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法和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一样,对某些发明创造的技术领域作了限制性规定,明确了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中国专利法在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即使有专利性,也不授予专利权。中国专利法在第二十五条中规定了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发现客体。这种客体共有五项:
一、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揭示出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而人们尚未知道或认识的东西。因为科学发现和科学原理不能直接物化为产品,同时不能因为发现这些自然规律和原理而排斥其他人早已享有的利用这些自然规律和原理的权利。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思维、推理、分析和判断的,具有智力和抽象的特点。它包括计算方法、生产和经营管理方法、车辆调度方法、比赛规则、游戏方案、学习语言方法、会计制度、教育方法、授课方法、分类方法、情报检索的方法、字典编法等等,都不能取得专利保护。
计算机程序可以认为是一种数学方法或者信息表示法,具有智力的和抽象的特点,不能取得专利保护。但是当计算机程序软件与硬件结合,可以理解为将构思应用于实际时,可以取得专利保护。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所说的疾病包括人和动物的疾病。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以人和动物为实施对象,不能在工业上应用,所以也不是专利法上所说的发明。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所用的仪器、器械、装置、试剂盒等医疗设备,以及涉及适应症的制药用途是可以在工业应用的,所以和普通产品一样,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是自然生长的,不是人们创造的产物。但生物材料(如细菌、酵母菌、病毒、载体、质粒、动植物细胞系等)不属于动物和植物范畴。生物材料本身以及涉及生物材料的发明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另外,当符合其他相应规定时,产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也可获得专利保护。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是指用核裂变或者核聚变的方法获得的元素或者化合物。不仅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授予专利权,而且获得这种物质的方法也不能授予专利权。
2. 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哪些不授予专利权
下列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1)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这里内讲的“国家法律“,仅容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所谓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是指该发明创造本身的目的与国家法律相违背。
(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社会公德“,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并被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在客观上与社会公德相违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公共利益“,是指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包括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公共秩序等。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是指该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者会使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不利的影响。
3. 既然"专利权不符合三性".为什么要授予专利权
因为复专利审查的特性导致了专利权不符制合3个特性,例如审查员在审查专利上面主观认为和其他专利不构成相似技术或解决方案才给予的授权决定,又或由于国外专利数据库或者产品已经在国外公开发表销售,而国内却检索不到的,所以赋予专利权。在别人提出专利无效或者进行专利权评价报告时进行二次检索,全球范围内检索该专利的3个特性,这时经常会出现专利权不稳定的情况的。
4. 哪些不属于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条件。不具备以上条件的专利不属于专利权授予范围。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参考资料:http://ke..com/item/%E6%8E%88%E4%BA%88%E4%B8%93%E5%88%A9%E6%9D%83%E7%9A%84%E6%9D%A1%E4%BB%B6#2
5. 中国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是下列哪项
专利法22条、23条和25条: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第二十三条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6. 在什么情况下不授予专利权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我们要获得专利权,则需要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提交相应的材料。在专利局经过审查后,才会决定是否会授予专利权。而实践中有一些情况下是明确规定不能授予专利。那究竟什么情况下不授予专利权的呢?对此,小编在下文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哪些情况下不授予专利权一、哪些情况下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新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得的物质。同实用新型专利相比,发明专利获得条件更为严格,在创造性方面,实用新型仅要求有实用性特点和进步。就新颖性而言,则不如外观设计要求高,外观设计新颖性不仅要求未有相同的外观设计被公开,而且还要求未有相似的外观设计被公知。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则10年。二、发明创造专利要具备什么条件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及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没有公开使用过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由他人各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在以下几种情况,公开了的发明创造并不丧失新颖性。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个月内,在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三种情况下,不丧失新颖性。2、创造性: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本质区别,是非效果,而且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3、实用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能够在生产中应用制造和作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技术方案是完整的、可行的,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中等技术人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效果相同,即必须具备实施性、再现性,而且必须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性。
7. 哪些领域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规定对哪些领域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哪些领域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例如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新发现、新认识以及纯粹的科学理论和数学方法;(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例如对人和动物进行教育、训练的方法;进行组织生产、经商和游戏的方案、规则;单纯的计算机程序;(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其中第(1)、(2)两项因为不属于技术发明的范畴,所以不能取得专利保护。第(3)项因与人民生命健康有关,不宜授予专利权,但是各种对人体的排泄物、毛发和体液的样品以及组织切片的检测、化验方法不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第(4)项由于动、植物品种的遗传性状的确证是十分困难的,所以难以用专利保护,国际上的通常制订专门法规进行保护。第(5)项因为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制造生产密切有关,所以不能授予专利权。上述第(3)项方法虽不能保护,但各种诊断、治疗疾病的仪器、设备的发明可以保护。第(4)(5)项产品本身虽不能保护,但它们的生产方法及生产和研究中使用的设备、工具等可以保护。另外,中国专利局第27号公告中还规定有如下八类发明创造不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它们是:(1)各种方法,产品的用途;(2)无确定形状的产品,如气态、液态、粉末状、颗粒状的物质或材料;(3)单纯材料替换的产品,以及用不同工艺生产的同样形状,构造的产品;(4)不可移动的建筑物;(5)仅以平面图案设计为特征的产品,如棋、牌等;(6)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仪器或设备组成的系统,如电话网络系统、上下水系统、采暖系统、楼房通风空调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轧钢机、连铸机等;(7)单纯的经路,如纯电路、电路方框图、气动线路图、液压线路图、逻辑方框图、工作流程图、平面配置以及实质上仅具有电功能的基本电子电路产品(如放大器、触发器等);(8)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电、磁、光、声、放射或其结合的医疗器具。对外观设计专利虽然专利法并未明确列出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但对无法用工业方法生产和复制的产品,例如:纯粹的美术作品,直接利用自然物的外形构成的制品,与具体地形相结合的固定建筑物不能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此外对近代人物的肖象、国旗、国徽、注册商标和服务标志等因涉及其他权利,也不能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文字、字母、数字本身,因不属于图案,产品的微观图案和形状,因无法用肉眼看到所以也不能保护。此外,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例如:吸毒用具,破坏防盗门的方法和工具,伤害良风习俗的外观设计,以及违反科学原理的所谓发明,例如:永动机等都不能给予专利保护。
8.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有哪些
专利申请要获得授权需要满足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形式条件主要为专利申请文件应当以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格式,那么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有哪些?下面由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有哪些1、新颖性这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2、创造性这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3、实用性这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同时,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这是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哪些情形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前款第4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9. 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成果是什么
专利法所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包括:
第一是科学发现;
第二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内和方法;
第三是疾容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四是动物和植物品种;
第五是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第六是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所作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动物和植物品种产品的生产方法,是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
(9)中国专利权不授予的专利权扩展阅读
专利法还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另外,专利法还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对违反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是不授予专利权的。