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知局对商标代理恶意抢注商标行为会采取什么措施
会注销其抢注并没收非法所得。
2. 强生的商标争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美国强生公司著名商标“ONETOUCH”被裁定予以撤销。 强生公司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如果30天之内不上诉,强生的血糖产品只能下架。”桂林中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辉”)负责人李中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中辉公布了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标评审委”)的裁定书。根据该裁定,国内血糖仪市场最大供应商美国强生公司著名商标“ONETOUCH”被裁定予以撤销。
一位熟悉强生的行业人士表示,在国内日益扩大的血糖监测市场上,强生以超过30%的份额居于第一,年销售额近10亿元人民币。如果强生产品仓促更换商标,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有可能被奋起直追的国内厂家如三诺生物、怡成、鱼跃医疗等填补。
“由于公司庞大,机制不灵活,强生在国内血糖检测领域的传统优势地位早已是强弩之末,而在OTC(非处方药)市场上被国内厂商超越看来是迟早的事。”上述人士表示。 根据商标评审委出具的这份裁定书,中辉方面于2011年12月19日对强生公司的“ONETOUCH”商标(注册号3384889)提出争议申请,要求撤销该商标,理由是“ONETOUCH”与“ONE TOUCH”仅仅只差一个空格,而“One touch”这一词汇直接表示商品的使用方法、操作功能等特点,属于不正当注册。
商标评审委在裁决中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撤销此商标。
“强生的‘ONETOUCH’商标于2004年7月在国内获得注册,从那时到现在,强生因为这一商标获利至少10亿元人民币,我们可以举报它违法获利并要求它对我们的损失进行赔偿。”桂林中辉此案的代理律师黄云中说。
一位医疗器械销售负责人介绍,在国内血糖监测市场,外资两大巨头强生和罗氏公司占据着市场份额头两名的明显优势,合计份额超过60%,在全球市场上,强生、罗氏、雅培和罗氏公司的产品占据前四位。
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2010年的统计已经超过9300万人,占世界第一位。据行业人士估计,国内血糖监测市场规模在25亿元到40亿元之间,作为这一市场的最大生产商,强生年销售额大约10亿元。
因为商标被撤销而失去中国这一庞大市场,强生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强生医疗器械媒体事务经理蒋柯表示,强生已经为此发表了声明,声明中称:“强生公司对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争议裁定结果表示非常失望,强生公司将依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前述裁定,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公司的相关法律程序正在启动中,我们会按照30天有效期的规定按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中辉的辩护律师黄云中以其个人名义,于2011年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强生公司‘ONETOUCH’商标的申请,其恶意是非常明显的。”蒋柯说。
根据双方公开的资料,强生公司于2002年11月27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ONETOUCH”的商标注册申请,于2004年7月21日获批。中辉认为,该公司早在2000年就已经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发血糖试纸,并于12月20日发布《血糖检测试纸片企业标准》,这一时间不仅早于争议商标申请日,还早于被申请人在美国申请注册时声称的最早商业使用时间(2001年1月15日)。
“我们‘ONETOUC谣言不予置评。”
强生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分三大块,排名第一的就是医疗器械业务,第二是制药业务,第三是包括化妆品在内的消费品业务。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强生全球销售额672亿美元,超越辉瑞成为全球医药业最大企业,而强生的稳豪型血糖仪是2012年美国零售渠道销量最大的家用血糖仪。 强生已经明确表示将与中辉再上法庭,官司要打到最后。有业内人士认为,强生如果尽全力反扑,官司结果怎样仍然还存在未知。
两家公司的恩怨始于2007年前。
桂林中辉于2002年2月28日取得了血糖试纸的注册许可证,根据该许可证的内容,中辉可以合法生产配用于包括美国强生ONE TOUCH系列血糖仪在内的血糖试纸。
