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给出一些建议
一是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是导致我国科技版成果转移转化权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创新认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奖励机制与模式,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互动融合,
二是重视科技成果转移中间机构。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由三方组成,一是由科研机构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等,无法高校的沟通,这个时候就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移中间机构的,充分发挥其沟通协同的作用。让企业和高校能够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国家财政科技计划成果和科技奖励成果为重点,发布一批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B. 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专利是属于教师还是学校有哪些法律依据
严格意义来讲,由于高校老师的研究内容是不确定的,所以他做出的任何专成果都能属于职务属发明,都得属于学校,特别是自身研究方向一致的发明创造内容
但是,一般来说,除非是课题项目直接获得的成果,其他自己兴趣爱好做的一些发明创造,作为非职务发明,自己来申请专利什么的,也没什么大问题,一般学校不会深究的
C. 有那些大学研究hadoop,成果比较好,专指国内的大学
hadoop又不是什么学术理论,有什么好研究的。
hadoop是yahoo的分布式产品,是基于google三篇分布式论文实现的,所以楼主应该问哪间大学研究分布式系统比较深入。
在国内,分布式技术没特别的突出研究,比较前沿的技术都是互联网大公司研制,如、ali、tencent。不过各个高校都有开分布式的课程,北大清华貌似有公开课,一般计算机专业比较出名的学校,都有不错成果吧。
D.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会这么难
1、高校科研机制的限制E. 中山大学科研成果有哪些
2001年-2013年,中山大学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包括国际重大科学计划)15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共1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类项目58项,理工医科领域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研究分别获中华医学科学奖一、二、三等奖。
2006年至2013年,中山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重点及一般项目189项。2011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41项,立项数在全国高校并列*9。“十一五”以来,全校文科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10项,其中,2006年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6项,2007年获广东省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1项;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8项,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3项;2011年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5项;2013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5项,获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
F. 高校改革成果丰硕包括哪些方面
招生多了
高校占地多了
合并多了
混子多了
老师多了,禽兽也多了
论文多了,ctrl+c也多了
毕业的多了,工作难找了
大学生开始去工地打工了
G. 从高校辞职后到另一所高校之前的科研成果都不算了么
如果你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总结并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并且你是第一完成人,那么不管你的工作单位如何变化,对你后续职称的晋升是没有影响的。如果没有发表,同时,原单位没有人能复盘你的研究,那也没有问题;否则,你得尽早总结了,因为这其中并没有法律上的不妥。
H. 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专利是属于教师还是学校有哪些法律依据
属于谁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是不是职务工作
具体区分标准:1.完成工作任务版
2.利用职务权便利,利用学校的设施等等
3.有合同约定成果的归属
相关法律:著作权法11条~21条,关于著作权归属的确定
I. 武汉大学有哪些科研成果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72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J. 国内几所花大价钱搞基础研究的高校,怎么就不出成果呢
北大理科规模全国最大,建校115年,没发过第一单位的物理学N/S。华东的几所牛B哄哄的“文理“学校也是一个样,花那么多钱搞理科,就搞不出几篇像样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