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怎么样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更多信息和资讯。
② 张举玺的科研奖项
1.《中俄教育管理体制比较》获得第一届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中俄现代新闻理论比较》获得201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中俄现代新闻理论比较》获得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4.《中俄现代新闻理论比较》获得开封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中俄新闻功能比较研究》获得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6.《中俄新闻文体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7.《中俄新闻文体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等奖;8.《中俄新闻文体的比较研究》获得开封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中俄教育管理体制比较》获得200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0.《中俄教育管理体制比较》获得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1.《中俄现代传媒文体的比较研究》获得开封市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2.《中俄现代传媒文体的比较研究》获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13.《实用新闻理论》获得200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③ 司林胜的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1、EDI效益评价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2001鉴定;
2、现代企业绿色营销绩效的综合评价与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2004年鉴定;
3、转型时期河南省粮食流通现状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第二,2000年结项;
4、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河南省面向21世纪高教研究项目,主持人,2002年鉴定;
5、工商管理类专业电子商务教育研究,河南省高教研究项目,主持人,2004年鉴定;
6、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效益综合评价与控制研究,原国内贸易部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1998年鉴定;
7、河南省非国有粮食企业现状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项目,第二,1998年结项;
8、商品流通企业商誉定量评估方法研究,原国内贸易部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第二,1998年鉴定;
9、粮食商贸及储备调拨EDI标准化研究与应用可行性研究,原国内贸易部科技攻关项目,第二,1998年鉴定;
10、河南省企业信息化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问题研究,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2005年结项;
11、面向电子商务的流程型企业信息化选型理论与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人,在研;
12、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 1、企业e化转型的“能力陷阱”,经济管理,2004.15;(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摘编);
2、EDI的二元目标模式分析及发展战略取向,江汉论坛,2001.4(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贸易经济”1998.1全文转载);
3、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7.5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市场营销学”1998.1全文转载);
4、论大中型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效益控制,商业研究,核心期刊,1998.8(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商业企业管理”1998.11全文转载);
5、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的整合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2.5;
6、企业信息化非系统风险的综合评估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7、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消费经济,2002.5;
8、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
9、企业绿色营销系统构建与绩效评价,系统工程,2003.8;
10、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现状与建议,企业活力,2002.10;
11、基于PIP的企业绿色营销绩效系统构建,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6;
12、Systemically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Green Marketing,46TH (2002)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s Sciences. Shanghai,2002,8;
13、The Integration Goal,Mode And Form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Traditional Enterprises,The 2nd Sino-America Advanced E-Commerce Workshop,2004,6;
14、Preliminary Research on Green Manufacture Evaluation System(被ISTP收录)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1.8.
15.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Net Marketing Performance(被ISTP收录), Orient academic forum special:306-312,2004
16、《绿色营销基本范畴分析》,《江西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5
17、《依托国有粮食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粮食经济》,1998.11;
18、《创新乡镇企业管理机制》,《工厂管理》(核心期刊),1999.4;
19、《商品流通企业商誉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商业研究》(核心期刊),1999.2;
20、《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产权的出售和拍卖工作》,《市场经济导报》,1994.6;
21、《香港基金市场管理模式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核心期刊),,1995.5;
22、《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决策模式》,《决策探索》,1995.7;
23、《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跟踪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0.7;
24、《健全机制,化解阻力,整体推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经济》,1999.12。
25、绿色产品竞争的博弈分析 科学技术与工程 cn11-4688/T
26、《我国推广应用EDI技术的基础条件分析》,《商业研究》(核心期刊)2000.2;
27、《我国EDI技术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计算机世界》1999.8;
28、《网络营销绩效评价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EDI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02年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现代企业绿色营销绩效的综合评价与控制研究,2005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2004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企业绿色营销系统的构建与绩效评价,2004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5、面向商务应用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南省高教研究项目,主持人,2008鉴定;2009年获得河南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绿色营销绩效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魏明侠、司林胜著
2、电子商务案例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9 主编, 排名第一;
3、电子商务概论(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排名第三;
4、WTO与河南粮食(河南省“十五”规划图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8 排名第五;
5.《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总主编;
6、电子商务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排名第五。
7、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主编;
8、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9,主编;.
