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

发布时间:2021-04-24 19:47:47

『壹』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是什么时候实施的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版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权励工作管理规则的通知
安监总科技[2007]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和推广应用,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意见》同时废止。
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

『贰』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获奖情况1. MG500/113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西安煤矿机械厂 王增强,白西训,吴海雁,高新荣,张串联,杨蕊丽,施 平,李杨芳,杜成林,石珍草,车万里 2006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 煤矿井下千米瓦斯抽放钻孔施工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 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3) 石智军、董书宁、赵庆民、严广劳、姚宁平、田宏亮、田东庄、张 群、赵永哲、叶根飞、丛婉平 2009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3. MG900/221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1) 刘 鹏,马宏伟,杨润全,惠万里,王设计,郭 卫,施 平,许秀芳,赵友军,郭利录,封平安 2010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4. 极薄煤层上保护层瓦斯抽采及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1) 徐冉忠、林柏泉、师永贵、翟 成、屈永安、杨 威、李建民、郝志勇、孙辉合、赵武强、姜永明 2011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5. 陕西省系列瓦斯地质图、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及应用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3)、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陈家山煤矿(4) 范立民、王 英、陈永昌、张晓团、屈永安、赵庆民、何万盈、师同民、钱建峰、孙相斌、于峰 2011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6. 井筒基岩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1) 严广劳、王 蓬、段王拴、王联合、赵 强、刘沛林、武光辉、徐栓海、朱明诚、任建喜、张联队 2012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7. 煤矿致灾隐患监测辨识预警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1) 方 刚、董立红、龚尚福、郭佐宁、张建安、迪 明、李占利、王碧清、厍向阳、李文俊、刘韩勇 2013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8黄土沟壑区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治关键技术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等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虎维岳、邓军、谢文兵、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程建远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智能矿山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0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等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范立民,邓军,虎维岳,等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川矿业公司、黄陵矿业有限公司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范立民、邓军、虎维岳、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程建远、宋飞、陈通、司俊鸿、李涛国家安监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2煤矿岩层柔模支护控制高效开采成套技术研发及应用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叁』 什么是安全发展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安全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
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科
学技术是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安全科技如
何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安全发展,引领安全生产的
未来是首要任务,也是极其艰巨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要
以修订好、编制好《“十一五”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为
切入点,谋划好“十一五”及中长期安全科技工作,发动全社
会安全科技力量大力开展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安
全科技对安全发展的保障作用。
一、保障安全发展是“十一五”安全科技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
的总体布局,提出了要安全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地
位作用、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安全生产既是落实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实施“科技
兴安”战略,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科技问题,是推进安全
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安全
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根本保证。
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安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在工业
化初、中期,生产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当进入到工业化的
中、后期时,生产安全事故呈下降趋势。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
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
非常艰巨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与科
学技术贡献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批
矿山进入深部开采,地压、水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
加,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治理难
度加大;重点工业领域超大型、高参数、长周期、高风险的生
产装置、储存装置日益增多,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各类汽车数
量快速增长,城市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运输工具和长输管
道大幅度增加,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大量增加;电力供应由区
域电网向全国电网过渡,高电压、远距离和交直流混合输变
电技术在推广使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水上交通步入高速
发展时期。此外,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新企业、新工人数量倍增,都对安全科技工作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
是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建立技术保障支撑体系,
是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
安全生产当中去,保障安全生产,这是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
牢牢把握的重点。只有做到这一点,安全生产科技的效力才能
体现出来。就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而言,当前要注重抓好安全
科技的以下6个环节。
1.要及时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注重安全生产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领域前沿技术的调研工作,了
解国内外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动态,掌握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最
新成果,以及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对成熟的
新技术要及时引进推广,缩短高新技术的研发时间,降低研发
费用,迎头赶上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2.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对一些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要组织人力、物力和财
力,特别是要集中优秀人才进行攻关,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层
层障碍,不断把安全生产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3.认真做好安全技术集成与技术推广。根据安全生产
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目前相关领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成
熟的安全生产技术进行必要的整理和集成,进行技术示范、
推广和应用,是当前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经济、有效的重要
技术手段之一。例如,2005年科技部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
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启动的“煤矿生产安全科技行动”专
项中,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应急增设了“煤矿瓦斯治
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就是根据专家对我国高瓦斯矿区
进行技术诊断的结果。开展国内外
现有煤矿瓦斯治理成熟技术的筛选、
优化,对不同灾害类型矿区瓦斯治
理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技术完善,
并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矿井,开展
