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法主要适用于什么前提下的资产评估
成本法,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专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属已存在的各种贬值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重建或重置被评估资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潜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项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如果投资对象并非全新,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再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各种贬值因素。
上述评估思路可概括为:
资产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成本法是以再取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为基础的评估方法。由于被评估资产的再取得成本的有关数据和信息来源较广泛,并且资产的重置成本与资产的现行市价及收益现值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替代关系,因而,成本法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评估方法。成本法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反映资产价值,即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扣减各种贬值来反映资产价值。
2. 为什么在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下,一般不能单独采用成本法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速度。!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专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是属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惟一使用的评估方法。由于成本法对持续经营企业的商誉等无形资产可能无法确定其价值,因此不能单独采用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