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1、货物在购进或储存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非正常财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
(1)自然灾害损失;
(2)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
(3)其他非正常损失。按税法规定,非正常损失部分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会计处理上,应作转出处理。一般的做法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待查明原因后,将“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金额转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等账户。
2、商品削价损失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商品削价是指商品因市场行情变化,季节变化或商品本身质量、性能的自然变化等原因,而对其实行的减价销售。有些商品在削价后,售价低于原进价,形成削价损失。
这样就会出现削价商品收取的销项税额不足以抵补购进该商品进项税额的部分。根据税法规定,其不足以抵补的进项税额不能以其他销售商品收取的销项税额抵扣,其税额应转出。其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出口货物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出口货物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是指我国有些企业在出口某些货物时,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其出口货物耗用的购进货物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全部(如出口免税不退税的商品)或部分(如享受免、抵、退税政策优惠的商品,根据规定计算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部分),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而应转出,其会计处理为:
借:商品销售成本(或其他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用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用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是以是否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为界限的,纳税人对建筑物进行修缮、装饰等支出,即使不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中核算,其支出中的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
也属于税法规定的用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样,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即使不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或“盈余公积”科目中核算,其进项税额,也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㈡ 12.8某企业以3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
要减的,营业税是要减的,你的做法错误了。
你怎么能用350呢,转让无形资产所交的营业税的计税基础是净收入,就是账面价值乘以5%。
所以本题还是你错了。
㈢ 某企业以3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该无形资产原购入价为450万元
我终于想通了:
借:银行存款 3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固定资产清理50
贷:无形资回产 45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7.5 (350*5%)
货:应交营答业税:17.5
借:营业外支出 67.5
贷:固定资产清理 67.5
㈣ 某企业以3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该无形资产原购入价450万元,合同规定的
营业税:350万元×5%
㈤ 甲出售一项无形资产,取得收入500万元,营业税税率5%,该无形资产取得时实际成本为350万元,已摊
你好,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75
累计摊销 7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无形资产 500
应交税费专-应交营业属税 25
营业外收入 40
所以处置无形资产当期收益为40 万元。
㈥ 公司转让费350万能否记入无形资产
转让无形资来产应确认源的净收益为350-270-350*5%=62.5万元最后一步350-270-350*5%=62.5万元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谁能告诉我呢???350是你的收入减去你的累计折旧剩余(450-45*4=270)你的收入是350营业税是5%就等于17.5净收益是350-270-17.5=62.5
㈦ 某企业以3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一项无形资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该无形资产原购入价450万元,
年摊销额=450÷10=45万元
出售时已摊销额=45×4=180万元
应纳营业税额=350×5%=17.5万元
净收益=专(属350+180)-(450+17.5)=62.5万元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出售):
借:银行存款 3500000
累计摊销 1800000
贷:无形资产 4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75000
营业外收入 625000
【注意】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如果合同和法律都有规定,则取短原则(10年<12年,按10年摊销)
如果合同和法律都没规定,则按10年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