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示范工作,以提
高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实效。
4.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用高
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艺和系统。我们
讲的“技术升级”,实际上就是对传统
的技术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先进的技
术,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今世界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加强技术更
新换代的步伐。
5.加强技术引进工作,赶超世
界一流水平。对世界领先的安全生产
高新技术要及时引进,这是快速提高
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引
进后要消化吸收,同时还要积极对引
进技术进行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
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6.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科学管
理水平。管理是一门科学,安全管理
更是一门科学。再好的技术装备,再好的职工队伍,如果没有
科学的管理,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抓技术进步的
同时,要更加重视管理科技水平的提高。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全面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在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中,要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科学
发展观指导下,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科技兴安”战略提出和实施以来,特别是在“十五”后
期和“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阶段,安全生产科技领域在以下
几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1.安全科技成为国家科技事业的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重大产
业技术开发专项;安全生产领域重点研究方向,已被科技部列
入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指南;“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
键技术”“煤矿安全数字化网络监控技术”“HAN阻隔防爆技
术的推广应用”和“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管理应
用系统”等,已列入了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在《国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中,作为独立的专题,我国
首次对公共安全领域中的科技发展问题进行了战略规划。
国家安监总局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推动安全科技的工作,得
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通过第一届和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奖,共对226项科技成果进行了奖励。列入国家总局2005年度
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达638项,比上年增长42%。
2.编制了《“十一五”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十一五”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对安全生产科技
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
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研究确定了安全生产
领域的重点任务,即8个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60
个优先发展的重大安全科技研究方向、100项重点推广技术、8
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10个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规划》的
编制对指导政府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和全社会安全生产科技研
发、技术推广活动,全面提升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国民经
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将按照党的十
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
总局党组确定的中心工作,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求,组
织有关专家对《“十一五”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编
制和修订。
3.加快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技术保障体系是总局党组提出的安全生产“六个支撑体
系”之一。该体系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要通过支撑体系建设抓好安全科技资源的
整合。目前,总局已批准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建立工业安全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成立矿山安全科学
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建立安全科学技术
学院;依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立安全工程技术学院;依托
中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建立石油和化工安全技术研究
院;依托长沙矿山研究院,建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等。这些单位的建立,标志着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保障
体系已初步形成。
4.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
精神,积极配合科技部,迅速启动了“煤矿生产安全科技行动”
专项。其中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应急技术措施的“煤
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已得到科
技部的批复,并全面启动开展研究工作;二是“预防煤矿瓦斯
动力灾害的基础研究”项目已获得2005年度的“国家重点基础
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资金支持,现已正式启动;三是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十一五”科技规划中加大对煤矿安全科
技的投入和研究力度。
5.组织实施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滚动项目,并进行
“十一五”安全生产领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遴选、储备。总局
作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工业事故与大城市火灾
防范及应急技术”的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城市公共安
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矿山重大瓦斯煤
尘爆炸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
收,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申请,得到了科技部的滚动资
金支持。
6.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
总局编制了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技
术进步工作。对企业和其它单位自筹资金开发的安全生产领
域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均列入国家总局指导
性计划项目,并对这些项目取得的优秀技术成果重点予以推
广。
7.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
台建设。总局作为牵头部门,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组
织了“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的编制工作,该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
43个建设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科
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8.开展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是实现“科技兴
安”的重要环节。2004年以来,国家总局围绕5项战略起步
工程和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以抓好瓦斯防治技术和运输
车辆安装安全仪为重点,开展了技术推广与示范工作。选择
了瓦斯灾害严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淮南矿区作为“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
课题的示范基地,通过集中攻关,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该课
题的实施,对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
有重要作用。
组织召开了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技术成果交流会,为
产、学、研相结合提供了技术交流平台。经我们引导、培育
和组织,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的“煤矿安全数字化监测
监控网络”项目的推广和实施,提高了煤矿安全监测技术水
平和政府安全监管的技术含量,目前已在山西、黑龙江、江
苏、安徽、新疆、陕西、贵州等省推广。组织了危险运输车
辆安全监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天泰雷
兹公司开发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系统”,在中石化集
团北京石油公司示范应用,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实施动态监控。
危化品HAN隔阻防爆技术、BF快速堵漏技术等,在各地得
到推广应用。同时,还对获得第一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
83项成果,有重点地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宣传。今后,
我们将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
划提出的100项重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应用。
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科技事业任重道
远。安全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求真务实,真抓
实干,不断创新,为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做出新的、更
大的贡献.

