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唐先明1,2曲寿利1雷新华2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 在分析目前石油领域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全球三维可视化系统构建流程和数据组织管理模式。以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引擎,利用Oracle 10g建立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海量空间数据库,基于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Skyline TerraSuite,利用功能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开发平台TerraDeveloper,设计、开发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集成管理平台。通过集成基础地理数据库、区域地质数据库、地面工程数据库、遥感影像库、地层数据库、断层数据和测井数据,该系统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油气勘探基础数据管理、三维地形建模以及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分析、设计平台。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油气勘探 全球导航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3D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Sichuan Basin
TANG Xian-ming1,2,QU Shou-li1,LEI Xin-hua2
(1.Exploration & Proction Research lnstitute,SlNOPEC,Beijing100083;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of 3D visualiz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petroleum,the paper intro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data structure of global 3D visualization system.By using ArcSDE as engine of spatial data and Oracle 10g,“Petroleum exploration geodatabase of Sichuan Basin”is established.Based on Skyline Terra Developer,the software system“3D petroleum exploration data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platform based on 3D global model”is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By integrating geographical database,areal geology database,surface engineering database,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base,stratigraphical database,fault data,logging database with 3D terrain modeling,the system realize such functions as data management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3D terrain modeling and the visualization of 3D geological model.It is a visualization platform that assists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the geologists and the technologists.
Key words Sichuan basin 3D visualization 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etroleum explorationglobal navigation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构建一个为多种专业人员提供共同工作、研究与交流的三维实时交互的虚拟全球地理环境逐渐由梦想成为现实。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已得到高度重视和普及应用,它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和地震属性,以人们易于感知的三维图形对各种复杂数据场和数据关系进行描述。
油气勘探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采集各种野外原始地质资料,并经处理、解释形成成果资料,进而采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盆地评价、圈闭评价和油气储藏评价,开展勘探规划部署、井位设计和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完成勘探科研和生产任务。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各油田企业积累了海量的、异构的、多源的地理数据、勘探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这些信息的综合应用对指导油田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三维GIS技术,基于“数字地球”将地表地理信息与地下地质信息一体化管理,构建一个分析、决策、规划及实施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三维实时交互共享工作平台,能够有效地评估潜在的石油资源,及时、准确、直观地定位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正确有效地开展部署勘探开发工作。
