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06-08 07:54:24

① 罗坚的主要科研究成果

(一)论文:
(1)《卢卡奇现实主义美学思想述评》
──《学术论坛》1988年第3期
(2)《正本清源 泾渭分明──评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名著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3)《论卢卡契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上、下)
──《广西师院学报》90年第4期、91年第1期。(《中国哲学年鉴》,1992年,第167-168页节录收入)
(4)《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思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5)《黑格尔艺术辩证法》
──《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第3 卷,红旗出版社、龙门书局1996 年版,第1306页有成果介绍。)
(6)《被毁灭了的美的胚胎──娜司泰谢和安娜悲剧之比较》
──《广西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7)《轻松的幽默,深刻的反思──马克·吐温的艺术个性》
──《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8)《从象征到写实──论先秦青铜文化的审美特性》
──《江海学刊》1998年第6期
(9)《生命的困境和审美的超越──庄子美学的生命意义》
──《社会科学》(上海社科院)1998年12期。人大报刊资料《美学》99年第2期全文转载
(10)《郑板桥的文艺思想和创作》
──《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1)《美学的困境与美的解构──维特根斯坦美学概论》
──《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12)《道境──道家审美的终极追求》
──《广西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人大报刊资料《美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13)《〈周易〉与先秦审美意识的建构》
──《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14)《“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屈原美学思想论纲》
──《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5)《从“神人以和”到礼乐之和》
——《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
(16)《人生的困境和艺术的救赎——尼采的艺术观刍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7)《略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东方丛刊》2010年第3辑
(18)《存在之思与生命之美——尼采生命美学思想管窥》
——《学术论坛》2010年12期
(二)学术著作
(1)《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独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一卷(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三)教材
《外国文学史简明教程》(合著,本人参加中篇和下篇的编写──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四)科研课题:
(1)《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课题,博导吴中杰先生为课题负责人,本人参加)
(2)《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广西区“九五”社科重点课题,独立完成)
(3)《新世纪西方文论的文化走向》(广西区教育厅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4) 《现代教育技术在师范教育中文系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广西“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5)《西部地区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6)《广西独立学院投资体制多元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
(7)《广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研究与对策》
(自治区学位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研究2009年重点课题)
(五)成果奖励
(1)《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获2004年广西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西部地区师范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主持)2005年获第四届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② 广西社会科学的获得奖项

第四届广优秀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③ 第二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奖是什么级别奖

年会奖算不上什么等级奖,在省级层次的奖励,只有省(区)政府奖算得上等级,一般称为省部级奖励。

④ 王洋的获奖情况

1. 1997年:获广西教育厅高教处颁发的“广西高校大学外语优秀科研奖”
2. 2000年:获广西大学1999-2000度“教学质量优秀奖”
3. 2004年:评为2003-2004年第二学期学校公共基础课优秀主讲教师
4. 2004年:获广西大学2004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5. 2005年:获2004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6. 2005年:获2005年度广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⑤ 贺祖斌简介的介绍

贺祖斌,1965年9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汉族,籍贯广西灌阳,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本科毕业,先后获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2007年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兼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历任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等职务。2015年1月起任玉林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院长 。 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与教学。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兼任自治区政府督学、自治区社科联常委、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协作会常务理事、广西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论著《高等教育生态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中国大学这五年》、《现代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等13部,在国内首次提出并论证“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等理论。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研制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管理系统(JXPG)”等软件通过省级鉴定并推广应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改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和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20多项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生态、区域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等。学术理念:和而不同,中庸为道。 贺祖斌教授是在高唱着“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声中读完大学,并于1987年在广西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毕业。80年代的大学生是充满理想和豪情壮志的一代,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激情,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对教育的兴趣永远大于他的本专业,也许正是由于他自己的兴趣和坚持,毕业后留校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回望过去,贺祖斌教授的学术之路大体可以从纵横三个维度进行扫描,纵向经历了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的求学之路,横向跨越了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生态、教师教育的研究领域。

⑥ 广西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能

科研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工作重心。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突出和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止2006年底,累计出版学术专著428部,发表学术论文5299篇,完成研究报告1372篇,译著329部,编辑学术资料961部,出版学术工具书、科普读物及资料书223部。建院以来,共有353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研究成果奖,其中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项,广西“五个一工程”奖13项,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项,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25项、三等奖150项,广西文学艺术铜鼓奖4项,广西区政府首届决策咨询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其他省部级奖29项。历年来共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自治区社科规划研究课题、广西软科学研究课题共140项。从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设立重大招投标课题以来我院科研人员共承担自治区重大研究课题10项。此外,我院科研人员还先后承担地方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课题185项。
对外学术交流。广西社会科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关系。建院以来,先后与美国、法国、泰国、越南、新加坡、日本、捷克、墨西哥、津巴布韦、俄罗斯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建立科研合作关系,通过学者互访,举办双边学术研讨会、互邀学者讲学、开展合作研究等形式,促进了科研工作,扩大了学术影响。
主要出版刊物。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刊物有《学术论坛》和《经济与社会发展》,院主管研究所主办的有《东南亚纵横》和《沿海企业与科技》。每年出版《中国-东盟年鉴》和《广西蓝皮书》系列。

