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公证书有瑕疵!!!!急求!!!
《公正程序规则》第61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再版收到公证书之日起权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的,可以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该项公正之日起一年内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关提出复查,但能证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复查的期限自公证书出具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根据此条的规定,你有权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关提出要求复查的申请,复查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载明申请人认为公证书存在的错误及其理由,提出撤销或更正公证书的具体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公证机关在收到你的复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应当作出复查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发给你。如果你对公正机构的复查决定有异议,你可以向地方公正协会投诉;如果你对公证书涉及当事人之间或者当事人与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内容有争议的话,你可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❷ 公证书到底效力如何,部分不采信或是允许一定瑕疵
经过法定程序公来证证明自的法律事实和文书具有推定为真的效力,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
《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六十九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相关规定:
第九十三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❸ 公证书的瑕疵是否影响其效力
如果公证书有瑕疵,肯定影响公证书的公信力,这是公证处的问题,看看是否需要重新做公证书?
❹ 由于公证书有瑕疵造成一审败诉,这时我可以告公证处吗
可以要求公证处重新做出正确的公证,但是是法院不采信公证书内容还是公证书只是有文字错误漏字那种小瑕疵呢?你不认的话还是赶紧申请二审吧,公证处你难搞,也许二审认了你所谓的有瑕疵的公证呢
❺ 知识产权案件中有瑕疵的公证书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实务中,由于权利人利益诱导、公证从业人员行业自律性不强、工作疏忽等诸多原因,公证书时常存在瑕疵甚至虚假内容。对此类公证书的采信要结合公证书的性质、公证法及《公证程序规则》对公证的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要求、权利人取证的正当性、公证行业的规范状态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 为保证公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公证程序规则》第二十一条从程序上规定,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告知其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公证机构的上述告知义务是法定义务,是公证程序的合法性要求。一般情形下,公证机关的告知义务对保证公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非常必要。然而,在严格程序的前提下,为保护合法权益、减轻权利人的举证困难、制止侵权行为,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知识产权保护中,受权利客体的无形性、侵权手段的高科技化、高隐蔽性、侵权人的高警惕性、获取证据的高难度、高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若一律要求公证取证履行告知义务,势必无法获取侵权证据,有时甚至会置权利人及公证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于危险境地。为解决权利人维权的现实困难,著作权法司法解释率先作出了适当调整。该解释第八条规定,当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而取得的实物、发票等,可以作为证据,公证人员在未向涉嫌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如实对另一方当事人按照前款规定的方式取得的证据和取证过程出具的公证书,应当作为证据使用,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这是法源层面上公证告知义务的例外。这一例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曹建明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暨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颁奖会上的讲话中得到了进一步延伸,该讲话明确提出,其他知识产权案件,可以参照著作权法司法解释的上述规定执行。 然而,公证告知义务的免除,非但不会降低对公证真实性、合法性的要求,相反,法院在审查时,要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施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正如上文分析,告知义务系公证真实性和合法性的程序保障,这一义务的免除,公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保障就少了一个屏障,容易成为漏洞,滋生不端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这就必然要求对此类公证书严格审查。另外,知识产权维权日益职业化,有的甚至出现了商业化维权,权利人、委托代理人不时有滥用告知义务免除规则、玩弄诉讼技巧的不诚信行为。再者,公证行业目前管理尚不健全,公证员业务素养和道德品行尚难保证,而且公证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在社会转型时期更是加重了公证不端甚至违法行为出现的几率。在公证尚存诸多弊端、社会公信力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理应对此类公证书采用更高的审查标准。 [TAG]:
❻ 知识产权案件中有瑕疵的公证书能否作为证据使用求答案
实务中,由于权利人利益诱导、公证从业人员行业自律性不强、工作疏忽等诸多原因,公证书时常存在瑕疵甚至虚假内容。对此类公证书的采信要结合公证书的性质、公证法及《公证程序规则》对公证的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要求、权利人取证的正当性、公证行业的规范状态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 为保证公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公证程序规则》第二十一条从程序上规定,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告知其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公证机构的上述告知义务是法定义务,是公证程序的合法性要求。一般情形下,公证机关的告知义务对保证公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非常必要。然而,在严格程序的前提下,为保护合法权益、减轻权利人的举证困难、制止侵权行为,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知识产权保护中,受权利客体的无形性、侵权手段的高科技化、高隐蔽性、侵权人的高警惕性、获取证据的高难度、高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若一律要求公证取证履行告知义务,势必无法获取侵权证据,有时甚至会置权利人及公证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于危险境地。为解决权利人维权的现实困难,著作权法司法解释率先作出了适当调整。该解释第八条规定,当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而取得的实物、发票等,可以作为证据,公证人员在未向涉嫌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如实对另一方当事人按照前款规定的方式取得的证据和取证过程出具的公证书,应当作为证据使用,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这是法源层面上公证告知义务的例外。这一例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曹建明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暨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颁奖会上的讲话中得到了进一步延伸,该讲话明确提出,其他知识产权案件,可以参照著作权法司法解释的上述规定执行。 然而,公证告知义务的免除,非但不会降低对公证真实性、合法性的要求,相反,法院在审查时,要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施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正如上文分析,告知义务系公证真实性和合法性的程序保障,这一义务的免除,公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保障就少了一个屏障,容易成为漏洞,滋生不端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这就必然要求对此类公证书严格审查。另外,知识产权维权日益职业化,有的甚至出现了商业化维权,权利人、委托代理人不时有滥用告知义务免除规则、玩弄诉讼技巧的不诚信行为。再者,公证行业目前管理尚不健全,公证员业务素养和道德品行尚难保证,而且公证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在社会转型时期更是加重了公证不端甚至违法行为出现的几率。在公证尚存诸多弊端、社会公信力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理应对此类公证书采用更高的审查标准。
❼ 公证处公证完,公证书下来,发现有遗漏,怎么办
拿回去重新补做 ,不完整的公证书是无法办出完整的处置结果的 。你认为完美无缺都可能被挑出瑕疵 ,更何况已经发现有遗漏的哪 。
❽ 公证处的公证程序有瑕疵 我们该怎么办
1通常老人是要求录音的,如果老人不能录音的话,应该以其他方式保全当时的情况,所以这个是个怀疑点
2公证遗嘱只要两人以上的公证处工作人员在场,不需要其他见证人,因为公证的效力高于见证。两个工作人员中有一个要是公证员,所以第二个没有问题
3记不住当事人的信息很正常,因为每天办理公证的很多,一年甚至上万个,必定大多都记不住
4登门办理遗嘱公证,在现场记录时候通常会记录地点,但一般医院的话只记录医院名称,不具体到床位。所以记不住床位很正常, 毕竟每天办理公证的人很多
5公证的申请手续可以由收益人代为申请,但要有立遗嘱人认可并签署相关文件,这个也没有问题
6如果当事人不能亲自填写, 公证处工作人员可以代为填写,没有问题
7笔录中记录的情况,只要是属实的,就没有问题
上述的情况,除了第一条以外可能存在疑点,其他的地方没有不符合公证法和程序规则的
❾ 你觉得有瑕疵的公证书还有法律效力吗
有瑕疵,隐瞒了事实。公证处没有进行详细的走访、调查,负有一定责任。这个公正结果就存在不规范性,可以依法进行申诉。申诉对象为老人的孙子,详细的你可以咨询当地律师事务所。
❿ 在进行遗嘱公证过程中,有哪些瑕疵会导致该公证可能无效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遗嘱公证无效:
1、立遗嘱人立遗嘱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立遗嘱人遗嘱公证处分的是不属于自己的财产;
3、严重违反公证程序。
4、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