1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迄今为止,三维地形的可视化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绘制技术,另一种是体绘制技术。在地质研究工作中,主要是采用体绘制技术。三维地学模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1]。目前,在三维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方面,已有多种成熟的商业软件系统推出,国外的有 EarthCube,Geoviz,gOcad,VoleGeo等,国内的有石油物探局的3DV和双狐公司的三维地震微机解释系统等。这些软件涉及地质建模、地震勘探、开采评估、矿床模拟、规划设计和生产管理等领域,在功能上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一个更先进[2,3]。但是,它们主要是面向地质领域的专用系统,基于局部区域而非全球区域,对海量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等的支持也较弱。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语言Visual C#,基于优秀的国外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Skyline,设计并开发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集成管理四川盆地区域内海量的、异构的、多源、多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油气勘探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遥感影像,实现流畅的油气勘探的三维地形展示和地质分析。
2 系统开发技术背景与基本流程
随着地学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基于全球角度和真三维空间来认知世界和处理问题。但三维空间是复杂的,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需要集成三维可视化与三维空间对象管理功能,同时由于三维应用的巨大差异,必须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实现用户定制功能。基于这种认识,Skyline TerraSuite在提供一般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允许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动态扩展建模及分析功能插件,以适应特定的三维应用。整个TerraSuite软件体系如图1所示。
系统的实现分为4部分:地球三维场景构建、中心数据库建立、定制三维可视化环境和场景驱动与应用定制。
图1 Skyline TerraSuite软件体系
2.1 地球三维场景构建
场景构建是将要模拟的场景和对象通过数学方法表达成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三维图形对象的集合。场景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DEM数据采集:收集工作区的各级比例尺等高线数据或各种分辨率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立体像对,建立地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2)DOM数据生成:利用地面控制点和DEM数据,对工作区的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严密的精纠正后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3)DLG数据采集:收集工作区的各级比例尺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建立工作区的各级比例尺线划图(DLG)。
(4)GIS数据转换:将数据采集阶段获得的DLG数据通过GIS工具转换为TerraBuilder能够接受的数据格式。
(5)数据建模:对一些油田地面建筑物、地标、油井或其他油田设备在3D MAX或MultiGen或TerraBuilder中进行建模。
(6)地球三维场景构建:将以上各种数据,导入到TerraBuilder中,创建一个现实影像的、地理的、精确的地球三维模型(MPT文件)。
2.2 中心数据库建立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集成管理平台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应用系统,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系统涉及的多专业图形、属性、影像、文字资料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库与系统软件功能的集成以及系统与网络环境的集成等关键问题。为实现功能的集成与扩展,考虑石油勘探开发数据的区域性、多维性、时序性、海量和异构的特点,拟采用大型商用关系数据库Oracle10g和空间数据引擎ArcSDE集中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建立数据中心,易于解决数据共享、网络化集成、并发控制、跨平台运行及数据安全恢复机制等方面的难题。
2.3 定制三维可视化环境
在全球三维场景的基础上,可以叠加自己关心的专题信息,通过与数据库的接口,还能集成中心数据库存放的地表、地下多维、动态空间信息,从而创建一个令人激动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环境,来突出一个地区的特征,显示其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示该地区。
2.4 场景驱动与应用定制
(1)三维可视化程序:通过API接口直接调用所建立的三维可视化环境,也可以根据三维场景的参数生成实时场景,动态加载图层,有助于对空间数据相互关系的直观理解。
(2)三维空间查询与交互:直接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对存放在中心数据库的各种数据和场景实体提供交互式查询等操作,以提供一个动态的环境,为进一步空间决策服务。
(3)应用定制:利用TerraDeveloper软件开发包提供的各种ActiveX控件,可以构建自己的面向三维的应用程序,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应用集成[4]。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在技术上要求具有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因而在系统的技术框架中采用了3 层B(C)/AS/DS结构。与此同时,考虑到系统与其他专业系统之间的集成,拟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务架构)和Web Services(Web服务)技术的应用集成技术,构建基于“数字地球”的地表地理信息与地下地质信息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2 系统数据的组织形式
系统数据的组织形式是可视化系统的关键,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场景绘制的效率。在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中,主要包括3部分数据:①场景数据,即场景环境包含的地形信息,通过影像图片处理而成,包含在.mpt文件中;②对象图形数据,即油气勘探对象图形信息,是由3D MAX等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处理而成的三维模型;③对象属性数据,即油气勘探属性信息。所有关于对象的信息包含在.fly文件中,采用基于层(Layer)的面向对象的场景数据组织形式。目前,系统集成的四川盆地区域的数据层主要有:
(1)DLG——数字线划图:全区不同比例尺土地覆盖状况、植被、道路、水系、居民地等图层。
图2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结构
(2)DEM——数字高程模型:全区不同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3)DOM——数字正射影像:全区不同比例尺、不同分辨率的彩色正射影像。
(4)DRG——数字栅格图:全区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栅格数据。
(5)全国地名数据。
(6)1:200000地质图。
(7)勘探基础数据:测网、矿井、三维探区。
(8)勘探成果数据:地震异常、一类进积、二类进积、礁体、生物礁、滩和相带等。
(9)构造数据:断层、等值线等(宣汉、通南巴)。
(10)井位数据。
(11)地面工程数据:天然气管道、道路。
3.3 系统功能模块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分为石油勘探数据管理、三维基本操作、三维GIS导航查询、三维分析等模块。系统主界面如图3所示。
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1)石油勘探数据管理:系统利用GIS技术、XML技术、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对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勘探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各种图表和文字报告等地表地下信息进行一体化的存储和管理。实现了对地理底图、油气地质勘查所获取的资料和成果的录(导)入、转换、编辑及查询等功能。另外,系统还提供了目标实体超链接及关联服务,如与钻孔相关的试验表类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的关联存储管理功能,提供与钻孔相关的各种基本信息及试验结果等属性信息的查询等功能。
图3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界面
(2)三维基本操作功能:在全球三维场景中,实现以下功能:
放大、缩小、平移、旋转等三维基本功能;
选择对象、使物体居中、环绕浏览对象;
飞行或者跳转到指定对象;
获得场景中任何一点的经纬度坐标和高程值;
场景的点对象、线对象,可以实现不依赖试图比例缩放;
提供场景的快照和打印输出功能。
(3)三维GIS导航查询:在全球坐标系统上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地质数据及勘探数据的立体定位导航分析。
全球任意点定位和导航;
二维三维联动功能;
测距、求积、高程和剖面生成;
地表实体三维建模及多种属性管理;
可定制飞行路径和视角的三维浏览功能。可自己制定飞行的路线或选择预定义飞行路线进行三维飞行(图4)。
(4)三维分析功能:
图4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数据管理平台设置飞行路径
测量功能:测量距离(水平、垂直和随地形起伏3种方式)、面积;
区域对象选择:可以进行多边形框选进行对象选择,并可获得选中区域内的对象集,可统计区域内的实体数并形成分类列表;
剖面观察:对所选地区场景进行剖面观察,可分析出地表起伏状况;
等高线绘制:用矩形框选出指定范围,可以显示出该范围等高线示意图,并可随意设定等高线显示方式;
最佳路径分析:根据给定的参数,如放样间隔、上升的最大坡度、下降的最大坡度、允许的放样宽度等信息,依据地形的走势,自动解算出最佳的放样线路;
视线分析:根据地面拾取两点系统可以自动计算两点间的通视情况;
视域分析:在场景中任选一点和视角范围可以进行视域可见分析;
空间分析:突发事件的地点,选择一定半径,利用分析工具可以作出整个目标点的空间范围,以提供决策。
4 系统应用扩展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由于采用了组件技术、基于SOA(面向服务架构)和Web Services(Web服务)等技术,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地表与地下油气勘探信息数据管理、三维建模与模型的可视化、全球定位导航等功能,还可以进行系统扩展和专业系统集成,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度应用,如野外地质踏勘路径优选和工作安排、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和优化、探井地面井场位置优选及工程测算、开发井位部署规划及钻前工程分析、油气集输地面工程设计及方案优化、目标区块水电路讯规划设计及优化、全球定位系统集成和油田现场服务等。
5 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国内、外已经趋于成熟,但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刚刚起步,尤其是缺少针对地表与地下油气勘探信息三维一体化管理的经典模式和成熟经验。本文基于Skyline TerraDeveloper所设计、开发的全球三维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重点研究了虚拟现实环境下交互式地表地下油气勘探信息管理系统,给出了一种交互式虚拟现实全球导航平台的系统构成方案和原型系统。整个系统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并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的研究现状、相关技术的发展走向以及实际工程实践的应用需求,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1)研究并实现现有的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地上和地下三维一体化无缝集成与可视化功能。
(2)不断丰富与其他地震三维分析软件的接口。
(3)研究并开发基于VRML/X3D技术的网络三维可视化系统,能够为社会大众、专业技术人员和地质科学家提供更加普遍的支持和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Simon W Houlding.3D Geoscience Modeling:Computer Techniques for G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M].Berlin:Springer-Verlag,1994.
[2]朱良峰,潘信,吴信才.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岩土力学,2006,27(5):828~832.
[3]姜素华,庄博,刘玉琴等.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47~152.
[4]Skyline Software System Inc.TerraDeveloper paper[EB/OL].[2007-6-1]http://www.skylinesoft.com/.
