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待遇怎么样
有编制没编制没多大区别,待遇都是一样的,收入是靠计件的形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模式,福利可以忽略不计,收入水平在成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平,仅仅只是饿不死,有些时候会很饿。适合女生,因为稳定,除了稳定,基本上就什么都没有。像博士在这个单位的收入,基本上等于博士白上了(博士毕业,来这个单位当个小领导,五六千块钱,不会怎么涨的,混日子可以)。不过没有工作经历的博士、硕士也不值钱。换句话说,没有实用的工作经验的人都不值钱,与学历关系不大。其中收入相对较高是跑市场签合同的(有提成),以及几个年长的技术带头的,也只是相对而已。
㈡ 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的介绍
四川抄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成袭立于1984年,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直属事业单位,是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唯一的科技成果专业档案馆。我馆发挥自身独特的科技成果档案资源优势,集成社会各方优势资源,组织业务骨干组成专业队伍,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服务工作,曾经获国家档案局、省科技进步奖、省档案局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为我省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㈢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所颁奖项属于省级吗
不属于,因省科学技术厅不是省级单位,而是省政府下属单位,级别是市级。要省政府所颁奖项才是省级的。
㈣ 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怎么样
通过爱企查查看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㈤ 四川档案局在什么地方
四川省档案局(馆)经历了较长的筹备阶段,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
1995年机构改革,由四川省档案局与四川省档案馆合并为四川省档案局(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履行全省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接收保管省级机关档案职能,为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全局(馆)现有职工165人,内设14个处室,下属单位有四川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省档案学校、四川档案杂志社、四川省档案干部培训中心。
四川省档案馆系省级综合档案馆,于1957年1月筹建,1966年4月26日正式成立。1963年6月从成都迁至雅安,1988年6月迁回成都。1998年11月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新建的四川省档案馆座落在成都市花牌坊街191号,总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占地25亩,主体建筑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17层,高56.1米,裙楼3层,可容纳档案300万卷册。库房为环廊双层厚墙体,全密闭式结构,库区内设置有中心控制室,采用集中式空调,安装有温湿度自动监测调控,自动防火、防盗报警,1211自动灭火,电视监控等系统和装置。馆内配有电子计算机146台、打印机42台,缩微、照相设备、保护技术、复印等现代化设备,配备缩微拍摄机6台、冲洗机2台、拷贝机3台、阅读器11台、阅读复印机2台,扫描仪10台;建立了四川省档案资源网(www.scsdaj.gov.cn),读者可通过互联网访问并查询相关和感兴趣的资料,省档案馆阅览室可容纳220位利用者查档。
截至1998年止,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906个全宗,1,233,754卷,资料102,075册。按不同时期划分为清代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解放后档案,主要为各时期地方政权形成的各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其中,清代巴县地方政权档案最珍贵、最完整有11万卷,民国档案45万卷。馆藏全部档案资料已系统分类整理,缩微档案累计已达6297万个画幅,制成缩微胶片6137盘,拷贝3004盘,重要档案已输入微机并能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向社会开放了形成期满30年的全部档案704,975卷,利用者只需持个人身份证件,即可利用;未满30年的档案,只要有关单位介绍,也可利用。为了主动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编辑出版了1000多万字的档案资料。社会各界利用档案频繁,仅近三年,利用档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1402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历史上的四川档案事业 四川档案事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巴蜀开明王朝时,即已实行巫掌祭祀,史执祖法,是为四川档案事业的发端。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建置郡县,设史官掌管文典,记言录事。 1980年在青川县出土的《为田律》的木牍,就是记载当时秦在巴 蜀推行“开阡陌”制度的历史档案,是现今保存的最早的四川档案。 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王朝,设东观秘阁收藏图书秘记。著名的西晋史学家陈寿在蜀汉时曾任观阁令使,入晋后又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三国志》就是他利用大量秘阁材料所写成的。东晋史学家常璩在成汉时曾任散骑常侍掌管文书,入晋后他利用这些材料编纂成《华阳国志》。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以后历代都设有掌管文书档案的官职或机构。清代对文书档案格外重视,四川布政使司设有经历署 、照磨署负责这一工作,规定“文案卷宗,只字为重”,不准私自藏匿, 不准私带出房,不得擅自摘抄复制,官吏任期届满均要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民国时期,档案教育及档案学研究开始兴起。从1939年起,陆续举办多期档案管理训练班。1946年,殷钟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档案学校——重庆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殷氏并有《中国档案管理新论》专著出版。由何鲁成等创建的《文书管理月刊社》,是四川有关档案学研究的第一个刊物,曾发表多篇论文。在悠久的历史中,四川积存的档案卷帙浩繁,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当代四川档案事业解放以后,四川档案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政府于解放伊始即建立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配备大量专业人员,对历代积存的大量案卷、包括部分国民党中央机关的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抢救了许多濒临散失、霉变的宝贵资料,并逐步建立各级综合性档案馆。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50年代后期开始创建技术档案工作。省档案馆设立了技术档案业务指导处进行指导。