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革命派成果

革命派成果

发布时间:2021-05-11 00:42:47

『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革命成果进行了哪些斗争

一、同盟会联合其他小党派组建“国民党”,参加国会选举,限制袁世凯权力
二、宋教仁被刺杀后,国民党流亡海外,组建“中华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
三、联合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贰』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革命成果进行了哪些

1913年至1922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ABCD



『叁』 19世纪,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教育,考试,相互制约。可参加中华民国宪法,至今仍在台澎金马自由区实行

『肆』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

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2、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

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3、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4)革命派成果扩展阅读:

1、二次革命开端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

1913年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独立。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独立。

浙江朱瑞、云南蔡锷中立。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广东独立”。1913年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武卫前军会战失利,退南京。

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屡攻江南制造局未克。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

8月11日,何海鸣率南京第八师部分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旗讨袁,宣布恢复独立,2000多名士兵们与北洋军展开血战。

1913年8月13日,拥袁桂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1913年占领南昌。9月1日,张勋率武卫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2、护国运动意义

护国运动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护国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 但是,护国运动并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护国运动的结果,推翻了“洪宪”帝制,推翻了袁世凯,而最终迫使段祺瑞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因此,护国战争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

但是护国运动的胜利果实终于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绩永载史册。

3、护法运动结果

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实力派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遂于次日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伍』 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请写出取得该成果的伟大人物

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工和观念深入人心。人物:孙中山、黄兴。

『陆』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哪些

2010年1月自学来考试《中国近现代史源纲要》真题多项选择题第2题

1913年至1922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ABCD均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或参加的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完结。

『柒』 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

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辛亥革命的实际政治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些新的变化,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



(7)革命派成果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捌』 政治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

政治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成果。

19世纪内中后期,在近容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方面做的尝试是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办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打出“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具有空前影响的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没有改变,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内有封建势力的制约,外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只学习西方的皮毛,而没有改变自己的体制等。

『玖』 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的最大革命成就是什么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拾』 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关于辛亥革命,目前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便是把它界定为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尤其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作如是观者不在少数。与此相关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即把辛亥革命定义为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后一种解释显然比前一种解释界域要宽,它可以不必把辛亥革命限定为武昌起义,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外延要比“武昌起义”广泛得多。但另一方面,由于特定时间(即“1911年10月10日”)的限制,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又成为对“武昌起义”的性质的界说。这样一来,它又很难与前一种解释划清界限。现在不少人往往把“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几个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混为一谈,其症结就在于对“辛亥革命”缺乏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界定辛亥革命呢?

笔者认为,所谓“辛亥革命”,确切地说,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所领导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的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这一革命,虽然以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但却不能简单地等同或归结于武昌起义。它始自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延及同年11、12月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安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市响应武昌起义而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行动,终至1912年初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至于1907年至1911年10月前孙中山等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潮州黄岗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镇南关之役、钦廉之役、河口之役、广州新军之役和广州起义,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存续期间和解体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包括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等,虽然都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却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辛亥革命的范畴。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谈及辛亥革命,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留下“辛亥革命失败”的印象。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们的研究和宣传中,长期以来始终没有把辛亥革命本身的胜利同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失败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辛亥革命失败论”的一个典型的论据就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且,“辛亥革命的失败”成了普遍运用于论证旧民主主义革命何以必然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依据。

无庸讳言,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是事实,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也是事实。然而,这并不足以成为论证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据。把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看作就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其根源仍在于把近代中国的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辛亥革命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辛亥革命既然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所领导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的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那么,“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就意味着革命取得了成功。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这既是它的伟大历史功绩,也是它取得胜利的根本标志。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巩固革命的成果,进一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是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进逼下丧失了政权,这本身已不属于辛亥革命的范畴,而是整个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切不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失败而否定辛亥革命本身的成功,就像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能因为后来的“热月政变”而否定其本身的胜利一样

阅读全文

与革命派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