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果册是什么(暑假告急)
写出这一学期你有什么收获
下学期又要怎么做
这学期得了什么奖......
㈡ 辽沈战役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㈢ 电子版成果册制作价格
花不了多少钱 关键在实践
一个大二的学妹因为听说我带了两支省优队伍,一定要问我怎么做社会实践成果册。仔细想了一下,做了些解答,就顺便再这里也黏贴一下吧。我想,其实所有的宣传评比类成果册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
要制作好宣传类文本由这么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时间是关键
第二:图片是关键
第三:重点要突出
我分开来讲,
时间,就是要牢牢把握好读者以及领导看的心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成果册要做到以下几点:1、10秒钟之内吸引领导的眼球,使他有读下去的欲望。(一般用漂亮的能说明主要问题的封面,以及成果册的厚度来实现目的);2、40秒之内要是他了解你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我习惯的做法是在成果册的前面一页写上本次活动的概况,前提是每一个字一定要精练,不可啰嗦,每一个字都要是重点的重点——一般要队长起草、队员讨论、反复修改,因为队长是对队伍最了解的)3、3分钟之内要了解你各个活动的主要情况和现场氛围,突出特色,将系列活动进行整合(其实如果能够吸引领导看你的成果册3分钟已经非常成功了,所以,我一般的做法是将成果册配合大量的图片,用艺术字将活动方法,易于观察,边上插很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并且我把同一个系列的活动都放在一起,比如说“汗谏”)4、不要指望领导还会往下细看你的内容,其他的他肯定是几页几页第翻过去看你写的是什么的,所以,标题很重要,把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很重要。
第二,图片很重要。我带队的时候通常对摄影的同学是非常严格的,我需要的图片必须是能说明现场状况和活动状况的。视角和氛围都要好,一个活动必须要有相应的好的照片,不要多,但是一定要好,要典型,最好在照片里能有实践队的队名出现等。记住,人的阅读习惯是宁可看十幅图片也不喜欢读一段文字。
第三:重点要突出。实践队很多,领导看成果册有好几百本呢。凭什么的要凭你们是优秀的,这个问题是所有队员和后期制作的人要思考的。所以,你们一定要有特色,而且要把这个特色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他一看就明白。什么样的才是优秀的?人家有的你也有,人家没有的你却有,这才是优秀。
另外,要尽量搜集各种事业单位的证明文件,而且等级越高的越好。其实也比较简单,让他们给你们写个评语啊什么的,只要你真做过,一般都会写的。这放在成果册里很好。另外就是媒体报道,要大批量压过去,即使是小网站的也放上去,没人去查的。人家只会看你有多少。
最后也是最先要做的,要先定位实践队,再看后期怎么做,如果是想凭省优,那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多一些人力,如果只是校优,你们是校队,一点问题没有的。还有,看在什么场合用,视频,WORD文档,电子杂志我都传给你了。他们各有优点,你要选择地利用。
㈣ 团日活动成果册怎么做可以有哪些形式
先是有抄第一张封面
第二章是目录
然后写你的内容准备工作的文字与照片,然后活动进行的文字与照片
如果是班级活动的话还可以写上这次活动的意义
如果是社团的话还可以加个视野集锦,放很多的照片
暂时我做成果册是以这样的形式做的。。。
㈤ 宜川战役的战役成果
宜川战役是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后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此役,西北野战军以伤亡5404人代价,全歼胡宗南集团主力整编29军军部、整编27、90师及整编76师24旅,共5个旅10个团计29485人。其中,毙伤敌7523人、俘敌21962人,缴获汽车19辆、化学迫击炮6门、82迫击炮24门、60迫击炮139门、重机枪193挺、轻机枪979挺、长短枪8383支。1纵队共毙伤俘敌11177人,缴获化学迫击炮3门、82追击炮和60追击炮40门、重机枪69挺、轻机枪341挺、长短枪3337支;3纵队共毙伤俘敌整编24旅旅长张汉初以下5061人,缴获山炮3门、82迫击炮19门、60迫击炮27 1门、轻重机枪225挺、长短枪1906支、汽车13辆。敌整编29军中将军长刘戡自杀身亡,整编90师中将师长严明及整编31旅少将旅长周由之、47旅少将旅长李达、53旅少将副旅长韩指针等被击毙,整编29军少将参谋长刘世振、整编27师少将副师长李奇亨和整编90师少将参谋长曾文思、整编24旅少将旅长张汉初等被俘。
迫使蒋介石将位于陇海铁路潼关以东地区的裴昌会兵团及郑州的整编第38师调往西安,策应了中原解放军的作战。这是西北野战军新式整军以后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仅仅一年时间,敌我力量发生根本变化,敌人由进攻转为防御;我军战斗力大大提高,由一次消灭敌人一个建制团到一次消灭一个整编军(即兵团);把战争由内线引向蒋管区。
这一仗震撼了蒋家王朝,蒋介石匆忙从南京赶到西安,安抚军心,并将华东、中原兵力增援西北,以确保西安和关中。这就给华东野战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得以联合发起洛阳战役的战机,有力地策应了中原战场的作战。西北战场的形势也改变了,西北野战军直指关中。
㈥ 广西战役的成果
解放广西战役,历时30余天,歼敌17万余人,消灭了统治广西25年、在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坚决反共的国民党新桂系,解放了广西。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战役,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新桂系是当时中国最大、最强的地方军阀势力,又由于新桂系在当时是主持国民党中央政府的集团,这样一个集团的覆灭,极大地震撼了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各省的国民党军,大大动摇了这些省份国民党军的军心,促使好些地方的国民党军因而放弃抵抗或和平起义(如云南起义等),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历史进程。
㈦ 三国演义所有战役资料
抄的
黄巾之乱
(全国性爆发)
184年、188年
张角 张角、张梁、张宝、张曼成、波才、彭托
东汉 皇甫嵩、朱隽、曹操、卢植、董卓
获胜方 东汉
为了打击黄巾叛乱,政府给于州牧兵权,许多州牧趁机坐大,中央政府影响力开始下降。
讨伐董卓
(关中)
190年
袁绍 各路地方军
董卓 华雄、吕布、胡轸、徐荣
获胜方 袁绍
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地方诸侯内斗更深
易京之战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绍 公孙瓒
获胜方 袁绍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并于此后第二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绍 袁绍
曹操 曹操
获胜方 曹操
袁绍势力衰退,曹操统一中原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
赤壁之战
(荆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孙刘联军 周瑜、程普、刘备
获胜方 刘备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机取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夷陵之战
(荆州南部)
222年
蜀汉 刘备
孙权 陆逊
获胜方 孙权
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汉 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马懿、张郃
互有胜负
蜀汉诸葛亮病逝,曹魏司马懿抬头
姜维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汉 姜维
曹魏 司马昭集团
互有胜负
蜀国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魏灭蜀之战
(益州)
263年
曹魏 邓艾、钟会、诸葛绪
蜀汉 刘禅、姜维、诸葛瞻
获胜方 曹魏
蜀汉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
(荆州南部、扬州)
280年
西晋 贾充
孙吴 孙皓
获胜方 西晋
孙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国。
