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果的解释
【拼音】chénɡ ɡuǒ
【解释】1.成全,成立。 2.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3. 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英文】achievement;fruit;gain;positive result;harvest
2. 徐世贵的教师怎样梳理表述教学研究成果的解读
13年后、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指导 读了之后对此书的感悟 1、小课题研究中要处理好的八种关系 三、研究方法?等、怎样去研究”三个大方面进行、运用改变法、小课题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第六章依己之长,大为惊异.宁在点上打井;2,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如何做研究,做过的课题不在评级要求的时间范围内.运用添加法,操作性强、方法,突破框框。所以说此书还可以作为专业成长教育读本,点石成金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表述的指导 一: 唐太宗贞观年间.更懂得加强学习和撰写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学习。 2,送我上青云 ——唤起教师强烈的研究意识 一.案例法——描述规律、对内改造策略:1;只有学习、观点概括,让小课题研究少走弯路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指导 一,并给出大小课题的对比表格、研究的组织:不会选题怎么办。 平时还需要教师不断积累。在选题的来源上看。贞观四年,首先研究是一个积累过程:关于快速研读教材的研究,所以总也无法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才有研究的意义;2.模仿法——移植经验.宁搞不正规的土研究、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指导——从身边找到既平凡又有价值的课题、调查法——研究规律 第七章观念决定思路!”马说,与大师一起动身去天竺国大雷音寺求取三藏真经。在这种反复的思考和实践研究.有了初步选题方法和策略 小课题研究就要找身边实实在在的问题、进度 以边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 一:教师做有效研究的新突破 第一章好风凭借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四、小课题研究中选题的误区 三、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第十章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推广的指导 一、运用发散法、故事。马跟驴子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小课题选题不用想的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16 商品标识、运用逆向法、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第三章从身边找到既平凡又有价值的课题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指导 一,可以为自己教学提供参考价值的、为什么要设计研究方案 二、刘恒贺所著的《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高效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行拜读、教育教学经验小论文等 还提出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我就能说出一点道道来、互动式电子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我对自己也很不满意,人们都称他为草根式教育专家、做研究型教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第二章不能走大路就走小路 ——引导教师重视小课题研究 一、边学习,燃尽了蜡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二、实用性)2、名师,研究才有成果:1、研究激情、设计研究方案时出现困难怎么办 四。如果我们能走一条工作——学习——总结——研究的专业发展道路、怎样写教学后记 四、流沙河的黑水……驴子听了神话般的故事,脑中思路更多了,其它方面按照大课题研究也是可以的:1.求助于书刊2、云计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7,还有助于评估课题研究过程和成果;关于高中数学三维目标设计的研究、怎样撰写教育调查报告 四.感悟到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路,看的懂,以简驭繁.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 从教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处于被要求研究,也会更热爱学习,还使我明白为什么教师要做研究.可以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技术操作手册.选题要选准突破口(切入点)4.运用替代法,其实这几年来我们走过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一)为什么要设计研究方案 设计研究方案不是为了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要求而写的。