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确认

成果确认

发布时间:2021-06-07 05:43:31

①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3.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专和政策。 二、提属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1.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2.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3.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软科学成果评审证书或验收报告等)和研究报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办理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出具登记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不作为确认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2.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已经登记的科技成果应当及时登录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并在国家科技成果网站或者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告。四、相关文件《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② 成果质量检验

农用地分等工作必须对所取得的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实地校验,即按照农用地分等方法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各等别初步成果后,对由各县(市、区)的分等指数划分出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

为了检验成果与实际的符合情况,项目课题组把农用地分等各等别图以及农用地分等所采用的相关自然、经济因素数据发放给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再由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农业、土壤、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根据各县(市、区)的分等图件和有关系数表,对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实地验证,然后提供书面意见并加盖公章,及时反馈到课题组。课题组收到各县(市、区)的反馈意见后,对分等成果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资料和数据源头、计算方法、参数选取、结果表达方式等方面逐一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技术方案方面进行适当的修改完善,有针对性地进行农用地等别调整。

(一)校验的内容和方法

1.农用地分等校验的内容

(1)划分的分等单元及其边界的合理性,即划分的分等单元及其边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分等因素及其权重选取的准确性。

(3)“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合理性。

(4)检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校验。

(7)农用地各等别的校验(计算得到的各等别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8)农用地各等别统计面积的校验。

在以上的调整内容中,第1项以及第5~8项由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校验并提供反馈意见;第2~4项由项目课题组进行实地校验。

2.农用地分等校验的方法

以县(市、区)为单位,从各县(市、区)所有分等单元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将实测结果与分等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小于5%,则认为初步分等成果总体上合格,对于发现的不合格的初步分等结果应进行调整;如果大于5%,则应对初步分等成果进行全面调整。

1)分等单元的校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划分方法采用“叠置法”。因农用地的分布错综复杂,地块间的边界参差不齐,地形特征相同、土壤类型和性质相同、耕地类型相同的地块有时存在多个,在划分单元时,也可能存在误划现象。应随机抽取5%的单元进行野外观测,主要是观测同一个单元在地形特征、土壤类型和性质、耕地类型等方面是否相同,边界是否合理。如果相同、符合实际、边界合理,说明单元划分正确。

2)分等因素及其权重选取的准确性的校验

各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选取的准确性和分等指标体系确定的合理性对整个区域农用地分等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分等因素指标体系)选取的准确性必须验证其合理性。验证方法采用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三者相结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工作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市、区)作为检验县(市、区),抽取不超过其单元总数的5%作为分等因素选取和其权重准确性的检验对象,将抽查对象与现有资料的具体数据进行对照。如果在这个指标区中,选取的因素对这个区域农用地的质量差异有明显影响,则认为选取的因素合理;如果选定的分等因素对这个指标区农用地的质量差异的影响小或不明显,则认为选取的因素不合理,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在各指标区中,随机抽取不超过其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根据经验统计进行分析,互为印证分析结果,判断这套分等指标体系(权重)是否切合当地的实际,如果与实际相符,则认为这套分等指标体系(权重)合理;否则,必须进行全面调整。

3)“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校验

在农用地分等过程中选取的分等因素对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其最佳值是不同的,它们各自都有对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发育最佳值进行影响的最大值。因此,对于“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检验主要采取“实地验证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评价单元,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分析抽取的这些分等评价单元的土壤特性对其作物影响程度的大小,若最终评价符合实际,表示评分合理;否则,表示这些因素因子的指标不能正常地表现其作用,必须进行修正。

4)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校验

主要采取试评法、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校验。

(1)试评法:主要在分等工作的初期,为校验单元划分及赋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采取试评法确定分等方法的可行性。首先,选择1~2个典型县(市、区)进行单元划分和赋分试点,然后对试点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土壤分布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吻合程度及修正,各相关图件行政界线与分等基准年行政区划的吻合程度及修正,乡、村一级划分单元的数量及调整,赋分结果与农用地实际质量状况的吻合程度及修正等。通过对试点县(市、区)的试评,将一些具规律性、整体性的不当结果进行修正,为全自治区开展单元划分和赋分工作提供基础。

(2)经验法:通过试评法确定单元划分和赋分方法后,影响赋分准确性和合理性的关键是各指标区的选定因素和各因素指标的资料来源。鉴于各种资料的专业要求不同及形成资料时期的技术水平限制,在按资料赋分后,要对一些与农用地质量评价不符的分值根据专家经验进行校正。

(3)互为印证法:将以现有资料为主划分单元和赋分获得的结果与标准样地实地调查获得的结果进行互相比较、校验,对易于产生误差的因素,例如岩石露头度、灌溉条件、排水状况等,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后,请专家组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作为对整个项目修正的依据。

