的主流。网上证券对未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证券市场是一个快速多变、充满朝气的市场。在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网上证券作为证券市场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表现是:第一,证券市场的品种创新和交易结算方式的变革,为网上证券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二,网上证券建设又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两者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证券业的经营理念在实践中发生了变化未来的证券公司将不再以雄伟气派的建筑为标志,富丽堂皇的营业大厅不再是实力的象征,靠铺摊设点扩张规模已显得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依托最新的电子化成果,积极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代人理财等金融服务,发展与企业并购重组、推荐上市、境内外直接融资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努力建立和拓展庞大的客户群体将成为其主营目标。 营销方式在管理创新中不断地变化未来的证券公司的市场营销将不再依赖于营销人员的四面出击,而将集中更多的精力用于网络营销。通过网络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营销的策略和方式,再将自己的优势和能够提供的服务通过网络反馈给客户,从而达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的目的。 证券业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在未来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信息社会里,证券公司将不再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来发展业务,而是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与银行、邮电等行业的合作关系。

⑺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从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证券市场,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湾证券市场,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湾证券市场,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70—1949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发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集资500万元,于同年7月1日开业,经营品种除证券之外还有金银、皮毛、花纱布、粮油等等。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根据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所交易法》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集资300万元,经纪人有55名,主要经营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这两个交易所业务兴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赚了100多万,引起了各方面投资者的注意,各种证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随后全国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当时的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资本200多万元,分为10万多股,由天津和上海两地筹资,理事长为曹锟之弟曹均,沪方代表由孙棣三担任,监督人为天津一位巨绅。当年10月1日在天津东马路开业,先是买卖公债,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兴盛一时。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国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个证券市场。香港是开业最早的证券市场,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个证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这两个交易所停止活动。1947年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实际上,香港从1866年开始股票买卖到1947年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两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对融通社会资金,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以后金融和物价趋于稳定,证券交易减少。1952年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业。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公债,但只能还本会息不能买卖和转让。80年代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

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到台湾以后,通过发行所谓“爱国债券”促进证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证券市场是从1953年开始的。台湾当局为了把地主的土地转换给农民,对地主实行赎买政策,以七成稻谷实物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事业股票(主要是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四大公司)换取地主的土地。当时地主所得的债券和股票,连同台湾当局发行的爱国公债共22亿新台币,地主对其所拥有的股票不感兴趣而大量开价出售,场外交易的商行应运而生,最繁荣时达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选举了第一批成员,经过三年,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停止营业,1986年4月2日联交所正式开业,并亨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

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 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 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 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 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境内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湾四个证券市场。

1981年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库券,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证券中介机构网点达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动报价系统(STAQ)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主要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万国、振兴三家证券公司成立从而初步形成了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到1990年上海市场上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时除老8股之外,还有89年保值公债三种,87至91年国库券四种,工行债券六种,交行债券一种,中行债券两种,建行债券一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十四种。深圳证券市场从1987年启动,到1990年已有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开交易,证券公司12家,营业网点16 个,深圳与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债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继开放股价,同时在两个交易所进行规范化的场内交易,两地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429点和312点,到11月又分别回落到 386点和164点。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只,B股9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只,B股9只。1993年2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又上升到1558点和369点,同时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只,B股22只,国库券5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只,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沪深股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分别降到325点和94点,从8月份管理层提出暂停发行新股等三项政策,两市指数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点和210点。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只,B股32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5种,期货10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只,B 股18只,基金8只,国债期货15种。

1995年初由于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深沪股市分别降到524点和122点,5月18日国务院宣布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处罚违规的券商,3天之内沪深股市指数上升到927点和175点(成份指数1473点),到95年底在沪深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达到460个,全年累计成交额64097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只,B股35只,基金12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7种。

1996年初沪深股市指数在522点和104点徘徊,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 97年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两市指数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别达到1258点(30指数3064点)和476 点(成份指数4522点)。96年底,沪深两市上市的证券达到667个,全年成交额41610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只,B股42只,基金15 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只,B股43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9种。

1997年5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30指数4286点)和520点(成份指数6130点)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只,B股48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只,B股51只。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股份制进行企业改革之后,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它的筹资和融资功能。

拓展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经建立。证券市场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网络

⑻ 国外 证券交易印花税 研究成果

国家 收税情况

美国 曾设置证券交易税,为了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繁荣证券市场,克林顿政府继承 了里根政府的税改政策,在上个世纪最后10年,逐步取消了证券交易税。

韩国 只对证券交易的卖方征收0.3%的证券交易税。

日本 日本税法规定,证券交易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单向收取,税率最高为0.3%, 最低为0.01%,对债券类和股票类交易,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实行差别税率,以 限制场外交易,合理证券构成,对政府债券则免税。

西班牙 对证券的卖方征收不超过0.11%的证券交易税,但同时又规定了相应的起征 点,即只对超过200万比塞塔的部分征收。

比利时 对政府债券征收0.009%的税款,非政府债券为0.014%,对上市股票征收 0.035%的交易税。

意大利 每10万里拉股票交易缴纳50~75里拉的印花税,即0.05~0.075%。,每10万 里拉的债券缴纳20~30里拉的印花税,每10万里拉的政府债券缴纳2.5里拉的 印花税。

新加坡 对交易的买方征收0.2%的转手费用,同时征收0.1%的印花税。

法国 目前的股票交易税根据交易额按比例缴纳,交易额小于15.3万欧元缴纳 0.3%,交易额超过15.3万欧元则缴纳0.15%。此外,股市交易所得还须缴纳资本 利得税。2005年,法国政府已经取消了市值低于1.5亿欧元的中小企业股票 交易税。

⑼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取得的成绩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为主体,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和证监安会发布的关于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的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和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三部分组成的信息披露内容,初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1992年11月,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管理的需要,我国成立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同时还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前者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主管机构,后者是一个受证券委指导并授权全面监督检查与归口管理证券业务的政府执行机构,负责建立健全证券监管工作制度。它们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管理。此外,证券交易所也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另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注册会计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从1997年年报的审计看,注册会计师们出具解释性说明的明显增多,同时,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对“渝钛白”说“不”,以及普东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宝石A”年报的拒绝发表意见,都开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先例。随着1998年“脱钩”工作的迅猛开展,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感更有明显提高,其执业环境也正在改善。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和投资分析、决策水平等技术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⑽ 证券市场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呵呵,一个是资金方面,是资金的需求方和供应方直接见面,加速资金转换,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当然促进经济发展;一个是好的企业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加速发展;还有居民通过投资取得财富增值,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个好像我国不行)。

阅读全文

与证券市场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