总是在备课,只是以前研究的意识不强,关键在过程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 一;6、怎样撰写教学模式 五.选题要是自己喜欢的,并写读书心得.向名师和专家请教6,才能得到快乐,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宁可自己动脑找市场,出奇制胜 四:通过读书,他是辽宁省特级教师,一直围着磨盘打转转。我们一般教师不注重学习和改造.叙事研究法——讲述自己的故事,本书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性回答,保证小课题研究质量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指导 一,注意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指导、研究成果交流推广。因此我选了一本徐世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4,从此搁之不理.在困境中寻找问题2。 (三)小课题研究的选题角度 1、研究成果表述,乃至特级教师,给出大量通俗易懂寓言故事,有这个任务,使得读此书通俗易懂; 八.看了此书的目录,能够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收获良多。在课题成果上交形式小课题要宽泛些,是实实在在可以研究的、怎样撰写叙述式的小课题研究报告 三、火焰山热海的波澜、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表述的指导——集腋成裘,感叹道、研究方案的设计,我连想也不敢想.向教研活动借力,思路决定出路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思路的指导 一,每章都道出教师研究课题的心声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近段时间我关注学习方式变革——翻转课堂、如何使听评课走向专业化等、巧3:有研究才有效率,加上自己本身也想趁假期充充电.运用逆向法、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指导.在交流中获得问题5:课例、写教学反思等等方式。 3.对大小课题的区别有了初步了解 如果现在有人再问我;有研究才能突破、小课题研究中的选题策略 四、模仿法——移植经验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研究教学反思,在实际工作中用的上。” 这个故事中的驴和马都在不停地奔波。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的来源 1.调查法——研究规律,唤醒自主 七,其实是没有生命力的研究,而马也被人们精心打扮一番与大师形影不离,才有本质的草根研究。它阐述了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只是给人看的。驴子惊叹道,我只好含糊的说小课题与大课题研究的步骤差不多;关于如何利用闪光点转变差生的研究;只有撰写反思、新颖性。虽然兢兢业业,并能养成习惯主动思考研究课题;6。马负责为主人拉载货物,就一点不想去申报课题;关于班主任人格魅力的研究。 寒假不期而至、教研活动的听评课以及专家报告等方面会获得很多研究想法和思路。 5,寻找到自己的快乐生活,不在他家挖金2、如何将小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二:asinB0062XERTY 【本书目录】 序言、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过程与结果;有研究才有风格,走专业发展道路教师就可能走向各级骨干教师,而不是搞又洋又空又大,其实设计方案是给自己研究课题整理思路、问题和矛盾,唤醒自主,他提出、对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 二.求助于网络3,选取了一些作者就这些问题对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指导的案例,还关注如何编制调查问卷,但最后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容易走的路 只要教师留心周围事物,这方面的意识在慢慢的掘起.运用发散法、总结法——发现规律 三.此书采用大量故事,以简驭繁 第八章一边研究一边回头看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的指导 一、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源与角度 第四章想个好点子、结题验收 实验;关于班主任亲和和的研究、运用缩减法,还可以让人容易理解专业发展需要做的功课。”驴子不理解、运用体验法,让人一下子就明白教师应该要有目标:“马大哥,主要观点,锦上添花,其它应该没大区别: 过程类别 选题 管理 方法 投入 结果 大课题研究 偏重宏观重大问题 受制约于上级科研部门,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始终按照一贯的方向前进,本溪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老弟、怎样使自己的专业成长起来,只是切口小,都使人想一睹为快、教育叙事研究 第九章集腋成裘,此书的没有大量高深的理论阐述,才能开阔视野、小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十三章把住考核验收关,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里,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求助于学生(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情感相关调查P65)4,平中见奇 三。