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英国发明成果

英国发明成果

发布时间:2021-04-06 14:44:57

❶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各国各有什么发明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叫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内
1785年以后瓦特改容进蒸汽机
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9美国爱迪生发明了奈用碳丝灯泡
19世纪80年代德国卡尔本茨设计内燃机之后试制汽车成功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❷ 列举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三项发明成果。(3分)

珍妮机、瓦特蒸汽机、火车

❸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英国工业革命抄从棉纺织业开始袭。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的“珍妮纺纱机”,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这三个发明提高了纺纱的速度和质量;1785年工程师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把织布速度提高40倍。1785年,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为纺织机器提供了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动力;蒸汽动力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新的运输工具也被发明出来,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运输能力;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文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3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也已出现,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❹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一次革命,这次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了以往的手工业。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中最为著名的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皆是出现在这一次工业革命当中。

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手工业上面的,还有发生在经济领域、思想领域乃至政治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提高了生产力,更是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且工业革命也进一步解除了封建统治,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使社会逐渐分裂成了两个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这也为后来的共产主义发展提供了基础。

❺ 19世纪末到2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没有创造出几项影响世界进程的重大科技发明成就

垄断组织的概念:垄断组织,一般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有多种形式,如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的垄断组织;康采恩是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资本集团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不论垄断组织采取何种形式,它们都是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和企业群。因此,垄断组织既是一种旨在攫取高额利润的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又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资本与生产迅速地集中了。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早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就已开始出现个别的垄断组织。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于是垄断组织较多地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在各国的表现: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1.美国: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这同美国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很高有密切联系。美国的许多企业是在采用当时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创业之初规模就很大。它们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很快挤垮了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把生产集中到自己手中。这样,同一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垄断销售市场和加强竞争能力,又进一步采取合并的形式组成“托拉斯”,确立了它们的垄断地位。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美国出现的第一个托拉斯是1879年成立的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它在建立之初就掌握了全国石油的90%,是美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美国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美国的各重要工业部门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
2.德国: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仅次于美国。由于德国农村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它作为较晚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扩大国外市场方面又面临激烈的竞争,因而解决销售市场问题十分紧迫。德国虽然也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大企业,但还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条件,使得在产品销售上进行垄断联合的“卡特尔”成为德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1857年德国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增加到6个。187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卡特尔迅速增加,1879年已有14个,1890年猛增到210个。在19世纪末的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期间,垄断组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05年卡特尔已发展到385个,垄断组织遍及采煤、冶金、电气、化学、食品等工业部门。再20世纪初,卡特尔开始向高级形式——拥有统一销售组织的辛迪加发展。与此同时,在一些主要生产部门还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巨大托拉斯和康采恩。因此,20世纪初垄断组织已成为德国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1907年,拥有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总数占工人总数的39.4%,占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特别是重工业和运输业中,许多往往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支配。1910年,莱茵—威斯特法利亚煤业辛迪加的煤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控制,航运业则集中于汉堡—美利坚公司和北德意志航运公司手中。
3.英国: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占优势的纺织业等旧工业部门的生产集中程度较低,以及拥有庞大的殖民地为资产阶级带来高额利润等因素的影响,垄断化的进程比较缓慢,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也比美、德两国要低。就垄断组织的形式而言,由于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销售方面较少实行联合的辛迪加和卡特尔。它的垄断组织一般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由若干家大企业合并改组为大股份公司,并进行一系列兼并活动后形成的生产上的联合。垄断组织在各工业部门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新兴工业中发展较快,垄断程度也较高,并开始出现跨部门的垄断联合企业;在轻工业方面,特别是在棉纺和棉织这两个部门中甚至尚未形成垄断组织。而在生产比较集中的棉线和染整业中也出现了垄断组织;为了抵制美国烟草公司的倾销,英国的制烟大企业也于1900年合并成帝国烟草公司。
4.法国:法国向垄断阶段过渡时,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法国中小企业比重很大,工业生产集中程度比较低,因而在垄断组织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上比不上美国和德国。同时,它也没有形成某种比较突出的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在法国都有所发展。法国的垄断组织首先发生在重工业部门,特别是冶金工业以及与冶金工业密切有关的部门。
5.俄国:俄国资本主义起步虽晚,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开始进入垄断阶段。在俄国,辛迪加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重要工业企业一般都分别掌握在不同国别的外国资本家手中,它们在生产上难以联合组成托拉斯;而政府的大批订货和保护关税政策,又使资本家争夺订货和国内市场的斗争异常激烈。于是它们便组成辛迪加加以调节彼此间的矛盾。早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就出现了一批垄断联合组织。但垄断组织的广泛发展是在1900至1903年的危机以后。
6.日本:日本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欧美先进国家落后得多,但它的近代工业一开始就操纵在得到政府特殊保护与扶持的少数特权资本手中。这类特权资本原来就广泛从事商业、金融、运输、工业生产等各个部门的活动,以后它们又在对外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中膨胀起来,很快便转化为垄断资本。它们大多采取康采恩的形式,其主要代表是三井、三菱等财阀。
在工业生产集中并形成垄断的同时,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也达到很高的程度。随着银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它们控制了全社会工商业的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与工业资本相融合,形成所谓“金融资本”。在比较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金融资本形成的过程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些国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一些资本家缺乏创办这类企业的资金,于是银行的贷款成为它们所需要的重要来源,这就促使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结合。如美国的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不仅统治者美国的整个银行业,还是拥有成百家工业企业的巨头。
影响: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会带来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作为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它的出现却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它们在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使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导致了价格、利润的普遍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的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因此,为了摆脱危机,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
3.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通过企业合并而极大地扩大规模之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可以产生如下一些优越性:企业合并后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这就有可能使用那些位置最有利的工厂和最有效率的机器设备来进行生产;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实行更有效的分工,在不同的工厂里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同时它也能使副产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当一个托拉斯拥有生产同一产品的许多工厂时,就可以通过对各家工厂进行仔细的比较,发现既节约又效率高的生产方法;通过许多企业的合并,可以取消重复的高薪职位,以减少行政费用,并获得最有才干的技术专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如果托拉斯进一步实行纵向联合,不仅控制生产,而且控制原料资源和加工以及产品的销售,就可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垄断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竞争仍然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没有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放慢,反而使它加快了。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很高的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率分别为4.8%和4.2%。相对缓慢的英法两国也分别为1.4%和3.3%。
垄断组织虽然有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一面,但是它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1.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加强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
2.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
3.垄断组织的形成,必然伴随者食利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的贷款),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收入,因而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4.垄断组织推动了殖民扩张。它不仅继续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5.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够全面了吧?!