(4)统计分析法:在划分的全部单元和赋分结果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市、区)作为校验县(市、区),对校验县(市、区)随机抽取不超过单元总数的5%作为检查单元划分和各因素赋分准确性的检验对象,将抽查对象与现有资料的具体数据进行对照,如结果差异小于5%,则认为初步赋分结果合格,对发现有差异的部分进行调整即可;如果结果差异大于5%,则认为初步赋分的结果不合格,应对成果进行全面调整。通过统计分析法,项目课题组先后对赋分结果进行过2次以上的全面调整或重新赋分。

5)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校验

由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方法可知,水田的质量比旱地的质量好,相同地类(水田或旱地)的等别受自然质量分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单元,自然质量分不同,自然质量等别就有差异。根据以上原理,随机抽取该县(市、区)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包括自然质量等指数最高的单元、最低的单元和中等的单元。召集土壤、农业、水利、土地等方面的专家会议,论证自然质量等指数是否真实反映农用地的自然质量,再到实地观测抽取的单元,检验自然质量等指数最高的单元是否是最好的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最低的单元是否是最差的耕地。如果是,说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结果计算正确;如果不是,找出原因并进行修正。

6)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校验

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校验,是以县(市、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各县(市、区)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查看各随机抽取样点的作物单产和物化成本数据是否合乎实际情况,如果不符合,应进行全面调整。通常作物单产较高的乡(镇)农用地等别也较高;物化成本较低,农用地等别也较高。

7)农用地各等别的校验

由分等指数的计算方法可知,相同地类(水田或旱地)的等别受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的影响最大,即受产量和成本的影响最大,且同一乡(镇)相同地类的等别接近(相同或相差1~2个等别)。在各县(市、区)农用地各等别图上,比较农用地各等别的分布是否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在该县(市、区)范围内,农用地各等别较高的乡(镇),是否是耕地自然质量和产出水平较高的乡(镇);反之,农用地各等别较低的乡(镇),是否是耕地自然质量和产出水平较低的乡(镇)。需召集土壤、农业、水利、土地等方面的专家,论证各等别的划分结果是否真实反映农用地的质量;再以各县(市、区)为单位抽取该县(市、区)5%的单元,到实地进行观测,论证各等别最高的单元是否是自然质量好、产量高、投入低的耕地,各等别最低的单元是否是自然质量差、产量低的耕地,如果是,说明分等结果正确;如果不是,找出原因。

8)农用地各等别统计面积的校验

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的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统计数据以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为准。校验以各县(市、区)2000年的土地现状变更数据为准,检验分等成果中农用地各等别的面积是否准确,精度至少要达到乡(镇)一级。

(二)校验的结果

经过认真、细致的校验,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校验结果如下:

(1)各县(市、区)一致认为本县(市、区)农用地同一分等单元在地形特征、土壤类型和性质、耕地类型等方面基本相同,边界基本合理,分等单元的划分基本正确。

(2)经过实地抽样调查,采用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校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各分等指标区选取的分等因素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对农用地的质量差异有明显的影响;各分等因素的权重能正确地反映各因素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因此,各分等指标区选取的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经过实地抽样调查检验,“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评分绝大部分合理,能充分反映分等因素对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发育最佳值的最大影响。较少部分(未超过单元总数的5%)的分值显得过高,需进一步调整。

(4)经过实地抽样调查、检验,采取试评法、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进行校验,绝大部分合理,较少部分(未超过单元总数的5%)的分值显得过高,需进一步调整。

(5)从各县(市、区)的反馈意见和上报的资料来看,提交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基本上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的等别分布规律。个别县(市、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与实际稍有出入,但这些单元数均未超过本县(市、区)单元总数的5%,只需局部调整。

(6)针对第(5)点出现的问题,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需进行局部调整。

(7)少数几个县(市、区)分等成果中部分农用地的等别与实际稍有出入(未超过单元总数的5%),需按照计算程序重新进行调整。

(8)极个别县(市、区)在校验时发现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按2000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进行校正平差。

(三)农用地各等别的调整

实地验证后,项目课题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资料和数据源头以及计算方法、参数选取、结果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在技术方案里提出改进方法和调整措施。

1.等别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校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查明原因,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对需要修正、修改的因素、参数、分值、系数、面积数等进行修正、修改。

在修改完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

(1)“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赋分的合理性。

(2)部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3)个别县(市、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4)个别农用地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需进行局部调整。