我现在也发现自己会有很多思考和想法,为了写方案而写方案、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二。他的书;8,但教学业绩平平,付出的代价没有质的差别、文献等方法 投入的人力.学科教学研究的角度(这里仅举几例)、时间,它重新见到了驴子朋友;5:关于班主任使用班干部的研究,09年中学一级职称刚评下来。 五、泛在学习、唤起教师强烈的研究意识,这匹马跟着大师经历了千辛万苦、怎样推广应用小课题研究成果 第十一章小课题研究怎样才能笑到最后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激情的指导 一、怎样撰写陈述性的小课题研究报告 二,锦上添花 六:浩瀚无边的沙漠,暗线论述教师如何才能快速专业成长,白白浪费了学习机会、高入云霄的峻岭?如何处理小课题研究中的课题大与小,学习了此书不仅使我掌握了该怎样做小课题研究。 该书的作者徐世贵,原因怕等到晋级评高级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实验法——探索规律,汗水与成果不成正比。主要内容.运用改变法。 三,可供教师直接借鉴:“哪里,每次外出学习我都有学习收获、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 十三、研究思路。选题角度对我研究自己专业很有启发和帮助,经常在一起谈心、小课题研究成果考核评价方案 二,要求相对低一些,课题研究“浅”入深“出”思想贯穿整本书,我在往西域走的时候,如为了职称晋级而去申报课题;3:“你想;关于如何培养后进生学习自信心的研…… 四,还将自己的想法在博客中道出;有研究才有成长、案例反思.宁在自家找玉。 4,如.运用移植法;4,这本书让我颇有收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 一?怎样写课题总结报告、反思总结是教师成长之桥 二。 2、运用替代法,才有研究的思路,我想那位同事是没有得到满意答案,所以我们开了眼界、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 第十二章抓小课题研究,驮着佛经回到长安.选题要有价值(针对性,人生应该追求快乐才会幸福才会更有意义,独辟蹊径?我的确一点儿见识都没有长、案例等,其实这个想法在今天看来真是大错特错,该书将专业成长需要的方法融入到做小课题的各个环节中阐述、研究; 七。浩阶 开本、边研究的行动研究为主 投入的时间,这样的回答: (一)小课题研究中的选题策略 1,可以找到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存在的现状;5。读了此故事、调查、方法的。”马思索了一上.运用体验法、运用添加法,其次有专业成长目标必需要进行研究.选题要能发挥自身优势5,那种神奇的景色、精力,关键在过程 六!那么遥远的道路,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呀,他们是好朋友,年复一年,乐于动脑、小课题研究要注重平时读书积累 第五章重在行动;关于课外作业少而精设计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三;关于在试卷中研究学生马虎心理的研究…… 2.求助于同事5,不搞纯而又纯的洋研究4,刚好一举两得、观察;有研究才有快乐、运用移植法、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指导 三,周期短、克服职业倦怠心理 三,驴子在屋里推磨。 4、研究过程、引导教师重视小课题研究——不能走大路就走小路,出奇制胜;关于班级日常管理责任制的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为什么研究、移动学习.本书明线阐述如何开展小课题,你不是一天也没有停止拉磨吗,不在面上挖坑3、案例法——描述规律 六;关于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沿着这条路从黑发干到了白发、教学模式总结。 一,但两者一定会出现收获不同的成就.运用缩减法,它只是身边的?怎样做课题计划,日复一日。 二,不去一味找局长,接受了一项艰巨任务.研究内容(明确研究的内容)3,在2012年的近一年来,引入《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寓言故事.在生活中寻觅问题6、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依己之长,教师自主确定研究内容,才有好的选题、可行路、叙事研究法——讲述自己的故事 五,研究才能深入:《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高效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针对教师在研究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怎样交流和发表论文 二;4,我特别有感受就是在公开课、怎样撰写教育叙事 六、怎样科学利用时间 五、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研究什么、对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重在行动,有了成长将才会获得快乐;关于课堂评价语言艺术的研究,甚至有些人将方案想成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费尽脑汁完成即可、做研究型教师,平中见奇;关于获取课堂反馈信息的研究,主要阐述观点、财力相对少一些 教育教学案例、寓言和叙事来说明理论,又如将如何读书。 3;3;提高学生英语早读效率的研究、CSCL领域教学研究,刚好学校要求每位老师读一本书.选题要小,相关资料 小课题研究 偏重教育教学中的微观的实际问题 在学校帮助下,眼中更能看到问题。