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秋红的获奖情况
1.韩秋红 全国优秀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7年
2.韩秋红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 东北师范大学 2007年
3.韩秋红 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春市委、市政府 2006年
4.韩秋红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网络课程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网络资源类)二等奖 吉林省教育厅 2006年
5.韩秋红 社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2005年
6.韩秋红 东北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女教师” 东北师范大学工会、妇委会 2005年
7.韩秋红 积极履行职责的省政协委员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 2005年
8.韩秋红 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2004年
9.韩秋红 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 2004年
10.韩秋红 关于深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民盟第十五次高等教育研讨会一等奖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教育委员会 2004年
11.韩秋红 积极履行职责的省政协委员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 2004年
12.韩秋红 陈爱梅 《黑格尔之后——现当代西方哲学》 东北师范大学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东北师范大学 2003年
13.韩秋红 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吉林省哲学学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 吉林省哲学学会 2003年
14.韩秋红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 长春市优秀调研成果 长春市优秀调研成果评审委员会 2002年
15.韩秋红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嬗变的社会根源——从哲学转向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吉林省哲学学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哲学学会 2002年
16.韩秋红 吉林省民盟优秀盟员奖 中国民主同盟 2002年
17.韩秋红 关于长春市社区建设的调查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社会学学会 2001年
18.韩秋红 西方马克思理论方向嬗变的社会根源 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论文三等奖 吉林省社科领导小组 2001年
19.韩秋红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吉林省哲学学会一等奖 吉林省哲学学会 2001年
20.韩秋红 长春市民盟特殊贡献奖 中国民主同盟 2001年
21.韩秋红 《理性的耕耘》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著作奖 东北师范大学 2000年
22.韩秋红长春市民盟优秀盟员奖中国民主同盟2000年
㈡ 王利民的学术简介
科研项目:
1.“两宋理学诗派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人 已完成
2.“王士祯诗歌研究” 南通师范学院项目 主持人 已完成
3.“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夏丏尊传”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人 已结题
4.“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朱彝尊传”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人 已结题
5.“宋代理学诗与宋代文化发展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人 6.“曝书亭全集”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类项目 主持人 已结题
7.“宋明理学诗人群体研究”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主持人 在研
8.“秀水朱氏家族史”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WZT019) 主持人 在研
9.“宋明理学与江西文学研究”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主要参加者 已结题
10. “宋代理学诗人论稿”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7FZW003) 主持人
11. “中国古典文献学” 赣南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主持人
12. “明清小说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课程多媒体课件研制项目 主持人 已完成
13.“高校文学课程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研究” 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课题 主持人
14.“朱熹文学创作及其影响研究”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主持人 在研
15.“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张栻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
16.“宁都三魏研究”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8WX10) 主持人
17.“清史·文苑传”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 受聘专家
获奖:
1.1993年在苏州大学获得朱敬文奖学金。
2.199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首届研究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3.199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被评为三好研究生。
4.1998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华藏奖学金。
5.1998年被评为南通师范学院优秀骨干青年教师。
6.199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被评为研究生“科技活动先进个人”。
7.199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
8. 2002年制作的教学课件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
9.2003年被南通师范学院工会评为“文明教工”。
10.《冒辟疆与董小宛》于2005年获南通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流水高山万古心——〈南岳倡酬集〉论析》于2005年获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2007年“地域文化研究与文学教学互动模式实验”获江西省第十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13. 《濂洛风雅论》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7年10月19日。
14.2007年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15.2007年被评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16.《王士禛诗歌研究》于2009年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7.《曝书亭全集》于2011年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教学特色:
王利民具有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系统地讲授过“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化概论”、“词学通论”、“曲学通论”等本科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整体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组织严密,多媒体课件设计合理,语言表达流畅,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经常组织课堂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学效果良好。
王利民担任的研究生课程有“中国古代典籍校读”、“古代碑传文研究”、“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研究”、“宋元明清文学与文艺思潮”。在教学中态度认真,备课充分,课堂讲授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辅导及时、耐心,作业批改细致。王利民现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在对研究生讲课时,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同时把自己拥有的文献资料和电子数据库大量提供给研究生,引导他们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科研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受到了研究生们的欢迎。
论著:
1.《宋词艺术技巧辞典》(参撰)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中国艺术通史》(责任编辑)(特约校对) 江苏文艺出版社99年第一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副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冒辟疆与董小宛》 (第一作者) 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1版
5.《平屋主人——夏丏尊传》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6.《博大之宗——朱彝尊传》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7.《王士禛诗歌研究》 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1版
古籍整理:
1.《曝书亭全集》 校点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2.《千家诗》 审定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学备览》版
论文:
1.《清初山东有两位王士祯》 《文学遗产》95年3期
2.《贝叶绮语话西樵》 《古典文学知识》95年3期
3.《王士祯纪游诗简析》 《中国韵文学刊》94年2期
4.《王士祯七绝的清远风格》 《南通师专学报》94年2期
5.《王士祯竹枝词简论》(第一作者) 《南通师专学报》95年2期
6.《吴中诗人徐桢卿》(第二作者) 《吴中学刊》94年3期
7.《〈历朝诗集小传〉和〈静志居诗话〉对读》(第二作者) 《南通师专学报》96年2期
8.《绮丽余波溉渔洋》 《社会科学辑刊》97年4期
9.《〈易传〉死生之说揆义》 《周易研究》97年4期
10.《胡寅的志节及其〈崇正辩〉》 (台湾)《孔孟月刊》37卷2期
11.《唐宋时代在华的外国商人》 《文史知识》98年4期
12《忆念与报偿》 《南京师大学报》98年3期
13.《〈宋诗纪事〉辨正一则》 《文教资料》98年4期
14.《论王士祯的题画诗》 (台湾)《古今艺文》第25卷4期
15.《论王士祯的赠答送别诗与社会角色意识》 《青海师专学报》97年1期
16.《王士祯的家世和家学渊源考》 《南通师专学报》97年2期
17.《李兆元家世和生平考》 《南通师专学报》98年2期
18.《南驱北驰 笑傲疆场》(第二作者) 《基层生活》98年1期
19.《〈朱熹集·训蒙绝句〉辨正》 《江海学刊》99年6期
20.《从〈武夷棹歌〉论朱熹诗歌的双重文本》 《东方丛刊》99年4期
21.《陈子昂的玄感和朱熹的理兴》 《中国韵文学刊》99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1期全文转载
22. 《实践性·实用性·创新性——兼评近年出版的几部写作教材》(第二作者)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99年3期
23.《〈宋诗纪事〉指误一则》 《文献》2000年1期
24. 《论张载之学是易学》 《周易研究》2000年1期
25.《刘子翚“不远复”三字符及其对朱熹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1期
26. 《从故国之思、盛衰之感到盛世之音》 《南通师院学报》2000年1期
27.《〈训蒙绝句〉与朱子学的形成》 《朱子学刊》总第十一辑
28.《朱松和他的诗歌》 (台湾)《孔孟月刊》39卷4期
29.《建构〈朱子理学美学〉的形式体系》 (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七期
30.《朱熹〈东归乱稿〉的理学意蕴与理语情趣》(第一作者)《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3期
31.《〈宋诗纪事〉“朱张林联句”辨正》 《江海学刊》2001年4期
32.《朱熹诗文的文道一本论》 《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期
33.《朱熹题画诗论析》 (台湾)《孔孟学报》80期
34.《〈伊川击壤集〉与先天象数学》 《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3年9期全文转载
35.《从〈牧斋净稿〉看朱熹的道教信仰》 《宗教学研究》2002年4期
36.《冒辟疆的情缘》(第一作者) (台湾)《古今艺文》第28卷1期
37.《王渔洋诗歌艺术论》 (台湾)《古今艺文》第29卷2期
38.《秦蜀驿道上的神韵与性灵》 《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1期
39.《流水高山万古心——〈南岳倡酬集〉论析》 《文学遗产》2003年1期
40.《冒辟疆与董小宛的闺中雅趣》(第一作者) 《文史知识》2003年1期
41.《从〈伊川击壤集〉看邵雍的人生志趣》 《南通师院学报》2003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6期摘
42.《〈冒辟疆董小宛合传〉前言》(第一作者) 《南通今古》2003年2期
43.《复社领袖冒辟疆》(第二作者) 《文史知识》2003年8期
44.《李方膺论》(第二作者)
《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5.《王渔洋香奁体诗词创作论略》 (台湾)《古今艺文》第30卷4期
46.《二程的诗歌创作轨迹与交际领域》 《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1期
47.《二程诗辨伪》 《江海学刊》2004年2期
48.《南通旅游项目规划及线路设计构想》 (第一作者) 《苏东学刊》2004年3期
49.《从〈伊川击壤集〉看邵雍的风月情怀》 《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5期
50.《宋南渡之际武夷诗人群体的人员构成及其交游》 《新国学》第五卷
51.《“九天”与“九神”考》(第一作者) 《云梦学刊》2005年5期
52.《传存三千灵鬼的心魂——评严迪昌著〈清诗史〉》《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53.《刘子翚家世考》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54.《濂洛风雅论》 《文学遗产》2006年2期
55.《张载诗真伪考辨》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3期
56.《最忆虎头痴——朱彝尊与顾炎武》 《朱彝尊研究》第2期
57.《朱彝尊与端砚》 《岭南文史》2006年第4期
58.《濂洛风雅之开山——周敦颐的诗歌创作轨迹及其诗友》
(台湾)《古今艺文》第33卷1期
59.《沧江夜夜虹贯月,莫令光怪惊菰芦——王士禛歌行体咏物诗论析》(第二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期
60.《朱彝尊与曹寅交游考》 《红楼梦学刊》2007年2期
61.《朱彝尊的岭南之游》 《岭南文史》2007年第2期
62.《鸳水情缘——朱彝尊〈风怀二百韵〉之本事》 (台湾)《古今艺文》第33卷4期
63.《儒者与隐士的对话——朱熹与刘韫倡酬诗论析》 《中国诗学》第十三辑
64.《杞菊之眷·遂初之求·舞雩之风——简析张栻辞赋的哲理内涵》
《船山学刊》2009年2期
65.《朱国祚诗歌简论》(第一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2期
66.《朱彝尊著述研究及〈曝书亭全集〉》 《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5期
67.《高校文学课程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教学原则》(第二作者)《福建论坛》2009年8期
68.《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碰撞——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对比研究》(第二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4-5期摘
69.《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第一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1期
