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申请成为一个地级市的作协会员
先向地市作协递交书面申请(含两张登记照),作协会发给创作成果登记表,在表上填上自己于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成果,附上原件或复印件,然后静候批准.
㈡ 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中的第三章会员规定:
第十九条本会由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组成。
第二十条凡赞成本会章程,发表或出版过具有一定水平文学创作、理论评论、翻译作品者,或从事文学编辑、教学、组织工作有显著成绩者,
由本人申请,团体会员推荐或两名个人会员介绍,并征求申请人所在地区或系统团体会员的意见,经专家评议,由本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即为个人会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作家、文学工作者,由本人申请,两名个人会员介绍,经本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即为个人会员。
第二十一条凡赞成本会章程,并有一定数量个人会员和健全办事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和全国性行业作家协会等,向本会提出申请,经主席团审议批准,即为团体会员。
第二十二条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参加本会活动、接受本会委托工作、缴纳会费的义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对本会工作及领导人的建议、批评和监督权,有享用本会福利设施等权利。
第二十三条团体会员接受本会委托,负责代为联系本会在该地或该系统的个人会员。
第二十四条会员有退会自由。会员要求退会时,由本会书记处会议确认终止其会籍。
第二十五条会员的创作成果、著作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本会予以保护。本会有责任提供法律咨询、协调纠纷等服务,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本会会员如严重违反本会章程或严重违法、触犯刑律,经本会书记处通过,停止或取消其会籍。
第二十七条会员入会、退会及取消会员会籍采取公告形式。
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1949年7月23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在北平成立;10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截至2009年6月,协会共有个人会员9301人。2017年发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507人。据2018年4月中国作家网显示,中国作家协会拥有46个团体会员,设有5个直属单位、16个主管社团、11个专门委员会。
直属单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作家活动中心
主管社团: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国茅盾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小说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丁玲研究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萧军研究会、中国笔会中心
专门委员会:小说委员会、诗歌委员会、散文委员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影视文学委员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网络文学委员会
㈢ 北京作家协会的协会简介
北京作家协会正式成立于1980年6月。其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文学创作组。北京市文联的第一任主席为老舍先生。
1963年2月成立了北京作协筹备委员会,“文革”开始后即停止工作。
1978年9月筹委会重新恢复工作。
1980年6月29日,召开了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协会章程,选举了由47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诗人阮章竞当选为主席。
198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更名为“北京作家协会”,选举产生了由39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小说家兼词作家管桦当选为主席。
1997年5月21日至22日,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45人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小说家浩然当选为主席。
2003年9月18日至20日,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49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小说家刘恒当选为主席。
北京作协实行驻会副主席负责制,驻会副主席负责安排、组织协会的所有日常工作,作协主席、副主席均为荣誉性职务。北京作协成立后,通过各种文学活动,努力促进北京地区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积极扶持文学新人,不断壮大作家队伍,提倡并组织作家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鼓励创作题材、体裁、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使北京的文学创作健康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自作协成立以来,有数十位作家上百次获得全国性和国际性文学奖,在国内及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978年北京市文联筹备恢复期间,开始组建驻会专业作家队伍。北京作协成立后,驻会专业作家均划归作协管理,他们的工资待遇等同于国家公务人员。至1982年,驻会作家已发展到31人。这一批作家集中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各个时期的优秀代表。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文学“新时期”里,他们以自己的文学主张、文学追求、创作成绩、创作经验带动了北京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新的“北京作家群”。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作协不再吸收终身制的驻会专业作家,于1986年开始实行合同制专业作家制度和会员创作假制度。“合同制”面向有创作成绩和社会影响、有成熟的创作计划和比较丰富的素材积累的北京作协会员,合同期间作家从作协领取基本生活费,同时每年必须在省市级以上报刊社发表、出版不低于15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稿酬全部归作家自己。自1986年至今,先后有9批42位会员受聘成为合同制专业作家,合同制的建立为作家安心写作提供了保障。合同制与创作假所需的专项奖金,由北京市财政预算中拨给。
1997年,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变化,北京作协重新制定了新的合同制专业作家聘任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了合同作家的生活费。2000年,根据作家的不同需求,又开始实行“一制多元”的聘任方式,有“驻会”、“专职”、“兼职”、“挂职”等多种形式,受到很多优秀的中年、青年作家的欢迎。2004年,北京作家协会经过认真审议,聘任了新一届合同制作家共30人,按签约形式分为驻会、专职、兼职、返聘、特殊、选题6种。
为便于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会员参与会务的积极性,作协分别成立了小说创作委员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影视创作委员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均由会员自己选举主任、副主任,自定活动项目,开展活动时作协人员予以协助。
