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新时代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州系列上天、天宫、龙芯的开发研制、北斗系统、蛟龙号下潜海下7000m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尤其是18大以后。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⑵ 中国70年代科技成果
1、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2、两弹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3、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4年,中国制成了第一台全晶体管电子计算机441—B型。
4、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
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经过周密研究,他们确立了合成牛胰岛素的程序。这是中国当时唯一一次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5、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在本国国土进行的导弹与核弹头结合的发射试验。又称导弹核武器试验 。
10月25日,聂荣臻抵达导弹试验基地,对试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部署。26日,核导弹安全转运至发射阵地。27日凌晨,完成导弹与核弹头的对接。9时,核导弹起飞,9时9分,经894千米的飞行,核弹头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的靶区上空569米的预定高度爆炸。
爆炸威力为1.2万吨TNT当量。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在本国国土上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能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此后,未再进行导弹与核弹头结合发射试验。
⑶ 经典物理学时代的标志性成果是
近代物理学中有哪些主要成就
1、时代背景:
⑴中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长期被教会奉为教条。
⑵近代科学诞生后,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不断受到质疑。
2、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⑴突出成就是创立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⑵制造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属于天文学成就)
3、经典力学的建立者——牛 顿
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①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伽利略研究为基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笛卡尔研究为基础)
②万有 引力 定律:万 有 引 力 定 律(开普勒研究,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
⑵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⑶历史地位:
①牛顿力学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②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③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完备的程度,并得到应用和验证。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准确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解释潮汐的成因;发现海王星)
④使科学摆脱神学束缚,19世纪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纷纷建立.成为近代科学形成标志。
二、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
1、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从普朗克到爱因斯坦
⑴背景:①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19世纪末,物理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是黑体辐射,量子理论就是在此过程中发现的。
⑵诞生:①奥地利斯蒂芬:1879年发现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德国 普 朗克:1900年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量子概念.(标志)
⑶发展:①德国爱因斯坦:1905年解释光电效应,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②法国德布罗意:1923年物质波理论。
③奥德物理学家:数年后建立量子力学。
⑷意义: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重大变革。
2、相对论的建立——爱因斯坦
⑷ 曾国藩一生的两个活动时期的成果是什么内容
曾国藩一生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1811年至1852年为前期,主要从事科举、研究学问;1853年至1872年为后期,这一时期的活动,使他成为近代军事史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风云人物。著名的护国军将领蔡锷认为:他的“事功言论,足与古今中外名将相颉颃而毫无逊色”。可见,曾国藩在近代事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值得研究和重视。
⑸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及个个时期的文明成果