70.《人文关怀视野下的一部力作——评〈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第一作者)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六辑
71.《朱茂晭词简论》(第二作者) 《嘉兴学院学报》2010年2期
72.《理学之维:邵雍的诗学观念》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一辑,黄山书社2010年11月
73.《从《伊川击壤集》看邵雍的历史意识》(第二作者) 《求索》2011年2期
74.《朱休度诗歌简论》(第二作者) 《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4期
㈢ 如何申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每三年评选一次,具体时间不定。
2.所有推荐材料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回”进行公示。
3.拟答获奖成果名单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进行为期1个月的公示。
4.奖励委员会向教育部报告评奖结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评奖结果并授奖。
申报成果包括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以及普及类成果(教材、教辅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㈣ 南昌大学理学院的荣誉奖励
理学院2008、2009两年都获“南昌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南昌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理学院数学建模教练队指导本科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勇夺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1项
2010年学院获南昌大学三届三次教代会提案工作提案征集优秀组织奖,倪永年教授的提案《加强南昌大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获优秀提案二等奖
理学院获2008-2009年度学校办公室先进集体,陈志高评为2008-2009年度学校办公室先进个人
2010年陈华副教授的论文《高科技企业克服技术创新核心刚性对策的系统分析》获江西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
理学院评为南昌大学2008-2009学年学生党建工作单项红旗单位,叶春云评为学校2008-2009学年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贾仁安教授的著作《规模养种生态能源工程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陈义旺教授荣获“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和“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2009年陈义旺教授主持的“理工结合资源应用型化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校3项)
2009年涂国平教授负责的《高级系统动力学》评为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
2009年徐义红教授负责的《线性代数》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9年理学院数学建模教练队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3项
2009年贾仁安教授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09年傅春晖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9年理学院获南昌大学教职工优秀师德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
2009年分析化学教研室评为学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2009年邓群钊教授评为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09年吴芳英教授获“南昌大学中兴发展奖学奖教金”
2009年理学院获南昌大学青年教师教案和讲稿竞赛优秀组织奖,并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
2009年戴延凤教授获学校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全校5名),徐义红教授和陈华英讲师获二等奖(全校15名),刘静华讲师获鼓励奖
2009年理学院获学校教师授课竞赛优秀组织奖(全校3个)
2008年公共数学教学团队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朱传喜教授)
2008年化学专业评为省级特色本科专业
2008年朱传喜教授的《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改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年贾仁安教授获省级教学名师奖
2008年理学院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8年黄永瑚副教授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理学院获“南昌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南昌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理学院获“南昌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院团委荣获南昌大学2008年度“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获2008-2009南昌大学“优秀基层学生会”
2007年朱传喜教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我校唯一一名)
2007年贾仁安教授等主持的《“系统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朱传喜教授等主编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荣获“第二届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马新生教授等主编的《高等数学实验》荣获二等奖
2007年以凌意教授为领头人的校创新团队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李凤仪教授获省技术发明奖奖三等奖
2006年倪永年教授喜获“全国模范教师”
2006年《高等数学》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朱传喜教授)
2005年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评为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㈤ 彭迪云的工作经历
●1984.07—1993.04 江西大学经济学系 助教/讲师;
●1993.05—1995.05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讲师/教研室主任;
●1995.06—1999.06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9.07至今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1997.01—2002.03 南昌大学经济学系 副主任;
●2002.04—2008.03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副院长;
●2008.04—2010.07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2010.08—2014.06南昌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
●2014.06至今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院长 ;
●2015年 2月至今 南昌大学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06至今 南昌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学术晋升主要经历和荣誉称号:
——1992年晋升讲师。
——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1997年被批准为硕士生导师。
