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即墨市蓝村镇第一小学的荣誉成果
学校集体获奖荣誉成果
即墨市教委颁发的即墨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1996.1
即墨市教委颁发的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6.9
即墨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即墨市教育优秀级学校。1997.12
青岛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青岛市管理等级优秀学校。1998.3
中共即墨市委、即墨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即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1999.9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00年度即墨市优秀家长学校。2001.2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规范化学校。2001.2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1年中小学艺术节“校园集体舞”比赛一等奖。2001.12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2.2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青岛市规范化学校。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花园式学校。2002.2
青岛教育局、青岛市人事局颁发的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2.9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校本培训示范学校。2005.12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5年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比赛一等奖。2005.12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6年中小学生艺术节声乐比赛二等奖。2006.12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7年即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小学组)第八名。2007.10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圣美苑大酒店杯”即墨市中小学生中国象棋比赛第二名。2007.11
班集体获奖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6年即墨市少先队红旗中队:蓝村一小五(3)中队。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7年即墨市少先队红旗中队:蓝村一小五(4)中队。
教师获奖情况
1992年
即墨市教育局教研室颁发的即墨市小学教师体育科备课一等奖:鲁玉芬
1997年
即墨市教学能手:鲁玉芬。
即墨市试用期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孙宝华。
即墨市师生书画比赛二等奖:吴晶昌。
即墨市优秀辅导教师三等奖:董秀芹。
1998年
即墨市体育课比赛二等奖:于晓萍。
即墨市体育备课优秀奖:于晓萍。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小学施用期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三等奖:于晓萍。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小学体育课教案优秀教案奖:于晓萍。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小学体育课比赛小学组三等奖:于晓萍。
青岛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由玉香。
1999年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德育论文二等奖:于兰美(《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德育功能》)。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颁发的即墨市普通话比赛辅导等级奖:王彩霞。
即墨市教委教研室颁发的即墨市小学劳动课教研会执教公开课:王彩霞。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体育、卫生学术论文评选三等奖:于晓萍。
2000年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颁发的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园丁奖:孙启敏。
即墨市教育学会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于晓萍。
即墨市教育学会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三等奖:宋美花、管晓华、于红艳。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新教师培训优秀指导教师:由玉香。
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论文三等奖:姜兆梅、宋桂芳。
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论文二等奖:郭雪雁。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小学教学能手:王彩霞。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小学组二等奖:李成明。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训练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于兰美。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长征3号模型火箭比赛”优秀辅导三等奖:孙建佐。
2001年
青岛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00年青岛市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训练活动优质课三等奖:于兰美。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世界语出版社颁发的论文一等奖:宋美花(《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二等奖:郭雪雁(《注重实践,培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三等奖:乔守芹(《谈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即墨市关工委、共青团即墨市委、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红心向党”演讲比赛青年组二等奖:孙宝华。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小学教师优秀课比赛二等奖:孙宝华。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小学语文科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于兰美。
即墨市总工会颁发的工运理论文章评比优秀奖:管春华(《关于新形势下工会教育职能的几点思考》)。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小学思品科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刘青霞。
中国教育写作学会颁发的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程璐。
山东教育社颁发的山东省第六届教育教学“百佳”论文二等奖:程璐。
全国小学生“月亮船”大型征文比赛评委会颁发的征文比赛优秀指导奖:刘玉梅、刘青霞、孙启敏、王聪、刘玉英、乔守芹、宫妍萍。
中国教育写作学会颁发的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郭雪雁、郑月华。
中国教育写作学会颁发的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三等奖:胡爱英。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于红艳。
2002年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微机操作比赛一等奖:管彩虹。
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第三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辅导奖:吴海燕。
山东省首届电视论文大奖赛组委会颁发的三等奖:顾淑玲(《用爱施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
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成果三等奖:吴海燕(论文《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兴趣培养》)。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图书馆业务竞赛一等奖:管春华。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论文三等奖:胡爱英(《教师人格的力量》)。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孙宪伟。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孙宪伟。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中小学艺术节优秀辅导教师:吴海燕。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小学美术科教研会执教公开课:吴海燕。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吴海燕。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中小学艺术节优秀辅导教师:刘少华。