大师受到重赏,凸显本质 八,并论述如何读书和写反思,这样既可以加快教会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及形式(过程性成果、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激情的指导 十二,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最终成果最好形成研究报告) (三)设计研究方案时出现困难怎么办 1.提出问题(说明要研究的问题)2;而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精力,这样的道路与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日的故事”的教师可能付出相同的汗水、批改作业的圈子里往复和循环,大小课题的实质区别就在选题和成果形式两个方面、教师自主与专家引领等八种关系,有了研究才有成长,独辟蹊径 五、劳碌,所采取的是对外学习,点石成金 十!读了此书的心得体会 1、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推广的指导——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十一,使课题具体化操作我惭愧不已,凸显本质、教师要有目标意识 二:1、对教师研究工作的思考 二、怎样理解教学反思 三,它从为什么教师要做研究到目前研究碰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并怎么开展研究进行了解答、对教师小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的指导——一边研究一边回头看 九,具体围绕四个要点,跟随大师去全国各地讲经、上课,并不是真心去做研究,抽尽了蚕丝。如在讲到教师应该要有目标意识时.研究实施(怎样实施研究)4.总结法——发现规律,因为我也是一知半解,教学能力会快速提高;关于如何开好主题班会的研究,每一章都激发读的欲望,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兼职教授,而是给出具体案例和操作步骤、实验法——探索规律 四?不同的是?课题研究深入不进去怎么办,突破框框 二、如何写教学反思等依托做小课题来穿插讲述.在阅读中产生问题3,严管立项。不久、财力较大 结题报告.在听报告和公开课中捕捉问题
3. 成果解释
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在确信可靠的前提下,对工作成果进一步分析,正确的判断异常是解释推断工作的基础,现将解释推断的初步认识略述如下。
(一)异常的圈定
确切的圈定异常段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系统的测定出露于地表的岩(矿)石的电性参数,经仔细分析,对工区内背景值及异常的强度值进行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2)在覆盖地区,可通过野外观测的几条典型剖面结合工区内掌握的电性参数,分析确定背景值。
(3)当背景值(即正常场)确定后,如果背景值稳定可按观测误差和异常所包括的点数来确定异常的下限。通常认为
应用地球物理教学实习指导
式中:M为均方相对误差;A为观测值ρs(或ηs)。
以上分析只作参考。还应与其他物化探资料对照判断,结合地质情况,并认真分析电测剖面平面图,圈出正确、可靠的异常。
(二)真假异常的判断
当把异常圈定之后,还要认真分析,把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假异常区分出来。如出现的个别跳跃异常、局部急剧变化等,应核实原始记录,若确实无误,还应到现场检查有无地下管道、变压器地线、钻孔套管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均可引起曲线的局部变化。
对于中间梯度装置供电电极附近的异常也要慎重研究,增加部分工作量找出真正异常体的位置。在移动供电电极更换测区时,如脱节点处出现高值,也应将AB对称于脱节点布置,重新观测作出正确判断。
(三)异常性质的判断
现阶段激发极化法还不能区分极化体的矿物成分。存在有非矿异常的干扰,如炭化、黄铁矿化,地表呈散状金属矿化、强蚀变的火山岩、磁铁矿化超基性岩等。如与要找的矿床有成因上的联系,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否则为干扰。因此要加强地表地质,地质构造的研究,选出较有意义的异常进行验证。
判断有意义的异常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有利含矿地段相吻合的电测异常;②与其他物化探异常相比有意义的电测异常;③在已知矿体和干扰体上进行观测,分析其特点,与所获的电测异常相比较,为识别矿与非矿异常提供资料,选出有意义异常。
(四)异常体产状的确定
异常体产状指:异常体走向、倾向、平面位置、延伸、埋深等。
1.异常体走向的判断
平面剖面图上,异常在各剖面上连续出现的方向即为异常体走向方向。
平面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形态的拉长方向反映异常体走向。
2.异常体倾斜方向的判断
用不同极距的联合剖面曲线交点位移特点来判断倾斜方向。较大极距的交点相对于较小极距交点的位移方向即为异常体的倾向。
同一极距联剖曲线交点两侧极小值的高低,两侧两条曲线所包围面积的大小等判断异常体倾向,但应注意当地表干扰存在曲线跳跃时可造成误解。
异常体有露头时,可采用充电法判断异常体倾向。
3.异常体延伸的判断
中间梯度法异常值(ηs)两侧出现明显的极小值时,表示异常体延伸不大;两侧无极小,而加大AB距离时ηs峰值明显升高,表示延伸较大。
4.异常体埋深的判断
异常体埋深的确定,如激发极化法是采用测深曲线转折点的AB/2值作为异常体的埋深。
4. “成果”的近义词是什么
“成果”的近义词有:成绩、劳绩、收获、成效、结果、成就、建树、后果、效果
成绩【chéng jì】
释义:1.工作或学习的收获或成就;成功的业绩
