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钟南山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钟南山的作用:
1、呼吁重视疫情,争取了时间。
首先,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传染率还是非常的高的。但是钟南山院士自愿到前线,亲自指挥抗疫人员们,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治疗。这种魄力是我们普通人所不具备的。
2、准确预判疫情的传染情况,为防控隔离提供依据。
作为国内相关的专家,在疫情发生的初期,全国上下都没有准确的证据可以证明疫情的来源,也没有人可以说出疫情传染的途径,钟南山根据自己多年所学和经验判定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并敢于发生,提醒人民不要去武汉,武汉人也不要外出,为全国进行全面防疫提供了依据。
3、主动请命刀最前线。
疫情期间,钟南山带领他的团队,东奔西跑。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关键的信息,都是为了有效地预防这个病毒的扩散。在他的带领下期间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呼吁我们尽量少外出,如果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进行戴口罩。在疫情相对严重地区,应自己主动配合隔离。
(1)疫情钟南山的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㈡ 钟南山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有哪些重大贡献
2020年1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白岩松直播访问钟南山,得到钟南山两次说出“肯定的有人传人”,是中国官方首次确认病毒有人传人现象,撼动舆论,由此大众开始重视疫情白岩松后来描述钟南山“他说到了人传人、不要去武汉、要戴口罩等等,这样的言语立即产生了动员的效果。”
2020年2月2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发表讲话,指出
1、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情况可能比SARS还高,大概一个人能传染2到3个人之间,传染得非常快;
2、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3、出院后“复阳”的患者再被感染的概率很低;
4、中国的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其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
5、全球需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6、以往对突发性传染病重视不够,没有进行持续的科学研究;
7、一个月内研发出新药是不可能的。
2020年3月9日,钟南山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表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同时要制定从中国境外疫区来华的措施,对他们做必要的隔离。
2020年9月3日,钟南山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成员。
(2)疫情钟南山的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SARS时期
从2003年初,广东等地开始暴发不明原因肺炎的时候起,钟南山就在密切注视着疫情的发展情况。
2003年2月,钟南山否定了卫生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
2003年2月11日,钟南山在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市民到公众场所进行正常的活动是不会受到感染的,所以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对此过份恐惧”。4月11日则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广东省在SARS发病初期不存在有意隐瞒”。
钟南山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广东地区“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凭着多年经验,钟南山采用面罩通气方式维持病人生命,再使用适当剂量的皮质激素遏止病人肺部囊性纤维化。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和尝试正确,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认为: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激素的使用造成了后遗症使得康复者终身需要治疗其他症状。
性格与言行
钟南山以对疫情敢说真话见称,2003年4月11日在国台办的记者会说“从医学方面的角度来看,这个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为这个病的病原都没搞清,不可能控制它……
(记者: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没有!”,与4月3日中国卫生部长张文康“我在这儿以部长的名义说中国局部地区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到中国来工作、旅游、开会也是安全的”说法有异。
此外,2003年2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错误指SARS病原是衣原体,当天钟南山在广东省卫生厅紧急会议上纠正SARS的病原体是病毒。
㈢ 钟南山院士都有哪些成就
钟南山院士作为我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在其职业生涯中取得过非凡的成就。
一、成长经历钟南山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两级科研成果20余项,200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先后荣获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
钟南山在中国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的论文多达1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或者引用了81篇,主编了多部医学书籍。
㈣ 如何看待钟南山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呢
一、抗击非典的真心英雄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79年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大多数人对钟院士的熟悉和印象,是从2003年抗击非典开始的。
2003年1月21日,钟南山接到广东省卫生厅通知,前往中山市两家医院调查一种“怪病”。就在一个月前,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已接到一位从河源送来的奇怪肺炎病人:持续高热、干咳,肺部X光透视呈现“白肺”,使用抗生素毫不见效。两天后,河源有8位医生感染。
钟南山震惊了!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多年行医经验告诉他,这肯定是一种传染病。他立即上报,同时要求医院搞好防护隔离。在中山市调查的日子里,他发现此类病是非典型肺炎病例,很快向省卫生厅报告。省厅立即部署,他被任命为省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钟南山院士奔赴重点疫区指导!