送你一首中国历代兴衰四字歌:
炎黄子孙,历史悠长。三皇五帝,传位禅让。
夏禹开始,建立家邦。汤灭夏桀,国号殷商。
武王伐纣。西周辟疆。幽王贪色,身死国丧。
平王迁都,东周洛阳。春秋五霸,齐桓楚庄。
秦穆晋之,还有宋襄。战国七雄,各据一方。
秦楚齐燕,韩赵魏梁。嬴政统一,自称始皇。
反抗暴政,陈胜吴广。楚汉相争,刘邦胜利。
西汉开国,长安称帝。新莽篡位,绿林赤眉。
刘秀兴兵,灭莽杀敌。再造东汉,洛阳登基。
黄巾起义,分崩离析。曹魏蜀吴,三国鼎立。
西晋代魏,司马为帝。五胡乱华,干戈不息。
永嘉南渡,东晋是继。南朝北朝,隔江峙立。
宋齐梁陈,南方更替。北十六国,分别割据。
续有北魏,北周北齐。杨坚创隋,南北统一。
灭隋建唐,高祖李渊。黄巢造反,天下又乱。
五代十国,分裂再现。匡胤篡周,北宋是建。
辽夏女真,窥视中原。金袭汴梁,靖康国难。
南宋高宗,迁都临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时,灭宋建元。政治腐败,百姓积怨。
洪武起兵,兴明灭元。成祖永乐,改都顺天。
明帝崇祯,自缢煤山。闯王称帝,四十二天。
三桂请兵,清帝入关。道光以后,列强侵犯。
武昌起义,领袖中山。建立共和,宣统交权。
老袁窃国,军阀混战。工农革命,捣毁封建。
各族人民,同掌政权。中华文明,史称五千。
文明成果范围太广 可查相关历史书籍
祝你愉快:D
⑹ 康熙时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康熙皇帝叫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科学技术的皇帝。他不仅重视中国的传统科学,也乐于接受西方传入的先进科学知识。他不仅支持大臣和知识分子搞科学研究,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地学习科学知识。这样的皇帝,在中外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康熙皇帝经历的第一件科技活动,是中西的历法之争。
清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把汤若望的《时宪历》颁行全国,任命他为钦天监正。从此西洋的传教士掌握了天文历法大权。顺治十六年(1659),既不懂中国传统天文历法,也不了解西方天文历法的杨光先(1597-1669)写了《辟邪论》,反对传教士主持天文历法工作,要求惩治汤康熙皇帝朝服像若望、南怀仁、李祖白等传教士。
康熙三年(1664),只有11岁的玄烨,按执政大臣鳌拜的意见,把汤若望、南怀仁逮捕入狱。康熙四年(1665)三月,杨光先又上书指责西洋历法十大错谬。又按鳌拜的意见将汤若望、李祖白、杜如预等传教士判死刑,后来汤、杜被赦免,李祖白等被处死。杨光先掌握了钦天监的大权。
康熙七年(1668),渐渐长大的玄烨有所醒悟,重新任命南怀仁参加钦天监的工作。12月,南怀仁向康熙帝汇报了钦天监监副吴明烜推算历法的各种误差。玄烨吸取过去轻信杀人的教训,这次他派大臣20人,赴天文台测验,结果是南怀仁说的各项预测完全正确,而吴明烜的预测逐条都有错误。杨光先被罢免,因年老免于治罪,南怀仁任钦天监监正。南怀仁在康熙皇帝的支持下,制作了天体仪等六件大型天文仪器,并撰写《灵台仪象志》一书,对这些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加以说明。
青少年时代的玄烨,经历了历法斗争的风波,他清楚地认识到西方传入的天文历法知识比中国的传统天文学更先进。这促使他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闵明我(1657—1712)、比利时传教士安多(1644—1709)等,都住在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康熙二十四年(1685),法国传教士塔沙尔、洪若翰等6人来中国传教,除沙塔尔留居泰国外,有5人来中国。他们经徐日升引见,都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并把深明数学的白晋、张诚(1654—1707)留在宫中任职。
据白晋回忆,康熙皇帝请南怀仁当老师,主要讲解天文仪器、数学仪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几何学、力学、天文学中最新奇、最简要的内容,并编写成教材。
徐日升、张诚、白晋等传教士也轮流值教,每天向康熙皇帝讲授西方数学、测量学、天文历法、火炮制造等科技知识。康熙皇帝外出时,也带上懂科学的传教士,随时请教。
白晋回忆张诚给康熙讲数学的情景说:“皇上认真听讲,反复练习,亲手绘图,对不懂的地方立刻提问,就这样整整几个小时和我们一起学习。然后,又把讲稿留在身边,在室内反复阅读。同时,皇上还经常练运算和仪器的用法,复习欧几里得的主要定律,并努力记住其推理过程。这样学习了五六个月,康熙皇帝精通了几何学原理,取得了很大进步。”
康熙皇帝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几何原理、主要数学仪器的用法和几何学、算术的实际应用。康熙皇帝还常常从民间发现和提拔学有专长的科技人才。康熙四十四年(1705),他到南方巡视,曾三次在船上召见梅文鼎,讲座数学问题。梅文鼎把自己写的《平三角举要》呈进皇帝。康熙四十八年(1709),他又召见精通数学的陈厚耀,再次问及梅文鼎。
康熙皇帝十分重视和优待有科学专长的知识分子。他接见梅文鼎时说:“历象算法朕最关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文鼎真仅见也。”亲写“绩学参微”四字相赠,以示表彰。康熙六十年(1721)梅文鼎病逝于宣城。康熙皇帝又命江宁织光頫曹监葬,以示关怀。
康熙皇帝接见陈厚耀后,将他调入北京,从事数学研究;又接受陈厚耀的建议“定布算诸书,以惠天下”;并按陈厚耀的推荐调梅文鼎的孙子梅彀成来北京,与陈厚耀共同编撰《数理精蕴》等书。
康熙皇帝在科技上的另一大贡献是领导了全国地图的绘制工作。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给撰修《一统志》的总裁载德洪发了一道上谕:“特命卿为总裁官,其董率纂修官,恪勤乃事,务求采搜宏博,体例精详,厄塞山川,风土人物,指掌可治,画地成图。”
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和巡游东北、江南时,都令人随地测量经纬度,为绘制地图做准备。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又命令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到长城测量经纬度。对长城各门、堡以及附近的城寨、河谷、水流,都做了测量,绘成了长城图。
康熙四十八年(1709),雷孝思、杜德美、费稳江,测得了北纬41度一47度间每度的距离,发现经线随纬度的增加而增长。这是地球扁圆形的实证材料。12月完成了测绘任务。
