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去安徽旅游,求安徽旅游简介概括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市。安徽省自古以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辖江扼淮控湖,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经济较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明文化、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气候、植被同时具有南、北方的特征。因清初(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并取当时安庆府、徽州府(府即今歙县)两府首字而得名。由于清代省会安庆府古为皖国,境内有皖山、皖水,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然景色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巢湖、花山谜窟、太极洞和花亭湖等10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内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黄山为安徽山水典范,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令世人瞩目,风景奇绝的黄山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古人早就有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现存78座古寺庙,以佛教殿堂与皖南民居相结合而独树一帜。
著名的道教圣地齐云山,摩崖石刻、道教遗存和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瞩目;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雄奇灵秀兼备,有45峰、86怪石、18瀑等胜景;琅琊山以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特色。除国家级景区外,还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古称“南岳”的天柱山、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等名山。
❷ 安徽旅游的摘要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中部,周边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为安庆巨石山,黄山,九华山旅游景点,各个景区都有其特色。
❸ 安徽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安徽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面积13.96x10^4km²,人口6000万,省会合肥,现设合肥、安庆、黄山等17个市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有世界遗产西递、宏村和黄山;拥有池州的九华山、安庆的天柱山、滁州的琅琊山、黄山市的黄山风景区和齐云山等10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牛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黄山、琅琊山、天柱山、九华山、皇藏峪、徽州等国家森林公园;有亳州、寿县、歙县、安庆、绩溪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凤阳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人”遗址、歙县许国石坊、亳州花戏楼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❹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是如何影响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
(一)名词的解释。旅游购物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发展区域经济,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了一系列商品。图2。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产品从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其他产品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图2。简单回答1。应该是导致旅游活动的旅游产品。所有可以出售给旅游者消费和享受的产品都可以称为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外延和内涵。图2。旅游产品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一般来说,目前存在两大误解: 一是把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狭义等同起来显然过于简单,因为最基本的“旅游”(交通)不包括在内; 二是广义的旅游产品不包括在内,把旅游产品的概念概括起来,认为交通产品、住宿产品、旅游线路、导游服务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一切都是旅游产品。事实上,根据组合产品的概念,旅游产品包括交通产品和旅游景点。没有吸引力。是旅行。没有交通堵塞。这是娱乐和探索。
❺ 安徽省宿州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将更为明显。到2015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4.8%,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旅游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达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旅游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旅游业对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个百分点,旅游业可以为社会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50%左右,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旅游业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中外旅游交流人数将达到2亿多人次,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旅游交流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旅游业可以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到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将达1亿人次,境外旅游花费可达1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减少我国国际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旅游业将发挥平衡国际贸易、缓解贸易磨擦的润滑剂作用
❻ 安徽特色旅游
去安徽玩建议你玩5-6天左右去了安徽,不可错过的当然就是安徽黄山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已经是对黄山的最好诠释了。
三国故地,包公故里,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这里美丽的风光和人文底蕴交织成熠熠生辉的徽山皖水。-合肥也是必去之地。
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一个神奇的莲花佛国,
芜湖-“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建议两条路线,1.合肥 包公祠 李鸿章故居 三河
提示:
1.安徽地区语言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在省内大城市通用。
2.安徽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出行时应合理安排时间,春秋两季为宜。
2.池州 九华山 百岁宫 肉身宝殿 祗园寺
提示: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莲花佛国”之称,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到佛教圣地游览,要入乡随俗,尊重宗教信仰,进入寺庙切不可出言不逊,在街
上如果遇到僧侣请让他们先行,以示尊敬。不要随意向僧侣打听他们出家的缘由
、日常的生活等敏感问题,这是很大的忌讳。
安徽著名的风味菜点有:萧县羊肉,无为板鸭,毛峰熏鲥鱼,符离集烧鸡、石耳炖鸡、方腊鱼、咖喱蚌肉、云雾肉、荠菜圆子、耿福兴酥烧饼、绿豆煎饼、蝴蝶面、太和板面、阜阳格拉条、定远卤老鹅等
❼ 安徽旅游收入全省第一的城市是哪一座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了大家比较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在十一来临之前很多城市开始了各种的宣传,特别是一些旅游业为主城市,更是下了血本,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关注的就是这里的景区到底有何优势,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安徽。众所周知安徽是一个相当出名的旅游城市,不论是黄山还是九华山,这里都有相当出色的风景的。那么安徽“最具潜力”的城市是哪里呢?这里旅游收入省内第一,不是黄山也不是合肥!它就是池州!
