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预提和摊销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区别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及特点:
预提费用:是指企回业按规定预先答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 企 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 已经 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
2. 冲回预提费用后如何摊销
假设房租的租期为半抄年袭,第一次交纳房租:
借: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租赁费 5500
待摊费用-房租 27500
贷:现金/银行存款 33000
以后每月进行摊销,
借: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租赁费 5500
贷:待摊费用-房租 5500
3. 运费如何入账 借:预提费用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其他应交款
错了。
进货运费属抄于商品入库价的组成部分。
支付进货运费分录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进货时取得专用运输票,可以抵扣7%的进项税额,营改增的开出的票可以抵扣11%
销售商品的运费,计入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运杂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进货时取得专用运输票,可以抵扣7%的进项税额,营改增的可以抵扣11%
4. 财务会计中的关于运费预提是怎么样一个核算过程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根据已经发生的运输活动,由于尚未开票结算,或者发票已经开具但由于其他原专因未能及时入账,根据属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这些已经发生的运费应该计入本期损益(或其他),所以应该预提。
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业务量,也可以据实计提:
借:销售费用等 ***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运费等 ***
待将来收到发票时,红字冲销原预提部分,根据发票据实入账。
很简单的
祝天天向上
5. 待摊费用是先支付,后摊销么那预提费用是怎样的
待摊费用是先支付后摊销的,比如房租费、广告费等,按摊销是否超过内一个会计年度可分为待摊容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是每月或每期预提计入当期损益(如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到实际支付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6. 我想问个关于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
预提费用是先把相来关的费用计入当期损源益,但是实际是没有支付的,比如预提房租、利息、水电、修理费等,等到实际支付的时候在冲销预提费用。预提费用属于企业负债类账户。同时也要提及下待摊费用,这个正好和预提相反,它是先付在摊销到每个月去,属于企业资产类账户,这里不再阐述。
7. 运费的预提分录怎样做
一般情况下,运费是不允许预提的,在发生时直接做入费用(销售时承担运费)或计入购货成版本(购材料权时承担的运费)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 成本费用 中 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8. “计提”、“预提”、“转销”、“摊销”是什么意思
1.计提来,比如你每个月工资4000,那么源有500元要交个人所得税,这一部分税金已经发生,但是公司还未统一交到税务局,所以预先在账务上反映。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2.预提,是只可能要发生的,比如说别人欠你100元,但是可能到期限该还钱的是后,他只有80,那么这20元就很有可能换不上了,这就是可能预计要发生的损失,所以根据谨慎原则,要首先的账面上反映。3.转销,这个主要是资产的备抵科目用,比如说别人欠你100元,他最后只还你80元,那20元他表示还不上了,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已经预料到,预先计提了坏账准备,在这个时候,你就要把这20元坏账准备结转核销。4.摊销,比如你爱看报纸,你一次订了一年的,但是会计师每个月结转一次费用,所以你要把这1年的报纸费分12份,每个月摊销一次,记一次费用。
9. 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由什么区别,该如何使用
预提费复用和摊销费用制的区别是:预提费用是指拿到正式发票后再支付款项,如:发年终奖等;待摊费用是指先支付款项,如:物业费、房租等。
新会计准则实行后“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科目已取消实行。
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是为权责发生制原则而特设的科目。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原属于预提费用的业务现应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类似房地产的分期付款(国家明令已废除)。
待摊费用指已经发生或支付,但需要逐步分批摊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如引进技术项目的许可证费、专利费、设计费、咨询费等,这些费用一般在项目投产前支付,投产后一次或分批列入成本。
10. 预提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预提XX费用
新会计准则,已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的使用。现行预提费用可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发票到了,先用红字凭证冲回原预提费用凭证,再重新按发票金额做张凭证即可。
(10)运费预提再摊销扩展阅读:
预提费用指应由受益期分担计入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而以后月份才实际支付的费 用。例如,银行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但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各月份的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共同负担。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 的。预提时,贷 (或增) 记该帐户,费用支付时,借 (或减) 记该帐户。贷 (增) 方余额,表示已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在资金平衡表内以预提费用项目列示。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 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国债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 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两者的区别
(一)账户的性质不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中,“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因为它是先支付后分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该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是预先提取,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二)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平均数在受益期预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三)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原则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实务中不会出现贷方余额,填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进行调整;而预提费用需要事前估算将要发生费用的摊销标准,事前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容易出现借方余额。
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却应将其填入“待摊费用”项目,视同待摊费用处理,实务中叫做“账表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