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陕西省软科学成果

陕西省软科学成果

发布时间:2021-04-08 03:11:05

Ⅰ 徐红梅的科研项目业绩及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课题: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分析及模型研究(04JK099)
2、主持2009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进城农民工参与培训适宜学习方式研究及实践(SGH0902237)。
3、参与陕西社科基金项目,“十一五”时期加快转变陕西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对策研究(06D003Z)
4、参与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农民工进城对就业的影响分析(2005KR120)。
5、参与西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西安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在城市和谐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YF07207-03)
6、参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计划项目: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制约因素及协调对策研究(Rw0502)。
学术成果
1、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带动城市地价房价上涨的影响性分析,《资本论研究》第五卷,2009(12)
2、我国不均衡城市化进程引发的重大社会经济矛盾分析,经济论坛, 2009年(18)
3、加强财产性收入与证券市场规范问题研究,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2009.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私有财产保护,时代经济论坛,2008(4)
5、改革开放30年我国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9(3)
6、完善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机制,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7、加强公共教育医疗的政府供给与构建和谐社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8、我国市场恶性竞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理论导刊,2004(9)
9、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危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8)
项目研究成果获得的学术奖项
1、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带动城市地价房价上涨的影响性分析,陕西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主持的研究项目科研项目获得2009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3、论文获得获2008年陕西省教工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论文三等奖

Ⅱ 为什么说陕西是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国家级项目。陕西高校承担国家“973”项目53项,获科研经费1974.85万元;承担国家“863”项目140项,获经费7535.7万元;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5项,获经费1610.24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9项,获经费6640.79万元。(2)省部级项目。陕西高校承担国家部委科技项目656项,获经费2.88亿元;承担其他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515项,获经费4514.3万元。承担陕西省政府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47项,获经费409.5万元;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09项,获经费1136万元;承担软科学研究项目34项,获经费55.5万元。上述3项科技项目占全省科研项目的40%以上。陕西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也得到加强,承担教育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5项,获经费10万元;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3项,获经费34.8万元。(3)省厅级项目。省属高校共承担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249项,获经费373.8万元;产业化培育项目43项,获经费376.2万元;重点实验室科研和建设项目46项,获经费656万元;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科研项目19项,获经费44万元。2002年,陕西还首次面向陕南、陕北及关中部分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高校,设立中青年科技人才基金30万元,用以稳定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提高这些高校的科研水平。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省教育厅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彬县创建了陕西第一个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组建了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西安石油学院“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工业学院“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科技大学“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理工大学“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科技部对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实行省部共建。完成了“陕西省动物胚胎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工作,该工程技术中心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和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的股份制高新技术研发单位,中心的成立为陕西高校高新技术研发在融资渠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进行了尝试。在组建新的科研基地的同时,陕西还对省属高校20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检查评估。到2002年,陕西高校已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已基本形成。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经过科研人员的勤奋努力,陕西高校科技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获省政府科学技术奖34项。省教育厅评审出高校科技奖101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42项。此外,还有68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授权。

Ⅲ 胡海青的科研课题

1.“网络能力、企业孵化网络与被孵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1-2012.12。2.“陕西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研究”,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2012.05-2013.12。3.“陕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发展项目(课题负责人),2008.09-2009.12。4.“金融危机下陕西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2009.9-2010.9。5.“基于循环经济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及评价体系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2008.01-2009.12。6.“陕西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2011.06-2013.12。
7.“陕西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分析”,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10-2011.10。8.“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主体行为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教育部留学启动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2008.9-2010.8。9.“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西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效果及走向研究”,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项目(课题负责人),2008.01-2009.12。10.“基于建设‘五宜’城区目标的碑林区人才发展战略及系统建设”,西安市碑林区人事局发展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08.7-2009.3。11.“西安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西安市发改委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09.4-2010.3。12.“延安市能源化工发展‘十二五’规划”,延安市发改委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7-2010.12。13.“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发展规划研究”,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11.08-2011.12。14.“关于金融推动我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融资体系建设对策”,陕西省金融办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7-2010.12。15.“陕西省城乡居民储蓄与收入、消费和投资变动的趋势分析与因素分析”,陕西省金融办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12.3-2012.5。16.“中石油科技经费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2009.4-2009.12。17.“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及区域“竞合”机制的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主研人),2008.09-2009.12。18.“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研究--基于金堆城、西色海外并购的实证分析”,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主研人),2011-2013。19.“城市经营理论及实证研究”,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发展项目(课题主研人),2004-2005。20.“城市经营的运作模式及投融资机制研究”,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项目(课题主研人),2005-2006。21.“陕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发展项目(课题主研人),2002-2003。22.“中国股市内在价值测度与系统风险控制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主研人),2003-2005。23.“西安发展教育产业的实证分析研究”,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00-2001。24.“陕西上市公司‘壳’资源利用与重组研究”,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组负责人),2000-2001。25.“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预警与防范研究”,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计划项目(课题组成员), 2000-2002。26.“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规范与发展研究及其在西安的实证分析”, 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主研人),1998-1999。

