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后,日本曾长期奉行和平发展方针,二十世纪晚期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成就
日本二战后的经济成果 1.战争刚结束后的日本战争中日本共死亡185万人,在经济上其毁灭程度相 当惊人,国力变得相当虚弱,国内动乱不断,时刻面 临倾覆的危险,相对于1935年,1945年工业降至 38%,矿业降至59%,按损失率计算,舰艇、飞机损 失100%,船舶损失88%,工业机械设备损失34.3%, 由于战后复员军人以及战时军工产业的消除而下岗的 工人等,国内失业人口达到600万。庞大的失业人口 给国内社会稳定形成了巨大威胁,同时由于粮食减产, 人民的物质生活不能得到保障,大批农村城市人口饿 死,街道乡村一偏凄凉。 战后的日本 日本二战后的经济成果 2.第一阶段:1945-1955年,这一重要 时期日本完成了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 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思想在日本国内 的统治地位,从而转轨为先进的资产阶 级政治,经济体制,为日本经济的快速 稳定发展扫平的道路 。 日本二战后的经济成果第二阶段:1956-1960年,从1955年 以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 9.2%,GDP由1955年的17万亿日圆增 长到1965年的41万亿日圆,这期间日 本主要投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电 视等,使得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战前水 平。 日本二战后的经济成果第三阶段:1960-1971年通过前期的 准备日本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日 臻完善,为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 力的保证 。196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 12.5%,1964年为10.6%,十年间平均 增长率超过10%,GDP增长了3.4倍, 人均收入增长了约3.6倍;1968年的外 汇储备为28亿美圆,1970年到达44亿 美圆。
『贰』 在二战中,丘吉尔在盟军失败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指示英军组建了一支专业袭击分队——第2突击队,该分队曾以“布尔人”之名而驰名于世。丘吉尔急欲使这支富有神秘色彩的部队在对德作战中创建功勋。当时英国的其他军队正在进行整编,准备迎接可能来临的德军入侵本土的战争,而对其他作战行动则尽量回避。因而“布尔人”突击队实际上只是一支人员、装备和武器都不充足的部队,它受命执行的也都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战斗任务。“布尔人”突击队的司令部称作联德国航空兵的袭击重点是英国的空军机场,也不放过交通枢纽。合作战指挥部,它从陆、海、空3军各部队抽调人员集中训练和使用。在突击队的初期成员中,主要是原来组织起来准备在挪威抗击德军用的10个独立连。1940年6月初开始,突击队一直在分小组悄悄地从英国出发,对德国控制的欧洲海岸军事设施进行袭击。丘吉尔对这些偷袭行动大加称赞,他认为“布尔人”突击队的作战行动尽管规模小、机会少,但这总是在英军遭受一系列失败后,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取得的某些战术进攻的胜利。
『叁』 二战后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管理现代化,互联网技术。
『肆』 二战后各国科技取得的成就
原子弹、从V-2火箭获得的导弹技术
『伍』 二战后日本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显著成果
这一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容主要有三项。
第一, 否定天皇专制制度
1946年1月1日, 在美占领当局的监督下, 天皇被迫向全国人民宣布“天皇神格否定宣言” , 第一次把自己降为“人” 。这对日本人民在精神上是一次大的解放。1947 年4 月3 日, 新的《日本宪法》正式施行。从总体上说, 这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 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使日本由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
第二, 农地改革
农地改革是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化改革中, 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项改革, 始于 1947 年, 结束于 1949 年。农地改革法案规定出租土地一公顷以上者为经营地主及寄生地主, 一公顷以上的租佣土地强行收购, 一公顷以下租佃土地的地租最高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总量的20 % , 这一改革使地主被迫交出194 町步地, (占全国耕地的81. 7 %) 这些地主交出的土地大部分转到农民手中。第三, 解散财阀和整肃运动
1945年11月, 盟军总部发出冻结三井、三菱等十五家大财阀资产的命令, 1946 年4 月成立“控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强行拍卖、处理财阀及控股公司掌握的股票, 切断资本内部的相互联系, 解散控股公司, 限制持股额,使股权分散。1947年9月解散了三井物特产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在此期间, 还公布了针对财阀的《禁止垄断法》和《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 。通过此项改革, 打破了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 促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造成了一个竞争、开放的经济环境。
除上述几项主要改革措施外, 日本还进行了“劳动改革” 。在文化领域, 采取了美国“六· 三· 三· 四”的教育制度, 禁止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在军事上, 解散了军队, 组建自卫队,规定日本的军费开支必须保持在国民总值的百分之一以下, 这使日本节省了大笔的军费开支用于经济发展。
『陆』 二战期间英国对德国的轰炸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重大的战役
因为1941年美国参战以后,于1942年6月29日正式以陆军航空军第8轰炸机司令部为进行战略轰炸,所有的数据都是联合司令部的统计数据。
历时5年的对德战略轰炸中,英美联合进行44.4万次轰炸,出动轰炸机144万余架次,歼击机268万架次,投弹270万吨。其中投在德国本土136万吨。美国损失飞机1.8万架,英国损失2.2万架,死亡人数英美各7.9万人。德国损失飞机57385架。德国在轰炸中遭到的损失是严重的,仅就城市被毁来看,据美国统计,从1939年10月至1945年5月,英美对61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投弹50万吨以上。这些城市人口共2500万人,占总人口的32%。炸死30万人,伤78万人,无家可归者750万人,毁房360万户,占全国住房的20%。按照德国空军部的记录,德国人民死于轰炸者逾25万人,重伤者30.5万人,但西德统计局1956年发表的数字为平民死亡57万人,伤88.5万人,还不包括警察、民防人员、外籍工人及战俘在内。
