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公司现在的商标是其中一个股东个人的,该怎么办
三个渠道处理:商标转让,提无效宣告,提撤销三年不使用
一,跟股东协商,协商一致后将商标转让到公司名义下。
二,向商标局对该商标提无效宣告,同时将商标注册到公司名义下,若商标一直是以公司在使用,那公司肯定会有很多使用该商标的证据证明,可以向商标局提交这些使用证据证明,对该商标进行无效宣告,商标局会根据你们提供的资料审核对方是否存在抢注行为,如果你们证明足够充分,对方商标是可以被无效撤销的,商标就可以被申请在你们公司名义下了。
三,对该商标提撤销三年不使用,如果是股东抢注该商标,但商标是公司在使用,那对方应该是没有该对商标的使用证明,商标申请完成后申请人超过三年未使用该商标,该商标就可以被判定为闲置商标,其他申请人就可以向该商标提起撤销三年不使用的申请,若对方不能提供该商标的使用证明,该商标就会被撤销商标权。
弊利:协商转让相对来说手续资料简单,转让时间固定(一般转让时间为8到10月完成),转让不会存在什么风险,到时间后商标就会转让到公司名义下,相对稳妥。
提无效宣告相对需要整理的资料较多,提供证据依据较多,审核时间较长(一般无效宣告审核时间为一年左右),而且提无效宣告不是肯定能无效撤销,需要根据提供证明资料审核,审核通过对方商标才会被无效撤销。
提撤销三年不使用,这个成功率主要就是看对方有没有对该商标的使用证明,如果对方没有使用该商标超过三年,那对方的商标权就会被撤销。
『贰』 股东私自注册某区域公司商标在自己名下,我们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3年
要是来你公司的那个商自标已经公布了的话,这种行为违反商标法了。这是针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找出文件事实证明有关被抢注商标或者企业名称有一定的知名度,能证明抢注人恶意的,)可以通过商标异议或者申请撤销其注册商标的行政救济方式来维护权益,证明其恶意主要从:.是否同行业.是否同地域.是否有过经济来往.自身是否在先使用.是否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抢注人是否抢注较多商标(职业抢注人).是否有其它恶意行为(你说的应该大部分符合的)还有,那个名称是不是是你们刚拟定的商标名称呢?
『叁』 股东、A和B 法人A 商标已注册成功,A私自把注册人为公司的商标 转让到A自己名下,A是否侵犯法律
单从商标的角度分析,只要在商标局办理了商标转让手续,那么这个商标的权利人已经是A。但从民法及公司法的角度分析,商标属于公司知识产权,A私自处分,其行为侵犯了公司的财产利益,B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肆』 公司解散后商标归属问题
你好!
公司解散后,公司清算后的资产由股东按股份比例分配。
对于商标等无法分配内的,可以通过协商,或者容由一方按实际或者评估价值,给予其他股东合理的对等价格(按股份)。
对于你说的情况,控股股东可以处置,但应将处置后的价款按股份比例分配给其他股东。
其他股东如果认为价值偏低等情况的,可以要求处置方给予补偿!当然,对方需要有证据证明处置价格偏低!
『伍』 商标原本归公司所有,公司倒闭注销后商标所有权如何转换成个人所有,还用再次注册吗
企业注销之后商标如何转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5089c0100k7a9.html
企业注销之前,商标未转让出来的,按照企业注销时清算报告中的决议决定商标的归属。
如果在清算报告中没有表明商标权归属的,可以由原公司的全体股东就公司注销清算时遗漏的财产予以处理。
需要的文件:
在清算报告中有关于商标权归属的需要 :
受让人的身份证明
商标代理委托书
商标转让申请书(只需要受让人签字或盖章)
当地工商局调取的公司注销档案(含清算报告)
如果在清算报告中没有涉及商标权归属的:
受让人的身份证明
商标代理委托书
商标转让申请书(只需要受让人签字或盖章)
原公司全体股东关于商标权归属的协议
原公司全体股东的身份证明
注意:公司注销之后一年以内商标没有移转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提起注销该商标。
法律依据: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七条 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自死亡或者终止之日起1年期满,该注册商标没有办理移转手续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注销该注册商标。提出注销申请的,应当提交有关该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的证据。
关于公司注销之后清算时遗漏的财产如何处置,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予以规定,上海市高院曾有过相关的文件下发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公司被依法注销后其享有的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沪高法民二[2006]6号)
市第一、第二中级法院民三庭、民四庭,各区、县法院民二庭:
针对目前本市法院在审理民商事纠纷案件中,对公司被注销登记后,原公司享有的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实践中存在分歧,高院民二庭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形成了倾向性的观点。现将《关于公司被依法注销后其享有的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的若干问题的解答》印发给你庭,供你庭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参考。在适用中如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请及时报告高院民二庭。
附件:《关于公司被依法注销后其享有的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
关于公司被依法注销后其享有的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一、公司办理注销登记后,股东发现公司在清算中遗漏债权或其他财产权益,股东能否对相关债务人或义务人主张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解散后,股东应当对公司进行清算,清算完毕并办理注销登记后,公司归于消灭。由于经合法清算后的公司剩余财产,由股东依法进行分配后归股东所有,因此,股东在公司注销后,发现公司对外尚有债权或其他财产权益的,可以自己的名义依法提起诉讼,主张权利。
二、股东对外主张原公司的债权或财产权益时,是否应由全体股东作为共同原告提起诉讼?
