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中级职称评定公示后一般需要多久才能取得证书
一般需要三个月才能取得证书。中级职称的申报时间每年只有一次,一般都是在1-6月份开始受理材料,6-8月上交材料,进入初审阶段,9-12月是复审、评审、答辩阶段,次年的1月左右出结果,3-4月证书下发。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一年至一年半左右。
大致流程如下:
资料申报-初审材料(合格)-测评考试-开评审会(答辩)-下发评审通知-办理证书-清退材料
中级职称,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其也指的是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三年以上。
申报条件:
1.员级职称
(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2.助理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4)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3.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可评为中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具体时间以地方所在地人事局网站信息为准,如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即可。)
4.副高级职称
(1)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5.正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取得副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2)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网络-中级职称
B. 凭职业资格证书 可以评职称吗
凭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评职称,这种评价方式称为业资格与职称可比照认定方式。
“可比照版认定”这一新的评价方权式是在江苏等部分省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两批《国家职业资格可比照认定为相应职称资格的目录》后引入的。
这个规定贯通了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即已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均视同意获得相对应的职称资格。
(2)评定职称证书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等精神,国家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对应关系为:
1、一级(高级技师)相当于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2、二级(技师)相当于经济师、工程师、讲师;
3、三级(高级)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教;
4、四级(中级)相当于技术员;
5、五级(初级)相当于助理技术员。
C. 职称证书有什么作用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D. 单位评职称一般需要什么证书
首先看你需要申报什么等级的证书!
如果是初级,那么只要毕业证就可以了!
如果是中级,以上,那么需要的就蛮多的!首先学历证书,然后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职称英语,计算机合格证书(使用期限内)!
论文!档案托管哦!
E. 职称评审与职称认定有何差别,都可以拿到职称证书吗
职称复评审是指已经经制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职称认定:对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含研究生)见习期的考核工作。根据拟聘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要求,对其政治表现和从事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水平、工作成绩等,进行全面的考核。见习期满并考核合格,可按试行条例的规定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不需再进行评审,目前只针对国家未开始组织统一考试的系列。
都可以拿到证书的。
F. 什么是员级职称证书怎样评定助理工程师
员级职称证书就是初级职称证书,员级比助理级低一个等级。
评定助理工程师条件:
1、中专学历毕业后,任技术员满四年或未认定技术员参加工作满六年,必须参加考核,考试合格才能成为助理级职称资格;
2、大专学历毕业后,三年工作经验,考核合格,认定助理级职称资格;
3、本科学历毕业后,一年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认定助理职称资格;
4、获得硕士学位后,再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考核合格,可初定中级职称资格;
5、博士学位获得者,考核合格,可初定中级职称资格。
(6)评定职称证书扩展阅读: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与专业技术资格等级对比:
取得中级技能(中级工)资格,相当于技术员待遇;
取得高级技能(高级工)资格,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待遇;
取得技师资格,相当于工程师待遇;
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待遇。
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因为高级技工奇缺,有些人员的待遇福利甚至接近公司高管水平。
G. 中级职称工程师通过考试还是评定来发证呢
中级职称工程师可以通过以考代评获得,也可以通过评定来获得职称,同时给颁发证书。
职称的取得可通过包括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
有些单位有评审职称的资格,这样可以通过评审获得职称,有些单位没有评审职称的资格,所以需要通过考试获取职称。
(7)评定职称证书扩展阅读: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产生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相分离的需要,即“评聘分离”,职称的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聘任的岗位称之为“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务;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则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标识,简称职称。
根据现行的制度,职称按不同的系列去划分种类,如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中小学教师系列、卫生系列等。
职称的级别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级别。有部分系列初级可分设为助理级和员级。原来只有部份系列设有正高级,部份系列不设正高级。
2017年1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目前未设置正高级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共涉及中小学教师、工程、经济、会计、统计等11个系列。
职称的取得可通过包括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
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以考代评:
“以考代评”是指,在全国已实施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卫生、会计、审计、统计、经济、计算机软件、翻译、出版、土建),不再进行相应系列(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评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一律参加考试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H. 有了相应职称的职业资格证书,还需要评定中级职称吗
培训机构的介绍如何。
人力资源资格证算职称么?严格来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是不算职称的。很多人选择参加培训考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三级人力资源资格证是国家认证的劳动技能等级,全国企业都会认可。有了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后应聘职位底气足了不少。不过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不了解,那就是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不属于职称。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不属于职称,而是属于劳动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分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共五个等级。 职称证书是由人事部门颁发的,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共四个等级。人力资源职称考试职业等级划分为四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也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也称为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也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也称为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员证书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属于高级技能,所以是劳动技能等级。所以说,三才告诉我们人力资源管人力资源资格证是不算职称的,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劳动技能等级。
当我们看完了上述三才培训机构对于人力资源资格证的相关介绍之后,我们或许对于人力资源资格证算不算的上是职称有了一定的认识。总之,人力资源资格证的含金量还是很大的,它代表的是我们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与能力。所以说,报考人力资源资格证必须去专业的培训机构经过专门培训才能帮我们顺利考取。
I. 什么是职称评估证书
职称评审作用及意义: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根据鄂职改字[1992]51号文件和鄂职改办[1993]51号文件精神,为大力推动我省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经研究决定,由各县市职改办在全省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继续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市、县人才交流中心任人事代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相应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职称的内涵所谓职称, 广义指职务的名称; 狭义指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与工作能力的等级称号, 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就、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或学识、智慧、才能的综合反映。
二、职称工作的历史回顾我国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1966 年。职称的主要特点是以学术、技术水平为授予和晋升的主要依据,一旦授予,终生享有。
第二阶段, 从1977 年到1983 年。这个时期,恢复、建立、实行了职称制度, 职称一词被普遍接受和使用。
第三阶段,从1986 年国务院国发[ 1986] 27 号文件提出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到现在。职称工作得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拥护, 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
三、职称的作用职称工作在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及人事工作中, 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职称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和激励作用。
2. 职称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当前职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的职称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 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其配套政策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评审条件既刚又柔, 评审办法比较单一。
2. 聘后管理不善, 考核力度不够。
4. 岗位设置不合理, 竞争机制不完善。
5. 少数专业技术人员只热衷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取得, 形成了求学历, 盼职称, 等待遇的惯性机制, 而忽视专业技术职务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
五、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职称在企业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职称工作本身有许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抓住机遇, 深化职称改革。
2. 真正实行评聘分开,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3. 改革评审方式, 采取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4. 根据企业需求和特点, 适当增加企业评审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赋予职称评审工作以新的内容, 使职称评审方向始终向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相配套的方向发展,打破资格终身制。
5. 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 认真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
6. 职称机制应与华北电力技术院机制接轨,形成梯次结构,互相促进,融为一体。
J.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评定
这个不是职称,职称是职称,正式名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表示从事专业技术职务版工作的权资格。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承认,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职称改革之前,职称和职务是不区分的,因此目前口头上职称和职务仍然是混用的;职称改革之后职称的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是相分离的,获得职称后,需要被聘任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职称的评定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后,原国务院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交由人事部承担。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在不同单位往往存在各种名额限制。由于拥有人才资源和职称名额在不同地区及单位存在较大区别,也导致了职称评定过程难易程度也相应存在较大差距。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任职资格的鉴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至于是否对评定职称有没有帮助,得看你当地的实际情况。你可以去咨询你当地的职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