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贝多芬的代表作品与艺术成就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
一、艺术成就: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抒情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华文世界,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二、代表作品:
1792-1803中有“悲怆”、“月光”、“暴风雨”、第一、二交响曲,6首弦乐四重奏。“第三交响曲”标志他“英雄音乐风格的形成”。“第三交响曲”至“第八交响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至“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6首“钢琴奏鸣曲”、“克罗采和春天”小提琴奏鸣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拉组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
晚年: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111)、《迪亚贝利变奏曲》、《庄严弥撒曲》、《第九交响乐》,6首弦乐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
⑵ 音乐家创作情况和艺术成就的区别
音乐家的创作情况:一般是指音乐家有多少作品?作品情况怎么样?等等。
艺术成就:一般是说音乐家本身的权威奖项和业界权威性口碑。
音乐人是一个范畴,能够基本独立制作音乐(如词曲创作、母带录制、配乐等)及众多相关制作的从业人员均统称为音乐人。音乐人必须要有深厚的音乐功底,最基本的要懂得乐理知识与精通乐器,最难掌握的要属音乐制作、录音及处理母带效果。一般来说音乐人有专业的录音师与配乐师,当然也少不了词曲创作者与演唱者。
音乐家,是个广泛的名词,简明地说,就是专注于音乐领域中的艺术家。它包括全世界创作音乐和演奏音乐的人。唱歌的人也算是音乐家,但他们有特别的称呼是歌唱家。也可以说是一种专门从事音乐活动,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的成功的人,如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等。
⑶ 哲学:艺术创作和科技成果哪个更有价值
不是哪个更有(绝对)的价值,而是哪个更有(相对)的价值。
一个是“左脚”,一个是“右脚”
如果光是“左脚”前进,“人”是要被撕裂的。
而现在则是该迈“右脚”的时候。
也许将来又会是该迈“左脚”的时候。
⑷ 谁能告诉我文学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概念和侧重点均有所不同。
1、概念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例如叙述、描写、夸张、讽刺、抒情、等手法。
艺术成就,是指一篇文学作品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文学界所产生的影响和也包括对后世人们的启发。有什么也的文学地位,是开拓还是继承,或者集大成者等等之类的。
2、侧重点
艺术特色注重分析表现手法和方式,是分析一份作品的内核。
艺术成就注重在文学界所产生的影响和启发,好比是开拓还是继承,或者是集大成者等等。
举个例子,苏轼的词,他的艺术特色整体而言就是豁达豪放,他的艺术成就则是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4)艺术创作和成果扩展阅读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饱含浓郁的艺术特色。同时,文学的开创性也是有目共睹,从古至今,诞生了无数的流派和风格,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和开创性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
⑸ 艺术作品的成就和价值是否取决于创作者个人价值
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就像我们看梵高的《星月夜》,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梵高的话,肯定一开始就觉得她是乱画的,一点儿审美都没有,但如果觉得他是一个大画家的创作的,肯定就觉得他画的真的太好了。
⑹ 如何评价现在艺术作品及艺术家的成就
这个比较复杂,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从几个角度去研究思考,评价作品,你可以从艺术家的背景,时代背景,艺术形式,是否创新或颠覆传统,材料,技法,给人最直接的感受等,艺术家的成就部分多数要看参加过什么展览,有没有牛逼理论,得过什么大奖,个人展览有哪些。
我就抛砖引玉把,希望能帮到你
⑺ 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意思相同吗
艺术特点,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是艺术家比较稳定的形成的自己独有的特点。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艺术成就主要讲艺术家有哪些成果,达到巅峰状态,比如开创了什么,奠定了什么,到达另一个技术的高位等等
⑻ 试论艾青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一、艾青是中国新诗六十多年发展史上坚持最久成果最丰富的诗人。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算起,新诗发展的历史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在这六十多年中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在这些诗人当中,坚持走新诗发展和创作道路最久的,首推艾青。郭沫若,他的写诗生涯没有停止过,但是,他创作的旺盛期是“五四”时期,他是新诗的奠基者。后来有时搞戏剧创作,有时从事学术研究。解放以后,陆续写了一些诗,但传世之作很少。还有些诗人不再写诗而回到旧体诗写作的老路上去。 艾青的创作生涯,应从一九三二年算起。那年七月他在丁玲主编的《北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会合》。从这时候算起,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了。他一直伴随着新诗的发展而前进。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在坚持创作的过程中,对新诗的发展,对“五四”以来中国新兴的这种诗歌形式,一直抱着坚定而执著的追求的态度。我们知道,新诗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中间经过很多次的辩论,甚至出现了否定新诗的论调:认为新诗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有的甚至认为还是应该回到写旧诗写传统的格律诗的道路上去,等等。在这些争论面前,艾青始终认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形式,应该以新诗为主,新诗是有光明前途的,是有生命力的,是不可逆转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诗歌发展,不可能再回到写旧诗的道路上去。这一点,艾青是坚定不移地相信着,执著地追求着,而且写了很多文章,对新诗的发展从理论予以评价和肯定。 他不仅坚持最久,而且获得的成果也最丰富。从一九三二年到现在,他创作的作品有多少呢?粗略统计,长诗有二十多部,短诗至少上千首。