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成果权即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专依法享有属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诸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利的总称。
发现权是指发现人因重大科学发现,经评审而获得的荣誉和物质奖励的权利。
发明权是指发明人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得。换言之,发明权就是发明人就其完成的发明创造依法享有的发明人署名权和实施后获得报酬的权利与获得专利权后获得奖励的权利之总和。
Ⅱ 知识产权和智力成果权的不同点是什么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专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属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版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知识产权书籍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
Ⅲ 列举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事例
举例啊......因为如果不加修改,举实际姓名的例子会涉及侵犯他人权利,这个给你个以ABCD为代号的例子
某地,未成年人A某为参加某项科技大赛,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个和企业自动化有关的作品,并在某一次家庭聚会上,向家族人员展示了作品,得到一致称赞。其中,B是A的父亲,C某是B的兄弟,A的叔叔,是一家私企的法人。C见A的发明对自己企业有利,就未经A许可,以诱骗的形式,将A的发明弄到手,之后用于自己企业生产。之后,当A在大赛上得奖,其作品被另一家公司看重,其法人代表D某希望以重金获得该项物品的专利,但是在A和其父亲B签订以后不久,却收到法院传票,起诉人是C,C以该作品已经被其申请专利,未经其许可不得随意使用和转让为由,将A,B和D告上法庭。
C诉讼称,该产品是由其发明创造,并且已经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因此C才是该产品的专利所有人。
当然,庭审什么就不多说了。
最后结果:由于A,B搜集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了C属于恶意抢占他人劳动成果,最后专利局判定C的专利申请无效,同时,A由其监护人B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并获得通过,最终和D签订了专利转让协议。而C因为涉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等罪名,得到应由惩罚
目前,关于未成年人智力成果,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得到法律保护的,无论是否成年,关于未成年人的专利成果,由未成年人享有,但是其民事行为能力有限,因此,其专利成果的使用,由其监护人在和未成年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其监护人来同企业等签订相关协议,二者共同享有成果;第三人无权干涉,若以非法手段侵害未成年人智力成果(专利)的,法院将依法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提出民事诉讼赔偿。
Ⅳ 智力成果权有哪些形式
智力成果
它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或精神产品,依靠智力成果产生的权利叫知识产权,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智力成果权又称知识产权,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狭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的财产,各国先后通过立法保护中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
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要做到:
①加深对依法保护智力成果的认识,努力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
②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法律特征
智力成果具有下列特征:
(1)创造性。是指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创新和突破的特点。人类的智力成果虽具有继承性,但智力成果要成为权利标的应具有创造性。各项具体的智力成果要求的创造性不同。一般而言,专利发明要求的创造性最高。一项发明要得到专利保护,必须具备新颖性、先进性等条件;它必须是该技术领域中先进的、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成就,它所体现的技术思想、技术解决方案,必须使某一领域的技术发生质的飞跃。著作成果要求的创造性次之,它要求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必须是作者创造性劳动成果。商标标记要求的创造性再次之,仅达到易于区别的程度即可。
(2)非物质性。智力成果是一种非物质化的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人们对其占有不是具体实在的控制,而是表现为认识和利用。但智力成果总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文学作品表现为小说、诗歌、散文等;商标表现为一定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
(3)公开性。权利主体在对其智力成果取得专有权或者专用权前应将该成果向社会公开(商业秘密除外)。就专利产品而言,公开是指将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构思和技术方案以公告的形式进行公布。商标专用刃为了使自己的商标与他人商标区别开来,就必须公开使用自己的商标。至于作品,作者创作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之传播。
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Ⅳ 什么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专利权属于智力成果权的一种,所以,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专利权人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一、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自己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的专有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实施其专利。
二、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同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专利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从而获得专利使用费。
三、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将自己的专利权的所有权转让他人,一经转让,便丧失了对专利的所有权,而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
四、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上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目的是告知他人该产品已取得专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五、署名权。即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实践当中,侵犯未成年人的专利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他人专利权。包括:(1)对产品专利的侵犯,即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2)对方法专利的侵犯,即使用该专利方法或使用、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即非专利权人在自己的产品或包装上弄虚作假地加上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标记或专利号,冒充专利产品非法销售牟取利润或者把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行为。
三、专利机关作出了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决定和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
未成年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专利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国家行政与司法程序的保护。
一、行政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专利管理机关处理的时候,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依此,当未成年人的专利权被他人非法侵犯时,可以自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理,以获得行政保护。
二、行政诉讼保护。《专利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发明专利权无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法》第58条规定;“专利权人对专利局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或者关干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可以使未成年的专利权在遭受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侵犯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三、民事诉讼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专利侵权的,则判令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产品、向专利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专利权人的信誉等。
Ⅵ (1)什么是智力成果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回不正当答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2)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
Ⅶ 智力成果有哪些
哈哈``同学来啦``给你平平
它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精神内财富或精神产品,依靠智容力成果产生的权利叫知识产权,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智力成果权又称知识产权,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狭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Ⅷ 智力成果有什么价值
智力成果 它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或精神产品,依靠智力成果产生的权利叫知识产权,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智力成果权又称知识产权,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狭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Ⅸ 知识产权和智力成果权有什么区别
智力成果权通常来又叫知源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在台湾和香港,通常把知识产权,称为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
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
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Ⅹ 智力成果有怎样的价值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专利权属于智力成果权的一种,所以,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专利权人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一、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自己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的专有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实施其专利。
二、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同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专利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从而获得专利使用费。
三、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将自己的专利权的所有权转让他人,一经转让,便丧失了对专利的所有权,而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
四、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即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上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目的是告知他人该产品已取得专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五、署名权。即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实践当中,侵犯未成年人的专利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他人专利权。包括:(1)对产品专利的侵犯,即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2)对方法专利的侵犯,即使用该专利方法或使用、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即非专利权人在自己的产品或包装上弄虚作假地加上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标记或专利号,冒充专利产品非法销售牟取利润或者把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行为。
三、专利机关作出了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决定和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
未成年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法定程序依法被授予的专利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国家行政与司法程序的保护。
一、行政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专利管理机关处理的时候,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依此,当未成年人的专利权被他人非法侵犯时,可以自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行政处理,以获得行政保护。
二、行政诉讼保护。《专利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权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发明专利权无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法》第58条规定;“专利权人对专利局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或者关干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可以使未成年的专利权在遭受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侵犯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三、民事诉讼保护。《专利法》第60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专利侵权的,则判令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产品、向专利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专利权人的信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