❻ 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是什么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石墨烯、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基于网络物理系统的出现。网络物理系统将通信的数字技术与软件、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相结合。与此同时,生物、物理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业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时间
21世纪—22世纪中叶
发起国家或组织
中国、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
分类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变等
快速
导航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

无纸办公并未实现

各界观点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要到来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7日至11日举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舆论认为,作为工业领域的全球领先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参展商和观众们对本届展会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德国联邦科研部专家伯伊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早在2006年的,联邦政府就已经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该战略文件重点为《未来项目—“工业4.0”》。联邦政府从2010年到2013年为高技术战略大约投入270亿欧元,对未来项目的专项投资达83亿欧元。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业4.0”的计划,最近德国三大工业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三大协会”)决定,三大协会共同建立一个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的办事处,该平台已正式启动,旨在推动实施联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战略。
汉诺威工博会负责人柯克勒认为,“工业4.0”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已成为核心题目,在未来10年至15年,制造业的综合整合将对全球产业产生巨大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186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开创了“信息时代”(1950—),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21世纪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都是边缘化者、落伍者,急剧地衰落,由于错失工业革命机会,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后中国在极低发展水平起点下,发动国家工业化,同时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中,我们也仅仅是侥幸上了末班车,还是个“后来者”,因为对外开放才成为“追赶者”。但是中国实现了成功追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正在成为领先者。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❼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有哪些

珍妮纺织机、蒸汽机车、汽船、飞梭、蒸汽火车等。

1、珍妮纺织机

18世纪中期,大英帝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在棉纺织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Spinning Jenny)”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2、蒸汽机车

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于1769年诞生,是的,就在瓦特与博尔顿一起合作出带冷凝器的蒸汽机的那一年。这辆蒸汽汽车是一辆三轮汽车,是由法国人N·J·居纽所制造,被命名为“卡布奥雷”。

虽然居纽的这项发明失败了,但是他的发明在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不断地发现与改进中,之后又有无数的车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总,比如在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制作的蒸汽汽车,还有1825年英国人斯瓦底·嘉内制作的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

在历史的发展下,汽车形式不断地在变化,1804年的蒸汽汽车拉着10T的重物行驶过,1825年的公共汽车开启了公共汽车的运营。1831年,美国的史沃奇将一台蒸汽机投入到运输中。

3、汽船

最早建造蒸汽机船的是法国发明家乔弗菜,他在1769年就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蒸汽轮船“皮罗斯卡菲”号,用蒸汽机启动。后来,英国人薛明敦在1802年也建成一艘蒸汽轮船。可惜它们均未得到实际应用。

直到1807年9月,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才使轮船开始真正成功为水上舞台的主角。“克莱蒙特”号,全长45.72米,宽9.14米,排水量100吨,船速每小时6.4公里。

蒸汽机船发明后,用蒸汽机为动力代替人力带动桨轮,沿用了100多年之久。

4、飞梭

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所以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飞梭于1733年被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5、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也叫蒸汽机车,是利用煤为动力,以蒸汽机为核心的最初级最古老的火车。

蒸汽火车的外观和功用与如今的各种火车相差甚远,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车,蒸汽火车通过用煤烧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

蒸汽火车曾以无比的巨力开启过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一般蒸汽火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现在已被淘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一次工业革命

❽ 下列发明中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

轮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

❾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有什么发明

维多利亚 女王(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于1837年继承王位(当时她18岁),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3年。维多利亚 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 维多利亚时代 ,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衰落。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过了2年,他就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 1779年克工人隆普敦又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后背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 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00年,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 运输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 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在陆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于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1844年,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

与英国发明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
知识产权专利培训心得 浏览:974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浏览:683
大连使用权房子办产权需要花多少钱 浏览:630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