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项目提交成果材料目录

项目提交成果材料目录

发布时间:2021-04-27 03:48:00

Ⅰ 项目管理办公室资料怎么整理,档案盒目录是什么跪求。。。。。

档案资料:封面,目录,文件资料和备考表
工程施工资料一般按工程项目分类,使同一个工程的资料都集中在一起,这样能够反映该项目工程的全貌。而每一类下,有可以按照专业分为若干类。施工资料的木绿编制,应通过一定形式,按照一定要求,总结整理成果,揭示资料的内容何他们之间的联系,便于检索。
不知道你的项目是否是这个施工的。。。

Ⅱ 做项目申报材料时就需将不同的扫描件资料装订成且要求有目录;编目录时需页码数如何操作

逐个编辑,或者在word中设好目录,自动生成,建议参考以下教程:http://wenku..com/view/5c12547c31b765ce0508140d.html

Ⅲ 科技成果评价是怎么的流程及需要资料有哪些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被评价科技成果进行审查与辨别,对其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结论。对成果的知识产权不做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主要针对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三种类型进行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1、技术创新程度、技术指标先进程度;
2、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
3、成果的重现性和成熟程度;
4、成果应用价值与效果;
5、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进一步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简称评价机构)是指参加科技成果评价试点的具有科技成果评价业务能力,独立接受科技成果评价委托,有偿提供科技成果评价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事业单位。
目前,在四川可做科技成果评价的机构推荐: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等
科技成果评价项目所需材料目录
(1) 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
(2) 研制报告(主要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已推广应用及取得的效益情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的意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3) 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
(4) 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5)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背景材料,引用他人成果或者结论的参考文献;
(6)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审批文件及产品企业标准;
(7) 缴纳国税、地税的税务证明或推广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证明;
(8) 用户应用证明;
(9) 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及荣誉证书
(10) 说明知识产权状况的相关材料;
(11) 由有资质的查新单位出具的科技成果查新报告;
(12) 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立项的项目证书或结题证书等。
成果评价的流程
1、委托方向评价机构提出成果评价需求。
2、评价机构收到被评价成果材料后,初步审查评价委托方提交的技术资料,判断评价委托方提出的评价要求能否实现。
3、接受评价委托,与委托方签订评价合同,约定有关评价的要求、完成时间和费用等事项。
4、确定成果评价负责人。由其选聘熟悉被评价科技成果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评价咨询专家,同一单位的专家不得超过两人。
5、对于需要具备检测或查新报告才能做出评价结论,但评价委托方又未提供相关报告的,评价机构可以要求评价委托方提交符合要求的检测、查新报告,也可以与评价委托方协商,由评价机构作为检测、查新委托人取得检测、查新报告。
6、专家评价。由每位咨询专家独立评价,提出评价意见。评价机构工作人员负责汇总每位咨询专家的评分结果,并计算出综合评分。
7、评价负责人在综合所有咨询专家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综合评价结论。
8、按约定的时间、方式和份数向评价委托方交付评价报告。

Ⅳ IT项目验收材料如何分册做目录

很简单啊 看下分类有没有要求 然后把要装订成册的内容做个目录 比如项目经理任命书-------------1;实施方案报审表----------2;以此类推嘛

Ⅳ 项目的成果形式都有哪些种类

项目的成果形式的种类有:

1、学术论文

2、软件

3、设计技术资料

4、实版用新型专利权

5、外观设计专利

6、带有技术参数的图纸等

(5)项目提交成果材料目录扩展阅读

科技项目是指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内容而单独立项的项目,其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科学技术问题。不同的科技项目,根据其性质、实施范围、运作特点有不同的分类。

科技成果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型:

1、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

2、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

3、软科学成果,是指对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动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

Ⅵ 项目申报材料怎么写

建议上网抄

Ⅶ 做科技成果鉴定书要提供哪些文件材料

科技成果鉴定所需材料和文件明细

一、工业应用科技成果鉴定材料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项目合同书(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
3、资料目录;
4、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是对成果研究过程的工作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任务来源、立项或选题背景、研制工作的组织过程,成果的主要创新性和先进性以及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5、技术研究报告;
6、标准及质量检测报告 ;
7、设计、工艺及质量检测文件;
8、查新报告 ;
9、应用单位证明材料;
10、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
11、涉及污染环境和劳动安全等问题的科技成果,需有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报告或证明;
12、行业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
13、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电子版。