至2006年,作协有驻会专业作家8人,合同制签约作家20余人,会员1011人。
㈣ 如何申请太仓作家协会
请看第三章内容
太仓市作家协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太仓市作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全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文学团体,为太仓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团体会员,在市文联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上级作家协会的业务指导。
第二条 太仓市作家协会要求全体会员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文艺思想,提倡并鼓励会员深入生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写作水平,多出作品,努力繁荣创作。
第三条 太仓市作家协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依法维护本会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任务
第四条 遵循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并组织全体会员,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条 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提倡和支持会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努力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学作品。
第六条 组织和开展文学创作、评论和研究活动,举办各种采风、评比、讲座等活动,帮助会员拓宽视野、交流经验、提高素养,推进我市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第七条 支持和引导群众性业余文学创作活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生力量,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对优秀的人才和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壮大我市作协队伍,认真负责地向苏州市以上作家协会推荐会员。
第八条 积极促进文学界的团结,努力争取同国内外文学团体和作家们的协作和交流。
第三章 会员
第九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在太仓生活、学习和工作,从事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从事文学编辑、教学和组织工作者,并有一定成果者,由本人申请,本会会员两人介绍,经本会理事会审议通过,履行入会手续后,即为本会会员。
第十条 凡定居本市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含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均为本会当然会员。
第十一条 凡本市政府社团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关文学团体以及各镇、区文学工作者协会,自愿申请,经本会理事会通过,即为本会团体会员。
第十二条 本会会员的义务:(1)遵守本会章程;(2)参加本会活动;(3)维护会员间的团结;(4)上报本人作品发表出版获奖情况;(5)按期交纳会费。
本会会员的权利:(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2)参加本会举办活动;(3)对本会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4)享受本会为开展创作或观摩而提供的有关便利;(5)要求本会协助推护会员从事文学工作的合法权益;(6)有退会的自由。
第十三条 凡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损害本会声誉的,或因犯罪被剥夺公民权者,经本会理事会审议通过,报文联批准后取消其会籍。
根据本会工作特点,会员如已脱离文学工作岗位,不从事文学创作或长期不参加本法活动的,不交纳会费者,调离太仓者,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可作自然退会处理。
第四章 组织
第十四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会员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行使大会的职权。
第十五条 理事会经民主协商,选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秘书长一人,负责协会领导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理事会可聘任副秘书长一至二人,协助处理日常工作。
本会可设名誉职务若干,由理事会聘请,对本会工作承担顾问、参谋等职责。
第十六条 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召开。理事会每年举行二至三次,由主席召集。
第五章 经费
第十七条 本会经费来源:(1)太仓市文联拨款和补贴:(2)社会捐赠、赞助;(3)会员会费;(4)有偿服务收入;(5)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八条 本会实行经济民主,收支情况定期向理事会、会员大会报告。
第十九条 本章程经太仓市作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2011年9月
㈤ 安徽滁州有作协么
许春樵
王明义、钱玉亮、陈源斌、俞礼云、叶世斌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小说、小品和影视作品。其中,钱玉亮的小说被国内多家知名报刊转载,并荣获过上海“萌芽文学奖”和第二届“安徽文学奖”。王明义的作品《打扑克》被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选用,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秋菊打官司》。在定远文学现象中,产生了汤国建、李希华、郑鹏程、傅贵、蒋林、刘中华、穆世彬等一支创作队伍。这支队伍形成了小说、诗歌、散文、电视剧四大创作阵营,其中,汤国建的小说《冰排上的英雄》被小说选刊头版刊发,李希华的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被央视八台播映过,蒋林、傅贵的诗歌多次被全国知名刊物选登。
在小说创作中,涌现出了以汤国建、王明义、李希华、钱玉亮、陈源斌、贾鸿彬、李国彬等为代表的一支文学队伍;在散文创作中,涌现出了以王文忠、姬朝晖、周兵、张国富、张华、梅桑榆、陈东霞、薛暮冬、薛来彩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在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以郭瑞年、王钦祥、蒋林、傅贵、田胜林、毕祥、李龙、彭澍、孟庆国、章正霞、陈修斌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在民间文学和传记文学中,涌现出了以姬树明、吴腾凰、俞凤斌、金仁亲、武佩河、汪宗文、宫开理、徐舟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由这四支队伍创作的文学作品,分别在《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清明》、《安徽文学》、《诗刊》、《北京文学》、《北方文学》、《小小说》、《雨花》、《鸭绿江》、《读书》、《山东文学》、《电影文学》、《福建文学》、《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安徽日报》、《江淮晨报》等省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许多作品在不同级别的文学大奖赛中获奖。
