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商标注册恶意保护

商标注册恶意保护

发布时间:2020-12-27 07:08:53

⑴ 你知道恶意注册商标有什么后果吗

2019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这次修法的亮点之一就是在法律中明确规制了商标恶意申请、囤积注册的行为。那么恶意注册商标的行为有哪些呢?下面就和诚优一起来看看吧。

对有知名度商标、商号的模仿注册

这是最常见的情形,例如“康帅傅”对上“康师傅”。当然,“恶意注册”对知名度的要求并没有这么高,行业或区域内知名、注册人知晓、使用一定年限,这些条件满足就可以。证明这些,产品的销售地域、销售渠道建设、广告投放等证据都可以用于阻击恶意商标注册

妨碍他人正常注册

主要表现是抢注和囤积商标。例如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商标抢先在中国注册、下级渠道商抢注生产商的产品商标等等,这些“恶意”不仅仅体现在权利人的核心商标类别上,包括其可能涉及的延伸类别,也同样适用。权利人想维护自己正当权利,可提供合作协议(或商业意向记录)、中国以外地域的销售、知名度证据或注册人名下商标数量、是否存在其他抢注行为等证据来佐证。

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注册

主要表现是跨类别、无关联性的注册商标,或注册人(及关联人)有显著的销售商标行为。包括个人注册大量商标,无生产或销售能力的企业注册明显超营业范围的商标,与大量商标转让行为有关。这些情况,结合注册人网站、工商数据等,做了深入的商业背景调查,都能发现一些端倪。

但“不以商标使用为目的就是恶意”这一点并不能单独成立。因为,大多数企业都会出于保护的目的进行关联注册或防御注册,比如“大白兔”奶糖的“大灰兔”商标,可口可乐公司在卫浴产品上注册“可口可乐”商标。所以,判断是否存在这种商标注册恶意,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证明。

⑵ 关于遏制商标恶意注册,知识产权专家怎么说

遏制商标恶意注册,刻不容缓!
“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倒逼企业投入巨额成本进行商标防御性注册,给相关从业者造成了较大负担。当前,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进行规制!”面对国内屡禁不止的商标恶意注册乱象,近日,腾讯公司法务部总经理江波在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表示。
此次研讨会上,国内众多知识产权专家针对商标恶意注册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从实务角度提出应对办法,并在较大程度上达成共识。
恶意注册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国内商标领域恶意注册引发的乱象比较严重。抢注国内外知名商标、商号、名人姓名,同一主体囤积几百件甚至几千件商标,不使用、待价而沽或提起侵权诉讼等现象司空见惯,倒逼合法经营者不得不多类别甚至全类别注册。但是普通经营者受经营范围所限不可能全部使用,为规避三年不使用被撤销风险,又被迫每三年再申请一次。如此循环往复,商标申请量逐年增长,商标异议申请、无效申请和行政诉讼逐年增加。
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200万件,仅去年一年,商标注册申请量就高达369万件。面对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的商标申请量,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姚兵兵认为,商标基于承载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商誉而产生,没有实际使用的商标只是一个符号,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大量闲置的商标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对商标制度造成冲击,应该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遏制商标恶意注册带来的乱象。
姚兵兵举例说,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销售“洋酒”为主,但该公司申请的商标多达1000多件,但凡跟其主营业务有关系,都得进行商标注册。它只是一家生产酒类的企业,有必要注册那么多商标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如果不进行相关类别的注册甚至是全类别注册,就有可能被其他人抢注。
司法实践中,对于商标恶意注册类案件的处理不尽相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祝建军表示,在涉嫌商标恶意注册者提起的侵权案件中,国内司法界存在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涉案商标既然有效就应该保护。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判决被告停止侵权但不赔偿,因为原告既然是恶意囤积商标不使用,被告的行为没有对其造成实际损失。第三种观点是,法官意识到涉案商标不应当被保护,采用商标侵权判定规则的方法来实现不保护的结果,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标识和原告的标识既不相同也不近似。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告囤积了大量注册商标,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牟利,有违商标注册的诚信和公平原则,这种商标不应当被保护,从而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虽然我国商标法对于恶意囤积商标进行牟利但并不使用的行为没有相应的规制条款,但司法机关可以在个案中,通过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甚至是公平原则,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进行规制。”祝建军表示。
着力解决正当其时
对于频频发生的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业界不断探索从多个维度进行规制。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宋健提出,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导致其他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恶意囤积商标数量的激增,不仅会导致司法、行政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商标资源的浪费。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芮松艳表示,在自己审理的商标授权确权类案件中,只要有证据证明申请人具有明显恶意,就会坚决否定相关商标获得注册的可能。
与此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商标恶意注册问题,理论界鼓励司法实践中对于商标恶意注册采取果断措施。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邓宏光表示,面对恶意注册者,司法机关应该有所作为,对于那些意图通过注册来进行商标交易并牟利的人,如果有针对性措施让其无法获利,恶意注册现象自然就会得到遏制。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莲峰同样认为,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司法机关可以赋予被控侵权人以恶意注册的抗辩权;在商标恶意注册案件中,对商标使用从严要求;同时,司法机关可以通过诸如在形成的裁判文书中公开恶意注册商标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的举措,引入社会舆论监督,形成合力,进而改善商标代理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运用“司法+互联网”,建立恶意注册嫌疑人名单数据库,借助互联网技术打击恶意注册行为。
此外,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臧宝清提出,最有效的手段是修改法律。她表示,近年来,商标恶意注册的花样在不断翻新,主管机关也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措施,但恶意注册现象依旧严重。要制止商标恶意注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现有法条进行充分的阐释;二是把制止恶意注册关口进一步前移,尽量在审查阶段驳回恶意注册商标的申请;三是加大恶意注册人的违法成本,有必要设立一定的惩戒机制。

