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家科技计划是哪些
根据国家科技部2006年1月17日印发的《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6]23号)规定,国家科技部门十一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重大专项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
(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2020年,国家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着力实施的14个重大科技专项。
(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是指:
1、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是国家设立的以认识世界为驱动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计划与以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需求驱动的导向性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 863计划项目。又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是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项目。
4、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它是是继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之后,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又一重大国家科技计划。
5、 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国家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对原有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进行调整归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兴贸行动专项等。
② 科技人员、经费和成果统计
据《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2001)》报道,2001年我部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经费收入达51223.64万元,其中政府拨款(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政府科研项目收入和政府其他拨款)为36118.57万元;技术性收入为8520.27万元;生产经营收入达1106.34万元;其他收入为5478.46万元(表3)。
表32001年科技人员、经费和成果统计
科学技术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在《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科技人才的培养被作为“十五”期间部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纲要》及《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提出“十五”期间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稳定和吸引科技人才,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建设相统一,提高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将有力地提高国土资源工作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启动实施在全系统引起了积极反响,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和部直属单位均积极组织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申报。2002年青年科技骨干主要面向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共计推荐46人;“百人计划”面向全系统,共计推荐75人,其中地方国土资源部门推荐28人。
按照有关管理办法,“百人计划”和青年科技骨干的评定工作坚持依靠专家、公正公平的原则,经过资格审查、同行专家评议、个人答辩综合评定三个阶段完成,部内外100多位专家参与了评审工作。在遴选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根据国土资源工作的需要有目标地占据学科制高点,有计划培养学科学术梯队,特别是对目前还处于弱势的学科,如土地科学、管理科学等要给予充分考虑。此外,考虑到全系统科技工作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地方国土资源部门。
经过综合评定,“百人计划”共遴选出19人,集中于国土资源调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评价与资源安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信息化、地面及深部探测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和基础研究8个领域。遴选出的19人占总申报人数(71人)的27%,其中部直属单位16人,地方国土资源部门3人(表4)。
入选青年科技骨干的25人分布于黑龙江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土资源部门(表5)。
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
2002年科技成果学科类别统计情况
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
2002年科技成果项目来源分布情况
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
③ 三 科技人员、经费和成果统计
(一)科研人员、经费和科技论文统计
据《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2004年国土资源部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经费收入达16.30亿元,其中政府拨款(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申请获得的政府科研项目收入和其他政府拨款)为12.18亿元,事业收入为1.97亿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达365.00万元,其他收入为2.10亿元,2005年国土资源部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经费收入达12.14亿元,其中政府拨款(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申请获得的政府科研项目收入和其他政府拨款)为7.05亿元,事业收入为2.34亿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达62.00万元,其他收入为2.75亿元。
表2 2004~2005年科研人员、经费和科技论文统计
(二)科技人才培养
为了加快国土资源科技人才培养,国土资源部一直实施“百名优秀人才工程”计划。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继续加大在科技奖励、人才评选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部科技工作者积极运用科学技术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
2005年至2006年度,全系统44人获得国土资源部“青年科技骨干”称号,24人获得部“百人计划”项目资助,其中王静等13位同志获得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为表彰国土资源系统在“十五”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国土资源部决定授予50个单位“国土资源系统‘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40位同志“国土资源系统‘十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表3 2005~2006年度“国土资源部青年科技骨干”人员名单
表4 2005和2006年度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外事资料考察报告查询系统
④ 中国生活中的科技成果统计
从字面抄上看,科技成果转化袭率应该是指成功实现产业化或商业化应用的科技成果数占调查周期内科技成果总数的比例。然而,什么是“科技成果” 科研人员承担项目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产生阶段性成果,并发表论文、申请专利,那么完成的项目任务是一项成果,还是其间申请的专利、论文是一项成果 “高铁技术”是一项成果,还是数千项成果 从统计上,国内国际对科技成果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
目前我国科技统计系统中,从不同渠道对科研课题、专利、论文、奖励、标准、软件著作权等进行统计,但不论是专利登记体系,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国家科技计划统计,还是技术交易市场体系,都只是侧重从特定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成果情况进行监测,且有交叉重叠。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法统计出全社会科技成果总量。
⑤ 863项目到底出了什么成果
“十五”863计划取得重要成效
“十五”期间,863计划共安排课题6000余项,其中主题课题近4000项,重大专项课题2000余项,安排经费150亿元。从课题承担单位的性质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是参与863计划实施的主体,承担课题数分别占38%、31%和28%,课题经费数分别占27%、30%和40%,企业参与863计划实施的力度得到大幅加强。“十五”期间,863计划围绕关键技术、创新技术和核心技术,获得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成果,造就了一大批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一是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实现峰值速度每秒11.2万亿次,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构建了支持资源共享的中国国家网格,表明我国在高性能计算与网格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微电子装备方面,成功研制出四台0.1微米工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刻蚀机样机,自主开发出8英寸、0.1微米工艺的大角度离子注入机样机,并均已成功进入了大生产线的试运行。在能源技术领域,模块化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建造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高温堆蒸汽透平循环发电进入商业化示范建设阶段,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发电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高温堆与气体透平直接循环结合的试验装置。在生物和现代农业方面,人类功能基因组、水稻基因组等研究继续处于国际前列,完成了10%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任务,建立了迄今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数据库及单克隆抗体库,率先在国际上独立完成籼稻9311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构建了世界上唯一完整的家蚕28对染色体的近等位标记系统。