千机轰炸
鲁尔空战
空袭水坝行动
空袭柏林
『柒』 二战中,美军的“双叉冲击”的战略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1943年美军在反攻路线上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陆军主张,应该沿着新几内亚向菲律宾发动反攻;海军却认为应沿着中部太平洋路线反攻。最后华盛顿决定采用“双叉冲击”的战略,从西南和中部太平洋两路同时发动反攻,使日军顾此失彼,无法相互援助,最后两路美军在菲律宾会师。
在西南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计划是,由海军上将哈尔西先率军占领所罗门群岛东南,建立进攻腊包尔的空军基地,然后逐步向北推进;麦克阿瑟则随后率军进攻新几内亚北岸的莱城,接着北上占领俾斯麦群岛中的新不列颠岛;最后陆海军联合围攻腊包尔。
在哈尔西行动成功后,麦克阿瑟于9月5日指挥澳军第九师在莱城以东登陆,次日又增加了澳军第七师和美军一个伞兵团,11日攻占了莱城南边的萨拉茅阿,15日又攻占了莱城西面的拉姆普。此时离日军在新几内亚的军事重镇马丹仅有50英里了。
1944年4月2日,麦克阿瑟指挥7000军队在莱城西北的赛多尔登陆,向马丹节节进逼,4月24日攻占了马丹。4月底他又向腊包尔北部的阿德米雷尔提群岛发动进攻,击溃了4000日军的抵抗,并将其全歼,5月占领了该群岛。
同时哈尔西的部队也于1944年3月攻克了腊包尔东南的布干维尔岛。这样,驻守在腊包尔的10万日军被盟军团团包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麦克阿瑟于这年4月派澳军从马丹沿海向西推进,另一方面下令盟军主力进攻马丹西边的军事重镇荷兰地亚。
4月22日5万美军在荷兰地亚及其东边的文塔佩登陆,很快突破日军防线,迅速包围了艾塔佩东边的威瓦克,使日军第18军军部和3个师团被围困在威瓦克,处于孤立无援、坐以待毙的境地。
未等威瓦克的日军被歼灭,5月中旬麦克阿瑟又指挥美军向西推进120英里,跳跃到托埃姆,渡过海峡占领了韦克德岛。
5月下旬又指挥部队跳跃到荷兰地亚以西350英里的比阿克岛,遭到日军顽强阻击,一直激战到8月美军才取得胜利。
比阿克岛的战斗尚未结束时,麦克阿瑟又于7月6日指挥美军跳跃到了诺埃姆富岛,迫使新几内亚的日军撤到了最西端的鸟头半岛。但麦克阿瑟又指挥美军一个师迂回到了鸟头半岛西北的桑萨波角登陆,切断了日军退路,打通了向菲律宾跳跃前进的道路。
『捌』 怎么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所谓二战胜利果实是建立在《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上的。
限制原法西斯国家的军事发展,政治方向等,
日本方面有《和平宪法》来约束日本的自卫队权利。
但是近来日本右翼频繁触摸底线,扰乱国际秩序,就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破坏与颠覆。
努力维持国际秩序和和平,就是维护二战胜利果实,包括裁军,限制核技术,地区冲突调平,以谈判为主导解决争端,不干涉他国内政等等。
接下来,如果你还小,就不必看下面的一段了。
战争,无非是政治的延续,二战也是由原欧洲强国为了资源以及一战的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而爆发的,二战胜利果实无非只是一个迷惑国际关系的屏障,真正的较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冷战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依旧维持冷战期间对抗华约的军事组织,北约。而且频繁触及中东,东欧的地区政治,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崛起以及自卫队的过分行为,美国直接无视,并且还开始重返亚洲计划,二战果实名存实亡,所以谈不上维护。
真正的维护乃重新建立世界新秩序,即大洗牌,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另一个军备竞赛,更有可能是自20世纪后最大的金融风暴等等,国家间的较量永远没有止境,人的贪欲是无尽的,唯有大部分人的精神得以升华,才有可能真正停止战争,而为了这次升华,可能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次巨大的浩劫。可能是三战,可能是外星人访问,可能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但是若干年后,后代的人类满足于和平后,又会重新挑起多方面的冲突。
总之,这是矛盾的,也是难以解决的,关于维护所谓二战胜利果实。
以上。
『玖』 奥意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政治成果
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已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1861年4月,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并意大利王国的问题。6月17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参战,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摩拉将军指挥的意军主力部队,在明乔河一线展开,于6月23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有强大的预备队。
与此同时,查耳迪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从波伦亚、弗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为了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南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于6月24日从维罗纳东南地域发起进攻,并在库斯托查附近的遭遇交战中击败意军。马尔摩拉损失1万多人后,撤退到克雷莫纳。查耳迪尼将军得知意军在库斯托查附近战败,立即回师后撤。
然而,奥军未能发展这一显著战果。因为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萨多瓦附近战败,必须火速调兵保卫维也纳,这就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在这期间,加里波第的部队作战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命令他们撤退,于是蒂罗尔再度为奥军占领。
至7月26日,威尼斯省实际上已经全部解放。7月20日,意大利海军在利斯岛附近战败。但这并没有改变已被奥普战争所决定了的这场奥意战争的结局。8月10日战事停止。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1866年10月3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让给拿破仑第三,再由拿破仑第三将它交给意大利王国。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行动和革命热情,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与统一。这是武装斗争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