❷ JX-4C DPS 简介
JX-4C DPS是结合生产单位的作业经验开发的一套半自动化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硬件配置
1、计算机系统(建议)
CPU :Intel Pentium Ⅳ 、主频3.0GHz 800 FSB
主板:Intel 865PE芯片组
内存容量:1GB(512MB DDR400二条)
硬盘容量:120GB、7200转
CD-ROM:50倍速
显示卡:显示内存 128MB
网卡:10/100Mbps以太网接口卡
显示器: 19英寸纯平彩色显示器2台
2、其它外设
3D输入卡:1块
3D输出卡:摄影测量专用立体图形图像彩色漫游卡1块
立体显示系统:TJ3D液晶立体眼镜3副和控制器1台
三维坐标输入装置:左右手轮、脚盘和脚踏板
3、操作系统
WINDOWS NT/2000 PROFESSIONAL
软件配置
1. 3D输入、 3D显示驱动软件
2. 全自动内定向、相对定向及半自动绝对定向软件
3. 影像匹配软件
4. 核线纠正及重采样软件
5. Tin及DEM立体编辑软件
6. 自动生成DEM及DEM拼接软件
7. 自动生成等高线软件
8. 自动生成DOM及DOM无缝镶嵌软件
9. 整体批处理软件(内定向、相对定向、核线重采样、DEM及DOM等)
10. 等高线与立体影像套合及编辑软件
11.向量测图软件
12. 地图符号生成器软件
13. 栅格地图修测软件
14. Microstation实时联机测图接口软件和数据转换软件
15.由Tin生成正射影像软件
16. 空三加密数据导入软件
17. 投影中心参数直接安置软件
18. 三维立体景观图软件
19. IKONOS卫星像片处理软件(选件)
20. Geolord-AT自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软件(选件)
实用性
1、可视化:
*矢量(包括线形和符号)、DEM和TIN,可映射到立体屏幕上
*栅格地图可映射到立体屏幕上
*城市三维数据可在立体屏幕上显示
*二维屏幕可同时进行矢量、DEM、TIN和DOM的迭加、显示和编辑
*硬件的影像漫游、图形漫游、测标漫游,实现了方便的实时立体编辑
命令
2、自动化:
*自动内定向、相对定向
*半自动绝对定向
*递进式物方影像匹配
*由相关点和特征线生成TIN和DEM
*生成的等高线形态与地形很吻合
3、交互性:
*DEM立体编辑
*TIN 立体编辑
*等高线立体编辑
*三维城市数据立体编辑
*超过100条的矢量编辑命令
4、速度与精度:
*专业的摄影测量立体显示卡可达到子像元级立体观察精度
*专业的摄影测量立体显示卡可实现高速全图像平滑漫游
*由TIN生成高质量正射影像可以和矢量精确套合
5、便利性:
*利用二次大地定向的功能,可以实现先内业后外业的作业方式
*利用第二原始影像功能,可以导入旧的空三数据
*利用DEM(或TIN)自动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数据,或经少量立体观
测使二维房屋数据加入高程坐标变成三维房屋数据
兼容性
1、多种影像处理:
传统航空照片、立体IKONOS、立体SPOT5、
立体ADEOS、立体RADAR、近景、DMC
2、可完成多种任务:
矢量测图、DEM、TIN、DOM、三维城市
3、输出格式:
矢量—DGN,DXF,shapfile(ArcGIS),ASC 和 JX4
DEM—ASC,DXF 和JX4(中国国家标准)
TIN—JX4,ASC 和 DXF
DOM—Tiff 和TFW
4、与下列三种软件实时联机:
Microstation(95,SE,J 和 V8)\ AutoCAD2000(2002)\ ArcGIS
5、多种空三数据导入:
Part_B\ LH\ ImageStation\ JX4\ Vz
6、利用下列数据直接建立模型:
外方位元素、矩阵
7、利用现有数据:
在测图时引用或参考已有矢量
从已有向量中提取有关的层作为特征线辅助相关并生成TIN
利用已有矢量或DEM生成正射影像
8、自主设计层控文件、线型库和符号库
9、通过设计action文件实现测图组合命令
软件选项
1、JX-Mono软件
JX-Mono可以实现航片和遥感影像的正射纠正与镶嵌。
*正射影像纠正时,可利用DEM、TIN、控制点、特征点、特征线等数据来
获取地面的高程信息,实现多种高程数据源单独或混合的正射影像纠
正。
*航空影像正射纠正时,可导入JX4、Virtuozo等多种空三数据,实现高
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纠正作业。
*遥感影像资料正射纠正时,JX Mono已实现了IKONOS、SPOT5、ADEOS、
尖兵和RADARSAT等多种可见光数据及雷达数据的处理。
JX-Mono的影像镶嵌功能可对全区域影像进行整体色调的全局平衡和细
部色调微调的局部平衡,能输出任意分幅或标准分幅的镶嵌结果。
2、遥感资料立体测图
JX-4C DPS除了可以处理航片之外,还可以处理多种遥感影像,利用这
些数据,可以生产DEM/TIN、DOM、DLG等产品。
*与航片相比,遥感资料除了参数设置上有所区别外,还有以下优点:
不需要内定向,数据获取快速,高中低分辨率全面,覆盖范围较
大,不同的数据源可以分别适合大中小比例尺的测图与更新等应用。
目前,JX-4C DPS已实现了IKONOS、SPOT5、ADEOS、尖兵和RADARSAT等立体可见光数据及雷达数据的处理。其它的卫星影像,增加相应的模块一般都可以处理。
3、Jx-Easitor编辑软件
Jx-Easitor是基于Microstation平台的编辑软件。它是应广大用户的实
际需求而推出的,不仅克服了Microstation本身某些功能对三维数据编
辑的局限,而且增加了许多新的、专业化的编辑功能,如曲线内插、曲
线修测等,在实际操作上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的优点。
4、JX4架空送电线路在线测量软件
专为架空送电线路测量设计,该软件采用Windows标准界面纯中文菜单
和汉字提示功能,简洁直观,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软件适用于架空送电线路测量工作特点,在线显示1:5000比例尺平面
图和1:500比例尺断面图,并提供数据和图形编辑功能。在绘制平断面
图和直线与转角桩成果表之间可相互切换,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测量和绘
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生成平断面模型,提供设计数据与绘图一体化。
5、横断面测量软件
该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齐全,能够在JX-4全数字摄影测量工
作站上测绘路基纵横断面。
其主要功能如下:
1).根据线路曲线要素准确生成线路方案线,横断面方向
2).线路和战场纵横断面测量
3).桥梁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
4).按一定格式记录采集数据、绘制图形
特点
1.精度高
子像元级的观测平台保证向量测图可达到很高的精度;采用Tin的立体编
辑生成特征线、特征点,使DEM精度高,等高线形态好;由于DEM精度高
加上正射纠正采用严密公式解算,使DOM达到很高的质量。
2.JX-4C采用1024*768高分辨率的24bit专业彩色立体图形图像漫游卡,双
屏幕显示,使得系统处理立体影像时,立体影像清晰、稳定,具有不可比
拟的优势。
3.JX-4C采用硬件漫游,并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快,漫游速度快,且影像
漫游非常平稳。
4.JX-4C在测大比例尺的矢量图时高程可达到很高精度,满足大比例尺规范
要求。
5. 系统所用的数据格式都采用开放的国际常用的格式 。
优势
1.JX-4C工作站在硬件上有一块专用的C型立体图形图像彩色漫游卡,硬件
漫游。数据并行传输、传输速度快,表现为影像漫游时稳定,不抖动,
且漫游速度快。
2.双屏幕显示(两台19寸纯平彩显),图形和立体独立显示于两个不同的
显示器上,使得视场增大,立体感强,影像清晰、稳定,便于进行立体
判读。
3.在接收遥感数据方面具有超强的兼容性,JX-4C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除
了进行常规的航空影像处理外,还可接收诸如IKONOS、SPOT5、QUICK
BIRD、ADEOS、RADARSAT、尖三等卫星与雷达影像,可通过以上数据获
取DEM、DOM、DLG成果。
4.由Tin生成正射影像,解决了城市1:1000、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中
由于高层建筑和高架桥引起的投影差问题,使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完全重
合,更加精确地描述诸如道路等地物的形态,没有变形。
5.有Tin软件,使建立模型定向参数的管理、影像相关、DEM生产、DOM生
产、DLG生产、测图,均由面向单像对作业方式变为面向区域,即多
像对、多航线作业方式,再由向量、Tin的合并功能将区域拼接成整个
测区,提高作业效率,保证DEM、DOM、DLG的精度。
6.JX-4C工作站有栅格地图修测软件,解决了国家测绘局多年来1:1万地
图修测问题,节省1/3工作量。
7.有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1:50000等各种
比例尺的符号库(国标码符号库),测图时使用方便。
8.有二次大地定向软件,解决国家测绘局长期来先外业控制,后内业测图
的问题,使外业和内业可以同时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测图精
度。
❸ 什么是元数据请列出我国现有DLG产品的元数据的内容。
元数据是:
用于描述要素、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
