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低值易耗品的出库管理
低值易耗品的出库可按材料管理
㈡ 领用低值易耗品是用出库单吗
领用低值易耗品当然是用出库单啊。
低值易耗品摊销分一次摊销和专五五(分次)属摊销法,
但是都要根据不同部门进行不同处理:以下仅供参考
1.入库时做: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用;
2..一次摊销法:
借:制造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3..分次摊销法(50%):
1)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库
借:制造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品摊销
2.)第二次(50%)
借:制造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㈢ 钉子、螺丝这一类如何出库
入库前就先分类,按长短分类后再按个数50或100个为单位入库储存这样出库的时候就很好管理了,就是刚开始入库的时候费点事。
㈣ 购买了低值易耗品直接用了没有再领用和出库单,怎样摊销啊!可以不用摊销吗账本上再怎样上账呢
你走的是存货系统,一般先入库在出库,你可能在总账直接做费用了,没有从回供应答链,你从存货系统回做这些单子就好了。一次性摊销,保证和你上次的费用一样就可以了,在总账回冲一下可以了,不影响当期损益,可能说的由点啰嗦,原理很简单
㈤ 已经出库账务摊销过的低值易耗品退回仓库应该怎样做账务处理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管理费用等账户
㈥ 低值易耗品出库做账时费用为什么要加上摊销费用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科分在库和在用两个阶段。在库的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核算相同,在用的低值易耗品是指车间、部门从仓库领用,直到报废以前整个使用过程的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应用适当的摊销方法计入产品成本或费用,用于生产的计入“制造费用”,用于组织、管理的计入“管理费用”,用于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有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1)一次摊销法,在领用时一次性计入成本或费用。报废时将残值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适用于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一次性领用数量不多以及容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如:领用时: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借:原材料(或其他科目)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2)分次摊销法
根据使用期限的长短或价值的大小,按月平均摊销,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在做“待摊费用”,超过一年的做“长期待摊费用”。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贷记“低值易耗品”,分月摊销时时,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报废时残值冲减成本或费用。如:领用时:借:待摊费用贷:低值易耗品如果摊销期为一年,则每月摊销额为1/12,每月摊销时:借:制造费用(或其他)贷:待摊费用五五摊销法计算量和程序都较复杂,使用也较少,希望这两种方法能满足您做账的需要。
㈦ 材料成本差异在什么时候结转 低值易耗品出库的时候用五五摊销法
对你的问题有点儿迷,后半句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一般在月末进行处理,首先要查找确定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原因,确定由哪些材料形成,同时,查询确定这些材料为哪些成本中心所领用消耗,在此基础上,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分摊,结转计入当期成本;如果形成差异的材料并没有被领用,而仍然在库存里,则要对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计入材料成本的处理.....
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法下:
1、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1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100
同时,摊销成本的50%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2、低值易耗品报废时:
先摊销成本的50%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同时,冲减低值易耗品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100
3、报废时作价入库:
借:原材料 **
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为低值易耗品差异,
在低值易耗品领用前形成,则计入低值易耗品库存值;如果领用后形成,则根据金额大小一次摊销直接计入费用,或计入库存再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