⑦ 如何参评广西社科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第九次评奖实施细则

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2006年2月20日

为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顺利完成自治区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任务并保证其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评奖对象和范围
(一)本次评奖参评成果的时限是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超出此时限出版、发表或鉴定的成果,不予评选。
(二)本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选范围为:
1.正式出版(含电子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科普读物、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公开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调查研究报告;
2.经专家组鉴定合格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或其他应用课题研究成果;
3.被地市以上党政部门采纳使用并产生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且有证明材料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
4.同一作者在上述规定时限内针对同一专题发表且在发表时注明的系列论文。
5.申报参评的成果作者,必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工作或生活。自治区内作者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作者合作的成果,自治区内作者应为主编或其完成的篇幅占总篇幅的50%以上;自治区内作者是第一署名的,其完成的篇幅比例可放宽到30%。
6.个人或集体编辑出版的论文集或研究报告集,不能以专著参评,但允许作者选择其中论文或研究报告参评。系列丛书,不能以丛书编委会名义参评,但允许作者以其中相对独立的成果参评。
7.以单位署名的成果,不能以个人名义申报参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报参评:
1.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有版权争议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3.非学术性的成果,包括大事记、概览、人物传略、统计资料、年鉴、地方志、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和工作汇报等(某些学术性很强的大事记、人物传记,经学科组鉴定合格的除外)。
4.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保密范围、不宜公开的。
(四)成果日期的认定:
1.著作类成果以版权页注明的第1版日期为准,内容有较大变动的修订版以修订版出版日期为准,但必须附带原著以作对照;
2.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以该刊物月期为准;
3.经专家组鉴定合格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或其他应用课题,以专家组鉴定日期为准;
4.被地市以上党政部门采纳使用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以党政部门采纳时间为准。
(五)为体现评奖的公正性,严格实行回避制度,自治区社科评委会成员的成果不能参评。通讯评审专家的成果可以参评,但对其本人的成果评审要严格回避。
二、申报审核推荐
(一)每位作者限申报2项成果(含合作成果),同一作者如有1项集体成果已由其他合作者申报,则只能申报1项成果。
(二)申报参评成果需填写《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3份,可复制),连同成果12份(其中至少有1份为原件)一起申报。
申报者是自治区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的,向所在学会、协会、研究会申报;城市或高校社科工作者,向本市或高校社科联申报;高校社科工作者属自治区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的,亦可向所在学会、协会、研究会申报;未成立社科联的城市、柳铁的个人,可向当地党委宣传部申报;自治区直属机关未参加学术团体的个人,经所在单位确认合格并盖章后直接向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申报。
(三)受理申报的单位应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及本细则,对成果的参评资格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报成果,要在《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只填“符合条件”,无需推荐等级),连同填写好的《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申报成果汇总表》,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至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报成果,受理单位直接退还申报者。
(四)申报截止时间:2006年4月15日。超出此时限申报的参评材料,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原则上不再受理。
三、评审费
申报成果的作者应缴纳评审费,著作和研究报告类每项100元,论文类每项60元。
评审费收入的15%留给直接受理申报的单位,其余上交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
评审费全部用于评奖工作。
四、评选方法、步骤
(一)资格复查。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收到申报成果后,由工作人员对成果的参评资格进行复核。成果的参评资格被确认后,由工作人员统一编号。
(二)评奖步骤。本次评奖分通讯评审和评委会成员评审、集中评审两步进行。先由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以通讯方式对参评成果进行评审,同时自治区社科评委会成员分别评审,提出评审意见;然后由评委会集中评审,通过预选和无记名投票,决定获奖成果及奖励等级。
1.通讯评审专家分别对参评成果进行通讯评审,依据《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指标体系》,在统一印制的打分表上打分。通讯评审的分值占总分值的40%。
2.自治区社科评委会成员分别审阅参评成果材料,同样依据《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指标体系》,在统一印制的打分表上打分。评委会成员评审的分值占总分值的60%。
3. 自治区社科评委会集中评审。(1)评委会成员协商确定奖项名额分配;(2)评委分学科组以综合评分(含通讯评议专家评分和评委会成员评分)为基础协商推荐获奖项目;各学科组集中评议后,由组长在《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上填写评审意见。(3)评委集中酝酿并进行预选,产生获奖候选项目;(4)评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产生全部奖项。一等奖项目须获得出席评委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才能通过,其余奖项也须获得半数以上的票数才能通过。如通过的奖项多于拟定获奖名额时,从高票到低票按拟定获奖名额数确定。拟定获奖名额不能突破,宁缺毋滥。
(三)公告获奖项目。自治区社科评委会评定的获奖项目,由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予以公告,征求异议。公告期7天。如有异议,由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报评委会领导同意后复议。落选成果概不复评。
五、设奖数额
本次评奖按著作、论文、调研报告三大类分别设奖。
本次评奖总获奖数为总参评成果数的20%。著作、论文、调研报告各类具体获奖比例,由评委会协商确定。
在总获奖数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30%,三等奖占65%;著作、论文、调研报告类成果亦照此比例评出各等级奖。
评奖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适当倾斜,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获奖比例不低于获奖成果总数的60%。
六、本实施细则由自治区社科评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参评申请表在下面网站中可以下。

⑧ 广西社会科学的介绍

《广西社会科学》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第五届、第六届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阅读全文

与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