池州的发展潜力真的要比省内其他的市区强,这里的旅游业和交通都是比较便利的,再加上现在省份内肯定对池州也是有一定的扶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变成一个相当出色的地方的,最近临近十一假期,大家可以带着自己的家人来这里感受一下,看看这里的发展!
❽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安徽旅游定位 主题定位:安徽山河天下秀;决策定位:使安徽旅游由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经济定位:把安徽旅游经济培植成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实行“农、工、旅、贸”综合发展;目标定位:把安徽建成全国优秀旅游省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成为世界旅游胜地。
1.旅游业总量较低。旅游收入总量指标综合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总体规模状况和旅游业的总体经营成果。我省旅游总收入2006年为4l1.5亿元,2010年超千亿元,虽增加了很多,但在长三角旅游圈五省市中的排名仍靠后,其旅游经济总量还是偏低。
2.旅游业的综合性配套服务有待加强。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省旅游景区在游乐休闲设施、购物中心及金融、通讯、医疗方面投入有待加强,游客在景点逗留时间较短。
3.旅游业创汇能力偏低。近年来,我省提升了黄山、合肥、阜阳机场的接待能力,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但与全国周边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以入境旅游促国内旅游这一方针已在云南省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果,而在我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4.旅游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旅游业多元化投入体系逐步形成,但总体规模偏小。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实政策也不够到位,招商引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旅游的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有待更进一步促进和提高。
❾ 安徽省旅游现状
旅游业非常发达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
黄山雄居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她以三奇、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处于神秘的北纬三十度线上。黄山所具有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雄峻瑰奇,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黄山景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二游黄山,叹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以变取胜,一年四季景各异,山上山下不同天。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黄山松,维妙维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这幅画卷风采神奇、魅力无穷、灵性永恒。前人有道: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佛教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凤阳明皇陵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今凤阳)为中都。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
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20多年后,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洪武二年,他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总体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
明中都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诏以家乡临濠为中都。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近百万人,经过六年的营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劳费”为由罢建。然而此时,一座宏伟豪华的都城已经屹立在凤阳大地之上。
中都建有内、中、外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周长60余里,开9门。中为禁垣,周长15里多,开4门,曰午门、东华、西华、玄武门。城内有正殿、文华和英武两殿,文、武二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侯第宅、钟楼、鼓楼等。《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历六百年余载,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剩皇城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观其旧址和遗物,仍可见巍峨壮观之一斑。
龙兴寺
在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牛湖
卧牛湖景区距安徽凤阳县城20公里,南与禅窟寺景区相依,西与韭山洞景区相接,总面积29平方公里。是以起伏的山峦、开阔的湖面、曲折的岸线以及平缓的泥沙滩为游览内容的景区。