康熙五十年(1711),分两路派人到山东和新疆测绘地图,山东一路由雷孝思、麦大城带队,从长城往新疆一路由杜德美、费稳带队。后一队测绘了喀尔喀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甘肃、陕西、山西,返回北京。这样,东北、华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已测绘完毕。
康熙五十二年(1713)派汤尚贤、麦大成等去江西、广东、广西测绘;派费稳、潘如往云南、四川测绘。康熙五十四年(1715)派雷孝思往云南、四川测绘。康熙扛十四年(1715)派雷孝思往云南,后又和费稳等同往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测绘。这全国性的测量,共测得经纬点641个。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在六七年内完成这样大范围的测绘工作,不但是我国测绘史上的空前壮举,也是世界测绘史上的第一次。
西藏的测绘工作,康熙皇帝是派在钦天监学习过的两个喇嘛去的,由于当时西藏受到策妄的侵扰,两位喇嘛只从拉萨测量到恒河发源地,已不能前进,只好返回。在这次测绘中,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印度测量局测量珠穆朗玛峰早135年。
18世纪初,欧洲很多国家尚未完成本国的大地测量,我国却已完成了全国的经纬度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全国地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康熙皇帝领导完成各地的测绘以后,开始编制全国地图。康熙五十六至五十七年(1717—1718)完成了全国地图的绘制,赐名《皇舆全览图》。全国采取经纬线都是斜交直线的梯形投影法,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按1:1400000—1:1500000比例尺绘制。地图的范围包括东北各省、蒙古、关内各省、台湾、哈密以东地区,即西到西经40余度,北至北纬55度。全国由28幅分图组成,包括蒙古、高丽,但未包括哈密以西和西藏。康熙五十八年西藏被绘入铜版的“皇舆全览图”中。
康熙年间对古生物化石记载说:“喀尔沁地方有青白色石,开发一片,辄有鱼形,如涂雌黄,或三或四,鳞鳍首尾,形体俱备,各长数寸,与今所谓马口鱼者无异。扬腮振鬣,犹作鼓浪泳游状。”有学者认为这是中生代狼鳍鱼化石。
康熙皇帝对泰山的预测:“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西南行八百余里,结而为泰山。”对温泉水可以治病和所含矿物质有关的看法:“每遇温泉,即以银碗盛水,隔汤用文火收炼,俟碗水干,观水脚所积,或为磐石,或为碱卤,或为硫黄等,皆判然分晓”。对鸟叫声与鸟舌的长短有关的看法都是较有科学根据的。
⑺ 中国建设时期科技成果
建设时期?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吗?这一时期我国的石油全部自给,电子能、原子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主要代表是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⑻ 你眼中的新时代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新时代我们国家都有哪些成果
我眼中的新时代:
1、制造强国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包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创新型国家
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会是这样的: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3、乡村振兴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区域协调发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同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进行推动,雄安新区也写进报告,将被“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新时代我们国家的建设成果:
1、精神食粮更丰富
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教育更令人满意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3、就业质量更好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
4、收入水平更高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5、社会保障体系更全面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⑼ 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是哪个时代的文明成果
住宅的出现,一般认为是农业经济形成以后的事情,西亚的哈松纳文化层就有了用日晒砖回筑答成的方形住室,中间有炉子和谷仓。到公元前4000年的乌贝德文化时期,就有了堡垒式的套间住宅,遗址没有屋顶,它可能是由木架上铺盖树枝草禾皆之类做成。新石器时代中期,克里特岛上已经有石材建造的房屋,丹麦和瑞士也发现了属于此时的木构造湖上村落遗址,意大利波河流域也有类似的发现。意大利半岛南端的塞浦路斯岛上,原始村落遗址历历在目,它们是由有道路相通的圆形堡垒组成的,屋顶多半也是木结构的,其内部情况可以参见中国半坡遗址中的住宅复原图。
⑽ 电气时代发明成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 ⑴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电气时代主要专标志:属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主要表现:⑴新能源的发明和使用 ⑵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4.重大发明成果:
(1)爱迪生: :称为“发明大王”
成果: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⑶交通工具: ①汽车:1885年 卡尔•本茨-----汽油内燃机汽车
②1913年 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③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⑷电器:电烫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