鉴于股东主张原公司对外享有的债权或财产权益,与股东之间就公司剩余财产进行分配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除非原公司全体股东愿意作为共同原告提起诉讼外,法院一般无需追加全体股东作为共同原告提起诉讼。如多个股东就同一笔债权或财产权益分别提起诉讼,法院可合并审理。
三、股东在公司注销后,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遗漏的债权或财产权益,其他股东提起诉讼,要求对该财产权益进行分配,法院应如何处理?
股东在公司注销后,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遗漏的债权或财产权益,该债权或财产权益原属于公司财产,应当归属于全体股东,由全体股东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的规定进行分配。因此,股东在公司注销后,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遗漏的债权或财产权益,其他股东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财产利益的股东对该财产进行分配。
四、公司在未向债权人足额清偿债务的情形下注销后,股东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遗漏的债权或财产权益,公司债权人能否要求获得利益的股东在所获财产利益的范围内清偿债务?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应当进行清算。在清算过程中发现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因此,股东自行对公司清算完毕应当以公司全部债务清偿完毕为条件。股东自行对公司进行的清算不具有债务免除的效果。因此,公司在未足额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注销,股东又在公司注销后获得公司债权或财产权益,债权人有权要求获益股东在所获财产利益的范围内清偿公司债务。
五、股东未经合法清算注销公司后,又以自己名义主张公司对外债权或财产权益,应如何处理?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自行对公司进行的清算不具有免除公司债务的功能。如果股东未经合法清算而注销公司,导致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失的,应当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在公司注销后,公司的财产权益应归股东所享有,股东可对外主张原公司的债权或财产权益。
六、公司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办理注销登记,又发现公司破产清算程序中遗漏债权或其他财产权益,应当如何处理?
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并经破产清算与分配,公司对外不能清偿的债务不再清偿。因此,破产清算具有免除破产企业债务的效果。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如发现公司还享有债权或其他财产权益,该权益应当首先用于向全体债权人清偿,在清偿完毕前,被宣告破产的公司的股东或上级主管部门不享有该财产权益。
届时,经法院许可保留的破产清算组尚未被撤销的,则可由清算组对外主张债权或相关财产权益。所获财产经法院决定,可进行追加分配或指定相关单位或人员予以保管。
如破产清算组已被撤销的,原公司股东或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依法向审理破产案件的法院申请恢复成立清算组或重新成立清算组,以清算组名义对外主张原公司的债权或财产权益。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
『陆』 股东私下申请商标在公司名下可追究什么样的责任
一、怎样认定商标近似根据《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的规定,商标法第52条第(1)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根据《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据商标法第52条第(1)项的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二)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三)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二、认定近似商品侵权有哪些方法确定判断同一或类似商品的标准,是对两种商品进行比对的关键4。国家商标局虽然编发了《类似商品区分表》,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很难解决实践中是否类似的问题,因此《类似商品区分表》和《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并不是划分类似商品的依据,只能作为认定类似商品的参考。根据两种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产企业、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是否类似、且这种类似是否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解等方面来进行判断,是实务中唯一可行的选择。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并非不同类、不同组就等于不相类似,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名为“某某矿泉冰”的饮料和矿泉水属于第32类商品,而冰砖、冰棍等属于第30类商品,两者不属同一类别。但因原料、用途、销售途径、消费群体等基本相同,生产工艺近似,应认定为类似商品。而且类似商品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些原先不相类似的商品可能因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的出现,以及功能、用途、销售渠道等的变化而成为类似商品。在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情况下,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产企业、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近似,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的商品为“类似商品”。判断是否属“类似商品”,前提是商品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商品和商标之间的关系。商品的功能、用途相同,并且具有共同的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的,一般认定为类似商品,但商品的原料、生产企业等因素,能够明显表明商品的来源,不会使消费者产生误认的,不应认定为类似商品。如果商品与服务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易使消费者认为是同一企业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该商品与服务应认定为类似。
『柒』 属于公司的商标,公司股东是否可以随便使用
原则上抄是不可以的。
如果确实要使用,需要办理许可使用手续,到商标代理机构就可以办理。如果不经允许就使用,就是侵犯了商标的专有权,可到工商部门举报。
股东只享有股东权,商标是属于公司的财产而公司和是独立于股东的法人,股东要使用的话当然要经过商标所有人的授权,而且照理说股东使用自己享有股权的公司的商标,这种做法如果在同一领域是会侵犯本公司的利益。
『捌』 股东私下申请商标在公司名下可追究什么样的责任
商标申请在公司名下就属于公司财产,股东个人没有处分权,也不能独专享商标产生的收益,属如果他拿到材料的流程是合法的,是不存在什么责任的,但是也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或者方便的话您可以说一下,股东私下申请在公司名下的商标现在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玖』 三人合伙开的公司,公司的费用买下商标,持商标的股东退出股份但其迟迟不肯过户,可以强制执行吗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