钟南山院士获得荣誉奖项无数: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新中国成立60年100位感动中国人物和中国改革先锋,等等。
㈤ 除开在抗击疫情方面有突出贡献,钟南山院士还有什么科研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之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就赶往武汉,因为时间紧迫,他还是在高铁上随便找了一个靠近餐车的位置,争分夺秒,在高铁餐车上面研究文件。钟南山院士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钟南山院士对抗击新冠肺炎有着巨大的贡献,不过,他不仅仅是在抗击疫情有突出贡献,他在其他领域也是得到丰硕的科研成果。
钟南山院士多次获得中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在200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㈥ 钟南山成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他为抗疫做出了哪些贡献
2020年1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白岩松直播访问钟南山,得到钟南山两次说出“肯定的有人传人”,是中国官方首次确认病毒有人传人现象,撼动舆论,由此大众开始重视疫情白岩松后来描述钟南山“他说到了人传人、不要去武汉、要戴口罩等等,这样的言语立即产生了动员的效果。”
2020年2月2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发表讲话,指出
1、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情况可能比SARS还高,大概一个人能传染2到3个人之间,传染得非常快;
2、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3、出院后“复阳”的患者再被感染的概率很低;
4、中国的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其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
5、全球需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6、以往对突发性传染病重视不够,没有进行持续的科学研究;
7、一个月内研发出新药是不可能的。
2020年3月9日,钟南山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表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同时要制定从中国境外疫区来华的措施,对他们做必要的隔离。
(6)疫情钟南山的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1、钟南山为抗击SARS(非典)所做的一切为他赢得了“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美誉。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
他还荣获了2003年中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5年钟南山当选中华医学会第23届会长。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2、2003年4月中国社会调查所做的一项电话民意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200位受访民众当中,有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3、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㈦ 中国钟南山有什么学术成就
钟南山先生最近可以说是霸占了各大头条,他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因为大家都信任他,并且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虽然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但是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他亲自前往一线研究疫情,与医护工作者们共同商讨对策,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其实,早在2003年,他的名字就已经深入人心,在抗击非典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抗非英雄”,同时还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这样的钟南山先生无疑是伟大的,而且从他的学术成就来看,也是有资格成为中科院院士的。
但他为什么却不是中科院院士呢?其实他的履历早已说明一切。钟南山先生自1960年从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毕业以后,就长时间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担任主治医师,一直在和临床医学打交道,如今年过八旬,依然活跃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在广州的医院担任专家主任,凭借其高超的医疗技术来救治病人。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再度出山,前往一线抗击疫情。
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钟南山如此伟大,却没成为中科院院士,因为钟南山先生注重实践操作,所以工程院才是最适合他的地方。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所熟悉的医学领域的大专家,都没有成为中科院的院士,其中包括传染病学家李兰娟,以及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他们都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却依然没有进入中科院。
由此可见,想要成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一个注重理论研究,一个注重技术实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将理论完美运用到实践上,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当然,称号也不能代表一切,只要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刻苦钻研,敬业奉献,那就是光荣而又伟大的。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㈧ 钟南山为此次疫情付出了哪些他是此次疫情的最大功臣吗
结合这次疫情来看,钟南山院士真的是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觉得,这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说的明白的。首先,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传染率还是非常的高的。但是钟南山院士自愿到前线,亲自指挥抗疫人员们,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治疗。这种魄力是我们普通人所不具备的。
此次疫情之中,我们团结一致,共度难关。虽然说现在有的地方疫情还没有结束。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相信结束的那一天终究要来临。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我们一定要注意防范。一切听从上面的安排,注意到人多的地方一定要佩戴口罩。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负责。我相信,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前方等着我们的将是美好的生活。
㈨ 钟南山多年来一直默默努力,他究竟取得了多少医学成果
每周四下午是钟南山的例行问诊时间,如无特殊情况,他会两点半准时出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三楼1号诊室,问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他们通过专家热线预约,提交病例后由钟南山的助手们筛选,紧急的病症有可能优先安排。每周只有十几人能坐在钟南山面前,获得和钟南山一对一的至少半小时。现在病人平均要等三到六个月。名声最盛时,约他看病的人甚至排到两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