二、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资料要求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项目合同书(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
3、资料目录;
4、研究(推广)总结报告。包括研究方法、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等,采用技术路线有何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推广应用的范围、措施,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系统论述;
5、栽培技术规范(要点);
6、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方法对比情况;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8、测产验收意见或权威部门出具的实打实收报告;
9、应用证明;
10、查新报告;
11、附件:论文、专利、评价证明等;
12、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电子版。

三、医疗卫生科研成果鉴定资料要求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立项文件、项目合同书;
3、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4、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侧重社会效益);
5、科技成果查新报告;
6、临床资料及推广应用证明(推广应用证明需两份以上);
7、项目组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著、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年以上;复印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内容;
8、其它证明材料。

Ⅷ 项目五 资料整理与验收

一、野外资料整理及野外验收

野外工作结束后,应系统整理野外调查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各种原始图件、实测剖面、矿产调查资料,各种登记表卡、标本样品和部分分析鉴定成果等。对这些资料的整理程度除应达到彼此吻合外,还要求做到内容真实完备,格式统一,项目齐全,文字记录工整,图面清晰整洁并按规定进行了着墨装饰。各种标本应根据室内综合研究和野外验收的需要进行清理和陈列,部分分析鉴定成果亦应分类装订并编制索引,以便查阅。

野外验收之前还应对已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初步的综合分析,编制和完善各种实际材料图以及供野外验收用的1∶5万地质图、野外验收汇报提纲(即野外阶段工作情况文字小结)。野外验收是由图幅承测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由地质大队组织进行。验收时图幅承测单位必须提供和具备下列资料:

1)图幅任务书、设计书和相应的图件以及设计审批意见书;

2)1∶5万彩色喷墨地质图;

3)1∶2.5万野外清图(附着色透明纸膜片)一套;

4)1∶2.5万实际材料图及相关数据库;

5)遥感照片及其解译图件;

6)地层、岩体、构造实测剖面及其原始记录和实测地质剖面数据库;

7)地质记录本、各类取样记录本及其他原始记录表册和野外地质路线调查数据库;

8)已收到的各类实验分析成果报表;

9)各类岩、矿、古生物标本;

10)针对区域矿产调查,还需提交如下资料:

·1∶5万彩色喷墨矿产图(含成矿预测图);

·概略检查应提交1∶1万地质矿产草图、实际材料图及相关数据库,物化探异常图,概略检查地质简报等;

·重点检查应提交1∶2000~1∶1万地质矿产草图、实际材料图及相关数据库,工程编录原始资料和工程素描图,物化探异常图,矿化体分布和采样平面图,大比例尺重要地质剖面图,重点检查地质报告等;

·区内已有和正在普查、详查、勘探、开采的矿床(点)资料,登记卡片和简表;

·收集、整理的各类物探、化探、遥感异常资料,登记卡片和简表。

野外验收以《技术要求》和省局审查批准的图幅设计及其批复意见书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地质大队在年度或阶段工作中对图幅设计执行过程中提出的具体意见等综合衡定图幅工作质量。验收重点以审查野外原始资料为主,着重于各项野外调查工作程度的检查,包括点线控制程度,重大地质矿产问题的解决程度、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应用,实物工作量部署的合理性,原始资料的完备与整理程度,资料的真实可靠性等各个方面。野外验收的方式是按专业分组进行,审查资料的内容是全面兼顾、逐项检查,资料较多时可采用抽查方式进行,但关键、重点部分的原始资料必须详细审阅,必要时会进行野外实地检查。

野外验收结果是根据各专业审查小组的评审意见形成野外验收意见书,简明扼要地评述野外调查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实物工作量工作方法、控制程度,取得的主要地质调查成果及其质量状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工作意见,并明确做出验收与否的结论。该意见书作为野外验收的正式文件由地质大队下达图幅承测单位并按意见书的要求开展进一步的野外复查补课工作。若野外验收未予通过,则图幅承测单位应根据野外验收指出的存在问题,研究制定补充工作方案,继续补做工作,直到达到野外验收标准时,经地质大队检查通过或重新组织进行验收。