2003年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中小学生中高年级阅读知识竞赛中优秀辅导奖:顾淑玲。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小学教学能手:姚永华、宫妍萍。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3年度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奖:修尊旭。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青岛市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刘少华。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乔宪玉。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刘洁。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辅导教师:陈明平。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论文三等奖:李德强。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论文二等奖:乔宪伟、孙建佐。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论文一等奖:刘少华、宫妍萍。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3即墨市教师节文艺汇演优秀辅导教师:刘少华。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课三等奖:孙建佐。
2004年
教育文摘周报社颁发的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一等奖:刘玉英。
山东教育科学研究室颁发的2004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孙秉花。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程璐、朱希香。
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人事局颁发的2004年青岛市中小学中专优秀班主任:王彩霞。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语文科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李伟。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品德科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宫妍萍。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4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吴海燕。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英语科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管晓华。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第五届歌手大赛民族组二等奖:孙宪伟。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奖:孙吉岩。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吴海燕。
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会颁发的辅导奖:乔守芹、刘青霞、姜兆梅。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奖:李从信。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第三届“新华杯”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优秀指导奖:刘玉梅、纪晓慧、顾淑玲。
2005年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青岛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王志方。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颁发的中华之星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青岛分区青年组金奖:孙宪伟。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2005年青岛市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孙建佐。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2004年青岛市教学能手:王志方。
2006年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辅导学生在2005年青岛市“迎奥运,学英语”小学生英语口语模仿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陈雪梅。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6年度即墨市读书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管春华。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6年度即墨市图书馆管理方案评选活动二等奖:管春华。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6年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优秀辅导教师:李从信、吴海燕、孙秉花。
中国教育报刊培训中心颁发的第五届全国师生优秀美术作品辅导奖:吴海燕、孙建佐。
中国教育报刊培训中心颁发的第五届全国师生优秀美术作品组织奖:吴海燕。
2007年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6年即墨市小学新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鲁丽卿。
青岛市迎奥运讲外语说普通话大型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EF英孚”(即墨赛区)青岛市第四届少年儿童英语和普通话讲故事大赛优秀辅导奖:管晓华、陈雪梅。
学生艺术类获奖
1997年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书画比赛二等奖:孙爱雷。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中小学师生书画比赛二等奖:玄涛。
2001年
青岛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青岛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美术、书法大赛三等奖:乔慧。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二等奖:何婧。
2002年
即墨市教体局教研室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中小学艺术节书画现场比赛二等奖:何婧。
即墨市教体局教研室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中小学艺术节书画现场比赛一等奖:管馨儿、孙春宇、于瑞川。
2003年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书画现场比赛一等奖:孙春宇。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书画现场比赛二等奖:管振盼。
2004年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中小学生“学习型家庭”摄影作品一等奖:孙丽卿。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中小学生“学习型家庭”摄影作品二等奖:郭方琪。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4年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一等奖:姜超、孙春宇、郭明广、于瑞川。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4年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二等奖:孙仪。
2005年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5年中小学生艺术节书画现场比赛”一等奖:于瑞川、张琪琪。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5年中小学生艺术节书画现场比赛”二等奖:郭明广。
2006年
中国歌剧舞剧院考级委员会颁发的电子琴(单排键)7级:周雅荷。
学生数学竞赛类获奖
1991年
即墨市教育局颁发的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即墨市第二名):孙义先。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一九九一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二等奖:孙义先。
2002年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小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邵文兵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小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李祯