我国现有DLG产品的元数据的内容:
生产技术 原始资料主要采用:外业数据采集、航片、高分辨率卫片、地形图等。制作方法: 1)数字摄影测量、三维跟踪立体测图。目前,国产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VintuoZo系统和JX-4C才 DPW系统都具有相应的矢量图系统,而且它们的精度指标都较高。其中VintuoZo系统有工作站版和NT版两种,而JX-4C DPW系统只有NT版一种。 2)解析或机助数字化测图。这种方法是在解析测图仪或模拟器上对航片和高分辨率卫片进行立体测图,来获得DLG数据。 用这种方法还需使用GIS或CAD等图形处理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编辑,最终产生成果数据。 3)对现有的地形图扫描,人机交互将其要素矢量化。目前常用的国内外矢量化软件或GIS和CAD软件中利用矢量化功能将扫描影像进行矢量化后转入相应的系统中。 4)在新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上,人工跟踪框架要素数字化。屏幕上跟踪:可以使用CAD或GIS及VirtuoZo软件将正射影像图按一定的比例插入工作区中,然后在图上进行相应要素采集。 5)野外实测地图。(参见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章节)
不知道对不对,建议你网络一下......
❹ 立体测图中的回放地形图是什么意思
打印输出符号化DLG图件与调绘片内容对照检查。
将数字地形图符号化,打印输出成回放图与调绘片进行对照检查,检查数据遗漏情况、相互关系、空间位置等精度以及出版效果。
❺ 在地理信息中DLG是什么
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LineGraphic):是与现有线划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
在数字测图中,最为常见的产品就是数字线划图,外业测绘最终成果一般就是DLG。该产品较全面地描述地表现象,目视效果与同比例尺一致但色彩更为丰富。本产品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其中部分地形核心要素可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中的线划地形要素。数字线划图DLG.jpg。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放大、漫游、查询、检查、量测、叠加地图。其数据量小,便于分层,能快速的生成专题地图,所以也称作矢量专题信息DTI(DigitalThematicInformation)。此数据能满足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各种空间分析要求,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几种产品叠加,便于分析、决策。数字线划地图(DLG)的技术特征为:地图地理内容、分幅、投影、精度、坐标系统与同比例尺地形图一致。图形输出为矢量格式,任意缩放均不变形。
❻ 好心人帮帮忙很急很急…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成果的表达形式有四种,为什么会有这四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测量手段。
不同形式的测绘成果是这种测量手段的产品。
这样说可能更确切一些。
为什么要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主要是从产品需求方面说的,有人需要做数字线划图,为了规划设计、选线或施工用,要得到这种图可以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航空摄影测量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野外采集。如果有人为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要用图片格式的所谓正射影像图来做背景,也可以由航测方法得到。
测量手段有多种,测绘成果也有多种。
对应航空摄影测量这种手段可生产的主要测绘产品就是那几种形式。
❼ 承接大比例尺影像数据纠正(无人机,航空影像拼接纠正等),DEM,DOM,DLG产品制作,!价格从优,Q343510643
承接航测业务,无人机飞行,控制点测量,数据处理(相机标定,空三,快拼,DEM,DOM,DLG)18476573056
❽ 航空摄影测量中中心投影的像片如何制作成正形投影的地形图
你要得到DLG线划图,主要流程如下:
1、航拍;就是航空摄影,可以是常规的胶片摄影如果是此种方式,还要进行影像扫描,变为数字话化影像)、也可以是数码摄影、还有ADS40.