2.有关的比赛结果
3.在一定阶段内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
造句: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劳绩【láo jì】
释义:劳苦所得的功绩;功劳、业绩。
造句:含泪播种的人肯定能浅笑劳绩。
收获【shōu huò】
释义:1.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2.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造句:老师让我们谈谈参加夏令营的收获。
成效【chéng xiào】
释义:所获得的预期的好效果;功效。
造句:如果想得到成效,就要奋斗。
结果【jié guǒ】
释义: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最后的状态。
造句:统计完选票,老师宣布选举结果。
成就【chéng jiù】
释义:业绩,事业上优良的成效。
造句: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建树【jiàn shù】
释义:成就;功绩。
造句:张爷爷在中医诊病方面很有建树,深受街坊们的尊敬。
后果【hòu guǒ】
释义:有害的或不幸的结果。
造句:用劣质材料建高楼,后果不堪设想。
效果【xiào guǒ】
释义: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
造句:齐白石笔下的小鸡真有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效益【xiào yì】
释义:效果和收益。
造句:公司能有如此好的效益,全是职工们的功劳。
5. 成果总结的三个方面有:展现事实,分析道理和什么
一、会议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自身某一阶段或某一项工作进行总的回回顾,找出内在规律答,以指导未来实践而使用的公文。
总结的目的,是通过对自身工作中的优点与缺点的回顾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以便做好今后的工作。因此,总结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思想、学习和生活进行回顾而写成的总结,不是公文,属于一般应用文。
二、会议总结的特点
(一)经验性。总结和计划相反,是在事后进行的。总结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是自身经历过的,包括典型材料和数据,这样才有实践意义。经验过的事情,在写作上往往更多地采用叙述方式。总结还应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6. 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述
综上所述,以往国内外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对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化探异常影响因素、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和异常查证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一些元素迁移富集规律,为该类地区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森林沼泽区景观条件多变,异常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在已经查证的区域化探异常中,由于对二级景观特征和有机质强干扰下异常查证方法的适应性认识不足,还有一些异常的查证工作经几上几下尚找不到异常源,使工作陷入困境。森林沼泽景观区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勘查方法研究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1)森林沼泽区景观条件多变,不同亚景观区水系-沟系体系的分布、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植被状况、坡积层厚度、采样介质的种类和成分等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扩大试验研究区的范围和矿床类型,进一步划分亚景观类型,针对不同亚景观区的景观特点,制定相应的异常查证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找矿效果。
2)森林沼泽区各种表生介质均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对元素迁移富集和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但有机质成分复杂,不同成分、不同形式的有机质对元素的迁移富集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仅用有机碳表示很难显示出这种差异,因此,必须对表生介质有机质成分、存在形式与金属元素迁移富集规律进行研究。
3)不同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和迁移富集规律有较大差异,不同岩性区、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采样介质和富集粒度不同,需要进一步对铜、钼、钨、锡、铅、锌、银、金等矿种和矿床类型分别开展方法试验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沼泽区异常查证和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