至60年代初,全省2957个县以上工业企业已有2439个建立了技术档案,60余个科研单位开展了科研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重庆、成都、自贡3市建立了城建档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档案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地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除建立各级档案局、综合档案馆外,还建立许多部门档案馆、事业档案馆,加强了会计、统计、审计、商标、公证、地名、文艺、土地管理、司法诉讼等专门档案工作。全省综合档案馆大都新建了库房,并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缩技术及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进行档案保护与管理,档案教育和科研工 作进一步发展。四川大学设立了档案系,1987年创办了全国第一 所档案学校——四川省档案学校,各地还纷纷开办档案电大班、函大 班及短期培训班等,省及各地相继成立档案学会、档案工作协会,并 成立了四川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已有多项成果获奖。各地档案馆、室努力开发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仅1986年至1989年 间,全省利用档案获得的经济效益即达22亿元。同时,档案界还广 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国际机构及不少国家同行建立了联系。目前, 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保存档案资料达12亿余卷册,居全国各省档案馆馆藏之首。此外,近3万个机关档案室还保存有档案资料1000 余万卷册,5万多个企业保存的档案也有1000余万卷册,形成了以档案室为基础,档案馆为主体,档案教育为保证,档案科研为先导,档案宣传为纽带的完整的档案工作体
㈥ 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的档案馆地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成科路8号
㈦ 2017年12月省属事业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什么时候面试,有知道的吗
2017年12月省属事业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约2018年2月上旬面试。四川省地震局的明确写了面试时间安排在2018年2月6、7号。省属的一般是差不多的时间面试的。
2017年12月省属事业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相关信息华政教育为你详细解答:
报名时间为2017年11月2日10∶00至11月6日08∶00。
打印准考证时间:11月28日至12月1日24︰00前
笔试时间:2017年12月2日
考试总成绩 = 笔试总成绩×30% + 面试成绩×70%。
笔试科目。笔试科目为《卫生公共基础》,满分为100分
笔试成绩公布。《卫生公共基础》笔试原始成绩于2017年12月19日
报考者折合后的笔试总成绩及岗位排名由省残联于2018年1月2日在
政策性加分:申请加分的报考者,务于2017年12月1日12∶00前上交材料
面试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及人员名单于2018年1月5日
面试方式。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面试主要范围。包括意愿素质(动机愿望、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兴趣爱好等)、智能素质(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人格素质(举止仪表、性格气质等)和知识素质(综合知识、专业知识等)等方面。
参考文献:2017年12月省属事业单位科学技术协会招聘简章
㈧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的人员编制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机关行政编制73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3名;机关党委书记按省委规定配备;正处级领导职数14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或机关党办主任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6名。
单列管理行政编制1名;单列管理军队转业干部行政编制2名。
省纪委、监察厅派驻纪检监察专项编制3名。其中:纪检组长(监察专员)1名,监察室主任(纪检组副组长)1名。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监察厅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委办〔2005〕30号)规定管理。
离退休服务人员控制数2名。
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㈨ 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的工作职责
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自成立以来,在省科技厅领导下,致力于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提供科技成果登记和统计、技术合同登记和统计、科技成果收集和保管、科技成果信息的发掘、利用和转化等综合服务,并且承担了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四川省科技成果的登记和统计工作,颁发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经审查合格登记的科技成果,可以获得申报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基本资格,并优先推荐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编辑、出版、发行《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向省科技厅、国家科技成果网提供每年科技成果中各种数据的统计报表。
(2)承担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统计工作。根据国家科技部《技术合同认定规划》及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合同进行认定登记;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及延伸服务,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撰写《四川省技术合同统计分析报告》,为科技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负责全省科技成果档案的收集、整理、编排、缩微、档案保存、库房管理等工作,并进行系统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4)通过各种方式发掘、交流、利用科技成果档案中的信息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知识流动,提高科技成果档案信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通过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省科技成果资源,形成科技创新网络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
㈩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公共服务平台的介绍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公共服务平台是在四川省科技厅领导下,依托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充分利用其全省科技成果登记机构资源,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广泛集成全省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与服务而建立的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统一服务界面的信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