『肆』 哪个石化公司3月底获得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

3月22日,从中原油田固井公司QHSE管理科传来消息,固井公司完成的《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气田超深气井固井技术》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

该成果在普光气田的应用,可使有毒有害气体被良好封固,杜绝硫化氢泄漏事故的发生,满足现场安全施工和防腐、防窜的需要,从而保护气田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伍』 王双明的获奖

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编号:04-2-002-01;项目名称: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证书编号:96-1-04-01;项目名称: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吕道生、艾树勋、佟英梅、李锋莉、张永霖、张玉平、赵凤桐、李笃行
200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证书编号:05-1-020-R1;项目名称: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及陕北榆神矿区详查与勘探),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范立民、王国柱、王中锋、姚建明、张忠喜、刘清泉、蒋泽泉、王永岩、雷少毅、杨永群。
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证书编号:04-2-025-R1;项目名称: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范立民、杨宏科。
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证书编号:06-3-044-R2;项目名称: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开采试验),课题组主要成员:强玉侠、王双明、许胜利、刘一志、俱养社。
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证书编号:08-3-53-R1;项目名称: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范立民、杨宏科、王国柱、蒋泽泉、冯勤科、陈培成。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名称: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及工程运用,课题组主要成员: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李增学、孙玉壮、王双明、谭克龙、唐胜利、马国东、范立民、张军、武旭仁、袁同星、李新安(后5人无证)。
201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名称: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石平五,白 宏,郝 君,杨泽元,侯恩科,申 涛,马雄德,王怀贤,邵小平,张晓团,白如鸿,贾志华,曹省民,康 勇。
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名称: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水地质特征及科学开采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余学义、王国柱、杨泽元、侯恩科、冯勤科、申涛、苗霖田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王文科、石平五、王佟、王建利、马立强、王怀贤、杨泽元、申涛、邵小平、邓广哲、傅耀军。(后5人无证书)
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名称: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项目组成员:王双明、闵龙、王苏建、范立民、邓军、虎维岳,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程建远,宋飞,陈通,司俊鸿,李涛,黄克军,徐文全。
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名称:《黄土沟壑区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项目组成员:王双明、闵龙(陕煤集团)、王苏健(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虎维岳(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邓军(西安科技大学)、谢文兵(中国矿业大学)、邓增社(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原德胜(陕煤集团彬长矿业公司)、师同民(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唐恩贤(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程建远(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等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项目名称: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获奖人员: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范立民(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邓军、虎维岳、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铜川矿业)、唐恩贤(黄陵矿业)、程建远(中煤科工西安院)、宋飞(陕煤化技术研究院)、陈通(陕煤化技术研究院)、司俊鸿(陕煤化技术研究院)、李涛(陕煤化技术研究院) 。

『陆』 李成武的科研成就

1、“立井提升安全保护技术与装备”,2006年煤炭工业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立井提升安全保护技术与装备”,第三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2007)
3、“徐州张集矿电磁辐射突出预测技术研究”第二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05)

『柒』 南华大学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的2002年以来获得的科研奖励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获奖名称与等级
获奖时间
1
XX矿床地浸采铀工业试验
王西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
2
XX矿床地浸采铀工业试验
王西文
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4年
3
低渗透性X矿酸法制粒堆浸技术
曾毅君
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2年
4
XX矿原地破碎浸出采铀矿工业性试验研究
全爱国
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2年
5
硝酸盐作为地浸采铀氧化剂的应用研究
阙为民
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2年
6
弹塑性位移反分析的智能化方法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丁德馨(1)
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2年
7
复杂采空区上大型露天矿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丁德馨(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6年
8
煤型铀矿井安全防护技术和工程管理的研究
丁德馨(2)
国家安监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
9
覆岩下厚大矿柱回采技术与地下大爆破灾害控制
丁德馨(6)
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
10
充分发挥合并高校的学科资源优势,优化铀矿开采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丁德馨
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4年

『捌』 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属于省部级奖项吗

国家安监总局也是部级,所以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完全属于部级奖项。

『玖』 今年2月份,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一成果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奖一等奖,具体是什么成果

"镇海炼化与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完成的科研成果“原油劣质化炼化系统流动腐蚀失效内事故预测容防控成套技术及应用”荣获一等奖,成为46项一等奖成果之一。
该项目揭示复杂环境下关键炼化设备系统的流动腐蚀机理,研发了炼化系统流动腐蚀失效的工艺防控成套技术及装备,提高了石化企业耐流动腐蚀防护水平。该项目拥有国家8项发明专利授权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在镇海炼化、扬子石化等大型企业进行示范应用。
"

『拾』 杨维好的学术成就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70余项课题的研究,研究经费约1亿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专著1部;作为第一发明(设计)人,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情况(按年份)
1)竖井模拟试验台,获1992年能源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名;
2)淮北祁南矿井井壁受力模拟试验研究,获1994年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3)特殊地层条件下井壁破裂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获1995年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第十四名;
4)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灾害技术——鲍店煤矿主副井井壁破裂灾害治理,获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5)深厚表土层中的冻结壁和井壁(著作),获1999年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第二名;
6)深厚表土层、含水层注浆加固参数与井壁竖直附加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获1999年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九名;
7)特厚表土中冻结法凿井技术研究,获2006年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8)厚冲积层立井井筒安全状况评价及破裂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获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三名;
9)702m深井冻结关键技术研究,获2006年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10)702m深井冻结关键技术研究,获2007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11)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井筒建设技术研究,获2008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12)复杂地层条件下冻结法凿井设计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获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一名;
13)600m特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一名。

阅读全文

与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