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引智成果的推广计划

引智成果的推广计划

发布时间:2021-06-08 11:06:11

Ⅰ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秘与公文管理、办公自动化、重要文件的起草、政务公开、机要、保密、档案、车辆、保卫、值班及接待等工作;负责厅机关作风建设;负责本厅信访工作。 (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
拟订全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培训政策和安置计划;承担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配合协调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工作安置;组织拟订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承担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 依法组织实施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拟订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指导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
省外国专家局(副厅级)
承担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负责相关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来陕的外国专家;归口管理全省出国(境)培训工作。
1.交流与合作处。
拟订全省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政策和规划;负责全省引进国外专家项目和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工作;负责编制年度引智计划,管理引智专项经费;指导各市(区)和省级有关部门开展国外智力引进工作;负责国家和省重点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和引智成果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果评估推广;负责全省出国(境)培训工作的管理。
2.专家管理处。
负责来陕工作外国专家的管理;负责全省留学回国人员的管理;协调指导全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管理省留学人员联谊会;负责来陕外国专家的统计和表彰工作;负责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外事接待工作。
机关党委按照党章有关规定设置,负责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党群工作。
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负责厅及所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关行政编制176名(不含纪检监察编制)。其

Ⅱ 陈社育的科研成果

至目前为此,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包括参编)8部,鉴定成果7项,其中有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项研究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1项研究成果获首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特别征文二等奖。主要著作有《教育实验方法》、《江苏省录用公务员部分面试结果研究报告》、《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培养》,《政府目标管理核心技术运用调研报告》、《江苏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宁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条腿》、《苏南精神对西部发展的启迪》、《吴忠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建设专题调研报告》、《吴忠市依法行政工作专题调研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家人事部、江苏省人事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部、宁夏吴忠市人民政府所采用。

