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琵琶行成果

琵琶行成果

发布时间:2021-04-14 13:29:35

㈠ 白居易苏轼的成就是

1、白居易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2、苏轼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1)琵琶行成果扩展阅读:

一、白居易代表作品介绍

《题岳阳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

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把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时,毫不掩饰地向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

1、全文

岳阳城下水漫漫, 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 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 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 华堂张与贵人看。

2、译文

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二、苏轼代表作品介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

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1、全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居易

㈡ 白居易和苏轼的成就

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新法,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苏轼虽主张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抑制豪强,但也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苏轼认为“欲速则不达“,建议神宗特殊政策皇帝不要“求治太速,进人太税,进言太广“。由于这些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苏轼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

在他为官之处,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作品留存至今约四千余篇。

他的重大贡献在于和欧阳修一起建树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

(2)琵琶行成果扩展阅读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

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

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

苏轼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春夜》,《荔枝叹》等。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都进行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了一代豪放词风。

其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㈢ 谈谈白居易《琵琶行》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本篇对音乐的描写尤为人称道,请谈谈其成功之处。

一、现实主义的构思
《琵琶行》在序中说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闻其人,本长安倡女……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这一段点明了写作的背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经过及结果。从这段文字可以判断出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琵琶行》所描写的是当时现实社会中的一幅真实客观地画面,诗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可以遇到的人物,事情也是生活中会时常发生的事,而且在当时社会里是可以经常遇到和时常发生的。诗篇中所描写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辗转于江湖间而漂沦憔悴的长安妓女;一个是遭谗受贬居江州的朝官——也就是诗人自己,在他们的身世遭遇中却都体现着十分深刻的社会内容。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人格受到歧视,妇女的身心遭到摧残,而其中最突出的是妓女,她们成为酒足饭饱后的王公大臣的公开的玩物,她们的青春,她们的容貌是作为一种商品出卖的,年轻美貌的妓女,可能得到一时的宠幸,可是随着红颜的销残,接着来的就是无情的抛弃,她们的命运是那么悲惨的握在别人手里。她们的生活是空虚的,她们的前途是渺茫的,她们一生在精神上忍受着沉重的折磨,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描写了这样一个被压迫,被蹂躏的妇女形象,在切切嘈嘈的琴弦上揭示了她的痛苦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她的不平,激愤和哀怨。封建社会曾经有“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话,但这“命”真是她们自己带来的?玩弄她们的是谁——也许这个可怜的女子在当时还不能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一个社会问题。“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她的泪珠只是饱含着对自己的青春易逝,红颜不驻的感叹和对生活的今不如昔的哀怨,但作为现实主义形象的客观意义来看,她的身世遭遇却不能不使读者联想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难道造成她悲惨命运的原因,只能归结为不驻的红颜岁月么?一个人为什么不应该得到纯真爱情的安慰,终身过着健康快乐的生活,她的空虚,寂寞和无慰,难道不是上层社会对她的玩弄和抛弃的结果?在封建社会,多少年来,多少女子就重复着这样一条悲惨的命运。琵琶女和一个重利轻感情的商人结合是一个悲剧,而她不可能和那些王公贵族终结连理,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除了较为森严的等级外,还有家族的利益,恩格斯曾以指出:在封建贵族阶级那里“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采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族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条件下,关于婚姻问题最后决定权怎么属于爱情呢?”①何况琵琶女是一个妓女,地位低下,婚姻问题只能如此而已。而商人在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下,历代统治王朝都轻视商人,虽然在经济是富有,但是社会低下,因此他们的结合不得已而为之。而诗中另一个人物是抒情主人公自己。他借着对妓女身世遭遇的同情,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永叹,而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失意凄苦的心情完全突现和倾泻出来了。诗人的遭遇,他的寂寞,苦闷和不平,并不仅仅是诗人自己的东西。因为在诗人肩上承担着的是封建社会里所有被压迫者的苦难,他的“青衫泪”中所闪现的是压抑才能,摧残理想的封建制度的罪恶。诗人的遭遇所体现的是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和进步人类对反动阶级的尖锐斗争。他的失意,苦闷和愤激在封建制度下具有深广意义的。由此可以看出,文中的两个人物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在当时社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代表了当时两种不同身份人悲剧的普遍性,体现文章在构思上的现实主义。