(5)少数几个县(市、区)分等成果中部分农用地的等别与实际稍有出入。

(6)部分面积需更正。

农用地的经济等别是由自然质量等别和利用等别决定的,而自然质量等别和利用等别又由“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赋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以及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决定;另外,农用地自然质量分是由“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赋分决定的,面积更正只需按反馈资料来修改。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赋分的合理性;二是个别农用地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调整。

2.等别调整的技术手段

课题组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这两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经过实地调研、校验,科学分析、积极探讨、多方面论证,决定采取以下方案:

(1)调整“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个别分级分值。

①对“表层土壤质地”因素赋分结果的校正。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关于质地的资料主要是反映室内化验结果,与外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属洪积母质发育的水田单元(土壤为A4、B4等),室内分析土壤细粒部分质地多为壤土或粘壤土,其赋分结果为100分,但实际上这类土壤含砾石较多,需要校正为60分;同理,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硅质岩母质发育的耕地单元(土壤为A9、A10、B9、B10等),适耕性较差,需要校正为60~80分;属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垦种的耕地单元(土壤多为红壤性土或赤红壤性土等),土壤含砾石较多,需要校正为60分。

②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因素赋分结果的校正。实践经验证明,并不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耕地质量越好,耕地质量与土壤有机质的活性也有关。由泥炭土、沼泽性土和冷浸田等发育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较高(≥4.0%),但其有机质活性较低,因此,不能完全按有机质含量结果给予赋分,一般需校正为50分。

③对“灌溉保证率”因素赋分结果的校正。因项目涉及的农用地面积比较广,难以全面收集到农田灌溉保证率方面的资料,所以该因素赋分时按现有资料或区位状况或农用地类型,最后结果也需进行校正。例如,淹育性水稻土(A型)的赋分,习惯按“一般满足”赋分,校正时则要考虑到,处于低平地带的新开田多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属“基本满足”;台地、低丘梯田属“一般满足”;高丘梯田和岩溶峰丛地带的梯田,多为望天田,属“无灌溉条件”等几类进行适当修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旱地部分的指定作物是甘蔗,而甘蔗在自治区多数种植在高丘梯田和岩溶峰丛地带的梯田,绝大部分为望天田,近几年来降雨量又偏少,因而将旱地的“灌溉保证率”的因素赋分由原来的30分、50分统一校正为30分。

(2)个别农用地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调整。

包括两个方面:①对特殊值的调整。进一步剔除个别与实际明显不符、不合乎逻辑的数据。将大于0.99和小于0.20的系数列为重点核查的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上报部门及填表人进一步核实等方法,获得更接近实际的产量、工价、工时、成本数据,从而对原有系数进行修正。

②对特殊乡(镇)的处理。由于个别乡(镇)没有种植其所在指标区的指定作物或因各种原因收集资料困难,造成这部分乡(镇)用于计算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产量及成本等数据空缺或不全,不能计算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这些乡(镇)的相应系数应参考与其邻近的乡(镇),原则上取相邻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且自然状况最近似的乡(镇)的相应系数值,或自然状况近似的相邻几个乡(镇)的相应系数的平均值。

(3)重点检查因分等过程简化可能造成的错误。

(4)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消除工作中由于疏忽引起的计算、输入等错误。

(5)对于部分需要调整等别的分等单元,重新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规定的分等程序进行计算,划分等别。

(6)详细记录调整过程,形成材料,与第一次计算资料及结果一并整理,归入档案永久保存。

(7)将按照程序校验合格的农用地等别确定为农用地分等成果,填入表格并保存。

(四)农用地各等别的确定

对农用地分等的初步成果,按以上步骤进行实地校核,对不合格的评价单元按照程序进行调整,重新以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规程》规定的分等程序进行计算,划分各类等别。

1.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各等别的划分结果显示,全自治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分为4~18等,无1~3等。各指标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划分结果如图3-13所示。

图3-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指标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单元数分布柱状图

2. 农用地利用等别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利用等别分为 2 ~ 15 等,无 1 等地。各指标区农用地利用等划分结果如图 3-14 所示。

图 3-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指标区农用地利用等别单元数分布柱状图

3. 农用地经济等别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经济等别分为 1 ~ 13 等。各指标区农用地经济等划分结果如图 3-15 所示。