二、最终资料编录与最终验收

区调图幅最终资料编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野外调查阶段所取得的各类原始资料、各项分析鉴定报告和测区已有的前人工作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地室内整理与综合研究,从而把野外调查阶段所积累起来的各类实际资料进一步深化、提高,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把这些认识充分而精确地反映在作为区调工作最终成果的文字报告和相应图件中。为了保证室内整理与综合研究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资料编录工作应在图幅承测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图幅队长主持,承担图幅施测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分工进行。整个工作阶段应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以保证资料编录工作能够按照预定计划步骤正常进行。

最终资料编录工作应在图幅野外验收以后并对所在的地质矿产遗留问题已经复查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它是区调图幅最后一次资料编录,也是一次总结工作经验和全面质量检查的过程。因此,必须做到认真负责、全面、彻底,并按照图幅设计的规定,对于凡是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应予以解决。

最终资料编录阶段,需完成下列资料的整理、编录并提交最终审查验收及归档保存。

1)原始资料:包括各种野外记录本、卡片、登记簿及编录表格,各种野外原始手图和航照解译资料,各种剖面资料,各类标本、样品的分析鉴定报告,野外素描、摄影资料,代表性岩石、矿石、矿物、化石及系统的剖面标本,参考和引用的有关资料。

2)实际材料图(1∶2.5万~1∶5万比例尺的地质实际材料图、重砂测量实际材料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实际材料图及其过渡性图件)和空间数据库。

3)成果图件:1∶2.5万~1∶5万比例尺的重砂矿物分组异常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图面单元素等量线图、综合异常图,1∶5万比例尺的地质图、矿产图和地形、地质、矿产编稿原图及相关空间数据库。

4)分幅或联幅编制的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和分幅说明书(纸介质和电子文件)以及在图幅说明书编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单项过渡性综合成果,如地层、岩石、构造登记卡片及表册。各类综合分析图表和附图、素描等均需编制在附页上,附于相应卡片之后。

5)项目任务书、设计书、野外验收意见及审批文件、项目承担单位的初审意见书。

(一)原始资料的整理和编录要求

各类原始资料应按最终成果资料编录的需要和归档要求进行系统整理,必须做到:

1)格式统一,项目齐全,资料充分,内容真实并足以满足各类最终成果图件和各种文字报告编写的需要,野外记录字迹要清晰、整洁,编号不混、不乱,封面加贴标签,封内编目及索引便于查找和长期保存。

2)原始资料内容不允许在室内涂改,如因复查补充工作后对原记录有不同见解或有新的发现时则应采取补充记录或批注形式在适当位置进行补充过修正,一些重要的岩矿测试和古生物鉴定成果亦应在野外记录的相应部位予以旁注或统一编册,其中岩石薄片定名、各类化石及孢粉和年龄测定值,直接在野外记录中注记;区域填图中所采的岩石薄片、岩石光谱、化学样、硅酸盐分析样等分析成果需按顺序号编排装订成册,统一编目,以便于查找和引用。

3)野外记录中的点号、样品号、重要数据、路线剖面和素描资料等应着墨书写,以利于资料的长期保存。

4)经检查校核后的野外原始资料之间及其与相应图件,实物标本、样品和有关分析鉴定报告要做到吻合无缺。

各类野外原始图件应进行全面核查,要求做到:

1)图面内容完备,结构和整饰合理,责任表内容齐全,其精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界线与采样位置标定准确,各类编号注记清楚,不混、不错、不漏、不重。

3)各种原始图件之间,原始图件与野外记录和实物标本样品以及文字报告和最终成图之间应保持完全吻合一致,而不相互矛盾。

4)成图依据充分,表达方式合理,符合GB 958—1989《区域地质图图例》和DZ/T 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万)》图式图例的统一规定,修改补充部分亦有据可查。

5)图面清晰、整洁、着色协调醒目,便于阅读。

全面清理和鉴别野外采集的岩石、矿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及其他各类鉴定样品,做到标签完备、编号定名正确并与野外记录、原始图件和室内分析、鉴定成果吻合无误。每个图幅都要求清理一套有代表性的地层、岩体和构造剖面标本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岩矿古生物陈列标本并要将这些标本长期保存。其他标本亦应按类分别整理装箱以供随时查阅参考。