吴绍明的《虎之谜》、黎田的《淮河回声》、白振亚的《乍暖》、段茂南、郭仁怀的《抗战名诗名文赏析》、陈哲的《启明星下》、吉诏宏的《木偶人自述》、袁德龙的《我的生涯》、黄艾仁的《胡适与中国人》、何孝充的《剧作选》、孙茂鹢的《第一女人马皇后》等。这些老作家、老领导的作品,生活底蕴丰富,思想起点高,表现手法成熟,许多作品不仅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非常难能可贵。其中,姬树明、俞凤斌自1973年以来,先后出版了《朱元璋的故事》、《刘伯温与朱元璋》、《古今妙联趣事》、《洪武奇观》、《琅琊山》等多部作品。吴腾凰坚持采访和写作,出版了《捻军》、《蒋光慈•宋若瑜》、《美的殉道者》、《郭沫若与读书》、《蒋光慈与读书》、《秦淮名艳丽李香君》等多部作品。王文忠一直致力于散文研究和创作,发表和出版了《一支埋藏着的歌》、《环滁记》、《雁影记》、《醉翁亭观赏》、《凤鸣皖东》、《野山情结》、《苦爱》等多部作品,其中,由王文忠填词的歌曲《花鼓乐》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选入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编辑室编辑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通用教科书。作为老领导、老作家,他们的创作精神是很感人的,创作成果是令人振奋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老作家,如徐竞高、曹治泉、朱有才等,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们作为滁县地区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曾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曾为滁州市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㈥ 徐健伟的成就及荣誉
2009年第三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作品:《连接》;评委: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上海市作协理事季振邦;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2010年第四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比赛三等奖(作品:《相册》;评委: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上海市作协理事季振邦;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2011年全国“回顾90年岁月,记录点滴真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络作品征集活动”文字类三等奖(作品:《红翅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主办,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千龙网、中华网、凤凰网和优酷网等网站承办。)
2011年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作品:《假如》;评委: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上海市作协理事季振邦;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2012年第六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比赛三等奖(作品:《我愿》;评委: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上海市作协理事季振邦;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2013年至2015年《作家选刊》顾问
㈦ 如何进入作协!
需要什么条件啊?我知道的有这些:
第十六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发表和出版过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翻译作品者,或从事文学的编辑、教学、组织工作有显著成绩者,由本人申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作家协会推荐,或本会会员二人介绍经本会书记处征求申请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作家协会的意见,由本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即为本会会员。
第十七条 凡赞成本会章程,并有相当数量本会会员和健全的办事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和全国性的产业作家协会等,向本会提出申请,经主席团审议批准,即为本会团体会员。
第十八条 本会会员、团体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参加本会活动,接受本会委托的工作,缴纳会费的义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及领导人的建议、批评和监督权,享有本会的福利设施等权利。本会会员、团体会员有退会自由。
第十九条 本会对团体会员负有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团体会员接受本会的委托,负责代为联系本会在该地的会员。
第二十条 本会会员、团体会员的创作成果、著作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本会予以保护,本会有责任提供法律咨询、协调纠纷等服务,直到接受委托代理诉讼,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㈧ 作家协会是干什么的地方具体情况。
作家协会,顾名思义,作家协会就是为促进文学创作事业的共同发展而组成的作家团体。中国还有一个文联,全称为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辖有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等七八个协会,但中国作家协会比较特殊,不在中国文联管辖之内,它和中国文联是平级的,据说是副部级待遇,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级别常常比副部级要高,2005年去世的中国作协主席巴金还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呢。
这种情况,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也是决无仅有。
那么,中国作家协会为什么会比其他协会级别要高?这要研究中国作协的延革史,本人一时也回答不出来。这里我只想依据资料说说作家协会是干什么的。
据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中国作家协会章程》总则第一条: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这是性质,还有任务,《中国作家协会章程》里面列出了“组织作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等12条。正巧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作协2007年“十大工作要点”,文字较长,这里只简单列出要点的“要点”:
一是加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武装头脑……
二是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的各项工作……
三是坚持“三贴近”,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四是突出重点,重视扶持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现实题材的作品。
五是认真做好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
六是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七是切实加强文学队伍建设……
八是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九是大力拓展对外文学交流……
十是努力建设和谐作协和服务型作协……(2007年4月12日《文学报》)
据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作家协会共有会员7690人。
另外,我在大约五年前从一个非正式渠道得到消息,国家当时每年给中国作家协会的财政拨款是四千万元,而作家出版社每年上缴的利润正好也是四千万元。于是有人开玩笑说,是作家出版社在“养”中国作家协会。至于各省市的作家协会的经费来源,就不清楚了。
㈨ 潍坊市作家协会的主要活动和获奖情况
