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张面河整治调查报告
长沙名胜古迹
浏城桥楚墓
【浏城桥楚墓】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城东区浏城桥。1971年配合人防工程清理了一号墓,这是目前长沙出土的形制较大而又保存最完整的楚墓。墓坑为长方形土坑,带墓道,坑长5.81米,宽3.97米,深7米,上部还残存二级台阶。葬具为两椁一棺,椁周围填0.6米厚的白膏泥。椁为长方盒形,外椁长4.5米,宽2.88米,高2.04米;棺为悬底弧棺。随葬品共262件,其中陶器53件,组合为鬲、鼎、簋、壶、缶、敦等,另有铜鼎、漆木器及大量兵器、车马器。根据随葬的器物推测,墓主为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时代为战国初年。1982年,在1号墓附近又发掘了5座时代与一号墓基本相同的墓葬,但规模均小于一号墓,且无棺椁保存。
㈡ 什么经营范围可以参与市政河道治理项目
河道清理;河道保洁;企业一般固废处理;
㈢ 关于河道治理的复测报告怎样写
参与这次河道治理的人一共有多少人
主要的负责人是谁
他们这次河道治理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河道治理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下一次河道治理建议在什么时间
㈣ 城市河堤治理内容是什么
治河先治污,把治污作为河道治理的关键环节
(1)截污。加大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下决心封堵全部的排污口。
(2)加快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将河岸两边的污水纳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再利用。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保护河道的意识。同时,规范垃圾集中处理,禁止居民向河道倾倒垃圾。
(4)生物措施与工程净化相结合,可在河道中种植水生植物,建成河道自我净化系统。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浮水植物,可除去水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3.水体置换,吐故纳新
(1)因地制宜,尽可能扩大河道规模,千方百计增加蓄水容量。
河道的整治设计应根据其走向、宽窄、高低落差等,因地制宜采取修建拦水坝、水闸等设施,在主汛期到来之前提闸将河道放水、下雨时关闭闸门收集雨水。这样,既冲洗了河道又储存了雨水,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储存的雨水能够保持清水常在,不至于在少雨季节河中无水,使水中生物无法生存。并且,被保存的雨水,也可用于两岸的植物灌溉水源,甚至可以作为消防水源,是一个天然的供水网络。不同的河道采用不同的蓄拦水设施及堤坝保护措施,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2)引水配套工程,水库中的外泄水可以引入河道网络,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
(3)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水草、生物等,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达到吐故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
4.建立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体系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利用、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体系。城区河道两岸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要充分考虑河道景观与环境和谐的要求,使河道蓄排水功能与河道两岸的景观融为一体,塑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体系。
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过去孤立地把河道作为排水的手段,在河道规划上忽略了水资源、景观、生态等其他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做到蓄排结合、河路兼顾、资源环境统筹。坚持回归自然,以人为本,突出生态环境。
5.河道疏浚及岸坡整治
根据岸坡的地理位置,采取自然土质岸坡、块石堆砌岸坡、植树种草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殖、两栖动物的繁衍创造条件。结合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㈤ 河道清淤测量成果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测量的话,就是提供带水深的地形图就可以了。但是这种项目,除了测量,一般还得有些相应的勘察,判断下河底淤积的土质,这样为后面的清淤招标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