当时,强生的血糖检测产品在国内市场正大放光彩。由于血糖仪一般只能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试纸,强生的血糖试纸虽然贵,仍然供不应求。而中辉生产的试纸被批准可以配用于强生ONE TOUCH系列血糖仪,价格比强生的试纸便宜很多,这无异于抄了强生的“后路”。
“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配用于强生血糖仪的试纸生产企业。”李中说,当时公司的局面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员工如果不走关系,都不可能招聘进企业。”
虽然中辉年销售额最高峰时也只有3000万元,与全球销售几百亿美元的强生远非一个量级,但是中辉给强生带来的冲击却远远超过了“千万元”的量级。
2006年强生将中辉告上了美国法院。原因是2006年10月,强生在市场上发现大量假冒强生品牌的血糖试纸,这些试纸上印着“ONE TOUCH”,与强生商标的区别就是多一个空格,但是这些试纸导致血糖检测数值出现重大偏差,对使用者生命造成危险。强生认为假冒厂商便是中国桂林的中辉公司。
2007年3月,强生以“中辉公司与他人共谋,假冒其注册商标、假冒其血糖试纸”为由,将中辉公司告上了纽约东区法院,索赔金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
2007年强生先后向公安部和桂林市公安局举报中辉公司生产的血糖试纸侵犯商标权,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刑事犯罪案件立案侦查。2007年10月22日桂林市公安局对于该案件立案侦查,2008年7月,桂林市公安机关对包括中辉公司总经理在内的7名中辉员工进行了刑事拘留。
因为被起诉,桂林中辉业绩受到重创,总经理姚崇德在关押释放后病死,有的骨干员工因精神问题失去工作能力。但是,该案件前前后后经历了多次开庭,却一直未能做出判决,直到2013年12月商标评审委员会才给出了上述裁定。
“强生不服上诉,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如果被判成立,那么强生商标无效,说我们商标侵权就无从谈起,但如果法院判决评审委员会裁定不成立,那么就是说ONETOUCH不是医学专业词汇,和ONE TOUCH不是一个意思,那么说我们侵权就是无稽之谈,必须赔偿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无论怎样,强生都需要给我们一个说法。”黄云中说。
3. 恶意争夺商标
这属于商标侵权了,就得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商标。
第一步就得要注意对证专据的收集
第二步属对证据进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应该到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咨询。专业人士会对案件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会对细节问题提供专业建议,有利于更好的办理案件。
第三步,制作投诉书或起诉书
还有更多想了解的请登录 www.shewentm.com
4. 华为陷商标争夺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华为和合作公司交流的时候,把自己产品的名称提前透露了,结果在自己申请商标的前一个月,合作方先行申请了商标,现在华为正在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申请驳回对方的商标注册。事情的发展是从2017年开始的,2017年华为发布了HiAI生态平台,该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经有四千多家合作厂商加入,平台的日活跃用户达到了1亿人次,其商业前景十分可观。但就在华为申请HiAI商标时,发现一个月前,该商标已经被注册了,所以华为无法拥有这个HiAI的商标。
而华为公司并不接受这个裁定,再次上诉,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亮风台HiAI商标使用权的保留,与华为公司业务发生高度重合,可能会影响到华为的品牌,所以希望完全取消亮风台关于此商标的使用权。目前诉讼刚刚开始,还没有判决,不过专家表示,完全拿回这个商标可能比较困难,华为可能只能拿到一部分行业的使用权。
5.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
我只想说如果当时鸿道集团有量自己做品牌做凉茶,自己牌子早出名了,也不会有王老吉什么事。现在搞得商标没了,自己苦心弄其的名牌效应还要被广药抢去。值钱的究竟是王老吉三个字还是加多宝的苦心经营和相当正确的投资发展眼光?大家心里清楚。
要不然为什么广药一胜诉,就开始模仿加多宝的红罐生产王老吉,味道也和自己原来的绿盒不同而改向加多宝的偏甜?
加多宝输得不冤,这次只是一个教训,诚信经商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加多宝能东山再起。
反观广药,收贿的是你自己的人,品牌是别人做起来的。就搞个人坐牢,打个官司,就想坐享其成?
反正我是支持加多宝的,人家加多宝地震捐上亿你所谓的民族品牌在哪里?