自潍坊市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至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七年间,潍坊市作家协会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遵循“三贴近”原则,大力弘扬主旋律,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强化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创作活动,将该市的创作人才紧密融合在作协的大家庭里,切磋研讨创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针对该市文学基础建设与精品创作做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文学队伍不断壮大,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该市的文学队伍不断壮大,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该市的作协机构建立较晚。过去,基层的文学作者大多处在封闭状态,缺乏相互沟通和交流。市作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我们便推出了建立全市重点文学作者档案的举措。在各县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对重点作者进行了书面调查摸底,并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在此基础上,市作协积极调研,召开重点作者座谈会,了解文学创作的现状,掌握各地作者的创作动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扶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全市的文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文学新人的不断涌现,为该市的文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七年来,该市新增省作协会员55名,发展市级作协会员206名。全市的国家级和省市三级作协会员总数由七年前的97名发展到将近400名。随着文学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文学创作日趋活跃。尤为可贵的是,该市老一辈作家在党的文艺政策激励下,焕发了青春,创作热情非常高涨,有的原来属于业余创作,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奋力笔耕,为繁荣文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老中青三代作家共同奋斗,在创作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开创了该市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的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七年来全市共创作出版长篇小说30多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专集、文学评论专著及其他文学形式的书籍80多部,平均每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出版物上发表各种形式的中短篇文学作品近千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促进精品生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七年间,潍坊市作协不断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引导和促进精品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其中,长篇小说《落日》、《槐园》、《屈原》3部作品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七年来,历届省精品工程奖都有该市作家的作品入选。此外,长篇小说《屈原》还获得了台湾罗贯中历史长篇小说奖;诗集《插翅膀的乡事》获首届齐鲁文学奖;长篇小说《绿潮》、《遭遇下岗》、《热的冬》等8部作品获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另外,有多部(篇)中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选载,还有部分文学作品发表在《十月》、《诗刊》、《文学报》等全国有影响的文学报刊上。
发挥职能,搞好服务,积极培养扶持文学新人。潍坊市作协积极为作家和文学作者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先后邀请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等三位北京的著名专家来潍作学术报告,邀请著名作家张炜来炜作学术报告等,为提高该市文学作者的创作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1999年下半年,市作协与市文联、市档案馆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学创作成果暨档案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全市五十年来的文学成果,共展出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书籍180余部。通过展示,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该市的文学创作成果,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市作协先后举办了青云山笔会,潍坊文学创作高密座谈会,潍坊文学创作诸城青年作者座谈会等,为作家提供了多次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另外,还引导部分县市建立了以创作骨干为中心的文学沙龙,活跃了基层的文学气氛。近几年,我们与潍坊电视台合作,先后为该市5位老作家拍摄了人物专题片,在《中国潍坊》电视栏目播放;与《潍坊广播电视报》合作,撰写了该市5位作家的专访,向社会推介宣传。创办了综合性文学刊物《今朝》,与青海文联联合主办了《青海湖》下半月刊。较好地发挥了培养文学新生力量、壮大文学队伍的作用。介绍推荐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作者去北京鲁迅文学院深造,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关心扶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先后为20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召开了研讨会,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扩大了文学新人和青年作家的社会影响。 这些活动和举措,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营造了环境,活跃了文学气氛,对繁荣全市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㈩ 苏州市作家协会的获奖情况
会员主要获奖情况(1999年至2006年)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六届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五届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六届
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王稼句 《扬州文化丛书》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冰心文学奖
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小说) 第十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孙骏毅、冯 斌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报告文学)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十三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住在雨街的猫》(长篇童话) 第十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王一梅 《住在楼上的猫》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高巧林 《白 弟》(中篇小说) 第十五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高巧林 《长辫子老师》(儿童小说) 200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马升嘉 《木瓜浜,童年的乐园》(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奖