2、空三加密;目前的技术可以达到无地面控制或少量地面控制的摄影,就是带了GPS惯导装置的辅助空三。
3、内业测图;就是在摄影测量工作站上,利用原始影像和空三加密成果恢复立体模型,在立体上采集地物要素(如居民地、水系、道路、植被、等)和地貌要素(如等高线、冲沟等)。
4、外业调绘;地物采集完成后,可以按要求的比例尺打印出调绘片,在外业实地调绘定性,如植被种类,居民地名称等。还有摄影后新增的地物等。
5、内业补测;将外业调绘的地物等补到内业测绘的数据上,完成几何、属性的编辑,把某些地物符号化(如植被等),图外整饰等图面要素的整理。
6、出图;
所有以上工作都有专业的测绘软件来完成,如纠正、比例的设定等。
❾ 数字线划图(DLG)和地形图有什么区别
一、本质不同
1、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本质是投影图。
2、数字线划地图(DLG, Digital Line Graphic):是与现有线划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 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以数字为属性。
二、应用不同
1、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编制各种小比例尺普遍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基础资料。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
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2、数字线划图(DLG)应用在土地使用规划与控制;商场、工厂、交通枢纽等地址的选择;城市建设管理;农业气候区划;环境工程、大气污染监测;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自然灾害、战争灾害、其他灾害的监测估计;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貌变迁;民生产业(医疗、公共事业、服务等)。
三、画图方法不一样
1、画地形图用一张固定在图板上的白纸测绘地形图时,一开始先要对图板定向,这可根据事先测量的大地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来定向;在简易测图中,也可用指北针来定向。
图板定向后,就要确定测图点在图纸上的位置,对于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是有统一规范的坐标展点要求的;但对于小面积局部地区测绘,可假设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即可着手按测方位和距离两要素的方式,测定地面上其它任何点的平面坐标位置。
至于点的高程,由于国家高程系统已在全国各地布设了很多统一高程基准的水准点可供利用,一般均可用水准测量方法连测到测图区,因此在测图时采用视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就可同时测定出任何一点的点位和高程。
2、数字线划图(DLG),采用数字摄影测量、三维跟踪立体测图。目前,国产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VirtuoZo系统和JX-4C才 DPW系统都具有相应的矢量图系统,而且它们的精度指标都较高。其中VirtuoZo系统有工作站版和NT版两种,而JX-4C DPW系统只有NT版一种。
解析或机助数字化测图。这种方法是在解析测图仪或模拟器上对航片和高分辨率卫片进行立体测图,来获得DLG数据。 用这种方法还需使用GIS或CAD等图形处理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编辑,最终产生成果数据。
对现有的地形图扫描,人机交互将其要素矢量化。目前常用的国内外矢量化软件或GIS和CAD软件中利用矢量化功能将扫描影像进行矢量化后转入相应的系统中。
在新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上,人工跟踪框架要素数字化。屏幕上跟踪:可以使用CAD或GIS及VirtuoZo软件将正射影像图按一定的比例插入工作区中,然后在图上进行相应要素采集。
❿ 航空摄影测量的测绘成果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航测成果主要就是4D产品: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G(数字栅格地图)、DLG(数字线划地图)。
DOM:利用航空相片、遥感影像,经象元纠正,按图幅范围裁切生成的影像;
DEM:数字高程模型是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字集合;
DRG:数字栅格地图是纸制地形图的栅格形式的数字化产品;
DLG:现有地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矢量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