Ⅳ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的学院领导

学院院长
吴旺延,男,1964年7月4日生,陕西蓝田县,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政策、国防经济与军民结合、宏观金融理论。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烟草专卖局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等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20多篇,其中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的消极效应及其化解对策”,被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办公地点:长安校区1号教学楼4楼(南)
党总支书记
吴光明,男,1958年3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的“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财政厅系统优秀教师。
全面主持管理学院党总支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出版《新编工业会计学》等教材13部,发表《吸收股份式企业兼并会计处理的思考》等论文12篇,完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研究》等课题7项。
副院长
张谦,男,1961年5月生,陕西咸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林业部GEF(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组织管理中方专家,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企业管理专家。
分管管理学院科研、学科建设工作
主讲课程:管理学、公司战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论与公司治理等。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5项。“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陕西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获陕西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副院长
陈爱玲,女,1963年7月生,陕西华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财务成本学会理事。
分管管理学院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主讲课程:成本会计、企业会计实务、高级财务会计等。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4项;主持并完成的“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研究成果获西安财经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 篇;编写教材5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
副院长
崔智敏,男,1961年9月生,陕西户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
分管管理学院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理论与实务
主讲课程:房地产金融、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资产评估等。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并完成的“西安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获校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7 篇;编写教材6本,其中主编教材3本。
党总支副书记
何建芳,男,1972年10月生,陕西凤翔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硕士,讲师,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分管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