殷建红 《房子的记忆》(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殷建红 《回乡偶书》(散文) 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
范小青 《生活的脚步未曾停》(散文) 第十三届冰心摄影文学奖
吕锦华 《空谷佛音》(散文集) 中国散文学会首届冰心散文奖
钱欣葆 《活泼可爱的快乐猪》(系列寓言集)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钱欣葆 《刺猬认错》(寓言)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黄霞君 《点亮心灯》(散文集)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
盛永明 《铺 床》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
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陆文夫 《人 之 窝》(长篇小说) 首届
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首届
叶 弥 《成长如蜕》(中篇小说) 首届
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
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
金曾豪 《青春口哨》(儿童文学) 首届
杨守松 《生命如火》(报告文学) 首届
吕锦华 《何时入梦》(散文) 首届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二届
叶 弥 《天 鹅 绒》(短篇小说) 第二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二届
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第十二只枯叶蝶》(童话) 第二届
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第二届
朱文颖 《浮 生》(短篇小说) 第二届
车前子 《云头花朵》(散文) 第二届
小 海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诗集) 第二届
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二届
王 尧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评论》(系列论文) 第二届
江苏报告文学奖
杨守松 《生命九章》 1993~2003年度一等奖
吴志峰、高 宗 《黄金大道》 1993~2003年度二等奖
吕锦华 《森林女神》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汤 雄 《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叶正亭 《茶人吴严》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杨海国 《国宝周庄》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江苏散文佳作评选
陆文夫 《姑苏之恋》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俞 明 《叛 逃 者》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赵 践 《追忆昔日园林》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亦 然 《叩访苏州》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吴凤珍 《负暄搔背图》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杨守松 《醉忆大别山》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朱子南 《编一套“告密丛书”,如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邱 载 《苏州的水》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陈 益 《幸福的计算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陈放虹 《九寨沟印象》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燕华君 《我的痛怎么形容》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燕华君 《单身日记》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其他奖项
范小青 《干 部》(20集电视剧) 第二十三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范小青 《医 生》(短篇小说) 2001年《当代》短篇小说奖
范小青 《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杨守松 《黑发苏州》(散文) 200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金奖
杨守松 《永生之恋》(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奖
杨守松 《水做的沙家浜》(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特等奖
杨守松 《回忆田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
金曾豪 《田 阿 桐》(短篇评弹) 中国评弹艺术节优秀创作奖
金曾豪 《铁琴铜剑楼》(中篇评弹) 江苏省曲艺节优秀创作奖
金曾豪 《阿庆嫂的阳澄湖》(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
王一梅 《抽屉里的小纸人》(童话) 第二届张天翼童话奖
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纪银剑 《踏实的人》(报告文学) 中国作协首届“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二等奖
车前子 《Big-character posters》(散文) 《人民文学》“泰山杯”散文一等奖
秋 石 《中方总经理》(报告文学) 《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
戴 来 《茄 子》(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2003年度短篇奖
凌鼎年 《了悟禅师》(小小说) 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法 眼》(小小说) 全国微型小说2002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天下第一桩》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菖蒲之死》 天津作协与《天津文学》举办的“全国小小说精品征文”一等奖
凌鼎年 《天 使 儿》(小说) 《人民文学》“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笔 会》(短篇小说) 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散文三等奖(《中国作家》、《中华散文》、《诗刊》等联合举办)
刘苗虎 《疯 猫 岛》(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钱欣葆 《神枪手打猎》(寓言) 第三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
钱欣葆 《美丽的家园》(寓言) “安徒生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
荆 歌 《前 妻》(短篇小说) 《青春》、《芳草》、《作品》、《萌芽》“四小名旦”特别奖
荆 歌 《绑 匪》(短篇小说) 2004年度《青海湖》文学奖(2005年6月颁奖)
荆 歌 《重现的时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
汤 雄 《黑枭红颜》(长篇小说) 《今古传奇》长篇大奖
汤 雄 《关键时刻》 华东六省市“梅陇杯”法制故事优秀奖