卧牛湖亦即凤阳山水库,因湖边一小山酷似卧牛而得名。它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1.5—2公里,水面面积11平方公里。水体深,水面阔,万顷碧波,静谧安宁,无纤尘污染,无乱声纷扰。湖上游艇如梭,渔帆点点;湖边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湖中竹岛引来百鸟栖息,构成鸟的天堂。登临一览,竹树茂密深秀,百鸟跳跃欢唱,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绿岛。卧牛山三面临水,屹立湖边。山上怪石嶙峋,林树苍翠,登山可收湖的全景。每至傍晚时分,霞光满天,远山叠嶂,如在烟雾之中,此乃湖中双峰烟霞。
卧牛湖景现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凤阳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已建有游船码头,购置了游艇,开展水上游乐。卧牛湖正逐渐成为江淮一带水上游乐中心。
❿ 安徽的发展怎么样
安徽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必须承认,安徽的发展正受到东西部的全方位挤压,所面临的问题同样突出。主要表现在: 1、安徽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特别是与自己邻近的长三角地区距离明显拉大,影响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融合。 2、西部地区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近几年享受多重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其发展速度,而安徽由于不属于国家西部开发范围,政策优势大大弱化。 3、中部地区,安徽的GDP增长率已落后江西,并且在2002年人均GDP首次被江西超过。1997年安徽GDP全国处于14位,占全国3。6%;2004年安徽GDP仍处全国15位,但其份额下降到全国的3。8%,其增速从1997年的全国第4位下次至2004年的全国第26位。 4、安徽招商引资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以安徽的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资源,安徽的发展应该更快些,目前应该是安徽经济进入一快速腾飞的时期。安徽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国内知名的轻工大省;科技强省;农业大省;旅游大省;矿产资源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完全应该发展得更好些、更快些,以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早日进入小康社会。 安徽要加快发展,我觉得以下问题必须加以解决:1、必须解决心理问题。虽然国家把安徽划入中部地区,但安徽人在心理上一定要清楚认识安徽其实就是东部,是承档启西的要地。对外宣传上一定要突出自身与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人文思想、地理区域上的天然联系,交通的便捷使安徽完全能够融入长三角,接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的辐射,特别是芜、马、铜,要成为长三角城市,要争取参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席位,合肥、滁州要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长三角带来的巨大经济一体化优势,承接从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的一些工业转移!2、必须争取到贯穿安徽的交通大动脉。安徽省最大的遗憾是缺少纵贯全省的南北大动脉,使铁路和公路在安徽留下了不少断头,不利于形成经济带。公路方面:如京福高速公路,最佳的运行路线是从铜陵过江,可是其硬是拐了几百公里,从九江,南昌经过,再拐进福建。安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类国家大动脉对经济的推动。应该说安徽也已经尝到了大动脉对经济发展巨大作用,如前几年的阜阳、现在的芜湖。安徽应该调整自身的思路与相关省份一起,推动国家立项或调整一批能从安徽腹地经过的重大基础的道路设施建设。重点推动芜湖成为浙江进京的首选要道,并利用东营到香港高速公路的规划,把铜陵打造成福建和粤东进入北京的首选过江通道。铁路方面:安徽应该和福建和以及浙江通力合作,推动国家早日上马铜陵长江铁路大桥,打通合肥--铜陵--黄山铁路,从而实现平行与京广、京九的第三大国家南北铁路大通道贯通安徽。东西向要加快建设宁西铁路与沿江铁路,以真正实现安徽的承东启西作用。并集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沿江高速公路。 3、必须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当前安徽的发展重点应该沿江一线与北合肥、南黄山两点,但安徽的行政区划以及交通规划不利于形成共同的经济圈。安徽要以皖江开发作为安徽发展突破口,可到目前为止,沿江五市没有一条高速相连。安徽有人为被隔裂的具有厚重历史的古徽州、古寿州、桐城。有人一听到调整行政区划就痛苦,因为这涉及太多利益之争。但是根据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和程度对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是无可估量的,建国后中国行政区划变动最大的是广东省,但广东的经济发展成绩是空前成功的。具体来说,安徽要本着以下指导思想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一是要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不能人为隔裂历史文化,以利于发展旅游业;二是培育大城市,培育经济增长极,对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适当扩大其范围;三是对一些中小城市进行合并,减少行政成本。 (1)安庆要实现跨江而治,把东至县划入安庆。