Ⅳ 董千里的主要作品

本科生:高级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特种货物运输、物流工程学等
研究生:高级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论、物流工程专论等 2006年获长安大学教学名师称号,入选“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候选人(30人),2004年省级精品课程“高级物流学”建设负责人。2000年在德国参加货运与物流管理交流活动;1991年在澳大利亚参加TNT运输管理项目培训。
在《中国软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收入EI等检索,撰写《高级物流学》、《高速路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学》等著作(教材)15部,主持参加科研项目30项,获省级及各类科研教学奖项十几项。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咨询专家,陕西省商务厅高级专家顾问组成员,陕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陕西省道路运输协会理事,陕西省工商联物流商会特邀高级专家,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多家企业顾问等。
在《中国软科学》、《中国公路学报》、《综合运输》、《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北方交通大学学报》、《重庆交通学院学报》、《中国道路运输》、《管理与效益》、《公路交通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论文集)》等多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多篇。近年来发表物流管理研究论文的主要代表作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第三方物流战略设计与实现的思路、第三方物流形成理论及实践的基础研究、运输企业介入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发展区域物流繁荣道路运输业、关于区域物流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区域性物流战略设计与组织实施的思考、道路运输产业与企业创新的思考、汽车运输企业CIS的构造与设计探讨、高级域营销模式探讨、实行战略管理-公路运输企业的必然选择、论中国公路运输企业的战略取向、物流战略管理研究、物流中心初探、物流中心再探等。
主持及参加《焦作市区域物流系统研究》(焦作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交通厅三等奖)、《Q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方案研究》、《新亚欧大陆桥陕西段道路运输的战略地位与作用研究》等部、省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获省部、厅局级奖励4项。 1. 董千里、路春涛、张凯,陕西省区域物流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8卷,8-11,16
2. 董千里,如何加快陕西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报,2006年9月19日第四版
3. 董千里、刘强、姚念轩,基于货运枢纽的区域物流系统研究,物流技术,2006年第7期
4. 王建华,董千里,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构建研究,物流技术,2006年第8期
5. 董千里、张绪美、张秀长、姚念轩,公路主枢纽城市规划建设问题探讨,物流科技,2006年第6期第29卷第130期,149-150
6. 董千里,供应链渠道建设,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一期ISSN 1671-6663CN11-4812/F
7. 董千里 李荣国 张宇航,道路货运企业贯彻ISO9001:2000标准的有关问题研究,物流技术,2005年第12期,
8. 董千里,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及竞争力体系的构建,物流技术,2005年第9期,P7-103.
9. 董千里、朱长征,产业供应链及其物流信息化问题研究,物流技术,2005年第10期,P138-141.
10. 董千里 章军航,物流工程与管理实验室平台软件开发与管理机制研究,实验室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12
11. 董千里.对“寻找最佳送货路径”的实战案例点评,环球供应链,2005.5(总第20期)
12. 董千里、国强、江红,陕西省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论文集(1999-2004),陕西省科技厅
13. 董千里、王丽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与教改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⑴
14. 董千里,对“共同配送救得了天原吗?”的实战案例点评,环球供应链,2004.5(总第8期)
15. 董千里.快速路网与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交通世界,2004⑷
16. 董千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与资源整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⑶4
17. 董千里,第三方物流商提升供应链管理价值的思路与途径——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发展战略思考,《面向21世纪的中国道路运输——2002年中国道路运输发展论坛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02年10月出版
18. 董千里、袁毅,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功能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⑵1
19. 董千里、国强、江红,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⑵3
20. 董千里. 第三方物流三种服务模式评析,中国道路运输,2002年1月
21. 张仁俐、董千里,EDI在物流链中的作用,中国物资流通,2001年12期
22. 董千里等,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思考,综合运输,2001年7月
23. 董千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0⑽
24. 董千里,第三方物流战略设计与实现的思路,综合运输,2000年7月
25. 董千里,第三方物流形成理论及实践的基础研究,公路交通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6. 董千里,运输企业介入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公路交通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7. 董千里、王秉纲、闫杰,立体交叉周边区域的企业选址条件与决策分析,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⑴
28. 董千里,注重第三方物流的培育和发展,中国道路运输,1999⑽
29. 董千里,公路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效益机制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999(2B)
30. 董千里等,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阶段和效应的影响研究,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3月
31. 董千里,高速公路点-轴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⑴
32. 董千里等,关于区域物流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6月
33. 董千里,发展区域物流 繁荣道路运输业,中国道路运输,1998年1月
34. 董千里,区域性物流战略设计与组织实施的思考,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7月21卷
35. 董千里,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划决策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6月
36. 董千里等,汽车运输企业CIS的构造与设计探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术论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37. 董千里,物流战略管理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2B)
38. 董千里,道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探讨,汽车运输研究,1996年9月
39. 董千里,区域物流有关理论和应用问题研究,汽车运输研究,1997年9月
40. 董千里,物流中心再探,汽车运输研究,1997年3月
41. 董千里,道路运输产业与企业创新的思考,综合运输,1996年第12期
42. 董千里,物流系统化的组织设计研究,学术论文集(1995),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43. 董千里,关于中国道路运输物流信息技术开发的思考,中国道路运输,1996年第5期
44. 董千里等,道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探讨,汽车运输研究,1996年第3期
45. 董千里,加速中国道路运输产业科技化进程的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46. 董千里,电子信息技术与运输产业科技化,综合运输,1995年第7期
47. 董千里,道路货运集散战略的设计与实现,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48. 董千里,站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AHP-F隶属度合成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9. 董千里,货运集散业及支持系统探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0. 董千里,物流中心初探,汽车运输研究,1995年第14卷⑶
51. 董千里,货运集散战略研究,河南交通科技,1995年第3期
52. 董千里,以转机建制促输企业发展的思考,汽车运输研究,1995年第14卷⑴
发表论文51篇,其中论文《站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AHP-F隶属度合成法》(AHP-fuzzy membership grade method of integrative evaluation for terminal construction programmed)《立体交叉周边区域的企业选址条件与决策》(Location featur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region with expressway interchange)等可通过EI检索。部分观点和内容曾多次被其他的著作教材、论文所引用或作为主要参考文献。
检索 1. Location featur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region with expressway interchange Dong,Qianli (Xi'an Highway Univ); Yan,Jie; Wang,Binggang Source: Xi'an Gonglu Xueyuan Xuebao/Journal of Xi'an Highwa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v 20,n 1,Jan,2000,p 74-77 Language: Chinese Database: Compendex Abstract - Detailed
2. AHP-fuzzy membership grade method of integrative evaluation for terminal construction programme Dong,Qianli (Xi'an Highway Univ) Source: Xi'an Gonglu Xueyuan Xuebao/Journal of Xi'an Highwa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v 15,n 4,Dec,1995,p 84-89 Language: Chinese Database: Compendex Abstract - Detailed