丁晓原 《报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 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王 尧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
朱文颖 《人民文学》、《南方文坛》主办的“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中被评选为首届“年度青年作家”
阿 坤 《岁月的印痕》(散文集) 中国文化出版社等六家单位举办的国际文学笔会“中山图书奖”
张更前 《这也是一笔遗产》(散文) 第十六届华东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张更前 《不让受助者难堪》(随笔) 第十五届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林家治 《善思的时刻》(散文) 《中国作家》杂志征文二等奖
林家治 《晶莹如玉,明净可鉴》(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
黄霞君 《感悟苍凉》(散文) 文学报“完美杯”征文二等奖
缪克 《野 地》(小说散文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
缪克 《花瓣的盛开》(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
老 铁 《爱情的瞬间移动和消逝》(组诗) “星星杯”爱情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黄劲松 《民 工》(组诗)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新浪网、人民文学等举办的首届鲲鹏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丁古萍 《心颗飞翔》(组诗) “白沙杯”——我心飞翔全国诗歌邀请展获奖
丁古萍 《云山天水》(组诗) 《中国作家》北京“金秋之旅”笔会三等奖
丁古萍 《追寻孔繁森》(诗歌) 山东聊城文联“纪念孔繁森殉职十周年”征文三等奖
丁古萍 《苏州印象》(诗歌)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二等奖
徐 宁 《“小桥流水”惹谁了》(杂文) 第十五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
徐 宁 《刘统勋的失心疯》(杂文) 扬子晚报“共建和谐社会”杂文征文一等奖
茅震宇 《“抠门”与“寒酸”》(杂文) 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三等奖
茅震宇 《“寒酸”显精神》(杂文) 2004年度群众杂志好标题奖
苏 梅 《喷火小雷龙》(长篇童话)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优秀图书编辑奖
袁成亮 《凌虚传》(人物传记) 中山图书奖(中国文化出版社、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小小说读者杂志社、金山杂志社、中山文学院等6家单位举办)
龚 平 《万三蹄宴》 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编剧奖
叶 弥 《明 月 寺》(短篇小说)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唐晓玲 《千古美谈卓克基》(散文) 人民日报“长征”征文二等奖
万 芊 《李斯说了一句大实话》(小小说)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
徐卓人 《如果你的文字让人敬畏》(散文) 《江南时报》创刊10周年征文一等奖
叶正亭 《回眸周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
邵 忠 《桃李芬芳说师傅》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
孙荣昌 《南 酱 店》(散文) 江苏省企业报第七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高巧林 《同 学 会》 《故事大王》千字故事征文暨2006年度优秀作品三等奖
雨 林 《走进周庄》(诗歌) 《诗刊》全国同题诗大赛三等奖
石海泉 《清流滋润的城市》(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
葛 芳 《黄昏的迷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
张寄寒 《陈逸飞与周庄》(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
吴文华 《今生有缘》(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
周泳逊 《呀,我失明的母亲》(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
文学成就奖
范小青 1999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
范小青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金曾豪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金曾豪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金曾豪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金曾豪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王一梅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王一梅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王一梅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朱文颖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杨守松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文学) 第四届
吴恩培 《百年觅渡》(长篇小说) 第四届
唐晓玲 《家 园》(长篇小说) 第四届
吕锦华 《森林女神》(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
孙骏毅、冯 斌 、陈雪春、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 第四届
卢 群、吕大安 《大地的脊梁》(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
朱伟杰、高巧林、张寄寒、费幸林、张惠英、万 芊、盛永明、竹 槿 《“半山”文学丛书》 第四届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
吴恩培 《文化的争夺》 第五届
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第五届
纪银剑 《没有车票的旅程》(散文集) 第五届
陈 益 《我的先祖是蚩尤》(散文集) 第五届
张苏宁 《绿 风 景》(长篇小说) 第五届
陆 平 《渡 口》(长篇小说) 第五届
范小青 《范小青中短篇小说集》 第五届
杨守松 《淘 江 湖》(长篇小说) 第五届
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
刘苗虎 《追踪变脸人》(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
肖 静 《爱情无颜色》(长篇小说) 第五届
姜广平 《重塑生命》(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
陆 泰 《弇山夜话》(散文集) 第五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儿童散文集) 第七届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
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第七届
王一梅 《米粒校园童话系列》(童话) 第七届
朱文颖 《戴女士与蓝》(长篇小说) 第七届
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七届
徐卓人 《真山真水园中城》(风物集) 第七届
吕锦华 《无价的君子兰》(报告文学集) 第七届
奚旭初 《落叶无声》(长篇小说) 第七届
荆 歌 《我们的爱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
钦志新 《太 湖 魂》(长篇小说) 第七届
老 铁 《等待或者穿越》(诗歌集) 第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