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新加坡R1建筑准证”
【新加坡一劳建筑工】R1准证, 即:新加坡技师准证
【待遇】:6-6.5新币/时
【工种】:木工、瓦工、瓷砖工。
我也是网络的
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内作业项目代号为R1(即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能否进行P5项目操作(即车用气瓶充装)
不能,种类不同,是不可以的。
种类:压力容器作业
作业项目: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种类:气瓶作业
作业项目:车用气瓶充装
㈢ 压力容器R1操作证几年一审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R1,每4年复审一次。
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对持证人员在4年内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不间断作业要求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要求,且无违章操作或者管理等不良记录、未造成事故的,发证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准予复审合格,并在证书正本上加盖发证部门复审合格章。
复审不合格、逾期未复审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㈣ 压力容器操作证分为几种 都有什么区别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按以下划分:
A类
A1级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层、无缝、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等);
A2级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A3级系指球形储罐;
A4级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C类
C1级系指铁路罐车;
C2级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C3级系指罐式集装箱。
D类
D1级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D2级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四)SAD类系指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㈤ 南昌市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证R1是什么
你好,是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压力容器作业
作业项目: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项目代号 :R1
㈥ R1压力容器操作者为特殊工种吗
持有固定定式压力容器操作证可以从事以下工作: 一、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储存压力的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贮运容器、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和分离容器均属压力容器。固定式的压力容器是属于换热容器,用于消毒
㈦ R1是什么特种作业证书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R1
㈧ 质监局焊工R1是什么
质监局焊工R1,是指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压力容器作业
作业项目: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
项目代号 :R1
㈨ 请问一下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算有害工种吗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算不算有害工种关键要看你在那个行业,如果是在化工行业的某个岗位有可能是属于特殊工种。
有一点你要清楚,特种设备作业与特殊工种完全是两回事。
特殊工种指: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㈩ 什么是特种作业证
一、什么是特种作业证?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是一本证书,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于特殊行业实行准入备案制度所颁发的证书,可证明持证人受过专业安全技术,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培训,并已在地方安监局备案注册。
二、包括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作业人员、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人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制冷作业人员、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等,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是指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门针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也就是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作业。
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定时间后,应当按照规定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对于未经培训考核,即从事特种作业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了行政处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特种作业定义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999年7月12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13号令)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的条件
(1)年龄满18岁;
(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程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3、培训内容
(1)安全技术理论;
(2)实际操作技能。
4、考核、发证
(1)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签发;
(2)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三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六年一次;
(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