——1998年,被批准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1998年,获“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1998年,获“江西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江西省普通高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9年,获199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1999年,获“江西省第四次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00年,获“江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01年被批准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2年获“第十一届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03年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2003年,获“江西省高校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03年,获得江西省“百名专家谈崛起”三等奖1项。
——2004年获“第二届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称号。
——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2005年,获“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次)。
——2006年获“‘十五’期间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全省高校省情教育专家。
——2006年,获“江西省2004、2005年投入产出应用分析软科学课题奖”三等奖1项。
——2007年,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08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全省高校省情教育专家。
——2008年,获 “江西省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2009年,获 “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次)。
——2006~2011年,先后4次进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信誉榜,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评为“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2011年,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12年被确定为江西省咨询业协会(管理)注册咨询专家。
——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3年,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和“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
——2013年,获“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次)。
——2013年,获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我为江西教育改革献一策”一等奖。
——2014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4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5年,获“江西省2014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江西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㈥ 王乔的学术成果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挥税收对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作用研究”(在研)
[2] 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省财政收入形势分析与对策”(已结题)
[3] 主持财政部财政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加强与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问题研究”(已结题)
[4] 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分税制下地方税体系研究”(已结题)
[5] 主持财政部重点课题项目“新一轮税制改革难点、约束条件及对策研究”(已结题)
[6] 主持财政部重点课题项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股权再融资问题研究”(已结题) 代表性论文
[1] 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会计研究》.2005年第9期;
[2] “十一五”期间我国税制改革应该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税务研究》.2006年第2期;
[3] 通货膨胀对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基金的影响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1期;
[4]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8年第2期;
[5] 四大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的税收征管模式探讨.《税务研究》.2009年第7期;
[6]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非税收入的现状与评价.《经济评论》.2009年第6期。
代表性著作
[1] 《比较税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2] 《非税收入管理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3] 《上市公司治理与股权再融资》.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7月
[4] 《中国税收环境研究》.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 [1] 《论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获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
[2] 《中国税收若干问题研究》获江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
[3] 《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
[4] 《政府征税规模的公平合理性分析》获第十届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
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什么意思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回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答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㈧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怎么填
一.评奖来范围
时间限制:14年自1月1日至15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成果
内容限制:1.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科普读物等社会科学著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机关和市社科联确定的软课题
3.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刊物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
二.格式要求
《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一式四份
成果原件及复印件(著作及调研报告类每项成果必须报送原件4份,论文类每项成果必须报送原件1份,复印件3份)
成果如被有关部门采纳,须附上证明材料;被中央、省级报刊转载须附上复印件(同样一式四份)
三.申报时间
2016年6月10日前,欲申报此成果奖的讲师需将准备完全的申报材料(包含《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一式四份及根据要求准备的支撑材料四份)及所在院系科研分管领导签字盖章的初审表一起送至科研处。
四.参评成果及各项附件概不退还
具体要求请阅读群共享中的文件:关于印发《武汉市(第1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实施方案》的通知
㈨ 郑晓江的科研成果