2003年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王琪。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李祯。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3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邵文兵、李扬。
2004年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王佩文(即墨市第一名)、李超。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孙春宇。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王丰民。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即墨市2004年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一等奖:姜超、孙春宇、郭明广、于瑞川。
2005年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2004年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竞赛小学高年级组二等奖:王佩文。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2004年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竞赛小学高年级组三等奖:李超。
第十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织委员会颁发的第十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二等奖:王佩文。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5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五年级组一等奖:李阳阳、朱鑫磊、郭玉栋、郭睿。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5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五年级组二等奖:管吉星、管坤、孙京先。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5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五年级组三等奖:孙坤、郭继臻。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5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四年级组一等奖:于瑞川、刘世涛。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5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四年级组二等奖:范一品。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5年即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四年级组三等奖:李嘉鑫、李彬、王丰伟、刘晓龙。
2006年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2006年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能力竞赛小学高年级组三等奖:于瑞川。
学生其他类获奖
1997年
即墨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即墨市小学朗读、普通话比赛一等奖:刘璇。
2002年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小学生朗读比赛一等奖:黄媛
即墨市体育中心颁发的即墨市十二届全民运动会小学男子跳远素质成绩第三名:王江涛。
即墨市体育中心颁发的即墨市十二届全民运动会小学男子跳远第七名:王江涛。
即墨市体育中心颁发的即墨市十二届全民运动会小学女子400米素质第六名:马禹。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小学生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一等奖:马克。
即墨市教体局颁发的2002年即墨市小学生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二等奖:王晓明。
2004年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2004年即墨市第三届“新华杯”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一等奖:陈哲。
2006年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2005年青岛市“迎奥运,学英语”小学生英语口语模仿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孙菲。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颁发的“我眼中的‘三让’” 交通安全征文比赛一等奖:于雷。
青岛市迎奥运讲外语说普通话大型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EF英孚”(即墨赛区)青岛市第四届少年儿童英语和普通话讲故事大赛二等奖:肖永坤、于瑞川。
青岛市教育局颁发的“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征文比赛活动优秀奖:孙浩。
即墨市教育体育局普通教育教研室颁发的即墨市2006年小学生科普知识手抄报比赛和科学小课题研究成果比赛一等奖:王启、孙怡怡、鲁伟轩。
注:只记载即墨市级以上的部分荣誉,记载的的时间按照得奖的时间为准进行分类排列。
『贰』 李瑞华的科研成果
1997年,论文“音乐师范教育中声乐教学的尝试”,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并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1997年论文“如何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发表于《齐鲁艺苑》,并荣获省艺教委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1998年,论文“论音乐师范教育中学生的自我观念”发表于《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论丛》,并获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1998年论文“音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之我见” 发表于《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论丛》,并获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1998年论文“声乐教学中学生素质与目标获得战略初探”发表于《齐鲁艺苑》,并获山东省艺教委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2000年,论文“论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并荣获第二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论文“音乐师范教育中东西方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比较研究”获第二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由于在声乐方面的成绩被载入《中国专家人才库》。
2000年,两篇论文被选入《中华文库》及《中华文库出版收藏作品名典 》。
2002年,论文“音乐师范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新思路”荣获省文化厅2002年度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本人主持的“德国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定位研究”入选2002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2002年,论文“浅议德国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获第三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成果一等奖。
2003年,论文“论歌唱技巧与歌手心理素质”发表于《齐鲁艺苑》,并获第四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成果一等奖。
2003年,论文“浅谈德国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音乐》2003年第四期。
2003年,论文“浅论声乐教学三步曲”发表于《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并获第四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成果一等奖。
2004年,论文:“如何提高歌剧咏叹调的演唱表现力”发表于《艺术教育优秀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论文:“浅谈‘声情并茂’在歌唱艺术中的应用”发表于《艺术教育优秀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编著:“艺术教育优秀论文集”任副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论文:“声乐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发表于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5期。