在新材料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KBBF和深紫外谐波光全固态激光器,成功开发出了国际上最大功率的红绿蓝全固态激光器,研制出60英寸激光家庭影院及140英寸大屏幕激光显示样机,巩固了我国在人工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二是掌握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在能源方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超细纳米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关键技术工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将在世界首个百万吨煤直接液化工程——神华工程中使用。在资源环境方面,开发了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急需的七大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为渤海建成我国东部第三大石油基地、新增探明储量6.3亿吨、年产能力2100万吨以上和采收率提高1.5%提供了技术支撑;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显著改善了示范区水体环境质量,为大江、大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以龙芯、众志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国产高性能64位通用CPU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面向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系列ASIC芯片等IC设计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具有自主版权的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已推出第一个正式版本,永中Office和软件中间件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掌握了一批信息安全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基于国产信息安全软件的电子政务系统已成功在国务院系统运行使用。500MPa碳素钢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在国内十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得到应用,显著降低了钢铁产业资源和能源消耗,累计生产超级钢约34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我国研制的两台6.3米土压平衡盾构机,已先后在上海地铁工程投入使用,其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价格只有德国盾构机的1/2、日本盾构机的2/3,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中档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基本摆脱了绝大多数控机床依赖进口的情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百千瓦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以及测试技术的国家之一,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实用化样车,并通过整车集成配套技术研发实现与传统汽车的技术对接,逐步向产业化延伸。
三是开发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和新药。超级稻育种技术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先后育成超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21个,其中“中浙优1号”亩产达818.88公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杂交豆1号”等等,一系列农业重大新品种的问世和推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海水养殖动物育种育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黄海1号”对虾和“大连1号”杂交鲍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的空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半滑舌鳎全人工苗种繁育。一大批创新疫苗和药物进入临床和被批准上市,为战胜SARS、禽流感疫情,缓解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威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试验工作;成功研制出带分子标记的高产重组禽流感疫苗株rH5N3等一大批产品,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提供了技术储备和产品支持;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抗艾滋病新药西夫韦肽,疗效明显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而价格仅为其5%,是我国第—个在美国获得专利许可的生物技术类药物。
四是培养和凝聚了一批高技术创新人才与团队,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五”期间,参加863计划的科技人员达到约10万多人,通过重大专项等课题的实施,形成一批产学研联盟和产业联盟。IC专项创造性的建立了七个IC设计产业化基地,为刚刚起步的中国IC设计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和流片服务,凝聚了中国大多数新兴的IC设计企业,并和香港形成了7+1互补性网络,有力的推动了我国IC设计业的快速发展。通过863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既具有深厚专业造诣、又能把握高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家,他们以宽广的视野和尽责的态度在863计划的战略咨询、过程管理和监督等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十五”期间,在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和主题专家组中,共有21位专家当选为院士。
⑥ 2020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2、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2020年1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它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中国天眼”。1994年,在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的倡议下正式立项,历时22年建成。
12月2日,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表采样和封装,成为全球第三个攻克这项技术的国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闪耀在月球表面的那一刻,无数国人热泪盈眶,这一刻等太久了。
⑦ 什么是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根据国家科技部2006年1月17日印发的《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6]23号)规定,国家科技部门十一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重大专项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
(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2020年,国家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着力实施的14个重大科技专项。
(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是指:
1、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是国家设立的以认识世界为驱动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计划与以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需求驱动的导向性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 863计划项目。又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是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项目。
4、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它是是继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之后,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又一重大国家科技计划。
5、 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国家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对原有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进行调整归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兴贸行动专项等。
⑧ 中国最近的科技发展成就有哪些
中国最近的科技发展成就有:
1、在大型建筑方面,1957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我国长江第一桥;1968年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2、在核工业和核技术方面,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3、在航天技术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多次成功发射了多种性能的人造地球卫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实验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4、在生命科学方面,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获得成功,21世纪又研究发现了SARS病原体。
5、在物理学研究方面,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这是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在纳米技术材料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
6、在水利枢纽工程方面,1989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21世纪初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也基本建成并开始并网发电。
7、在电脑研究方面,1997年每秒钟能运算100亿次的“银河—III”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项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
8、在农业科学方面,1937年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国家,为缓解世界粮食危机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