我们国家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他的作品,中文版本的有八十多种;由此可见,他的一生确实是全力以赴致力于诗歌创作的一生。 他不仅写了这么多作品,更重要的是有一批作品在群众中广泛地流传,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他获得艺术成就的证明。像《大堰河——我的褓姆》、《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煤的对话》、《礁石》,以及长诗《光的赞歌》等等。 二、从艾青诗歌对社会的作用以及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他确实不愧为中国诗坛的“泰斗”和“王子”。他的诗歌能够取得这样的杰出的艺术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诗歌始终是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在他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以后,以及十年动乱中,他的作品,都紧密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抗日战争时期,他写的很多作品,都是为民族的解放而奔走而呼号的。一九四一年,他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也写了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一些诗歌,影响很大。比如,著名长诗《吴满有》(叙事诗),是写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的一个劳动模范的故事。当时,解放战争处于最紧张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为了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涌现了一批劳动模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吴满有。艾青到吴满有家里住了半个月左右,跟他谈心交朋友,访问他,写了长诗《吴满有》,歌颂了大生产运动,配合了当时的解放战争。得到了党中央负责同志高度评价。 群众对艾青的诗是很喜欢的,他的读者很多。一九五七年,他被打成右派,他的作品就成了禁书,甚至被烧毁。很多读者,冒着危险保存了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一首短诗,歌颂了热爱祖国的感情。有个青年很喜欢它,抄在笔记本上。“文革”当中被人发现,因为他出身富农家庭,在笔记本上写着《我爱这土地》的诗歌,就说他有变天思想,判了两年徒刑。这说明十年浩劫时期,是怎样的黑暗,也说明,艾青的作品是多么地深入读者的心灵。艾青写过一本《诗论》,一个青年非常喜欢这本书,但他不敢公开地保留,就把《诗论》的封皮撕掉,贴上《毛泽东选集》的封皮。结果被人揭发检举,也被判了两年徒刑。还有的青年把艾青的诗选藏在米缸里。后来艾青知道此事说:“这真是把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溶合在一起了。” 有些诗人进入晚年,几乎写不出作品来。艾青不是这样。粉碎“四人帮”后,创作力依旧旺盛,写出很多作品,出版五六本诗集。如《在浪尖上》这首长诗,歌颂“四五运动”中的英雄韩志雄。当时,这首诗在上万人大会上朗诵。听众热泪盈眶,掌声不断,甚至有人高呼口号。诚然,这首诗留有像“政策必须落实”、“一切冤案必须昭雪”一类标语口号的句子,但是,由于它抒发了人民的心声,所以赢得了群众的欢迎,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的《归来之歌》、《雪莲》都在全国诗歌评奖中获奖。 三、艾青诗歌的成就还表现在他开了一代诗风。一个诗人,在文学史上,在诗歌发展史上,能够称得起“开一代诗风”的人,是不多见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 、杜甫、白居易,还有陆游以及其他杰出诗人都是开一代诗风的人。在新诗发展史上,艾青可以说是开了一代诗风。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影响了一大批诗人,走向诗歌创作道路,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艾青在艺术形式上,进行过多种尝试,民歌体的,格律体的,十四行诗,朦胧诗都写过。但是,主要成就还是在自由体的新诗方面。杭州有个诗人,他在重庆时跟艾青有过交往。当时他是一个青年人,一天晚上,同艾青坐在月光下草坛上聊天,艾青说他很有诗歌创作的才华,将来可以成为一个诗人。艾青的鼓励,使他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成为一个诗人。艾青复出,他见到艾青时说:“你一句话定了我的终身。”艾青开玩笑说:“我一句话害了你半辈子。”因为他也被打成右派了。艾青被错划为右派,受株连的人很多。这件事本身说明,很多人接受了艾青的影响。一九八二年五月在杭州举行艾青创作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大学教师,也有作家和诗人。一些诗人在会上发言都说“艾青是我的老师,我成为诗人是受他的影响的结果”。
⑼ 文学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有什么区别
艺术成就:
一件艺术品从艺术角度方面所体现出的艺术水准,艺术处理手段的精湛程度,艺术技巧运用的纯熟程度可堪称经典,以及对当代何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就一位艺术家来说,是画了相当数量作品,获得多种奖项并被人高价买下收藏;一位歌唱演表演生涯中开创出新的艺术表现方法;一名电影演员以与众不同的表演个性,并且获得了奥斯卡奖,这些即是艺术成就。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看文学作品的体裁,分不同的情况而定。 小说要从人物刻画,情节线索,语言特色,场景刻画方面看;散文主要看抒情表达手法的多样话问题;诗歌要看语言和意境的塑造;戏剧是一种舞台化的艺术,主要看情节和布景。
⑽ 什么是作品和成果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具有独创性而以一定有形形版式复制表现权出来的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
成果的是指通过对某一领域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讨而获得的成果,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产品、形式类别不拘一格。课题成果是来自于团队实践思考的结果,具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能对某一领域的发展起到指导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10)艺术创作和成果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一种智力成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是作品,而用画笔描绘出山河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旖旎风光则可为作品。
作品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心中纵有万语千言”不是作品,落笔成诗跃然于纸上才可构成作品;作品是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偷梁换柱”、“东施效颦”、“复制粘贴”不是作品,作品还需符合“独立创作、源于本人”,且“体现创作空间、达到创作高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