对各类岩矿薄片、光片、古生物、孢粉、岩矿石光谱、硅酸盐、同位素、矿石化学样等实验分析鉴定成果进行清理校核,做到成果报告与标签送样单,野外记录和原始图件相互吻合。对于文字书写不利于长期保存、字迹模糊不清者应予重新清抄。各项分析、鉴定成果报告经检查校核无误后则按编号顺序,分别装订成册并于封面上注明图幅名称、分析鉴定报告种类和样品起止号码以及采样地区等,如样品数量较多,则应分册装订。各类成果报表均应编制索引表以便于查阅。

对实测或草测的地层、岩体和构造剖面进行最后检查校正和整理,要求做到剖面划分及表示精度符合设计规定,地层厚度计算和作图方法统一,分层合理,计算结果正确。剖面图内容齐备,图式、图例符合1∶5万区调现行统一规定。剖面记录清晰、整洁并与剖面图、柱状图吻合无误。

对于工作中凡已利用了的1∶20万区调资料或其他前人资料包括原始资料、测试成果和有关图文表册等,均需按1∶5万区调的统一格式全文转抄或复制,并作为1∶5万区调资料的组成部分,最终予以归档上交。其中点号和各种实物工作量编号可不改变,而以文字注记说明的方式或在图件上采用与已利用的点号之下画一横线予以区分,以便于查阅。转抄利用资料和测试成果,均要另成一册,不得与新作工作的1∶5万区调资料混编。

(二)主要图件的编制要求

图幅最终资料编录阶段需要完成或最后完善下列主要图件的编制任务:

1)1∶2.5万地质实际材料图及相关数据库

2)1∶5万地质图及相关数据库

3)1∶5万编稿原图。(地形底图、地质图、矿产图)

4)1∶5000航片解译略图。

5)针对区域矿产调查,还需提交如下资料:

·1∶5万矿产图及相关数据库;

·1∶2.5万重砂测量实际材料图及相关数据库;

·1∶2.5万重砂矿物分组异常图及相关数据库;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实际材料图、原始数据图及相关数据库;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等量线图(包括组合数据图和单位元素异常);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图及相关数据库。

编制各种图件总的要求是底图选择合理,质量符合精度要求,图面内容真实完备、依据充分,各种点线位置准确,注记清楚,图面结构和表达方式合理,原始资料、文字报告和图表之间吻合一致。

1.地质实际材料图应表示的主要内容

1)地质观察路线、观察点及其编号,观察点原则上应逐点编号。

2)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实测与推测地层整合与不整合界线、侵入岩与围岩接触界线、蚀变带界线、相带界线、变质带界线、脉岩和各种性质的断裂构造线和火山构造等。

3)各种产状要素、地质体及其时代划分的地质代号、实测剖面位置及名称。

4)地质调查过程中所采集的各类标本(除陈列标本)、样品、化石产地及其编号,以及用于填图的槽探、浅井和钻孔位置及其编号。

1∶2.5万重砂矿物分组异常图的基本技术要求:

采用具有稀网坐标注记的同比例尺薄膜水系图为底图。图中水系、坐标网精度应与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套合一致。该图系根据测区重矿物自然组合特征分组编制的重砂成果图件,图上表示的主要内容有取样点位置及编号、异常矿物含量级别(采用圆圈串珠法表示)、异常区、点(即分散晕及高含量点)的分布位置和编号、主要异常矿物名称或代号。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原始数据图的基本技术要求:

该图以同比例尺取样实际材料图为底图,但坐标网线间距应加密到0.5km。图上表示取样点位、编号和元素光谱分析原始数据。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等量线图的基本技术要求:

该图以同比例尺加密坐标网线的坐标图为底图,图上表示以0.25km2为单位的坐标网格、单元素组合数据(即网格化数据)和依据组合数据通过勾绘的单元素等量线及其异常区。

以上两种图件的成图元素依据光谱分析成果报出数据和区域地质矿产条件而定。一般要求凡有数据报出的元素均需编制原始数据图,但单元素等量线图则主要对那些找矿指示意义较大,成果报出数据能够满足等量线勾绘的元素成图,通常以5~6个元素为宜。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图的基本技术要求:

该图是土壤地化工作的最终成果图件,它是根据各单元素等量线图上的单元素异常区,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地球化学场的基本特征,综合圈定的复合(综合)元素异常分布图。图上表示各综合元素异常区和异常元素高含量点的分布位置、异常元素名称和异常区、点编号。