2002—2004年,担任省重点科研项目“德国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定位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4年,“声乐教学中的创新理念”系列论文荣获省文化厅2004年度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声乐教学中的创新理念”系列论文荣获山东省文化厅2006年度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理念初探》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当代教育科学》2008第4期。
2008年,“李瑞华教授唱响北大教学音乐会”DVD由山东省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叁』 关于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美术老师的招考
我认为:考关系、考送礼
『肆』 济南市中区教育局的主要荣誉称号
国家级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中学德育研究成果评选优秀组织奖
全国首届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课大赛优秀组织奖
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集体
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竞赛先进集体
省级:
1995-2006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区)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区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山东省民族教育先进区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区山东省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
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区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山东省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民族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教研室山东省师训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全省职工操拳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
全省清产核资先进集体
《山东党员电教》播放收看先进单位山东省“八五”期间教师队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开展“三模一电”活动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齐鲁网校2003年全省中小学优秀教育网站评选一等奖山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山东省少先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红十字会募捐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教育督导先进集体省一级档案室暨全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山东省首届国际数棋科普学习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活动先进单位1995-1997山东省干训工作先进单位1999-2005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2002-2003山东省少先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伍』 宁波市江北中心小学简介
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小学,地处江北岸,紧临第三医院,占地18亩。现有29个班级,1300余名学生,教职工73名,其中专任教师71名。从1987年开始,学校在全市率先推出“导师制”,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大专、本科学历的教师达60%,市、区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达42%,其中市级以上教坛新秀9名。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艺术教育为先导,以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现代化学校为目标,努力争创“四个一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育质量。学校先后荣获:省示范性小学;市、区示范性文明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良好班集体建设先进单位;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市红领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足球、羽毛球训练成绩斐然,被列为省、市传统项目学校。校足球队、羽毛球队多次荣获市级比赛冠军。在1997年市运动会、1998年省运动会中分别获得7枚和3枚金牌。在全国少儿羽毛球比赛中张伟、杨小鲁获男双金牌。学校被评为省群体先进单位、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
近几年,学校积极走科研兴校之路,寻求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开展的省级研究课题“关于小学艺术教育研究”获1999年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艺术教育初见成效,铜管乐、舞蹈、大合唱、书画作品等九次获市级比赛一、二等奖,十次获区比赛一等奖。1999年校铜管乐队参加全省铜管乐比赛获一等奖。每年都有50余人在全国、省、市各项艺术比赛中获奖。学校于1998、1999年连续两年在宁波逸夫剧院举行第九届、第十届艺术节和区庆祝教师节文艺专场演出,得到市、区领导和艺术专家的好评。
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历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奥数竞赛名列全市前茅,向效实中学、宁波中学、镇海中学等重点中学输送了近百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陆』 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声誉
学校在秉承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上,以“才艺启智,合力育人”为办学理念,以“天天进步”为校训,以“活力教育”为抓手,着力建设“活力校园”,打造“活力教师”团队,培育“活力学生”群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级218课题实验基地、江苏省红旗大队、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课改先进单位、南京市德育先进群体、南京市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南京市青年文明号、南京市小学生弦乐艺术团和艺术活动中心、下关区文明单位……
学习的乐园:学校坚持科学的质量观,积极开展“活力教育”,打造“活力校园”;建构“自主、开放、愉悦、发展”的“活力课堂”;课堂上,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争做“我动脑、我参与、我开心、我成长”的“活力学生”。在科学质量观的引领下,学生充满活力,兴趣盎然地学习,不断走向成功。学校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均以“学习习惯好,基础扎实,后劲足”受到所在学校的好评;每年,不少中学还特地写信夸赞我校毕业生,感谢学校为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学生。学校的办学声誉在市区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多次对市区召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现场会,多次在市区范围介绍办学经验,多次接待了教育代表团来访,学校的办学质量深受同行和家长的信赖。
艺术的摇篮:小市中心小学的弦乐(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教育在南京市小有名气,弦乐特色教育为所有有梦想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宽阔而又自由的舞台。学校拥有提琴专业教学教师和外聘艺术指导教师队伍,每年级各设一个弦乐特色班(配备骨干教师任教各学科,在确保所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每周增设弦乐指导和辅导课),弦乐特色班学生多元发展,成长迅速;弦乐特色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被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南京市艺术活动中心”和“南京市小学生艺术团”称号。多年来,弦乐团共排练过二十多个经典曲目,成功举办了“2012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新年音乐会”,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得金奖,在省市区范围进行过四十多场次的演出和展示活动,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为南京市一中、南京市九中等多所名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艺术苗子”,其中被喻为“小提琴大师”的谢力源同学就被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特招录取。 成长的沃土:学校坚持“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着眼于“让每个孩子的每个方面都发展”,为学生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学校坚持在“特色活动”中育人,以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开设了科技创新、科技制作、航海模、合唱、竖笛、绘画、书法、思维训练、小记者、编织等共三十多个兴趣组;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作文竞赛、口算比赛、网络知识竞赛、诵读比赛、跳绳比赛、学生电脑绘画比赛、小报制作比赛等)引领学生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体验快乐和成功;学校还将“国学课程”(《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引进校园,让国学经典文化陶冶学生,启迪心智,丰富素养,提升品质。近两年,有特长的学生得以更优发展,脱颖而出,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200多人在省市区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二等奖,200多人在全国省市美术、电脑、书法、舞蹈等竞赛中获奖,航模海模、无线电测向、鼓号、竖笛、集体舞、合唱等学生团队在各级集体竞赛中摘金夺银……学生们从这里启航,不断地走向成功。