⑶ 有哪些情形属于恶意注册商标

你好,抄恶意注册就是指恶意抢注他袭人商标。
行为表现:
一般是他人使用在先,而且有一定的名气,但是没有注册的商标,最容易被其他的人抢先注册。

为何要抢注:
1、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是实行申请在先原则,而不是使用在先原则。谁先申请,谁就获得商标法的保护。这就给抢注份子提供了条件。
2、商标一旦被抢注,被抢注的申请人要么高价买回,要莫就不能再使用自己已经打出广告的商标,进退两难。而抢注商标人则获利。

抢注的衡量标准:
一般很难定位,被抢注的申请人都找不到证据证明别人是抢注自己的商标。只有当商标的名气很大,具有广泛的市场时,才能够被认知,从而找回自己的商标。

所以,为了防止商标被抢注,在产品诞生初期就应该把注册商标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商标注册先行在做其它。

⑷ 商标被恶意注册怎么办

中基知识产权提抄示您:可以进行商标异议!
商标异议是《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的,对初步审定商标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法律程序,其目的在于公正、公开进行商标确权工作,提高商标注册审查质量。
商标异议的内容范围很广,既包括初步审定的商标与申请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也包括初步审定的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的禁用条款或商标不具显著性,还包括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等。
提出商标异议的可以是任何人,即:既可以是商标注册人,也可以是非商标注册人,既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商标异议程序的设置,旨在加强社会公众对商标审查工作的监督,减少审查工作的失误,强化商标意识,给予注册在先的商标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一次保护自身权益的机会,杜绝权利冲突后患的发生。异议人可以是注册商标权人,商标注册申请在先的申请人等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公民或法人。
异议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是与已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二是认为该商标违反禁用条款。

商标异议
一、保护商标在先注册人的利益;
二、保护商标初步审查人的在先申请权;
三、避免注册商标申请人获得不应得到的商标专用权。

⑸ 工商总局在遏制商标恶意注册有什么样的举措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25日表示,现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的市场、网络市场,商标侵权假冒比较严重,一直是关注管理重点。下一步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要抓审查审理,实现注册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护商标注册知识产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会上,有记者提问,近年来,我国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迅速增长,但商标恶意抢注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侵权等违法现象依然存在,并向网络市场和农村市场蔓延,工商总局在遏制商标恶意注册还有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对此,刘俊臣作出解答。他介绍,现在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就是“企业+合作社+个体户”,每天增长45000户,企业的增长相应的带动了商标申请量的大幅度的增长。整个“十二五”期间,商标申请量平均每年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长,去年创新高,增长28%,去年一年申请量就是369万件,比2013年翻了一番。商标的申请量、注册量、有效的商标注册量,我国已经连续15年世界第一。相应的从品牌建设角度,商标的注册数量越来越多,在世界上知名的中国的品牌也越来越多。现在每一万户市场主体所拥有的注册商标,2011年是1074件,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去年变成1448件。现在每天商标申请超过1万件,平均每7个市场主体就有一件注册商标。