Ⅵ 李松柏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人口质量测评模式与陕省人口质量综合评估研究(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5-2006
失地农民补偿与就业机制研究(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8-2009
陕西省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主持)西北农大人文社科专项课题2004-2005
陕西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质量问题研究(主持)西北农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06-2007,
陕西农村人口质量调查(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基金2008
陕西关中庙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主持)西北农大人文社科专项课题2012-2013 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被CSSCI检索2余篇。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从土地征收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博弈均衡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陕西省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衡及对策探讨西北人口2009.1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间关系解读–以某村妇女主任的个案研究为例农业经济2012.1
农村中老年人口与边缘性流动研究生态经2011.10
“生态贫民”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认同度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科学、经济、社会,2012.1
城市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杨凌示范区为例特区经济2012.3
论国家政策某些领域男性“遗忘”现象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
土地征用中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行为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2.4
陕西秦巴山区10个村庄成年人口死因调查医学与社会2010.12
失地农民社会角色转换的困境及原因分析乡镇经济2009.3
实地农民城市适用困境与对策探讨乡镇经济2008.10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调查–以东沟村、石门村为例理论观察2010.3
多元现代性视角下的农民工现代性中国成人教育2008.22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力思考–从非经济角度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理论探索2008.6
农民工“退保”现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广东农业科学2009.11
秦岭山区板桥村生态模式转变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8.2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眉县猕猴桃安全生产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男性的生活胜任模式浅析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S2
陕西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5A
陕西秦巴山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 学云南农业大学报2006.5A
杨陵示范区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和评价现代经济探讨2009综合
关于建立标准人(StandardPerson简写SP)体系的假设2004.3
用人口质量指数分析人口质量的缺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杨凌崔西沟村生态旅游与产业结构调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
陕西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以商洛地区为例陕西农业科学2006.1
陕西省杨凌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素质状况调查陕西农业科学2010.1
新乡村文明建设可测性指标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9.1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发展研究2009.3
论女人的社会化消费导刊2008.3
均衡博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社科纵横2008.8
中国家庭男性暴力的原因浅析消费导刊2008.6 大学生如何看待学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陕西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9
大学生科技创新校级优秀指导教师2007.12