『柒』 如何申请成为全国美术考级定点机构
申请定点机构的条件:
申请者是具有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等)主体资格的文化艺术或教育机构;
拥有相应的硬件基础条件条件;
有专人负责美术考级事务,并参加美术考级业务培训;
4.有固定办公场地、通讯工具和相应的电脑等办公设备;
5.考试点有能满足美术考级需求的考试场地和相应的美术教具。
申请定点机构流程:
1、申请机构向承办单位提交(邮寄或快递)申请材料(纸本):
(1)申请机构完整、准确、清晰填写并提交由主办单位统一规制的《美术考级定点机构情况登记表》1份,并在右上角加盖公章;
(2)申请机构提供:
①法人单位(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等)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1份;
②场地使用证明复印件(自有场地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租赁场地提供租赁合同复印件及出租方房屋产权证复印件)1份;
③法人代表(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和考级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
2、在收到申请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承办单位答复是否设立“全国美术考级定点机构”。
3、承办单位与申请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为申请机构提供主办单位批复文件复印件和其他相关资料。
(7)山东省中小学艺术成果获奖杜乡2014扩展阅读:
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是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逐步完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各项诚信标准,实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全面落实行政处罚信息上网公开制度,强化艺术考级机构社会责任感。
考级备案为告知性备案,通过统一备案要求、创新备案方式为艺术考级机构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备案服务。艺术考级机构采取窗口备案时,可委托承办单位办理备案手续,但须出具委托函。
取消《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统一监制,不再有“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监制”字样。原《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证书》废止,考官执考时佩戴受聘机构统一制作的工作证件执考。
参考资料:人民网-艺术考级信用等级与标准
『捌』 2020年1月18日北京鸟巢是不是有中小学艺术成果展演
1月18号北京的鸟巢确实有中小学生的艺术成果展演,只不过这里边的门票并不是对外开放的,很多都是赠送给北京地区的很多中小学生。
『玖』 万江中心小学的学校成果
1995年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东莞市绿化委员会评为“园林式单位”,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1年被定为市“英语特色实验学校”,2002年被评为“东莞市绿色学校”,2003年被定为“东莞市‘现代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2005年被评为“东莞市文化先进学校”。 万江中心小学于2001年被市教育局定为市首批“创建英语教育特色实验学校”。多年来,该校领导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有行政专人负责,在经费上也大力支持。校领导还经常亲自组织和参加英语科组的教研活动,并积极安排英语教师到各地参观学习,学校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承办区公开课、试验课、演讲比赛、英语专场演出等,在全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1至2004年,师生获区级以上奖励30人次。因各项成绩突出,2001年,校英语科组被市教育局评为市优秀教研组。
学校于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市教育局定为市英语特色实验学校,英语科组英语科组被东莞市教育局评为市优秀学科教研组;2002年被东莞市教育局评为“绿色学校”,被市妇联评为市“实施儿童发展规划暨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少先队被评为东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教师团支部被团市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部”;2003年被市教育局评为东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 2005年,获市首届中小学生声乐艺术演唱比赛城区片复赛合唱一等奖、声乐艺术二等奖,“东莞市首届中小学生声乐艺术演唱比赛”决赛合唱类小学组三等奖,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2006年获“东莞市少先队三星级队室”称号,2006年东莞市中小学航空模型竞赛小学组团体总分三等奖,2006年东莞市中小学航空模型竞赛手掷模型飞机留空时间项目单项团体二等奖,2006年东莞市中小学航空模型竞赛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留空时间项目单项团体二等奖,区文教系统2006年男子篮球比赛获优秀组织奖,区2006年“六一”文艺汇演(小学组)课本剧比赛一等奖,区2006年“六一”文艺汇演(小学组)粤曲比赛一等奖;2007年,获东莞市中小学航空航天模型竞赛优秀组织奖、区“双谣(童谣、民谣)育文明”征文比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区首届“小品、相声模仿大赛”二等奖、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区系列文艺大赛优秀组织奖、区小学生迎新年贺“元旦”中英文电脑打字、电子贺卡现场制作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区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等,有6个科组获区优秀科组。2001年以来,师生共获国家级奖项58项、省级奖项92项、市级奖项208项、区级奖项496项。
学校拥有5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其中4个课题已成功结题并获奖:《实施“无为”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获广东省“十一五”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和东莞市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凸显村办小学办学特色,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水平》获广东省“十一五”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和广东省创新成果三等奖;《村办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探索》获东莞市科研成果二等奖;《激发教师的上进心,建设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获东莞市科研成果三等奖。课题《小学生快乐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正有序地有条不紊地研究当中。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陈干华校长的带领下坚持“上善若水,顺势而为”的办学理念,坚持“教科研并举,内涵发展”的发展思路,让老师们成长了,让学校发展了。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标兵单位”、“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市示范家长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实践先进实验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教育部“十一五”专项任务课题实验学校。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万江区小学综合教育质量一等奖。学校三风建设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努力朝着“争创市一流名校”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