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可以以其为优先权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吗
实质审查阶段可以要求优先权,被驳回也可以要求优先权。见专利法第回29条第2款,关于本国优先答权的规定。但是要求本国优先权,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你在后申请与在先申请必须记载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其次时间不要超过12个月,然后是你在先申请不能授权,在先申请不能是分案申请。最后就是你提出要求本国优先权之后,你的在先申请会被视为撤回。楼上说的不对
B. 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具备哪些实质条件
你的问题不是很明白,不知道你问的实质条件是指哪部分,我把两者的情况和不同简单总结一下给你。
基本概念: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也就是说实用新型必须是实物的,发明可以是方法、流程等等
-----------------------------------
三性: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以上是对专利基本条件的法律规定。
--------------------------------
申请和审查的不同
实用新型专利不会进行公布和实质性的审查,只进行初步审查,只要与现有的专利没有完全相同的,基本上很快就能通过,申请流程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发明专利会进行公布和实质性审查,公布阶段如果有人提出异议,或者实质性审查中发现与现有的专利或技术存在雷同、没有明显的创造性特征,就会被要求修改乃至被驳回,申请流程一般需要两年以上。
具体的申请审查程序参考《专利法》三十四条至四十条。
C. 取得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有哪些
实质条件就是你的申请必须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具备这三个条件,你的申请就能获得授权。
D. 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具备哪些实质条件
1、发明专利是对制备产品的方法、产品结构的保护,也就是说方法和结构是发明版专利保护的客体;而实用新型保权护的客体只是产品的结构;
2、发明与实用必须具备专利的三性: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缺一不可;
3、是否授予发明或是实用新型与该项专利技术的先进性有关,如果有较强的先进性,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如果只是局部一些小的改动,该专利的创造性不明显,则不建议申请发明专利,可考虑申请实用新型。
E. 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期间,能不能就同一个专利内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不能,这样会导致重复复授权,制不符合专利法精神。
同一件发明,可以在同一日既申请发明专利又申请实用新型,并在申请书中注明。这样一来,发明专利授权时,只要申明放弃实用新型专利权就行,但前提是必须同日同一申请人,如果不是同日申请,则无此待遇。
F. 发明和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应当具备哪些实质性条件
发明专利的特点:
首先,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自然规律(排除人为规律)解决生产、科研、实验中各种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
其次,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产品,包括设备、系统、装置、电路、药品、化合物等;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通过发明创造产生的方法。方法发明又可以分成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所述产品应当是经过产业方法制造的,有确定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一切方法以及未经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上述方法包括产品的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讯方法、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途等。
(一)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对产品形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是对产品的三维形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
无确定形状的产品,例如气态、液态、粉末状、颗粒状的物质或材料,以摆放、堆积等方法获得的非确定的形状作为产品的形状特征等形状不能作为实用新型产品的形状特征。
(二)产品的构造是指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组织和相互关系。产品的构造可以是机械构造,也可以是线路构造。复合层 可以认为是产品的构造,产品的渗碳层、氧化层等属于复合层结构。物质的分子结构、组分、金相结构等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给予保护的产品的构造。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信息来源于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
G.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的实质要件是什么求解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的发明和实用新型才有可能获得专利权。
《专利法》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的要求是相同的。
所谓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换句话说,一项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向社会公开过,发明创造的内容不构成公众能够得知的现有技术的组成部分。
我国以申请日作为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凡是在申请日以前,已经有相同的发明创造由他人完成并公开或者发明人自己公开,比如在新闻发布会、科研鉴定会、展览会上披露了发明创造的实质性内容,在技术成果诞生后不及时申请专利,而是在产品生产出来试销或者完全投放市场后才去申请专利,都会导致新颖性的丧失而无法获得专利权,多年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分别做了规定。同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发明应当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应当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本质区别,对于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普通技术人员不能直接从现有技术中得出该发明的全部必要的技术特征,也不能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试验而得到。“显著的进步”是指从发明的技术效果上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没有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或者该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路线,或者该发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或者代表着某种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实用新型来说,它的创造性比发明要低,只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所区别和进步,就可以认为该实用新型具备了创造性。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根据这一规定,发明创造具备下列条件即认为其具有实用性:
(1)产业实用性。这里的“产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工业、农业、矿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和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只要在任何一个产业部门能够制造或者使用,能够在实践中实现,就说明它具备了产业实用性。
(2)可重复再现性。所谓“可重复再现性”,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所记载的技术内容,这种重复实施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重复实施的结果是相同的。比如,根据产品发明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内容,有关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出相同的新产品,说明该项发明具备了可重复再现性,但是,类似像上海新浦大桥这样的整体建筑受特定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等限制的技术方案,就不具有可重复再现性,因为它不可能在其他地点完整地再现。
(3)有益性。发明创造的有益性,是说一项专利技术实施后应当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任何脱离社会需要、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能源的发明创造,则因缺乏积极效果而不能授予专利。
H. 什么是国家级专利
国家级专利是指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专利法书籍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对发明的定义是:“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 的技术方案。”这种产品是指工业上能够制造的各种新制品,包括有一定形状的固体、液体、气体之 类的物品。 所谓方法是指对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产品的方法。
国家级专利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是一样的。所有的专利必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通过以后才会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只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的,就可以说是获取了国家专利认证。专利没有国家级和地区级区别的。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指出“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人只有将这种技术方案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特别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
申请人还应按期办理登记手续和缴纳当年年费,这项发明专利申请才能正式成为一项具有专利多种属性的发明专利。
(8)简述授予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扩展阅读:
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分为: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五个阶段:
(1)、受理阶段
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专利局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且核实过文件清单后,发出受理通知书,通知申请人。
(2)、初步审查阶段
经受理后的专利申请按照规定缴纳申请费的,自动进入初审阶段。初审前发明专利申请首先要进行保密审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处理。
(3)、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从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起进入公布阶段,如果申请人没有提出提前公开的请求,要等到申请日起满18个月才进入公开准备程序。
(4)、实质审查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以后,如果申请人已经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已生效的,申请人进入实审程序。
(5)、授权阶段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以及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未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审查员作出授权通知,申请进入授权登记准备。
I. 发明和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应当具备哪些实质性条件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想要申请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才有可能获得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