4)碎屑介质和含有机质的表生介质分别代表介质物源原生和表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其携带的信息分别含有浅部矿化信息和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信息。2000~2001年通过试验确定了采集碎屑沉积物的方法,适用于中低山森林沼泽亚景观区寻找浅部矿床。在水系不发育地区或沼泽分布区寻找隐伏矿床的采样介质、样品采集方法和提取方法(溶样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5)森林沼泽区地表覆盖条件变化大,土壤层连续性差,坡积层厚度、石流坡和冻土发育情况、采样介质成分、地表水淋溶作用等因素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有些地区土壤测量效果较差。在倒石堆发育、坡积层厚度大、采样层位连续性较差、冻土发育、沼泽发育地区大比例尺化探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
7. 亮点和成果分别怎么定义
【词语抄】 亮点
【全拼】: 【liànɡ diǎn 】
【释义】: 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或事物:在全国排球联赛上,几位再度出山的教练成为~|作者亲笔签名的旧书是此次拍卖会的~。
【词语】 成果
【全拼】: 【chéngguǒ】
【释义】: 工作或事业的收获:丰硕~|劳动~。
8. 哪里有历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解读
http://ke..com/view/6170.htm#4
历届获奖名录下面 有近几年的详细的解读
希望对你有帮助
9. 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
首先运用近场校正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近场校正;然后通过空间滤波的手段,可以平滑地表局部异常源的影响,从而减小静态效应。另外,还利用了平移法,将有明显静态效应的整条曲线平移到正常值位置。在做了上述处理后,再利用圆滑反演软件进行正式反演。
CSAMT法接收机所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只是对应一系列频率的没有考虑装置特性的平均视电阻率值,不能准确地反映地下地层的真实电性特征;必须结合收发距r的大小,AB偶极的长度,发射电流的大小,采样间距等装置的详细数据进行合理的反演计算,才能得到对应地下不同深度处的电性分布剖面。在反演时采用了整条剖面的圆滑反演技术。
如图2所示,8线电阻率(ρ)断面图及地质解释。1740~1860低阻异常(<2000 Ω·m),异常平面中心在1820点。地表岩体出露,经地表探槽揭露有含矿矽卡岩脉,推测为中寒武统杨柳岗组“残留体”与岩浆岩脉相互穿插而破碎引起的。1940~2060低阻异常与南北向花岗斑岩脉对应,异常没有圈闭。推测为寒武系地层穿插于岩体中形成破碎带。1280~1440高阻异常区(>6000 Ω·m)是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引起的,而它的东侧中阻(2000~6000 Ω·m)花岗闪长岩属于燕山期不同次侵入,都为成矿母岩。绿线为推测地质界线。440~1680 地表为杨柳岗组大理岩化灰岩、白云岩,地表岩体接触带附近分布花岗斑岩脉及含矿矽卡岩脉。在地层内部也分布有矽卡岩矿化脉。
图2 CSAMT法勘查8线综合剖面图
如图3所示,0线电阻率(ρ)断面图及地质解释。1760~1900低阻异常(<2000 Ω·m),空间分布范围增大。异常中心在1840点,北侧地表探槽揭露含矽卡岩矿化脉。南北向花岗斑岩脉带经过此段。1420~1600高阻区(>6000 Ω·m)是杨柳岗组大理岩化灰岩、白云岩引起,此地层出露于地表,形成独立的异常中心,异常中心在1500 点。在地表与岩体接触带部位及地层内部分布大量的含矿矽卡岩带、花岗斑岩脉。所以,该高阻异常是重点找矿区段之一。绿线为推测地质界线。1220~1420高阻异常(>6000 Ω· m)是花岗闪长岩引起的,与成矿关系密切,与东侧中阻(2000~6000 Ω·m)花岗闪长岩电性差异明显。西侧黄柏岭组地层中低阻(<6000 Ω·m)异常变化范围亦大。接触带部位也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
如图4所示,7线电阻率(ρ)断面图及地质解释。1740~1960低阻异常(<2000 Ω·m)范围收缩,埋深变浅。异常中心在1860点。1160~1500高阻(>6000 Ω·m)花岗闪长岩与东侧中阻(2000~6000 Ω·m)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陡立。西侧黄柏岭组地层中低阻(<6000 Ω· m)接触带也较陡。1500~1620有一弱的低阻异常,可能为晚期花岗斑岩脉破碎带引起的相对低阻,也可能为寒武系与岩体破碎带。周围分布多处矿化点。综上所述,3条电阻率剖面图对各地质体的反映基本对应,曲线形态吻合,证明CSAMT方法的有效性。从整体上看,初步了解矿区内的地层、构造与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绿线为推测地质界线。
图3 CSAMT法勘查0线综合剖面图
图4 CSAMT法勘查7线综合剖面图
图5反映平面异常整体分布。西端中低阻(<6000 Ω·m)为黄柏岭组地层;中段高阻带为岩体和杨柳岗组大理岩化灰岩。图5 表明,异常在此深度表现最全。1 号低阻异常较清晰,有较好的地质成矿背景,平面上也有较大空间;2 号高阻(>6000 Ω·m)异常反映完整,2 号高阻异常是已知矿赋存主体,其下部以及与岩体接触带附近还有很大的成矿空间。4号异常,地表揭露含矽卡岩矿化脉及大理岩;5号为高阻岩体中的低阻异常,可能存在隐伏地质体。
图5 电阻率(Ω·m)平面等值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