Ⅶ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的主要职责

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省科学技术厅(省委科技工委)是省委、省政府负责全省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科技工委主要负责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负责省属科研单位领导班子和委厅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协管驻陕科研单位。科技厅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省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组织编制、实施全省民用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管理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等工作。
二、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 和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全省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研究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拟定全省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优先发展领域;研究拟定地主性科学技术管理的法规、行政规章。
2、组织编制、实施全省民用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西部大开发陕西科技行动规划和计划。
3、研究提出全省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指导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4、研究提出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编制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算方案;负责全省科技条件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和协调全省大型仪器设备共用网的建设和管理。
5、研究制定加强全省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措施;负责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星火、火炬、社会发展、科技合作、成果推广、重大科技产业化和软科学等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6、研究拟定全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工作;归口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带、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科研单位与科技型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初审和申报工作;负责出资入股高新技术成果的认定。
7、协调管理在陕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的建设;编制和实施我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的建设计划。
8、研究拟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相关政策;负责科技新星的选拔培养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优秀中青年专家选拔、科技副县(市)长选派工作;负责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和厅属、归口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工作;负责全省科技培训工作。
9、负责管理全省科技外事和政府双边、多边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审核与协调重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负责全省科技考察、国际学术会议、科技展览、科技合作与交流、出国团组及外国人来陕科技访问的审批。
10、归口管理全省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奖励、科技保密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科技咨询、招标、评估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1、根据《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的规定,负责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审批和发展的管理工作;负责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管理和登记审查工作。
12、加强农村和农业科技工作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农业新技术革命和农村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组织和指导农村科技产业、星火技术密集区、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的科技示范与推广、科技扶贫、科技下乡工作,推动农村与农业科技进步。
13、研究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指导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科技工作。
14、指导地市科技管理和全省科研机构的业务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审核独立科研机构和省级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
15、负责科技宣传、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
16、承办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
17、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Ⅷ 叶祥松的主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批准
经费 批准时间 是否结项 1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80 2014年9月 在研 2 农村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农联模式”及其运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9 2007年06月 是 3 转轨经济汇总我国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8 2000年06月 是 4 基于契约链视角的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与治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9 2011年01月 在研 5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农联模式”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5 2006年10月 是 6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3.96 1998年01月 是 7 广东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调研 广东省委宣传部 10 2015年06月 在研 8 基于契约链视角的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组织构建与治理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5 2011年01月 在研 9 湖北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5 1995年01月 是 10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2005年01月 是 11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 1 2005年01月 是 12 广东省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 10 2006年01月 是