1993年-2004年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获奖人 获奖单位 获奖时间 备注 1 中华民族精神之源 郑晓江 全省高校第三届(1991-1992)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3年 2 中华民族精神之源 郑晓江 江西省第二届青年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3年 3 试论中国传统死亡智慧的现代价值(论文) 郑晓江 江西省第六次社科三等奖 1994年 4 中国死亡智慧 郑晓江 江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1996 5 生死哲学系列研究 郑晓江 江西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8 专著 6 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 郑晓江、李承贵、杨雪骋 江西省高校第六届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9 专著 7 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 郑晓江 江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0 8 论中国传统死亡智能慧与“生死互渗”观 郑晓江 省高校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1 9 论中国传统死亡智慧与“生死互渗”观 郑晓江 江西省第五次青年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1 代表性论文 1 张载生死观及其现代沉思 《船山学刊》 2000年 2 道家生“生死一体”观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道教》 2000年 3 免于死亡焦虑与恐惧之方法——中国传统死亡智慧与“生死互渗”观 《中国哲学史》 2000年 4 中国死亡教育的新进展及沉思 《中国心理》 2000年 5 人生价值之源的寻觅 《文化中国》 2000年 6 《论陶渊明之生死观》 《中国哲学史》 2002年 7 《思想考古方法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现代哲学》 2002年 8 儒家德治理念与实践研究 《孔孟学报》 2003年9月第81期 9 论王船山的生死哲学 《孔孟月刊》 2003年11月第3期 10 黄檗古寺——寻访希运禅师 《普门学报》 2003年5月第15期 11 论周敦颐的人生哲学 《孔子研究》 2003年11月第6期 12 人生与民族—论文天祥的人格气节 《文化中国》 2004年6月第2期 13 论陆学即实学 《文史哲》 2004年5月第5期 14 佛教与临终关怀 《普门学报》 2004年5月第21期 15 宜黄大师欧阳竟无的学术与精神 《世界宗教研究》 2004年1月 16 《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变法实践》 《求索》 2005年3期 17 《周敦颐生死观探微》 《学海》 2006年3期 代表性专著 序号 成果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三人)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年 2 《穿透人生》 上海三联 1999年 3 《传统──现代人的两刃剑》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年 4 《中国人生精神》(二人)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 5 《西方人生精神》(二人)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 6 《生死两安》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 7 《中华民族精神之源》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 8 《拷问人生》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5年 9 《中国死亡智慧》 台湾三民书局 1994年 10 《杨简》(二人) 台湾三民书局 1995年 11 《祸福之门》 台湾汉欣出版社 1996年 12 《生死智慧》 台湾汉欣出版社 1997年 13 《善死与善终》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4 《中华贤哲》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5 《超越死亡》 正中书局 1999年 16 《生命终点的学问》 正中书局 2000年 17 《寻求人生的真谛》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年 18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 19 《八千里路云和月》 新华出版社 2003年 20 《神游千古—寻访历史文化伟人》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年 21 《中国生命学——中华贤哲生死智慧》 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9 主编著作 序号 成果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中国神秘术大观》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2 《中国死亡文化大观》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年 3 《中国生育文化大观》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9年 4 《中国避邪文化大观》 花城出版社 5 《疗救人生》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年 6 《宗教生死书》 台湾华成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 7 《融通孔佛——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年 8 《江右思想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9 《解读生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10 《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年 11 《六经注我》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12 《草根南昌》 学苑出版社 2006年 13 《赣文化研究》(1—11期) 1994-2004 已经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经费 批准时间 1 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 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5万 1994-1998 2 江右思想家研究 江西省社科重点项目 6000元 2002-2004 3 江西思想家及江西人之精神研究 省教委 4500元 2002-2004 4 陆九渊与“江西之学”研究 省级 4000元 2003-2005 5 南昌市民俗民居调查与研究 横向课题 5万 2004年 6 三清山道教文化调查与研究 横向课题 5万元 2004-2005 7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沿岸景观线‘赣文化长廊区’ 文化内涵设计” 横向课题 3万元 2004 8 “我们的赣江”沿江景观带主题命名 横向课题 2万元 2004 9 葛仙山历史文化调查与研究(副组长) 横向课题 1.5元 2004 10 宋代江右思想家研究 国家重点人文基地子项目 2万元 2003-2006
㈩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什么意思
科技成果奖抄是一个统称,主要指各省人民政府或国家部委授予的科技奖项,比如某某省科学技术奖就属于省部级科技奖,参照国家科技奖有一些分类,但每个省情况不同,基本分类是最高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成果推广奖等,不同的地级市获得省部级科技奖的数目是不一样的,要和科技实力挂钩。
地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按其理论水平,学术意义和作用划分奖励等级,地质报告,主要按理论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划分奖励等级。地质科技成果奖分为四等。
(10)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扩展阅读: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以下四类成果:
1、属于国内首创,本行业先进和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2、在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3、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4、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等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特别显著效益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