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低值易耗品定义
方法:一次摊销法(价值低的)
分次摊销法(价值较高专,寿命较长的)
一次摊销法很简单:属 借:生产成本(等)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分次摊销法: 分三级明细核算
领用时: 借: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分次摊销(N次) 借:制造费用(等)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结转: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楼上复制网络的鄙视你。我可是自己打出来的,简单明了,请LZ采纳,谢谢!
㈡ 折旧费和摊销费的定义与区别
折旧和摊销的区别是来:源
1、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折旧和摊销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折旧至少两年以上。而摊销除了长期待摊费用以外,都是一年内摊销完毕。
3、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
4、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的费用核算。
5、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而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㈢ 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该批实际成本为20000元,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采用五五摊销
首先明确五五摊销法在会计处理上的定义,五五摊销法是指在 领用的时候 按照金额50%进行摊销入费用,再报废的时候吧剩余的50%计入费用。 会计科目上处理分录一般为:
领用时: 借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 10000元
贷: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0000元
(根据现行很多企业为适应自我的账务处理,有部分企业把低值易耗还是单独分列的,没有放入周转材料科目下面)
报废时 借: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 10000元
贷 :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0000元
第二点:你要明确 应该归集入生产成本 或者是制造费用的情况分类,根据会计科目定义,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物料、人工等应该直接归集到生产成本科目下面,也就是说 生产成本的二级科目一般会包括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直接动力(可自行选择添加)
----辅助材料(可自行选择添加)
----制造费用
一般小型企业,因规模较小,在账务处理上可以不用单独启用 制造费用科目,而是直接计入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因为月末制造费用最终会结转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该明细科目下面) 而对于稍大型的企业一般都是单独设置了制造费用科目的,用于归集车间发生的但不属于生产产品直接关联的物料、折旧、工资等。
㈣ 周转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定义
这个主要在于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财务规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界定二者。
实践中一般按如下定义区分:
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㈤ 1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把,实际成本为100000元,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
假定提问者的问题,是询问该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五五摊销法进行公司的财务处理。因为五回五摊销法是适用于使用期答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大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所以具体财务操作如下。
1、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000
并摊销一半的账面价值: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50000
2、报废时:
摊销另一半的账面价值: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50000
并转销全部的周转材料已计提在用的摊销额: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000
报废有残值时:
报废的周转材料的价值应冲减有关资本成本或当期损益,借记原材料、银行存款;贷记生产成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