Ⅲ 济南社保的机构组成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二)拟订全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及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落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和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拟订全市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政策;组织实施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并组织实施。
(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拟订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拟订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收缴、支付、管理、运用的政策和办法;编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建议草案;拟订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伤病残鉴定政策和标准,组织实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五)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负责推行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并组织实施;宏观调控全市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及工资标准。
(七)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并组织实施;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健全落实博士后管理制度;按照管理权限,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及选拔、培养、引进工作。
(八)综合管理全市引进国外智力、赴国(境)外培训和国际人才交流工作。拟订全市引进国外智力规划、政策和管理办法;编报引进国外智力专项经费预算并监督实施;拟订吸引国(境)外专家、留学人员来我市工作或定居政策并组织实施;承办非教育系统公派留学工作;组织协调与港澳台专家交流事宜;指导全市引进国外智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对外交流工作。
(九)负责全市军队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协调、指导军队转业干部上岗前的培训工作;指导全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计划。
(十)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拟订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援建地区、重点建设项目人员安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国家和省荣誉制度,拟订政府奖励制度并组织实施。
(十一)指导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民工工作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二)统筹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拟订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和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负责企业政策性人员的安置和调配工作;拟订改制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规则,指导改制企业完善职工安置方案,审核企业改制涉及的劳动保障等事项;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违法案件。
(十三)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局机关日常工作;负责局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安全、保密、督查、维护稳定、应急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和市政府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室转办事项的办理工作;推进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相关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负责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办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咨询工作。
(三)组织人事处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市公务员局的组织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工作;组织指导本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发展规划处
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综合调研工作;编制管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度增人计划;负责相关统计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综合性文稿起草工作;负责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
(五)财务审计处
编制部门预决算;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财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国际援贷款等项目资金管理工作。
(六)就业促进处(挂高校毕业生就业处牌子)
拟订就业规划、年度计划和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劳动者平等就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拟订专项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拟订农民工工作规划和政策并监督实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拟订就业援助和特殊群体就业政策;拟订国(境)外人员(不含专家)来我市就业管理政策。
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全市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编制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处
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政策;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工作;拟订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制度;承办人才(职业)中介机构的行政许可工作,并对其进行指导、监督。
(八)市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政策、规定,拟订全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编制全市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计划并协调落实;负责协调军队转业干部随迁随调家属子女的安置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指导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九)职业能力建设处
拟订全市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规划、政策;拟订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组织实施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拟订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政策、办法并监督实施;拟订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办法、规定并组织实施;审查认定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资格,并对其实行监督管理。
(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管理权限,拟订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申报、评审、考核认定、考试政策规定并组织实施;牵头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工作;拟订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竞聘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管理服务工作;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规划、选拔、培养和引进工作。
(十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指导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按照管理权限,拟订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及机关工勤人员竞聘政策并组织实施;参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工作;拟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等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政策,组织实施市属事业单位及指导县(市)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拟订事业单位招聘国(境)外人员(不含专家)政策;拟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政策并按规定承办有关工作人员调配工作;负责援建地区、重点建设项目人员选调派遣及内调人员安置工作;承办为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选派工勤服务人员工作;承办非教育系统公派留学工作。
(十二)劳动关系处
拟订劳动关系政策;拟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规范;拟订全市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和实施办法,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拟订改革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政策并组织实施;完善企业职工离退休政策;拟订最低工资标准并组织落实;指导劳动标准制定工作;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制度;拟订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并监督实施;参与有关企业劳动模范推荐评选工作;负责编制城镇退役士兵政策性安置计划;负责办理企业政策性人员的安置和调配工作。
(十三)工资福利处
综合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拟订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福利意见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政策;管理市属事业单位工资总额;负责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一发放的审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的确定及工龄计算的规定;参与指导协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十四)养老保险处(挂失业保险处牌子)
拟订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及其补充养老保险政策;拟订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和费基及养老保险费征缴政策;拟订基本养老金领取条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拟订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管理政策;拟订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拟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拟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政策、办法和预测预警制度。
拟订全市失业保险规划、政策和标准;拟订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办法及其疾病、生育、死亡的有关待遇政策;建立失业预测预警制度;拟订预防、调节和控制较大规模
(十五)医疗保险处
拟订全市医疗、生育保险的规划和政策;拟订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的支付标准;拟订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资格标准、管理办法及费用结算办法,负责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资格确认;拟订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救助金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负责市级公费医疗的政策拟订、管理和监督检查;负责全市医疗、生育保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十六)工伤保险处
拟订全市工伤保险规划、政策;负责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确定工伤保险费率;完善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政策;拟订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定点工伤医疗机构、工伤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标准;负责工伤认定工作;指导县(市)区及企业的工伤保险工作。
(十七)农村社会保险处
拟订全市农村养老保险规划、政策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的审核办法并监督实施;指导县(市)区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指导监督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工作。
(十八)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
负责编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建议草案;参与拟订社会保障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拟订全市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并组织实施;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基金使用单位执行社会保险政策情况;组织建立并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系统,受理投诉举报,组织查处基金管理的重大案件。
(十九)调解仲裁管理处
拟订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指导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指导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依法组织协调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二十)劳动监察处(挂信访处牌子)
拟订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监督检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依法行使劳动监督检查及行政处罚权;指导全市劳动监察工作。
负责接待、办理相关群众来信来访和上级有关转办信访件及信息的反馈;负责本系统社会稳定、应急管理和风险评估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
市外国专家局(副局级)
拟订全市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留学回国人员来我市工作政策并指导实施;拟订全市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外国专家来我市工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及经费预算的管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引智成果的评估、推广和引智示范基地管理工作;负责有关出国(境)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外国专家表彰奖励工作;承办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专家证及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的管理事项;综合协调全市引进国外智力的贯彻实施,承办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事项;组织协调与港澳台专家交流事宜;指导本市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工作。

Ⅳ 什么是引智项目

引智项目即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指项目单位通过聘请国外专家到单位从事短期或长期工作,解决本单位管理和技术方面难题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可以使项目单位花较少的成本,直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为本单位技术与管理工作攻坚克难服务。它既省时、省力,又成本低、见效快。