9、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5,主编。 1.1998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
2.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
3.2003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带头人”;
4.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5.2005年获得“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资助。
④ 何学斌的学术成果
(一)论文
1、2006年6月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二十一卷第三期发表《侦查学学科性质论》,CN41-1291/D;
2、2009年4月在《法制与社会》第四期发表《论刑事案件知情人》,CN53-1095/D;
3、2009年6月在《大众商务》第六期发表《论律师立法模式及立法优势》,CN61-1379/F。
(二)科研项目
1、2005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涉法上访的正当性和相关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并获得二等奖;
2、2006年参加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法学课程中国式诊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省级),并获得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3、2006年参加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司法工作绩效评价标准问题研究》(省级),已结项;
4、2006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并获得一等奖;
5、2006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警察人身安全的保护和自身能力的强化培养问题研究》,并获得一等奖;
6、2007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并获得二等奖。
7、2008年参加省法学会的调研课题《当前形势下的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8、2010年参加河南省人大的立法评估项目---《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立法评估工作。
⑤ 河南省教育厅课题是省级课题吗
河南省教育厅的课题算是厅级课题,例如河南省社科联,郑州市社科联,河南省科技厅,这些都是厅级课题,不过如果厅级课题结项获奖的话,如果是一等奖就可以算省级课题!
⑥ 王东的获奖
1.《世说新语》及刘注词语札记,获2009年河南省哲学社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世说新语》及刘注词语札记,获2009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3.《河南罗山方言研究》,获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4.《河南罗山方言研究》,获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河南罗山方言研究》,获2010年郑州市哲学社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⑦ 徐盛桓的主要科研成果、项目和获奖
徐盛桓教授出版专著2本、编著2本;发表语言学论文一百多篇,约计一百多万字。早在1994年,《外语学刊》(参见第1期《关于我国外国语文刊物的一次统计研究》)曾发表统计数字,说他是当时“外语刊物上最活跃的学者”,发表文章篇数排行第一、被征引数排行第二。1999年全国语言学论文被引率排名第四,仅次于吕叔湘、沈家煊、朱德熙。其作品详细列表:
(一) 专著:
《语用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二) 编著(负责编写语用部分):
2002,《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汪榕培主编,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 在国内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含意与合情推理,《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第3期。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结构和边界——英语谓补句语法化研究,《外国语》 2005年第1期。
英语原因句的嬗变, 《外语学刊》, 2005年第1期。
句法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年第4期。
A and B语法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1期。
成语的生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充分条件的语用嬗变——语言运用视角下的逻辑关系,《外国语》,2004年第3期。
理解翻译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逻辑与实据——英语IF条件句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现代外语》, 2004年第4期
研究与方法——石毓智两本书的研究方法述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语言学研究的逻辑学思考——研海一楫(之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外国语》, 2003年第2期。
往者虽旧 余味仍新,《外国语》, 2003年第6期。
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现代外语》, 2003年第2期。
语用和规范——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论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评石毓智的两本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到5期。
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理论语用学研究中的假说——研海一楫之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外国语》,2002年第1期。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外国语》, 2002年第3期。
我怎样做起语言学研究——“研海一楫”之七,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2 年4期。
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关于英汉语篇比较研究——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年第4期。
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8期。
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外国语》,2001年第1期。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外国语》,2001年第5期。
程序的发现和发现的程序——“研海一楫”之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语言学研究的三个取向——研海一楫之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存同求异 责备求全——创新共斟酌,《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
名动转用语用推理的认知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关于英汉语语法化比较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9期。
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外国语》,2000年第2期。
语义、语用和语法——何自然《英语语用语法》导读,《外国语》,2000年第3期。
英语陈述疑问句,《外语学刊》,1999年第2期。
概念编码和程序编码——中国学生英语口头连贯表述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5期。
语法离我们有多远——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0期。
才·学·识的鸿篇巨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2期。
强发问和弱发问,《外国语》,1999年第3期。
含意推导思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外语学刊》,1998年第1期。
疑问句的语用性嬗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化理论为方法给研究以个性(提纲),《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期。
含意运用与常规关系意识,《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3期。
取精用宏寓学于做,《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0期。
含意研究的逻辑学思考,《外国语》,1998年第2期。