Ⅸ 杨淑娥的教研科研

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主持完成教育部、省、市、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省市和中国会计学会多项重点课题及横向课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经济区域规划等课题,共25项。出版专、译著、主编、教材、工具书17部;撰写论文110余篇。曾分别获得省、市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奖、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1等奖、市管理现代化、省教委人文社科奖4项,以及统计学会、会计学会等奖项20多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基于AIS平台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应用基础研究”和“有形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2项,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以及陕西省、西安市软科学以及横向课题共5项;已经主持完成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陕西省、中国会计学会重点课题及横向课题1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陕西省经济区域规划等课题研究2项。以上共计24项。
先后出版专、译著3本;编写教材12部、工具书5部;撰写论文80余篇,其中30多篇发表在《会计研究》、《财贸经济》、《当代经济科学》等CSSCI和中文重要期刊上, 20多篇被转载或被其他书刊引用。 (重要期刊及CSSCI以上)
1.“目标倒退法和OST理念在财务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年8期(第一作者)
2.“解剖国有资本退出中的寻租行为”《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3期(第一作者)
3.“产权制度与财权配置――兼议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当代经济科学》2003.1(独立)
4.“论股票回购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运用” 《经济管理》2003年23期(第一作者)
5.“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1期 杨淑娥 徐伟刚
6.“有关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12期 杨淑娥 金帆
7.“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中国软科学》2002.2期 杨淑娥 张俊瑞等
8.“财务与经济学的渊源关系”刊《当代经济科学》2001.1期
9.论文“我国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因素分析”《会计研究》2000.2期,获陕西财经学院第九届科研讨论会一等奖,第一作者。
10.论文“深圳股市股利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刊《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3(第一作者),获我院第二届科研讨论会二等奖。
11.“试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体系结构”载《当代经济科学》2000.2期(第一作者,与王爱芳),获2000年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2.“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载《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特刊(第一作者)
13.“国有资本运营几个问题的思考” 载《当代经济科学》1998(增刊)
14.论文“企业财务体制演进的动因及规律”《当代经济科学》1997.2期,人大复印资料F101《财务与会计》1997.4期全文转载,获1999年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优秀奖。
15.论文“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财贸经济》1996.4期,获学校1994―96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会计学会1997年三等奖。该文转载于1996年第3期〈财会月刊〉。 1.2004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有形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经费4万元
2.2004年主持西安市软科学项目“基于价值链分析的高科技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经费1万元
3.2004.10-2005.6主持”柴达木盆地油气储量价值研究与勘探开发效益评价” 横向课题,经费24万元
4.200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AIS平台的企业多时段财务危机预警应用基础研究”经费15万元
5.2003年主持学校“交际-浸入双语教学改革”课题,1.6万元。
6.2002年主持西安市软科学课题“西安市高新企业扩张战略研究”市科技[2002]2号 项目编号R200212 经费1万元
7.2002年主持承担陕西省软科学课题“陕西高新技术企业扩张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02KR48 经费2万元
8.2002年被批准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实时财务监控和预警系统研究”,经费4.5万元。
9.2002年主持完成陕西省会计学会课题“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 1万元
10.2002年主持完成西安总会计师协会课题“国有资本与民应资本互动研究”经费1万元
11.2000年参与完成王文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研究”,子课题“西部地区CPA教育投资专题研究”,总课题批准号为00BJL029。
12.2001.5-9月主持完成 “西安市邮政局报刊发行战略研究”横向课题。经费2.8万元。
13.1999年主持完成学校教改项目“面向21世纪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经费1.0万元。
14.2000年主持完成学校教改平台项目(西交教[2001]2号)“财务管理整体优化改革研究”,经费1.2万元。
15.2001年10月-2002.3月主持西安市会计学会“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课题。经费1000元(市会学字[2001]007号)。获2等奖,奖金3000元。
16.1998年主持完成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重点课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其效应分析”,经费3000元。项目编号银教管[1998]27号
17.1999-2001.4月主持完成财政部1999年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会计后续教育”,批准号99KJA023。经费4.5万元。 1.《企业财务决策概论》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 版
2.《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 世界图书书出版社 1997年6月第1版
3. 译著《国际财务管理》杨淑娥 张俊瑞 主译 56万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2000.11版 1.主编《公司财务管理》(西安交通大学会计财务系列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2.副主编《国际财务管理》(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
3.主编《财务管理学》(陕西省教育厅统编教材)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8月
4.主编《财务管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高等院校第一套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
5.主编《财务管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8月,本人撰写9.7万字
6.《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 世界图书书出版社 19976月第1版
7.《企业财务与会计改革教程》写一章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月版
8.主编《企业财务管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第1版
9.《西方管理会计》 写4 章 陕西 人民出版社 1997 年5月版
10.《企业金融》 第5章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5月第1版
11. 主编《建设单位会计》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3月第1版
12.参编<投资辞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1月出版
13.《新编会计大辞典》 辽宁人民出版社 1001年月第1 版
14.〈中国会计统计全书〉 任分篇主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 1992年版
15.〈中国新会计制度实用全书〉 任副主编 农村读物出版社 1992年出版
16.〈会计现代化实用大全〉分部主编 1993年 1. 课题“西安交大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整体改革与优化方案”2001年获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陕教电[2001]4号文件 参加人:杨淑娥、刘开瑞、申嫦娥、刘韬、李铁军、童小良。
2. 课题“全方位培养模式,多层次培养方法探索――财务管理专业整体改革与优化设置研究”获西安交通大学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参加人:杨淑娥、刘开瑞、申嫦娥、刘韬、李铁军。
3. 研究报告“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与收益能力的案例分析”,获西安市1999年管理现代化二等奖。张俊瑞 杨淑娥
4.论文“我国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因素分析”《会计研究》(2000.2期),曾获学校第九届科研讨论会一等奖(第一作者),2004年获陕西省人文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5.译著《国际财务管理》2003年获陕西省教委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杨淑娥 张俊瑞
6.研究生教材《财务管理研究》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九届优秀教材二等奖。
7.论文“企业财务体制演进的动因及规律”《当代经济科学》1997.2期,人大复印资料F101《财务与会计》1997.4期全文转载,获1999年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优秀奖。
8. 课题《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制研究报告》获1997年陕西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9. 著作《企业财务决策概论》一书获1995年陕西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阅读全文

与陕西省软科学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