图 3-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指标区农用地经济等别单元数分布柱状图

③ 长春市房产测绘成果确认(商品房预测绘除外)办理条件是什么

一、在长春市办理“房产测绘成果确认(商品房预测绘除外)”需携带如下材料进行申请:
1.部分拆除的房屋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部分拆除的房屋需提供:产籍科出具的拆除证(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部分拆除的房屋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4.部分拆除的房屋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5.部分拆除的房屋需提供:经消防、安全鉴定部门的审查合格证明材料(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6.部分拆除的房屋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7.存量房建筑面积订正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8.存量房建筑面积订正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9.存量房建筑面积订正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0.存量房建筑面积订正需提供:房屋权属证书或者商品房备案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11.存量房建筑面积订正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2.存量房一证多套分户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3.存量房一证多套分户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4.存量房一证多套分户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5.存量房一证多套分户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16.存量房一证多套分户需提供:房屋原始施工图(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7.存量房一证多套分户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8.非住宅分户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19.非住宅分户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0.非住宅分户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1.非住宅分户需提供:房屋权属证书或者商品房备案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22.非住宅分户需提供:房屋原始施工图(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3.非住宅分户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4.非住宅分户需提供:如房屋布局发生变化,原则应当提交经消防、安全鉴定部门的审查合格证明材料(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5.接建房屋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6.接建房屋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7.接建房屋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28.接建房屋需提供:房屋权属证书或者商品房备案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29.接建房屋需提供:规划部门审定的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平、立、剖图)(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30.接建房屋需提供:规划平面位置图(经产籍科签署已办理完房屋产权灭籍意见)(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1.接建房屋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或者修建工程位置批准书(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2.接建房屋需提供: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按照质检部门要求可不用质检备案的除外)(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3.接建房屋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34.接建房屋需提供:如有拆迁,应当出示回迁安置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35.新建房屋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36.新建房屋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37.新建房屋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38.新建房屋需提供:规划部门审定的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平、立、剖图)(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39.新建房屋需提供:规划竣工平面图(规划核实备注中标明有竣工图的)(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40.新建房屋需提供:规划平面位置图(经产籍科签署已办理完房屋产权灭籍意见)(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1.新建房屋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或者修建工程位置批准书(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2.新建房屋需提供: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通知书(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3.新建房屋需提供: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按照质检部门要求可不用质检备案的除外)(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4.新建房屋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45.新建房屋需提供:如有拆迁,应当出示回迁安置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46.新建房屋需提供:申请人及经办人身份证明(纸质:原件0 份;复印件1 份;真实有效。)
47.在建工程需提供:测绘申请书(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48.在建工程需提供: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49.在建工程需提供:房产测绘报告及测绘机构对测绘成果的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50.在建工程需提供:规划部门审定的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平、立、剖图)(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51.在建工程需提供:规划平面位置图(经产籍科签署已办理完房屋产权灭籍意见)(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52.在建工程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或者修建工程位置批准书(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53.在建工程需提供:开发公司声明(纸质和电子版: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真实有效。)
54.在建工程需提供:如有拆迁,应当出示回迁安置证明(纸质:原件1 份;复印件0 份;原件真实有效, 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55.在建工程需提供:申请人及经办人身份证明(纸质:原件0 份;复印件1 份;真实有效。)
二、本事项收费情况:
不收费
三、办理时限
8个工作日

④ 科研成果鉴定指的是什么

把你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做了什么项目获得某种技术、产品或其他形式的成果),拿到市内科技局进容行鉴定,鉴定通过后得到一个鉴定证书,和专利证书类似,是对你获得技术先进性的一种认可。这个成果鉴定对你申报其他相关项目有很大帮助。

⑤ 客户经理在做完引见成果确认操作后,需要谁审批

具体要看公司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上级主管领导审核,有的是部门领导审核,有的是要求公司主管领导审核。

⑥ 宪法以什么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宪法》在序言内中明确规定:“宪法以容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同时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

(6)成果确认扩展阅读:

宪法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⑦ 成果确权什么意思

一,意思:
确定所有权。

二,什么是确权:
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经过房地产申报、权属调查、地籍勘丈、审核批准、 登记注册、发放证书等登记规定程序,确认某一房地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

⑧ 确认函怎么写啊 !

确认函
致:xxxxxx

xxxxxxxxxxx
我方(应征人的简称)研究了xxxxx建筑设计征集版公告,愿意参加此项目的权征集活动,将会依照征集邀请函的要求派遣主要设计人员参加征集文件发布会,并且按照征集文件的要求,实施和完成全部设计及其相关工作。
我方对报送的报名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保证,同时承诺报送的主要设计人员即为参与设计应征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在未经过征集人的书面同意下,不更换上述人员。
如果我方报送的方案获得优胜并被选为设计候选单位,我公司保证在接到征集人的优胜方案通知书及设计协商通知书后,按征集人的要求和意见立即开展设计方案优化及协助深化设计等后续工作,并将按设计协商要求的质量和进度完成全部工作。

应征人:(全称) (盖章)
应征人地址:
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
电 话:
传 真: (职务、姓名) (签字)
银行开户:
帐 号:

日期: 年 月 日

阅读全文

与成果确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