关于含意本体论的研究,《外语研究》,1998年第1期。
广义含意理论的建构,《外语研究》,1998第2期。
论含意思维,《外语学刊》,1997年第2期。
含意本体论论纲,《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1期。
含意的两种形态,《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2期。
话语含意化过程——含意本体论系列研究之四,《外国语》,1997年第1期。
全国第二次新格氏理论研讨会小结(摘要),《外国语》,1997年第3期。
含意与叙事性篇章的建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论表“添加”义的EVEN,《外语学刊》,1996年第1期。
含意本体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常规关系和文化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
论诗的织体 《外国语》1996年第二期。
信息状态研究,《现代外语》,1996年第2期。
话语的含意性,《外语研究》,1996第3期。
我读《英语复合句》——代序,《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第3期。
语言美学论纲,《外语学刊》,1995年第2期。
英语倒装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含意本体论和句法语用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第1期。
论荷恩的等级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十,《外国语》,1995年第1期。
选择·重构·阐发·应用——我对新格赖斯,《现代外语》,1995年第2期。
论表“添加”义的TOO,《外语学刊》,1994年第1期。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关于量词否定句 《外国语》,1994年6期。
上指预测的语用因素——评列文森的上指推导模式,《现代外语》,1994年第1期。
会话含意的分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论意向含意─—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七,《外语研究》,1994年第1期。
语用推理的新发展,《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年第1期。
“预设”新论,《外语学刊》,1993年第1期。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现代外语》,1993年第2期。
论“常规关系”,《外国语》,1993年第6期。
再论意向含意,《汕头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论一般含意,《外语教学》,1993年第3期。
论词义的包含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礼貌原则新拟,《外语学刊》,1992年第2期。
论词的语用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现代外语》,1992年第4期。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些趋势,《外语教学》,1992年第4期。
语用推理,《外语学刊》,1991年第6期。
论篇章的变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
商品广告陈述热点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经济和突出——英语前置修饰词组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4期。
广告的语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
变异的语言和技巧的语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论语句的“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
再论主位和述位,《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
语言的生成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新探索,《外语学刊》,1983年第1期。
汉语主位化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主位和述位,《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
深层结构与英语教学,《外语学刊》,1981年第1期。
英语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如何简化英语注音的探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英语词义发展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四)近期项目:
(1)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英语指引性写作程序训练》(99GJWYY)。项目主持人。2002年7月已结项。
(2)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构块式语法化比较研究》(2001DYY001)。项目主持人。在研。
(五)获奖:
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全国模范教师(2000);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2001);河南省社联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二等奖(1996)。
⑧ 河南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的成果算不算职称评定的条件
教育厅的不算,我就是因为这个没通过
⑨ 郑永扣的学术成果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习论坛》、《中国高等教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或国家权威报纸发表论文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或摘要转载10余篇。代表论文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质”(《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论上海楚简《民之父母》的‘五至’说”(《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人性、德性、党性的统一: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2期)等。
出版《大学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管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原文化大典·学术思想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著作。主持并主编河南省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哲学与人研究丛书》(第一辑5部著作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哲学基础及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研究课题”子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研究”,国家新闻出版署、河南新闻出版局重点出版项目“中原文化大典·学术思想卷”,主持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社科规划项目。曾获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主编的《中原文化大典·学术思想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在《河南日报》(2007年5月11日)发表的有关“弘扬中原文化,促进中原崛起”的笔谈文章等,挖掘、整理、弘扬中原传统学术思想,深入探讨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第一作者出版的《大学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管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7日)发表的《如何培育我们的大学精神》、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9日)发表的《破解“三大课题”,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9日)发表的《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助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河南日报》(2006年5月17日)发表的《走创新型大学建设之路》等,以郑州大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时期大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郑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⑩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什么级别
ma of more days and months and year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