二、在艺术手法上,故事性的情节和隽永的抒情性巧妙结合。
这首长诗是以主人秋江送客开端的,其中描写了环境,人物的行动,对话和自白,它是一首有开端,发展和结局的叙事诗,但在整个情节进展中,却一直充满着抒情性的激动,每一诗句都渗透着作者十分浓郁的感情。
在《琵琶行》中,在诗人送别客人时,诗篇就渲染了一种伤别的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天是花落的季节,万物凋零,诗人看到枫叶变黄,落花在萧瑟秋风中抖瑟着,已经让人伤感了,但偏偏在某个秋天的一个晚上与客人在浔阳江上分离,确是让人有些依依不舍,而送客上船饮酒,没有音乐相伴,只有和客人举杯饮酒,感到伤别的气氛浓了。而渴完之后准备离别情绪低落之时,忽然听到有琵琶声从江中响起,给这寂寞的告别增添了一些亮色,两人在依声寻找,在千呼万呼始出来后的琵琶女便开始她高超的技艺表演,让人沉醉其中,而后自叙其年轻时辉煌的经历及婚后不得意的婚姻生活,让人颇感同情,其后诗人感叹其遭遇联想到自身的境况,便有“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的感叹,使这个故事由送客缘起,引出了一段和琵琶女平凡而辛酸的故事,其中有故事有发展,高潮和结局。在这段故事的叙述中融合着抒情性的成分,在琵琶女高超的技艺表演中,其曲子就表现了她复杂的心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乎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在琵琶女自叙其身世过程中就饱含着对昔日辉煌的留恋和青春不再的感叹以及婚姻不如意生活的悲伤。“夜深忽梦少年事,攀啼妆泪红阑干”那种无言而酸楚的心情跃然纸上。尤其是诗人自身的遭遇。更是如此,居住环境的恶劣“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月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和被贬后苦闷的心情,“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及听琵琶声后同病相怜的感受。“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更好的表达了当时诗人悲伤的心情。诗人这种隽永的抒情性和故事性情节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这篇长诗的一大特色。

三、在琵琶女人物形象塑造上,形象生动。
人物形象塑造在故事性情节篇目中是一大重点,篇中的故事取决于人物矛盾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而言,人物形象塑造主要通过人物神态、表情、语言等来完成,来表现人物性格,为文章主旨服务。诗歌《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诗中一个受害者的形象。文章主要借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凄惨的遭遇来抒发作者被贬后内心苦闷的心情,在文中琵琶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其中所谓线索:董兆杰曾对它有较全面的界定:“线索是把作品的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②在《琵琶行》中,线索不仅贯穿了文章的材料,还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进一步发展。诗中对琵琶女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简炼的语言、神态、动作表现出来。作者善于捉住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把人物的情态,心理形象地描绘出来。在诗的第一段,诗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情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就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女子在生人面前迟疑,腼腆的情态及她的欲出不出的矛盾心情。又如在诗中描写女子弹过一曲而要述及自己遭遇的时候:“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句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最后一段女子听到诗人一席同情的话后:“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其中“良久立”则表现了琵琶女对诗人把自己当为知已叙述自身遭遇后感叹,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有同病相怜之意。“却坐促弦弦转急”虽说是动作的描绘,描写定调急迫,通过外部情态写出琵琶女对对诗人所言后激动的心情,展示了女子内心复杂的精神世界,到这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乐曲互相照应,完成了对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使人物塑造形象生动。
四、在语言上,《琵琶行》成功地对音乐进行具体形象地描绘,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在语言上,《琵琶行》这一首诗歌对音乐形象的描绘取得高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靠使用具体的比喻;一是靠着的对演奏者意图的揭示和听众感受后的心理反映的描写;三是适当地运用叠字。在诗歌中对音乐描绘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琵琶女高超演技的表演: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对以上诗歌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1) 靠使用具体的比喻
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十四句中,诗歌借助语言的音韵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把大弦弹奏的“嘈嘈”的声音比作“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雨”亦然,把小弦弹奏的声音“切切”比作“私雨”,既用“切切”这个叠字摹声,又用“如私语”使它形象化,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旋律交错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曲终收拨一画把“四弦”发出声音比喻成“裂帛”来标志着弹奏的结束。这其中作者在运用比喻描写弹奏的声音运用得灵活自如。袁行需曾对《琵琶行》在语言方面的成就作出这样的评价:“《琵琶行》对音乐的描绘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白居易却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他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声音比喻各种不同的音乐和旋律。”③这种评价恰当地把他在描绘音乐时适当运用比喻具体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使人耳目一新。
(2) 靠着对演奏者意图的揭示和听众感受后的心理反映的描写
在琵琶女弹奏中,其出场后分别用“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来对于演奏者意图的领略,其中“似诉”表现了作者对琵琶女弹奏音乐目的揣摩。“说尽”表现了通过音乐展现出来的事似乎说不完。其后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也是与弹奏者意图的照应。对于听众感受后的心理的描写用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等诗句来描绘,其中“此时无声有声”的叙述展现听众的心理听完歌声弹奏后最后的感触,最好的效果是沉默无言,独自品味。“唯见江心秋月白”则用描绘环境来渲染听众寂静无声的感受。“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则表现了听众对女子重弹琵琶后深深感受,掩面而泣的动人场景,这些诗句很好地从侧面反映了琵琶女精彩的弹奏给听众所带来好的效果。
(3) 适当地运用叠字,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前面诗句中加点的叠字一系列的运用,如“弦弦”、“声声”的重叠,着重表现了琵琶女每一弦弹奏的连贯流畅。“嘈嘈”、“切切”分别表现了大弦,小弦弹奏在音质上的差别:一个舒长浑厚,一个急促细碎,很好地反映出歌声弹奏所表现出的情感,音乐内容的节奏及流畅性。褚斌杰在《白居易传》中对《琵琶行》语言中叠字的运用作了如下的评价“诗人是如此巧妙地发挥了汉语词汇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利用了它的象声和节奏感,加强了形象的表现力。”④的确如此。参考书目:

㈣ 白居易是在被去官免职的垃圾中成就了琵琶行那么诗人究竟是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境

白居易因为才华出众,曾在都城为官,后来因为直言不讳得罪同行及皇上,遭到贬谪,所以在贬谪的途中写了琵琶行这首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思想观念

㈤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

(5)琵琶行成果扩展阅读:

白居易的官场成就:

1、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2、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3、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居易

㈥ 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相比,哪个更具成就

我觉得琵琶行中细节描写的很好,长恨歌跌宕起伏,而且语言也比较优美,能很好的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我觉得还是长恨歌比较高一点

㈦ 白居易与苏轼的社会成就

社会民生 科学教育 健康生活 体育运动 文化艺术 电子数码 电脑网络 娱乐...白居易,苏轼的有哪些重要成就 2015-10-04 14:...

㈧ 长恨歌 创作成就

长恨歌》里有白居易自己爱情悲剧的影子
杜晓勤: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六年(790),白居易自越中北归徐州符离私宅(其父白季庚此前曾在徐州任职)。此后几年间,他除了与当地一些青年文士诗酒高会,登山临水,仍在继续读书,为应进士科做准备。不过,其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还要数他与邻居少女产生的恋情。姑娘名叫湘灵,比他小四岁邻居,长得活泼可爱,粗通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为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当时白居易十九岁、湘灵十五岁,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题为《邻女》的诗,追叙了这件事:“娉婷十五胜人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赞美了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这是年少时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纵然此后白居易虽辗转洛阳、襄阳、浮梁等地,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符离的湘灵姑娘,依然记得湘灵的一颦一笑。

白居易去仙游寺游玩为《长恨歌》的创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杜晓勤:仙游寺为佛教重地,距离仙游寺约三十华里老子讲经、炼丹的楼观一带是道家圣地。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深信在人世之外另有仙界,人、神可以进行沟通,人世的苦可以在仙界得到解脱,人间的困厄通过修炼、礼佛、捐香等可以在仙界获得圆满。且唐时楼观本为“国观”,仙游寺以法王塔供奉佛祖舍利几近“国寺”,则李、杨悲剧发生之后,也有人可能在这两处官寺内供奉过李、杨的牌位进行超度。
长恨歌中还融合了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
杜晓勤:这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盩至县,汉武帝是死于盩至县的五(木乍)宫,而这个宫就在仙游寺的附近,所以白居易在构思《长恨歌》时,就很容易把这两个皇帝的故事联系起来。另外马嵬坡,也就是杨贵妃被缢死的地方,与盩至也相距不远,所以那附近一定也遗传了不少的轶事,这可以看作是王质夫向白居易话及此事的素材,也可以看作是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大多具有传说性。

㈨ 白居易代表诗歌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

《长恨歌》、《琵琶行》

㈩ 白居易是在被去官免职的落寂中成就了《琵琶行》,那么诗人是遭遇了怎样的人生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阅读全文

与琵琶行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