Ⅳ 杨凌农高会特色专题展都有啥

从杨凌农高会组委会帮您打探到29个特色专题展的参观攻略,仅供市民参观使用。
1、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业专题展:设在A馆二楼。主要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线,参展项目以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与本国特色产品展示为主体。
2、荷兰国家农业产品及成果展:设在A馆二楼。主要展示荷兰园艺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深加工生产线等内容。
3、马铃薯主粮化专题展:设在A馆长廊吧。主要展示世界马铃薯最新科研进展、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新品种和主食化产品。
4、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联展:A馆一楼。展示18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5、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战略创新联盟联展:A馆一楼。主要展示创新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大学推广模式”和“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等。
6、全国农业标准化20周年成果展:C馆二楼西厅。集中展示各地建设示范区品牌等。
7、现代农业引智成果展:A馆一楼。展示近年来我国在农业领域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取得的最新成果。
8、全国油用牡丹产业专题展:A馆一楼。主要展示牡丹深加工系列高新技术产品。
9、现代特色园艺展:C馆一楼。展示果业和陕西茶产业。
10、现代农作物种业专题展:B馆东厅。主要展示新审定的、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等。
11、设施农业专题展:B馆中厅。主要展示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杀虫灯等。
12、农资专题展:B馆西厅。主要展示新型肥料、农药、植保器械等。
13、果袋机械专题展:B馆广场。主要展示果袋机、选果机等。
14、畜牧业专题展:B馆西厅。主要展示养殖、畜禽良种、饲料、兽药、牧草以及畜禽饲养设备等。
15、《农业科技报》放心农资一条街专题展:B馆西厅。主要展示国内知名农资肥料企业等。
16、陕西供销名优新特农产品展:C馆一楼。主要以陕西省供销社系统企业农产品为主。
17、陕西省水利新技术展:C馆一楼。集中展示“十二五”期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8、陕西乡村旅游展:C馆一楼。展示近年来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成就、新亮点。
19、全国科普惠农展:B馆中厅。集中展示陕西省各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近5年获得的成就。
20、农业科普图书展:B馆中厅。集中展示16家出版社的农业图书、种植、养殖等。
21、妇女手工艺品展:C馆一楼。主要展示我省关中、陕北、陕南有地域特色的十多类妇女手工艺品。
22、杨凌特色产业专题展:C馆二楼南厅。展示农业电商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示范发展最新成就。
23、农业机械展:D区。主要展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展。
24、苗木专题展:F区。主要展示果树苗、绿化苗、花卉等各类新品种。
25、兔产业专题展:H区。展示活兔、笼具、器械、饲料及兔肉、皮、毛制品等。
26、2015丝绸之路经济带食用菌产业专题展。展示食用菌新技术新产品。
27、西部林果展:H区(政务大厦东停车场)。展示林果种植加工、生产资料、加工设备等。
28、日本盆景专题展:E区4号馆。介绍日本盆景艺术发展的历史、制作过程等。
29、金融服务现代农业专题展:B馆西辅房。展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及现代农业展”。