2.地质图应表示的主要内容

1)实测或推测的各类地质界线,包括地层整合或不整合界线、侵入接触界线、岩浆岩相带界线、变质相带和混合岩化带界线、蚀变带界线、各种性质的断裂构造线和各种脉岩或其他线形地质体。

地质图上只表示直径大于2mm的闭合地质体和宽度大于1mm、长度大于2mm的线状地质体。对于小于上述尺寸,但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控矿层、含矿层和找矿标志等可适当放大或归并表示。宽度大于50m的断裂构造带用双线加花纹放大表示。

2)各类代表性产状要素,包括地层产状、岩浆岩原生构造及岩体接触面产状、变质岩或混合岩化岩石的片理或片麻理产状和不同性质的断裂产状。各类产状要素的选取以能清晰地反映构造性质为原则。

3)能反映地质体时代(期、次或层位)特征的各类地质符号,以及侵入岩、喷出岩、混合岩和蚀变岩石的岩性、岩相花纹或符号。

4)主要的化石产地,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样品的采样位置和年龄测定方法,不同性质的火山口、火山锥,重要的矿化蚀变和图切剖面线位置。

5)每个图幅必须附有垂直区域构造线走向的图切剖面图。剖面线可以是直线或折线,但必须置于能够反映全区地质构造特征的代表性地段。剖面图的垂直与水平比例尺相同。

以颜色或有色花纹反映的地质体应按照统一规定的色标设色。

6)地质图不附综合地层柱状图,但每个图幅仍应单独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该图应具备以下内容:地层系统、地层代号、柱状图、厚度、岩性描述。其中岩性描述一栏应以简练的文字概括其岩性组合、岩相变化、含矿性和具有标准性和代表性的孢粉组合或化石名称及产出层位。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比例尺应大于地质图比例尺。

3.矿产图应表示的主要内容

矿产图应全面反映测区全部矿床、矿点、矿化点、矿产普查异常及高含量点和根据各类找矿产资料的综合研究而圈定的区域找矿远景区段,并做到图面内容与文字报告、矿产登记卡片、普查成果图件和其他单项矿产资料吻合一致。图上应表示的具体内容如下:

1)按规模大小分别表示区内各种矿产的产出位置及其编号。其矿床规模参照以下原则规划:

工业矿床 只经过勘察工作证实而具有工业储备和利用价值的矿床。包括从前开采过的矿床。

矿点 指在地质调查或普查勘探工作中所确定的或地质上有足够论据的有矿存在的地段,但由于工作控制程度不够而尚未正式计算储量或仅估算地质储量的矿产地。

矿化点 是指那些经过地表研究,不明工业价值的矿化现象和各种直接找矿标志。

工业矿床的大中小型实际规模按国家储委正式审定的工业储量大小决定,以不同图形和图案花纹分别表示矿种,符号大小表示矿床规模。

2)按组合矿物、综合元素分别表示通过区域重砂测量、土壤(或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所确定的全部综合异常区和高含量点位置及其编号。地球物理测量表示依据等值线而圈定的异常范围和编号,并用特定符号表示异常种类、注明异常强度。点异常只表示异常的中心位置及其强度和编号。

3)根据区域成矿条件和已知矿化信息、找矿标志的综合分析所圈定的各类矿产找矿远景靶区范围,并将靶区分为A、B、C三类。

4)图上所表示的各种工业矿床、矿点、矿化点、异常区、高含量点应依据图上坐标网络,按照自上而下、从左至右的顺序统一连续编号。

(三)图幅说明书的编制要求

图幅说明书是1∶5万区调工作主要成果资料之一,也是反映区调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认真编写,对图幅说明书总的要求是内容真实,论据充分,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以反映综合性资料和结论性成果为主,实际材料和结论必须与其他各类图文表册资料互相印证。具体要求如下:

1)1∶5万区调图幅一般都按单幅(个别情况可按联幅)编写地质图说明书,并提交最终审查验收,说明书文字数量以控制在3万~5万字为宜。

2)图幅说明书编写之前应由承测图幅队长组织编写人员拟定说明书详细提纲,报地质大队审定,其内容可根据各图幅区调工作的具体任务、要求和测区地质矿产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说明书不反映区域地质概况,只就图面所表示的内容阐述基本特征和今后找矿方向。地质图说明书随图出版发行。