他指出,面对商标的快速、持续的增长,注册和管理部门也面临多重压力,比如提高审查效率,保证审查的质量,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打击侵权假冒。这些工作都是重中之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通报一下情况:
第一,去年以来做了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扩大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申请渠道现在越来越宽,工商总局在全国设立了56个商标受理窗口,主要是地级市,还有县级市,还设立了30个商标质押登记的受理点,方便当事人就近申请,同时大力推进商标注册的电子化、网络化,扩大网上申请的范围。去年只是对一部分人开放,主要是代理机构,今年3月10日开始,经过一年的努力,对所有的商标申请人开放,在家里就可以注册商标。现在网上申请的比例已经占到申请量的88%,接近90%的商标注册都是通过网上来提交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工商总局争取在今年或者明年年初实行商标注册全程电子化,包括发放电子的商标注册证。
第二,推进体制改革提高审查效率。从前年开始,工商总局把商标局承担的审查任务通过外包委托方式,委托一些专业机构来帮助审查,在北京设立的审查中心,在广州去年设立了一个审查中心,下一步还要在上海、重庆再设两个审查中心,把商标注册申请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任务外包给这些审查中心,让他们帮助审查,极大提高了商标审查效率,有效解决了商标审查积压问题。从去年以来,新的商标法实施以后,规定了9个月的审查期限,从去年开始商标审查的积压的情况已经基本解决。
另外,有一些法律规定的,还有包括媒体和社会反映的比较强烈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或者初步的解决。比如原来媒体反映过,过去拿这个商标受理通知书就需要半年的时间,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缩短到3个月内,今年还要做这项工作。还比如说前年反映的问题,开商标注册证明还得提申请,还要等3个月,还要收费,从去年开始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可以现场办理,也不收费,到了以后当场就可以办。从商标注册便利化的角度,去年作为一个重点,抓了几件事情,效果非常明显。另外也降了费,商标注册费在2015年的时候,从每件800元降到600元,今年四月份开始从600元降到300元,所有费用减半征收,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工商总局从审查审理环节做了一些工作,极大的方便了申请人来申请注册商标。
第二个问题就是商标恶意抢注的问题。工商总局现在研究推动审查关口前移,从注册环节开始想办法遏制商标恶意抢注的情况。去年修订了《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这是操作规程,在这个标准里面,就明确了恶意注册行为的审理标准,哪一种情况构成恶意注册,哪一种是在先的权利,哪一种是申请在先、注册在先的正当申请,这里都有一些很具体的规定。按照这些规定,对涉及到恶意抢注或者有这种恶意抢注嫌疑的申请,注册机构会采取比如并案审理,集中审理,把相关的商标拿在一起大家研究,从严适用法律。通过这些措施,来审理一些大规模的一次注册好几十甚至上百件的恶意抢注的行为,这个效果也比较明显。
另外,工商总局也比较注重在商标的申请审查和商标异议环节,还有商标争议的评审环节,来保护一些驰名商标、知名品牌和中国老字号,还有保护著作权在先的权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第三,打击创新商标监管方式,持续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打击侵权假冒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天下无假、天下少假”,这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连续不断的打击,打击侵权假冒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场秩序在显著的好转。但同时也要看到侵权假冒,还有刚才说的恶意抢注这种行为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这也是商标管理机构,包括整个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一项重要的任务,打击侵权、打击假冒。
去年以来,工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这项工作还有几个比较关键的环节。
一是加大处罚力度。有的企业家,包括媒体建议要像打击酒驾一样来打击侵权假冒,工商部门赞成这个观点,现在有一些处罚力度不够。去年工商总局非常注意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协助,涉嫌构成犯罪的,该移交的就要移交,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去年一年,工商总局向司法机关移送侵权假冒涉嫌犯罪的案件293件,涉案金额1.6亿元,比往年有很大的增长。
二是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现在工商总局和各地工商部门正在建一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叫做全国一张网,我国的8000多万市场主体,侵权假冒的违法记录、处罚记录都要记在这一张网名下,有几十个部门的联网。通过这种信用的监管、大数据的监管,加大侵权假冒的违法行为的成本,遏制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现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的市场、网络市场,侵权假冒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一直是关注管理重点。去年,工商总局建了几个平台,比如网络市场还要以网管网,建立了一个监管网络的平台,12315的投诉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平台也建成,违法广告的监管平台也建成了,通过各个条线的共同努力,来遏制网上还有农村市场和整个市场的侵权假冒情况的发生。所以,去年效果比较明显,去年全国的工商系统总共查办了侵权假冒案件接近5万件,办结了4.5万件,涉案金额接近5.6亿元。但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前不久工商总局在石家庄专门召开了全国商标监管工作座谈会,对下一步打击侵权假冒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这就是两手抓,一个是抓审查审理,实现注册便利化,第二个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保护商标知识产权。

⑹ 商标被恶意注册怎么办

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十条 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2、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撤销被强注的商标。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四十一条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除前两款规定的情形外,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
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裁定申请后,应当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

⑺ 注册商标的什么行为,会被判为是恶意注册

我们在注册商标的时候的确是我们的自由,但是不能够损害别人的声誉,不能够对别人的生意造成影响,这样就是一个正常的注册商标的行为,如果对别人的相关利益做出影响,那么他就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恶意注册,而且他注册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

现在关于商标注册的领域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完美的保护制度,商标只要注册成功后,注册人就有了商标专用权。但是呢中国商标注册一直以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阅读全文

与商标注册恶意保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