Ⅵ 111

“111 计划”,指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项目遴选范围为已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部分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学校。
[编辑本段]111计划简介
为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引导高等学校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和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依托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创新领域的研究基地,引进、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术骨干,形成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我国前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提升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编辑本段]实施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实施,将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人才高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的科技贡献。
[编辑本段]“十一五”规划
教育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抓住我国政治和经济实力迅速提高的历史机遇,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以下简称“111计划”)。
[编辑本段]111计划手段
“111计划”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引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率先建立起一批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编辑本段]111计划章程
一、“111计划”“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二、“111计划”建设原则
按照“分步实施,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原则进行: 1.分步实施:“111计划”是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的布局采取分批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 第一批:2006年度设立25个左右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为已进入国家“985工程”的高等学校。 第二批:2007年度设立40个左右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为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高等学校。 第三批:2008年度设立35个左右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为进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高等学校及部分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学校。 2.动态调整:2006—2008年“111计划”布局工作完成后,工作重心由基地的选择过渡到水平的提升。创新引智基地将实行“总量控制,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对已设立的创新引智基地运行2年后进行中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3.滚动支持:对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持将采取分阶段滚动资助的办法。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对合作成效好、水平提升快、协调组织得力的创新引智基地将加大支持力度;在资助期结束后对工作特别优秀的,将适当给予奖励。
三、创新引智基地遴选基本条件
1.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以“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为先导,逐步扩展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学校。 2.拟申报的创新引智基地应结合本校学科发展,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具有广泛深厚的国际合作研究基础,且有一定面积的研究场所和一定规模的研究实验条件。 3.创新引智基地人员构成: (1)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其中包括:不少于1名学术大师,不少于3名学术骨干,不少于6名来华短期学术交流学术骨干; (2)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 4.创新引智基地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且与本校有良好的相应合作研究基础。 (2)海外人才所属学科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等。 (3)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或所在国家永久居留权,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4)学术大师应为国际著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学术造诣高深,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能够把握国际科学发展的趋势,引领本学科保持或赶超国际领先水平,汇聚国际上本学科的学术骨干,提出对学科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 (5)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拥有创新性思维,与学术大师有合作基础,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6)国内工作时间:学术大师每人每年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每人每年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有一名学术骨干留在基地工作;每年来华短期学术交流的学术骨干不少于6人次,时间不限。 (7)国内科研骨干应具有博士学位,5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四、“111计划”实施与管理
1.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制定“111计划”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2.“111计划”以项目形式实施,每年第二季度根据本规划发布下一年度实施方案,采取“统筹规划、限额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 3.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111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各主管部门部级领导和相关司级领导组成,负责计划的宏观指导和决策;管理办公室由教育部科技司、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司相关业务处人员组成,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 4.高等学校是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应成立由校级领导牵头,科技处、外事处、人事处共同参与的“111计划”校级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本校引进海外人才的相应政策,建立有利于创新引智基地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并负责与其相关的协调、实施和管理工作。 5.领导小组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作为学术咨询机构,负责创新引智基地的评审、评估和监督工作。 6.领导小组根据专家委员会评审结果审核确定创新引智基地名单和资助经费。 7.各创新引智基地根据计划,瞄准学科前沿,自主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选派国内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力争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8.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期为5年。运行2年后,由领导小组委托专家委员会对基地的学科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合作研究进展等进行中期评估。对评估结果好的,给予滚动支持;对明显未达到计划要求、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将停止或暂缓资助。在总数不变的原则下,有进有出,吸纳符合条件的进入创新引智基地行列。 9.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期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委托专家委员会对基地建设进行综合验收,并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创新引智基地,给予表彰和奖励。 10.项目执行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Programme of Introcing Talents of Discipline to Universities)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五、经费筹措
1.“111计划”专项经费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及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共同筹措,在年度预算计划中单列。其中列入“985工程”的高等学校项目经费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共同筹措,未列入“985工程”高等学校项目经费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共同筹措。“十一五”期间,国家外国专家局投入不少于3亿元,教育部和其他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投入不少于3亿元。 2.创新引智基地经费,根据引进人才的需要和绩效评估结果,分年度报送预算审核拨付。 3.经费主要用途: (1)聘请海外人才的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开支; (2)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原则上不用于购买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3)创新引智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4)其他与创新引智基地相关的费用。 4.“111计划”专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并接受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解释权
本规划及“111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解释 "111计划"高校名单及分配名额 学校名单 分配名额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2 复旦大学 2 南京大学 2 浙江大学 2 上海交通大学2 吉林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2 武汉大学 1 华中科技大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山东大学 1 四川大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1 中南大学 1 天津大学 1 厦门大学 1 大连理工大学 1 重庆大学 1 华南理工大学 1 兰州大学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1 北京交通大学 1 北京科技大学 1 北京化工大学 1 北京邮电大学 1 北京林业大学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中国传媒大学 1 中国矿业大学 1 北京理工大学 1 南开大学 1 华北电力大学 1 东北大学 1 东北师范大学 1 东北林业大学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1 同济大学 1 华东理工大学 1 东华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1 东南大学 1 合肥工业大学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南京理工大学 1 中国矿业大学 1 河海大学 1 江南大学 1 南京农业大学 1 中国药科大学 1 中国海洋大学 1 武汉理工大学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华中农业大学 1 华中师范大学 1 湖南大学 1 中山大学 1 西南大学 1 西南交通大学 1 电子科技大学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长安大学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西北工业大学 1 暨南大学 1