3)图幅说明书各部分初稿编写完成之后,应由承测图幅队长或组织专人统一修改后交地质大队初审,然后由作者根据初审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再经编写单位定稿后交付打印复制,提交最终验收。

(四)最终验收前的准备及资料归档工作

最终资料编录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应将提交验收的各项主要资料提请地质大队进行初步审查,一些主要成果资料需经主管队长或总工程师审查签署后方能提交验收,各项资料准备就绪后由地质大队向各省地矿局提出图幅最终验收的请示报告,并对验收工作的有关准备事宜做出具体安排。

提交最终验收的资料除全部野外原始资料、技术资料和各种实物资料外,还应提交如下最终成果和过渡性综合资料:

1)1∶5万地质图;

2)1∶2.5万地质实际材料图及野外用图(裱糊磅纸图);

3)1∶5万航片解译略图;

4)1∶5万地质图、矿产图、地形底图编稿原图;

5)各类样品分析、岩矿、古生物鉴定和同位素测定成果报告(表册);

6)综合地层柱状图、构造纲要图(比例尺自定);

7)地层、岩浆岩、变质岩、褶皱、断裂登记簿(卡);

8)各期次(旋回)侵入岩、火山岩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特征表;

9)地质图说明书(打印本);

10)项目经费竣工决算报告;

11)针对区域矿产调查,还需提交如下资料:

·矿产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实际材料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原始数据图及空间数据库;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等量线图(包括组合数据和单元素异常)及空间数据库;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重砂测量实际材料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重砂矿物分组异常图及空间数据库;

·矿产登记卡片;

·各类异常、高含量点登记卡片;

·矿区、矿点和各类异常检查评价报告或简报;

·矿产图说明书;

·地质矿产专题研究报告及相应附图。

提交验收的各项资料应于验收前进行清点、登记和最后整饰并编制资料目录、索引,以便于查阅。

图幅最终验收通过后,要根据验收会议提出的评议和决议意见对各项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和部分成果重新复制,并着手进行各项原本档案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该项工作要严格按照部、局统一颁发的有关文件和地质大队制定的地质原本档案立卷归档的具体细则要求执行。下列资料需要按规定归档上交地质大队资料室:

1)地质图说明书(最终手稿和提供出版稿各一份);

2)1∶5万地质图(着色纸图)及空间数据库;

3)1∶5万地质图、矿产图、地形底图编稿原图和1∶2.5万地形底图编稿原图以及上述图件的图历簿;

4)1∶2.5万地质实际材料图及空间数据库;

5)1∶5万航片解译略图及空间数据库;

6)1∶2.5万野外地质清图(裱糊磅纸图);

7)地层登记表;

8)综合地层柱状图;

9)岩浆岩登记簿(卡);

10)各期次(旋回)侵入岩、火山岩、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特征表;

11)变质岩登记簿;

12)褶皱登记卡;

13)断裂登记卡;

14)野外记录簿(包括地质、矿产、重砂、化探取样、物探测量记录簿);

15)各类剖面资料(包括草测路线剖面);

16)各种分析、鉴定报告表册(包括古生物、孢粉和同位素测定及其他分析、鉴定成果);

17)野外素描及影像资料;

18)区调工作任务书;

19)图幅设计书及局、队审批意见;

20)野外验收意见书;

21)最终验收评议书和决议书;

22)有保存价值的其他技术资料和指示文件;

23)针对区域矿产调查,下列资料需要按规定归档:

·1∶5000矿产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实际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原始数据图;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等量线图及空间数据库;

·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重砂测量实际材料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重砂矿物分组异常图及空间数据库;

·1∶2.5万重砂测量野外清图;

·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野外清图;

·矿区、点检查评价报告或简报及有关资料;

·矿产登记片;

·各类异常、高含量点登记卡片;

·槽探、井探、硐探工程编录资料。

每个图幅或联测地区的代表性地层、岩体、构造剖面标本,代表性的矿石、矿物标本、古生物标本由承测单位进行整理分类装箱,并开具清单目录,随同前述资料上交。

Ⅸ 科研项目的成果形式具体有哪些

1、论文和专著

2、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原型

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

4、发明专利

5、实用内新型专利

6、外观设计容专利

7、带有技术参数的图纸等

8、基础软件

9、应用软件

10、其他

阅读全文

与项目提交成果材料目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