三国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讨伐张绣,失败。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 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等。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 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刘备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刘备驻扎霞萌关。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 4月 刘备称帝。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 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孙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 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 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 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司马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回答者: jeff3291 - 经理 四级 1-31 22:15
黄巾之乱
(全国性爆发)
184年、188年
张角 张角、张梁、张宝、张曼成、波才、彭托
东汉 皇甫嵩、朱隽、曹操、卢植、董卓
获胜方 东汉
为了打击黄巾叛乱,政府给于州牧兵权,许多州牧趁机坐大,中央政府影响力开始下降。
讨伐董卓
(关中)
190年
袁绍 各路地方军
董卓 华雄、吕布、胡轸、徐荣
获胜方 袁绍
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地方诸侯内斗更深
易京之战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绍 公孙瓒
获胜方 袁绍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并于此后第二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绍 袁绍
曹操 曹操
获胜方 曹操
袁绍势力衰退,曹操统一中原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
赤壁之战
(荆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孙刘联军 周瑜、程普、刘备
获胜方 刘备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机取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夷陵之战
(荆州南部)
222年
蜀汉 刘备
孙权 陆逊
获胜方 孙权
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汉 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马懿、张郃
互有胜负
蜀汉诸葛亮病逝,曹魏司马懿抬头
姜维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汉 姜维
曹魏 司马昭集团
互有胜负
蜀国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魏灭蜀之战
(益州)
263年
曹魏 邓艾、钟会、诸葛绪
蜀汉 刘禅、姜维、诸葛瞻
获胜方 曹魏
蜀汉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
(荆州南部、扬州)
280年
西晋 贾充
孙吴 孙皓
获胜方 西晋
孙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国。
三国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讨伐张绣,失败。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 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 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等。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 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刘备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刘备驻扎霞萌关。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 4月 刘备称帝。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 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 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孙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 ,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 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 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 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司马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给我好吗?求你了大哥
㈧ 1943年苏军在奥廖尔地域顺利进攻的战役成果是什么
根据战役企图,规定以2个方面军实施一系列同时突击,以便在宽大正面上牵制敌人兵力,予以分割,并粉碎杜霍夫希纳、亚尔采沃、多罗戈布日、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等地域法西斯德军集团。西方面军以其中央军队实施主要突击,方面军在粉碎当面敌军后,应向罗斯拉夫利进攻,向西南方向对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当面行动的敌军集团一翼实施突击。西方面军右翼军队与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协同,在完成当前任务后,应向斯摩棱斯克总方向发展进攻。如布良斯克方面军进攻顺利,则将西方面军主力转向斯摩棱斯克。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认为扼守斯摩棱斯克以东的阵地有很大意义,在这一方向配置40多个师,并建立了坚固防御。此处防御是“东方壁垒”的中央部分,包括5~6道防御地带,纵深为100~130公里。在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当面防守的敌军集团(坦克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9集团军一部)有人员85万余人、火炮和迫击炮近88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约500辆、作战飞机近700架。
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被苏军击毁的德军坦克
㈨ 平津战役的成果及意义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 解放天津
平守军的和平改编。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包括在战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队)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1万人(其中俘敌232510人、毙伤29790人、投诚8700人、改编2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师团共约160万余人全部被歼。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
㈩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主要成果
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