Ⅶ 曹福亮的学术成就

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鉴定和验收领成果19项,获科技奖励15项。其中,作为第一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梁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排名第五),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部门 奖励等级 本人排名/总人数 奖励时间
1 四种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银杏等)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务院 二等 1/10 2007
2 南方主要造林树种(银杏等)抗性机理和培育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务院 二等 1/10 2003
3 南方型杨树速生丰产技术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务院 三等 5/9 1992
4 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和耐盐碱能力的研究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林业局 二等 1/9 1998
5 银杏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梁希科学技术奖 中国林学会 一等 1/9 2007
6 叶用银杏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江苏省政府 二等 1/25 2006
7 银杏新品种选育、高效优质培育技术研究及推广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江苏省政府 三等 1/5 2006
8 南方型杨树速生丰产技术的研究 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林业部 二等 5/9 1991
9 南方地区杨树纸浆和胶合板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林业局 二等 5/9 1998
10 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系统构建原理及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江苏省政府 二等 5/9 2001
11 《森林培育学》 国家精品课程 教育部 1/8 2006
12 《中国银杏》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 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书评选委员会 一等 1 2003
13 江苏省有突出的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政府 2002
14 国务院特殊经贴 国务院 2005
15 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江苏省科协 1999
16 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 序号 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编号 项目来源与类别 获得资助金额(万元) 本人作用 项目进展情况 鉴定验收结论
1 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盐、耐旱指标评价体系研究,1994-1997,94-08-02 林业部重点课题 10 负责 验收、鉴定 部分研究内容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落羽杉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引进,1997-2000,97-4-01 国家“948”引进项目 90 负责 验收、鉴定 部分研究内容达国际先进水平
3 银杏种植基因库建立及良种选育,2001-2005,2001-30 国家林业局重点课题 25 负责 验收、鉴定 整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
4 国家级银杏种质基因库建立,2000-2003,BL2000057 江苏省科技厅攻关项目 4 负责 验收、鉴定 整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
5 优质抗逆树种引进及良种选育,1999-2002,BL1999074 江苏省科技厅攻关项目 4 负责 验收 整体上达国内先进水平
6 珍稀观赏樱花资源基因库建立及繁育技术引进,2002-2005,BZ2002048 江苏省科技厅攻关项目 4 负责 验收 部分研究内容达国内领先水平
7 银杏种质资源引进,1999-2001,P99404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 25 负责 验收 整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
8 海岸带林农复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1999-2000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 15 子课题负责 验收 部分研究内容达国际先进水平
9 叶用银杏与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及其评价研究,2004-2006,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5 子课题负责 验收 整体上达国际先进水平
10 银杏和何首乌资源遗传分析及药用新品种选育,2005-2008,BG2004314 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 25 负责 正在进行
11 江苏省地道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2006-2008 江苏省基础平台项目 40 专题负责 正在进行
12 水杨酸等诱导子促进银杏细胞黄酮和萜内酯生物合成,2006-2008 “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10 负责 正在进行
13 银杏花用、果用、叶用园新品种推广示范,2005-2008,2005-17 国家林业局攻关项目 20 负责 正在进行
14 银杏饲料添加剂加工技术,2004-2007,SX(2004)056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 15 负责 验收、鉴定 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5 引进落羽杉家系和无性系繁殖技术创新与示范,2004-2008,2003-C04 国家“948”项目 110 负责 正在进行
16 银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用技术组装配套集成,2002-2005,SX(2002)077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 30 负责 验收、鉴定 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7 银杏新品种区域试验,2001-2004,2001-30 国家林业局攻关项目 30 负责 验收、鉴定 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8 银杏优良品种推广,2003-2005,2003-12-3 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 25 负责 验收 部分研究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 果用和材用银杏新品种及繁殖技术推广,2006-2008,[2006]111号 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 30 负责 正在进行
20 特种工业原料林培育技术,2006-2010,2006BAD18B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380 负责 正在进行
21 耐水湿树种筛选与快繁技术研究,2006-2010,2006BAD03A01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70 专题负责 正在进行
22 智利南洋杉引进快繁与示范,2006-2008,Y20060327003 国家林业局引智项目 10 负责 正在进行
23 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及已知品种数据库-银杏,2006-2008,2006001 国家林业局新品办项目 10 负责 正在进行
24 优质抗逆苗木新品种种苗产业化,2007-2010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700 技术负责人 正在进行
25 优良绿化苗木品种的引进及繁殖,2003-2006 北京四季青乡横向课题 50 负责 完成。

