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及摊销)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 公式理解。
计算税后净利润的时候已经在收入中扣除了当年的折旧和摊销,因为折旧和摊销是专以前买设备的成属本现在看成每年均匀支出,在买设备的时候是一次性付款的,后面算作每年的支出(但是实际上又没有花钱,所以折旧和摊销又被称为非付现成本,题外话),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税法这样规定的,折旧和摊销既然是算作成本,扣税前的时候仅仅只是为了计算折旧和摊销的抵税效应,在收入中扣除了视作成本费用的折旧和摊销,扣完所得税后再把折旧和摊销加回来而已,如果不加回来利润就被这个虚拟的成本费用算少了,加回来就正常了,就是为了算那抵扣的所得税,如果不能抵税,折旧和摊销就直接计入成本,后面也不会再加回来了。
这是我的理解
2. ncf=息税前利润加折旧,为什么是息前不加利息
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NCF=税前利息+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
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NCF=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或者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财务费用通常包含了利息、摊销和折旧。经营成本、营业成本、付现成本只是成本的不同分类而已。付现成本就是直接用钱付的(折旧和摊销就不属于这一类)经营成本和营业成本是统称。
现金流量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Technique):在实际操作中现金流量主要使用实体现金流量和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全部投资人拥有的现金流量总和。实体现金流量通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折现。
股权现金流量是指实体现金流量扣除与债务相联系的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通常用权益资本成本来折现,而权益资本成本可以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式来求得。
(2)净利润加折旧摊销折现扩展阅读
用现金流量法折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同一般资本预算分析相似:估计兼并后增加的现金流量和用于计算这些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
然后计算出这些增加的现金流量的现值,这就是兼并方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实际成交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兼并不但没有给兼并企业带来好处,反而引起亏损。
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折现率是考虑投资风险后,兼并方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就是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但这里的资本成本是兼并企业投资于目标企业的资本的边际成本。
而不是兼并方企业资本的成本。兼并目标企业所用的资本,一部分来自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则是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向外界举债。
3. 净利润加折旧摊销
这是投资回收的基本来源!
4. 净利润中是否扣去折旧和摊销
折旧和摊销在计提或摊销时,已计入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成本、费用项目中,因此净利润中是扣去折旧和摊销的
5. 在计算自由现金流时,为什么净利润只加折旧与摊销费用,却不扣除里面包含的应收账款等之类的
折旧和摊销便于计算,而应收帐款不便于取得和计算,计算现金流量量如果考虑进应收帐款之类的,一方面有太多主观性,另一方面计算难度也加大。
6. 用净利润加折旧加摊销归还长期借款本金,净利润部分需要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再用来还钱吗
要先还钱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7. 财务管理 NCF=税后利润(净利)+折旧中 为什么要加折旧费这就不是现金流出么
税后利润=收入-费用=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折旧)
NCF=现金收入-付现成本 (注:折旧不涉及现金)
所以:NCF=税后利润+折旧
8. 为何净利润+折旧+摊销只能还本金,不还贷款利息
没有净利润+折旧+摊销只能还本金,不能还货款利息的说法,有钱就什么都能还。
9. 为什么用净利润+折旧+摊销偿还本金而不是偿还本息呢
不确切了解题目的意思。但偿还本金是因为净利润+折旧+摊销为企业的净现金流,可以用于偿还本金,而利息已经在净利润前扣除,不需要重复扣,否则就可以表达为净利润+折旧+摊销+利息偿还本息了。
10. 什么是折旧摊销 在巴菲特计算公式里(股东权益=净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性支出)怎么是加上折旧摊销呢
折旧摊销就是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资产
也就是说公司在利润里预安排了一些利润用来弥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
这些折旧也预留在公司利润里,而且不用交税,也就是公司的
所以也可以算着股东以后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