现在打了官司才想着树立企业形象不嫌太晚了吗?
广药还打着王老吉名头做八宝粥什么的,这经营理念看着我就笑趴了。
承加多宝把王老吉做起来了,现在敢喊口号一年做多少亿,怎么不见你之前自己有什么成效?
有本事不生产红罐就靠自己的绿盒把王老吉做起来啊?
你现在开始生产红罐不就摆明了欺负很多老百姓不知道此红罐非彼红罐?
反正我说,怕上火和加多宝,凉茶就喝加多宝。
6. 王老吉商标争夺
焦点:品牌价值1080元
资料显示,1997年起到2000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先后两次签订了“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允许鸿道集团生产销售红罐王老吉至2010年5月2日。后鸿道集团又将该商标授权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在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集团又与广药集团先后签署了《“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两个补充协议,将商标租赁期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
然而随着双方矛盾的升级,一些“内幕”得以公开:一是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曾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巨额贿赂,使得两个补充协议的合法性出现疑问;二是王老吉商标被“贱租”,从2000年至2011年,商标使用费年租金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使到2020年,也只有537万元,而由加多宝集团经营的红罐王老吉2011年销售额达到160多亿元;同时,“王老吉”的品牌价值评估也高达1080亿元。
上2段可以看出,补签协议是在在“2002年至2003年间”。而所谓的“贱租”,则是“2011年”销售额达到160多亿元。
那我们来计算一下,2011年红罐160亿+绿罐20亿=180亿/1080亿元品牌价值,销售量是品牌价值的1/6.
那签订协议的2002~2003年的销售如何,以此推算其品牌价值多少呢?
2002年的红罐销售1亿多元,2003年红罐猛增至销售6亿多元,也就是协议续签后的同期,2003年广告上投入1个多亿。
所以2003年品牌价值约10亿元,2003猛增至约40亿元,此后一路上升至1080亿元。
一位广药集团的员工在博客中写道:“当初李益民受贿签了王老吉商标的出租合同,难道这样的合同不该取消吗?但如果王老吉品牌没有给香港人经营,难道还会有现在王老吉凉茶每年几十亿元的销售吗?”
7. 商标争夺大战升级到底是谁的“红牛”
继凉茶行业的知名商标战后,国内功能饮料品类的开创者和长期霸主“红牛”的商标战升级。
中国红牛首次回应纠纷
“华彬集团从未关闭过合作的大门。希望最终有一个双方认可的结果,尽快妥善解决。”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华彬投资(中国)有限公司8月21日在发给记者的声明中称,双方间的纠纷有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审理和判决,公司不再进行回应。这也是华彬集团首次就商标权续约一事正式表态。
关于“红牛商标使用权”授权许可,华彬集团方面称,“一直以积极促成合作的态度和泰国天丝方面沟通。”
但对于双方在分红管理、授权许可、竞争禁止等相关层面的事实和纠纷,华彬方面称,公司已按相关程序积极应诉,有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审理和判决,公司不再进行回应。华彬方面表示,中国红牛相关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在正常有序地进行中。
8. 名人名地商标争夺战是占理还是为利
名胜故里之争,亲抄兄弟何须“明袭算账”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稻草艺术节,用稻草编成各种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当地的农耕文化。据旅游区管理方人员介绍,举办这场艺术盛宴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杏花村”品牌知名度。姓名商标具有商标的区别作用。但公众人物的姓名作商标则涉及是否违背商标法的禁用条款:是否易造成产源误认,是否易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等相关问题。当代公众人物则因他们的言行举动而引起社会关注,牵动社会舆论,产生社会影响。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承担着当今的社会责任,理所当然会引起更高的社会关注,产生更强的社会影响。
9. 王老吉加多宝商标争夺
市场就是这样。加多宝当初买的是王老吉的商标,商标的背后有的是百年凉茶品牌的信誉。但是做大做强的还是加多宝。现在的困难对于加多宝来说是一时的,有如此精湛的营销团队,势必会创造出再一个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