Ⅷ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实施管理

⒈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制定“111计划”整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⒉ “111计划”以项目形式实施,每年第二季度根据本规划发布下一年度实施方案,采取“统筹规划、限额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
⒊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111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各主管部门部级领导和相关司级领导组成,负责计划的宏观指导和决策;管理办公室由教育部科技司、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司相关业务处人员组成,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
⒋ 高等学校是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的依托单位,应成立由校级领导牵头,科技处、外事处、人事处共同参与的“111计划”校级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本校引进海外人才的相应政策,建立有利于创新引智基地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并负责与其相关的协调、实施和管理工作。
⒌ 领导小组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作为学术咨询机构,负责创新引智基地的评审、评估和监督工作。
⒍ 领导小组根据专家委员会评审结果审核确定创新引智基地名单和资助经费。
7. 各创新引智基地根据计划,瞄准学科前沿,自主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选派国内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力争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⒏ 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期为5年,运行2年后,由领导小组委托专家委员会对基地的学科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合作研究进展等进行中期评估。对评估结果好的,给予滚动支持;对明显未达到计划要求、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将停止或暂缓资助。在总数不变的原则下,有进有出,吸纳符合条件的进入创新引智基地行列。
⒐ 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期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委托专家委员会对基地建设进行综合验收,并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创新引智基地,给予表彰和奖励。
⒑ 项目执行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均须标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Supported bytheProgramme of Introcing Talents of Discipline to Universities)中英文字样和项目编号。

Ⅸ 2015杨凌农高会主要活动有哪些

从杨凌农高会组委会帮您打探到29个特色专题展的参观攻略,仅供市民参观使用。
1、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业专题展:设在A馆二楼。主要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线,参展项目以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与本国特色产品展示为主体。
2、荷兰国家农业产品及成果展:设在A馆二楼。主要展示荷兰园艺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深加工生产线等内容。
3、马铃薯主粮化专题展:设在A馆长廊吧。主要展示世界马铃薯最新科研进展、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新品种和主食化产品。
4、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联展:A馆一楼。展示18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5、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战略创新联盟联展:A馆一楼。主要展示创新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大学推广模式”和“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等。
6、全国农业标准化20周年成果展:C馆二楼西厅。集中展示各地建设示范区品牌等。
7、现代农业引智成果展:A馆一楼。展示近年来我国在农业领域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取得的最新成果。
8、全国油用牡丹产业专题展:A馆一楼。主要展示牡丹深加工系列高新技术产品。
9、现代特色园艺展:C馆一楼。展示果业和陕西茶产业。
10、现代农作物种业专题展:B馆东厅。主要展示新审定的、申请保护的植物新品种等。
11、设施农业专题展:B馆中厅。主要展示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杀虫灯等。
12、农资专题展:B馆西厅。主要展示新型肥料、农药、植保器械等。
13、果袋机械专题展:B馆广场。主要展示果袋机、选果机等。
14、畜牧业专题展:B馆西厅。主要展示养殖、畜禽良种、饲料、兽药、牧草以及畜禽饲养设备等。
15、《农业科技报》放心农资一条街专题展:B馆西厅。主要展示国内知名农资肥料企业等。
16、陕西供销名优新特农产品展:C馆一楼。主要以陕西省供销社系统企业农产品为主。
17、陕西省水利新技术展:C馆一楼。集中展示“十二五”期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8、陕西乡村旅游展:C馆一楼。展示近年来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成就、新亮点。
19、全国科普惠农展:B馆中厅。集中展示陕西省各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近5年获得的成就。
20、农业科普图书展:B馆中厅。集中展示16家出版社的农业图书、种植、养殖等。
21、妇女手工艺品展:C馆一楼。主要展示我省关中、陕北、陕南有地域特色的十多类妇女手工艺品。
22、杨凌特色产业专题展:C馆二楼南厅。展示农业电商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示范发展最新成就。
23、农业机械展:D区。主要展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展。
24、苗木专题展:F区。主要展示果树苗、绿化苗、花卉等各类新品种。
25、兔产业专题展:H区。展示活兔、笼具、器械、饲料及兔肉、皮、毛制品等。
26、2015丝绸之路经济带食用菌产业专题展。展示食用菌新技术新产品。
27、西部林果展:H区(政务大厦东停车场)。展示林果种植加工、生产资料、加工设备等。
28、日本盆景专题展:E区4号馆。介绍日本盆景艺术发展的历史、制作过程等。
29、金融服务现代农业专题展:B馆西辅房。展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及现代农业展”

Ⅹ 办理引智项目经费核销手续需要哪些材料

2、引进专家项目的填写《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经费支出明细表》,示范推广项目的填写《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经费支出明细表》 3、经费支出发票或收据 4、引进专家项目的填写《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执行情况表》,示范推广项目的填写《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成果示范推广项目执行情况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软盘)

阅读全文

与引智成果的推广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