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研究成果的意义
1.促进了深部找矿钻探理论的发展
进行深部找矿钻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采用何种类型的钻机、何种钻探方法及钻 探工艺。钻机优化选择体系和钻探方法综合评价体系以及深部找矿钻探技术优化组合方案 的建立,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一问题。为深部找矿钻探钻机、钻探方法及钻探工艺的优化选 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钻机的研发和钻探方法组合应用指明了方向。
2.对深部找矿钻探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影响深孔钻探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对深孔钻探的综合影响千变万化,十分复杂。运 用系统分析原理和试验优化原理,科学地对影响深孔钻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运 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每种组合进行具体分析,形成了不同因素组合情况 下的深孔钻探技术优化组合方案,初步建立了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深孔钻探技术优化组合体 系,对深孔钻探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3.为深部找矿提供了钻探技术保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深部找矿钻探实际,遵循了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 律,对深部找矿钻探生产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深孔钻探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完 成了大量深孔,其中所研究矿区超过1800m的深孔28个(附表2),超过2000m的深孔5个,3次打破国产机具固体矿产钻探全国孔深纪录,最深达到2109.81m,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 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
济宁铁矿区,作为华北六大磁异常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最大孔深仅达到1200m,但 因孔深不够,没能打到矿体,磁异常体没能被揭开,一直成为不解之谜。2006年进行深部 找矿钻探,成功钻探至1804.78m,一举取得突破而发现了该特大型铁矿。勘探过程中,克 服了深孔强造斜复杂地层钻孔严重弯曲和严重漏失等影响,研究掌握并较好地利用矿区钻 孔弯曲规律,采用多种防斜技术组合措施,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所突破,较好地解决了深孔 钻探施工难题,共完成深孔41个,钻探工作量81758.73m(截至2010年7月),而且大大减少 了纠斜工作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大量成本,较好地完成了深孔钻探施工任务,仅颜店 矿段提交工业铁资源储量6.22×108t,加上翟村矿段预计可提交储量超过16×108t,经济和 社会价值显著。
玲珑金矿东风矿区,在地质找矿理论的指导下,依靠深孔钻探技术,优化了钻孔结 构,较早采用了S95WL钻具和加强型钻杆,优选了冲洗液,合理采用了先进的动力头钻机 和液动锤WL冲击回转钻探技术,在矿区设计多为斜孔的情况下,钻探深度不断取得突破,最深达到1891.38m,而且有效减少了事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该特大型金 矿钻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钻孔114个,钻探工作量130917.75m(截至2010年5月),探获 金矿储量约150t,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❷ 十八大报告中 四个意识 指什么 详细内容
1、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2、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3、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4、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成果意识扩展阅读:
一、十八大的历史背景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二、会议要点
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小康社会目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❸ 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对吗
答案: 解析: (1)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版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权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在加深。世界上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 (2)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使思维成果转化为客观事物,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3)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❹ 什么是意识关于意识的本质有哪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根据马哲的说法,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并有能动作用,啥是能动作用我也记不清了,你去查书。貌似还说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是意识的载体。我的高中老师告诉我,你脑子里想的就是意识,比如你想一支笔,这支笔不能拿出来给人看,不能写字,这就是意识。除此之外所有你脑子之外的人 事儿 思想体系如马哲都是物质,因为这些客观存在,就是物质。
后来我读了很多书,思考这些问题,就是意识和物质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的问题本身是有错误的逻辑的,据我现在的认知是这样认为的。并不是前沿的研究成果就一定是正确的或先进的,很显然科学技术让人类堕落,迷茫,迷失,骄傲自大,奔向灭亡,如环境污染,核武器等等。
根据最古老的也是人类印刷量最大的一本书的记载,人的肉体来自土,现代科学证明人的肉体和土的化学元素是一样的,人的灵魂来自造零的上帝,神的一口气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思维的意识,所以说人活一口气,所以人的本质是这口来自神的气。这里牵扯到神主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事实证明,神客观存在,我们不能指着牛顿,爱因斯坦的鼻子说,我比你聪明,因为他们都相信神的存在。相信不是心里相信,而是接受神存在的客观事实。你最好去看bible。
公元纪年从何开始?一周七天谁来确定?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就去往哪里,我们是什么,我们的意识是什么。
愿你早日认识爱我们的上帝。认识真理,真理让我们自由,并有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在真理和事实面前低下头。敬畏造物主吧。
❺ 关于意识的本质有哪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暂时的资料来源是 90 年代的一些书,不算很新,比如
Daniel De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1992(中译本《意识的解释》) Francis Crick,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 1995(中译本《惊人的假说》) John Searle,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review collection; 1997)(中译本《意识的奥秘》)。 通常人们会把人的意识和自然界的物理机制看成两个不同的东西,但最近一百年来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大致包括做人工智能的、搞认知心理学的和做神经科学的)的主流意见都认为这种二元论是不可取的,要想办法用物理学、生物学的方式来解释意识。
而解释意识在我看来至少有这两个部分:
另一个在我看来则完全是个谜。解释意识不仅仅要解释它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这样的物理结构、生理结构会产生「意识」?并不是实现功能而已,而是我们都「意识得到」,而我们认为其它至少非生物是没有意识的。那么,有意识和没有意识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什么使我们有意识而另一些存在物没有。我没有看到任何人提出过合理的答案。这不是一个「功能」的问题,不是我们会说话、会思考的问题,即使造出了一台能实现这些功能的机器人、计算机,它们是否有意识仍然是另外一回事。当然,也有人选择否定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只把意识解释为功能,但这很可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取消了问题而不是解决了意识的奥秘。
有很多关于意识的研究都是把重点放在前一个解释,我想这也是相对来说容易解释的部分,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前一点的解释并没有直接解决后一个问题。
❻ 怎样树立时间观念决定工作成效的意识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2、我国深圳特区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3、美国人有一句名言:栽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时间就是现在。
4、注重时间统计。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记录每天的活动,时间精确到分。《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篇论文共用“43小时45分”。一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学术著作,就有70多部。
❼ 成果简述是什么意思
阶段性,是证明你做这是是有分阶段分步骤的,
阶段性成果,你这阶段的成果专或发现,
然后简述出来属。简述:简单的叙述。你可以这样说:xxx事情,的第几阶段(或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后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发现什么,得到什么)
例如;
写论文,计划第一阶段是,市场调查。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么数据
2。什么问题完成3.~~~
简述最好分点说明~
❽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成果
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现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探究式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初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中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多问
学生有了疑问,还应该使学生把问题问出来,求得答案。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结果使得问题胎死腹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对问题麻木了,不但不努力寻找“是什么”,而且也懒得思考“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问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作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不是什么都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不是都正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自己和材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❾ 请问什么是成果意识谢~
结果论
❿ 成就意识的写作。
你的意思是要成稿还是要思路?要成稿不太现实,因为那不是在帮你,你拿专去用了自己心里都不属踏实。如果是要思路,你如果还没有参加工作那么别人的思路你用不了,因为你不了解,如果你己经参加了工作那就写你自己就是了。别告诉我你参加工作后没一件事让你觉得有成就感呢。那样的话你这篇文章写不写都没意思了。当然,如果你要的这份稿子将决定你的工作,那么我甚至可以帮你写成稿并且不用你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