目前规划的沿江铁路,安庆是被唯一排除在外的安徽城市,可以肯定如果安庆不能实现跨江而治,安庆将被摒除在沿江铁路的大循环之外,失去重要的发展机会与吸引外界的目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安庆也就失去了与九江竞争的资格,九江的对面是湖北黄梅,其是不可能实现跨江而治的,而安庆呢,东至一直是安庆的管辖辐射范围之内的,操作起来容易得多。如果把东至变为安庆一个区,在东至境内或大渡口设立安庆南站,再通过横贯安庆的南北大动脉,使安庆南部(东至)成为安徽吸引福建和广东资金的基地,把安庆真正打造成皖西南的经济中心。 (2)池州并给铜陵,打造大铜陵市,把铜陵打造成皖中重镇与皖北进出黄山旅游的中心站。池州作为一个不到15万人口的小城,根本起不了地级市的带动作用,池铜之间相距仅仅几十公里,与铜陵合并,共同发展,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组团理论,并能有效解决两市之间的竞争。(3)把旌德、绩溪划归黄山,打造大黄山市,实现微州文化圈的融合。现代旅游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文化旅游,如果仅仅是黄山,其一年几万人的容量绝对是超饱和,而博大精深的徽才是巨大的旅游资源。通过打造大黄山旅游圈,实现山水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大力发展自助游、休闲游、文化修学游,从根本上提高目前黄山的旅游发展水平。 (4)桐城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也是城市发展的名片,但一直示能加以充分利用,目前桐城又是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可以考虑将桐城与历史同源的枞阳合并并成立地级市,行政重心及经济重点放至与铜陵长江大桥隔江相望的地区,使其放开手脚,把桐城打造成安徽的温州。 (5)寿县与淮南有天然的历史联系,可是现在寿县却归六安,从另一方面说,六安的经济实力是不足以带动如此巨大的地域,而淮南人口众多,矿业城市必然要面对资源的枯竭与转型,建议将寿县、霍邱划入淮南。长丰县水家湖也划入淮南,其南部地区划入合肥,作为其储备用地。同样原因,淮北与宿州合并;凤阳划入蚌埠。 (6)推动合肥巢湖的经济融合,打造大合肥。安徽缺少中心城市,合肥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后,这些是历史形成的,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在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合肥与巢湖的经济一体化,等合肥经济实力增强了,再实现合肥与巢湖的合并。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觉得安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突破1、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外来投资的扎堆现象。所谓扎堆,就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外来投资密集来自于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就是台商扎堆区;苏州的新加坡资金扎堆区等等,因为一旦外商在一个地方进行密集投资,形成气候,其就会形成与自己国家比较相近的生产生活与社交圈,给其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可以降低其经营成本。安徽目前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如淮南的韩国资金;芜湖的江浙资金。安徽应该有一定规划,比如把芜湖变成江浙资金的扎堆区;安庆、铜陵通过交通的推动变成福建广东资金的扎堆区; 2、安徽招商必须注重社团的力量,仅以潮人社团为例,世界华人的财富是掌握在潮汕人手里,潮汕人中不仅有李嘉诚这样的大财团,还有遍布世界的中小企业主,而且潮汕人有爱国爱乡的传统。潮人社团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民间社团。目前全国各地在招商中对潮人社团发掘不够,我觉得安徽目前应该抓住遍布世界的潮人社团组织,与之建立联系,把安徽打造成潮汕人来国内投资兴业的宝地。 3、安徽是全国最出人才的地方之一,这些人才绝大部分都没有在安徽发展,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安徽人都不在安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有一大批创业有成的安徽人。安徽应该抓住这些人脉资源,促进其回安徽兴业。另外要大力推动劳务输出,把一些打工者在外培养成小老板后再帮助其回乡创业。 在其它改革方面,我认为安徽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学会经营城市,所谓经营其实就是稳健的炒作,这种炒作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是健康的,科学的。应该让更多的牛群到安徽当县长,安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择一大批有一定事业基础,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2、安徽是农业大省,但安徽绝对不是农业强省,安徽应该用工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而不能把农业作为承载农村人口的载体,应该把农业与工业化联系起来,把农业与旅游业联系起来,把农业与城市化发展联系起来。应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户口差别,鼓励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深圳人每年都开车去云南罗平看万亩油菜花,而且当地也通过举办菜花节来吸引游客,而安徽是全国的油料大省,怎么就不知道把油菜花变成旅游资源呢?还有砀山,全国一年有多少人去看了梨花?安徽的炒葵花籽风靡全国怎么就不想搞一个万亩葵花基地,并以此来吸引外来旅游者呢?3、安徽应该多承担一些全国性的重大改革试验,以此来吸引新闻界的关注,从而推动其社会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比如类似如农村税费改革,并很好地贯彻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